- 相關推薦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形考冊答案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形考冊答案1
1、在(B)階段,兒童開始認識事物的屬性。A.直覺運動思維B.具體形象思維C.抽象邏輯思維D.形式運算思維
2、獲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C)階段?A.感知運算階段B.前運算階段C.具體運算階段D.形式運算階段
3、“三山實驗”說明了該階段兒童思維處于(A)。A.自我中心B.他我中心C.自我—他我中心D.超越自我中心。
4.“三座山試驗”的設計者是(B)A.維果斯基B.皮亞杰C.蒙臺梭利D.福祿貝爾
5、嬰兒能夠有意識地回憶以前的事情是在(D)三歲左右
6.(A)是嬰兒的第一個社會性行為?A.微笑B.哭泣C.憤怒D.張嘴
7.(A)是由自己或別人的舉止行為是否符合社會標準而引起的情感。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依戀感
8.在人的各種個性心理特征中,(B)是最早出現的,也是變化最緩慢的。A.個性 B.氣質C.能力D.性質
9.孤兒園孩子往往沒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行為,也不能建立起對人對已的信任。這是因為他們缺乏(A)。A.早期依戀關系B.正常母愛C.細心照料D.必需的營養
10.隨著認知和言語水平的提高,兒童的自我中心減少,能從母親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階段處于依戀的(D)階段?A.無分化階段B.低分化階段C.依戀形成階段D.修正目標的合作階段
11.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兒童,在與周圍人們的交往中,逐漸形成兩種不同性質的關系,哈普特稱之為(A)A.垂直關系和水平關系B.上下關系和水平關系C.垂直關系和橫向關系D.橫向關系和水平關系
12.下列不是兒童自我中心語言范疇的有(D)。A.重復B.獨白C.雙人或集體獨白D.命令
13.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同伴群體中評價標準出現前,(B)是對兒童最有影響力的人。A.年長同伴B.教師C.家長D.其他同伴
14.下列(D )不屬于親社會行為?A.謙讓B.幫助C.合作D.攻擊性行為
15.家庭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的影響主要通過(A)機制起作用。A.獎勵和示范B.批評C.教育D.表揚
二、判斷題
1.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是兒童識記憶的兩種方法。(對)
2.幼兒只有機械識記沒有意義識記,沒有必要引導其進行意義識記。(錯)
3.兒童很早就有具有很強的再認能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再認能力逐漸被回憶替代。(錯)
4.當遇到的任務難度提高時,兒童個體的再認能力明顯表現出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趨勢。(對)
5.兒童自傳體記憶與言語發展水平有密切關系,對話和交流能促進自傳體記憶的發展。(對)
6.兒童自傳體記憶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和文化差異,通常女孩比男孩好,東方文化中的孩子比西方的兒童更喜歡談論自己的感想和喜好。(錯)
7.幼兒在參觀動物園后,要孩子馬上說出看見什么,他們往往說不出多少,第二天卻能說出來很多,這種現象可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解釋。(錯)
8.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的兒童的思維只能在活動本身中展開,他們是邊做邊想的。(對)
9.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兒童依靠表象來進行思維。(對)
10.隨著抽象思維的萌芽,兒童開始學會從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開始理解事物的相對性。(對)
11.兒童思維發展的總趨勢是按直覺運動思維在先,具體形象思維隨后,抽象邏輯思維最后的順序發展起來的,所以三種思維方式是彼此對立.相互排斥的。(錯)
12.具體運算是指兒童的思維運算必須有具體事物的支持。(對)
13.利用語言文字在頭腦中重建事物和過程來解決問題的運算叫做形式運算。(對)
14.兒童是否具有假設演繹運算能力是判斷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對)
15.內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錯)
16.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是真正的微笑。(對)
17.3-4歲兒童,隨著言語能力的發展,自我控制不愉快情緒的能力逐漸形成,哭泣現象開始減少。(對)
18.新生兒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表情日益豐富。(對)
19.4-5歲的孩子會說“他今天得了顆小紅星,所以很高興!闭f明該階段的孩子能正確判斷各種基本情緒產生的內部原因。(錯)
20.當一個人感受到對方的某種情緒時,他自己也能體驗到相應的情緒,心理學上稱為移情。
三、問答題
1、簡述幼兒記憶發展的特點:以無意識記憶為主;機械記憶和意義識記憶是兒童識記的兩種方法并較多地運用機械記憶;再認好于回記憶;具有自傳體記憶能力;有特殊的記憶恢復現象。
2、簡述兒童思維發展的一般趨勢:直覺行動思維階段;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抽象邏輯思維階段。
3、兒童記憶策略發展的階段和種類是什么?兒童記憶策略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種:視覺復述策略(18——24個月),特征定位策略(5歲以上),復述策略,組織性策略(4歲),提取策略。
4、簡述兒童產生懼怕的原因:熟悉環境的改變;被他人懼怕情緒感染;后天經驗所致?朔謶值拇胧簽楹⒆訕淞⒘己玫陌駱;為了幫助幼兒克服恐懼心理,我們還可以在幼兒群體中樹立勇敢的榜樣;不要因為孩子害怕某些事物而懲罰或嘲笑他;不要對孩子的恐懼,特別是為了獲得關注而產生的“害怕”過分關注;通過游戲活動矯治孩子的懼怕心理;幫助孩子消除對恐懼事物的不正確認識和神秘感;幫助孩子獲得應付他所害怕的對象或情境的信心和方法;預防恐懼的發生;讓孩子對懼怕的事物逐漸“習以為常”。
5、試論述同伴關系對兒童發展的作用。
。1)幫助發展社會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兒童獲得了支持資源,在兒童與同伴交往中出現的沖突將導致社會觀點采擇能力的發展,促進社會交流所需技能的獲得;
。2)幫助發現自我的功能:兒童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促進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發展。
。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兒童可以從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寬慰.同情和理解,因而產生安全感和責任感,相互幫助克服情緒上的問題,獲得良好的情感發展。
四、分析題
答:這是一種明顯的依戀行為的表現,倩倩將小毯子看成是獲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兒童依戀的表現(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隨等);依戀對行為的影響:對社會性.情感.認知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需要認真對待。作為家長要關注孩子平時的行為表現,給予更多的關愛,包括生體上的觸撫和語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形考冊答案2
1、狼孩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水平只相當于幾歲兒童的發展水平,這充分說明(D)對心理發展的作用。A.遺傳因素B.生理成熟C.自然環境D.社會環境和教育
2、兒童的年齡越(A),心理發展越快,這是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A.小B.接近學前晚期C.大D.接近于成年
3、哪一種感覺在學前兒童認識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D)。A.視覺B.聽覺C.嗅覺D.觸覺
4.“視覺懸崖”試驗說明了兒童已有了(A)。A.深度知覺B.方位知覺C.視覺定位D.形狀知覺
5.每聽到這首歌,就會使我想起過去的一段經歷,這是(B)。A.再認B.再現C.識記D.保持
6、有些幼兒看多了電視上的打打殺殺鏡頭,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擊性行為。在此,影響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因素主要是B A.挫折B.榜樣C.強化D.懲罰
7、象征性游戲的萌芽從(B)開始
8、(B)游戲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的活動形式
9、將兒童氣質類型分為活動水平、節律性等九個維度的心理學家是(B )。A.馬斯洛B.托馬斯C.維果斯基D.羅杰斯
10.下列哪項不是自我體驗。(D)A.自尊B.自信C.內疚D.自立
11.下列哪項不屬于自我調控(D)A.自制B自立C.自主D.自信
12.強調環境對兒童行為起決定作用的心理學家是(A)A.華生B.斯金納C.馬斯洛D.班杜拉
13.兒童通過觀察他人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中獲取信息稱為(A)A.觀察學習B.自我學習C.直接學習 D.強化學習
14、第一次明確提出社會起源學說的是A維果茨基
15.教育學不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昨天,而應當以兒童發展的明天作為方向。這是誰的思想?(A)A.維果斯基B.華生C.班杜拉 D.托馬斯
二、判斷題
1.兒童攻擊性行為表現上具有明顯的年齡差異。(錯)
2.研究表明,2-4歲兒童,攻擊性形式發展總趨勢為身體性攻擊逐漸增多,言語性攻擊慢慢減少。(錯)
3.柯爾伯格認為兒童道德水平的六個階段有時會相互交替的。(錯)
4.3歲以前的兒童聽到音樂表現出的自發的蹬腳等動作為隨著作品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錯)
5.4-5歲兒童已經能在基本理解樂曲想要表達的情緒情感基礎上產生一定的聯想。(對)
6.定形期是兒童繪畫的典型時期,是學前階段兒童學習繪畫的主要時期。(對)
7.直接感知美術形象期兒童開始關注作品的形式。(錯)
8.學前兒童游戲中假想和真實的轉換是一個典型的心理特點。(對)
9.學前兒童游戲中興趣指引是一個典型的`心理特點。(對)
10.在兒童平行游戲中已有初步的社會互動。(錯)
11.聯合游戲中兒童開始相互合作。(錯)
12.合作游戲是兒童的社會性參與最高的一種游戲。(錯)
13.較高游戲水平的出現意味著較低層次游戲水平的消失。(錯)
14.兒童的氣質存在類型的差異和好壞的區別。(錯)
15.穩定性是性格的主要特征。(對)
16.在兒童性別性別概念的發展中性別穩定性出現最早,然后是性別認同,最后是性別恒常性。(錯)
17.兒童在5歲以后才認識到性別的穩定性特征。(錯)
18.消極強化就是懲罰。(錯)
19.斯金納的操作性行為的理論僅適用于兒童新的行為的塑造,對不良行為的矯正不起作用。(錯)
20.格塞爾認為,兒童在成熟之前處于學習的準備狀態,成熟在發展中起決定作用。(對)
三、問答題
1、研究兒童氣質的意義在于;氣質有類型的差異而無好壞的區別,每一種氣質都有其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應當在了解、尊重兒童氣質差異的前提下實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實效。
2、以社會性參與程度可將游戲分為獨自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合作游戲
3、簡述操作性游戲的發展階段:無目的游戲;功能性游戲;結構性游戲。
4、簡述兒童自我評價發展的特點:從依從性評價發展到對自己個別性和多面評價;從對自己的外部行為的評價到對內心品質的評價;從主觀情緒性評價到初步的客觀評價。
5、維果斯基是如果看待教學與發展的關系的,對我們的兒童教育有何啟示?
。1)教學應與兒童的發展水平相一致。
。2)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第一種水平是現有的發展水平,第二種水平是可能發展的水平即“最近發展區”(通過成人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可以達到的水平)。
。3)維果斯基將學校中的教學與發展比作是最近發展區和現實發展水平間的關系。童年期的教學只有走在發展的前面并加以引導才是好的教學,教學的可能性由它的最近發展區決定,一個正確有效的教育既要確定教學的最低閾限,也要確定教學的最高閾限。
啟示:對兒童的教育存在最佳時期,一定時期的教學能更好地促進兒童的發展;教學時,必須考慮兒童的兩種發展水平,一種是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教學應著眼于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對發展過程加以及時的組織.對不良傾向加以及時調整,把潛在的發展水平變成現實的發展,并創造新的最近發展區。
四、分析題
答:(1)兒童心理的發展的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統一。遺傳是個體心理發展的先天基礎。遺傳一方面保證了人類性狀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又為個體適應環境的變化提供了可能性。個體的心理發展不能脫離社會條件。社會環境是兒童心理形成和發展的現實基礎,提供了心理形成和發展的現實性;特別是幼兒親子關系對兒童一生的心理發展起基礎和奠基作用,如果沒有社會環境及教育的作用,兒童不可能形成成人的心理。
(2)說明兒童各種心理的發展存在關鍵期;關鍵期是某種心理活動.機能在某個階段發展最迅速.變化最快.可塑性最強的階段,在此時期適時對兒童進行正確教育,兒童心理發展很快;反之,則可能造成終生障礙。3歲前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小基尼就失去了這一關鍵期培養,以后語言的發展就很難了。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形考冊答案3
1、兒童在評定行為是非時總采取極端的態度,不是好的就是壞的,該階段是(B)A.前道德階段B.他律道德階段C.自律道德階段D.道德理想階段
2、在(A )階段兒童的行為不能用簡單的道德標準加以評價. A.前道德階段B.道德他律階段C.自律道德階段D.道德理想階段
3、道德兩難故事法是誰研究時用的?(B) A.皮亞杰B.柯爾伯格C.維果斯基D.福祿貝爾
4、下面哪一階段不是柯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學說提到的?(A) A.他律道德水平B.前習俗水平C.習俗水平D.后習俗水平
5、判斷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會的期望的兒童處于(B) A.后習俗水平B.習俗水平C.前習俗水平D.超習俗水平
6、對是非判斷取決于行為后果的兒童處于(C ) A.后習俗水平B.習俗水平C.前習俗水平D.超習俗水平
7、普遍的道德原則定向的兒童處于(A) A.后習俗水平B.習俗水平C.前習俗水平D.超習俗水平
8、無論是皮亞杰的理論還是柯爾伯格的理論,他們都強調(A)對道德成熟的影響。A.認知能力B.智力C.成熟D.教養
9、哪個階段的兒童能對自己所畫的圖形賦予意義(B)A.涂鴉期B.象征期C.聯想期D.定形期
10、下列哪類游戲隨年齡增大而減少(B)A.獨自游戲B.平行游戲C.聯合游戲D.合作游戲
11、將結構性游戲作為最主要的游戲形式的兒童年齡是(C)。A.1歲B.2-3歲C.4歲D.7歲12、角色游戲的出現主要在(C)?A.1歲B.2-3歲C.3-6歲D.7歲
13、下列哪項不屬于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D)A.心理活動的速度B.心理活動的強度C.心理活動的穩定性D.心理活動的平衡性
14、“江山移改,稟性難移”是指(B)具有不易改變的特性。A.性格B.氣質C.個性 D.人格
15、心理活動興奮性高,不平衡,帶有迅速而突發的色彩,與之對應的氣質類型是(A)A.膽汁質B.多血汁C.粘液質D.抑郁質16、心理活動遲緩.內傾,情感發生較慢的是(C)A.膽汁質B.多血汁C.粘液質D.抑郁質
二、判斷題
1.嬰兒的.情緒調控能力很大,當他們情緒發作時,大人可暫不予理采。(錯)
2.成人要尊重兒童正當的情緒表達方式,尊重兒童的情緒體驗,對于不良的情緒表現,教導要及時,處理要寬容,不能急躁,更不能體罰。(對)
3.依戀行為一般發生在嬰兒與母親之間。(錯)
4.孤兒園孩子往往沒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行為,也不能建立起對人對已的信任。(對)
5.在兒童早期發展過程中,依戀是突然發生的。(錯)
6.從教養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具有很強的探索欲望,能主動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對)
7.母親忽視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或對之不敏感,使孩子的需求信號受到冷遇,容易使孩子形成攻擊性行為。(對)
8.反抗型依戀的兒童容易出現內隱的行為問題,如情緒抑郁.膽小等。(對)
9.反抗型依戀的兒童容易出現外顯的行為問題,如具有較強的攻擊性。(錯)
10.嬰兒形成哪種類型的依戀關系只與教養方式有關。(錯)
11.嬰兒形成哪種類型的依戀關系只與教養方式、兒童本身的氣質特點有關。(對)
12.兒童的早期依戀對其日后的情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對)
13.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垂直關系比水平關系對兒童的影響更大。(錯)
14.一般來說,兒童喜歡比自己小的交往。(對)
15.在兒童交往中,受歡迎的兒童往往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在活動中沒有明顯的攻擊性行為。(對)
16.兒童攻擊性行為有工具性侵犯和敵意性侵犯。(對)
17.適應性告知是兒童思想的一種傳遞方法。(對)
18.兒童在教師心中的地位直接影響到同伴對該兒童的評價。(錯)
19.在社會化過程中,同伴的行為是影響兒童社會行為的重要因素。(對)
20.觀點采擇能力是指兒童有選擇地吸收其他兒童的觀點。(錯)
三、問答題
1、簡述兒童的自我中心語言及其表現范疇:兒童不考慮與誰說話,也不在乎對方是否聽他說話而自己講話。分重復、獨白、雙人或集體獨白。
2、簡述依戀及其表現:依戀是嬰兒與母親或其他養育者之間形成的親密持久的情感關系。通常表現為微笑、啼哭、吮吸、喊叫、抓握、依偎和跟隨等,以此表達對依戀對象的依戀關系。
3、簡述安沃斯提出的兒童依戀的模式類型:焦慮——回避型;安全型;焦慮——反抗型。
4、試述學前兒童游戲活動中的心理特點。
對游戲內容有強烈的興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積極的情感體驗;自由地參與游戲;有假想與真實的轉換;游戲中有人與人(物)的交流;各方面能力得到延伸發展。
5、簡述處于他律道德階段兒童特點:對規則的理解:規則是萬能不變的;評定行為的態度是極端的;判斷行為根據后果大;把懲罰看成是天意,贊成嚴厲的處罰;單方面尊重權威,遵守成人標準和成人規則。
四、分析題
答:這是毛毛在幼兒園受挫后自尊心受到傷害后的正常表現。說明毛毛的自我意識的覺醒,開始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了;挫折最容易損傷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強孩子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成功和失敗,要教育孩子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那種想通過毫不吝嗇的贊美和無條件地接受的方式來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錯誤的;孩子自尊的健康發展,必須以真實的成就為基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養育行為能幫助孩子建立可信賴的自尊;作為媽媽一方面要維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鼓勵孩子增強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實際的目標,使其通過主觀努力去實現。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形考冊答案4
一.選擇題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C)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
A.0—8.9歲B.0—3歲C.0—6歲D.0—13.14歲
2.以時間為標準,在同一時間對某個年齡組或幾個年齡組的兒童的心理發展進行研究的方法屬于(A)A.橫向研究B.縱向研究C.平行研究D.實證研究
3.對一組或一個兒童進行定期的系統的隨訪觀察,找出心理發展過程特點的方法稱為(B)A.橫向研究B.縱向研究C.平行研究D.實證研究
4.下列屬于新生兒無條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轉向反射D.張嘴
5.大腦機能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是(A)A.大腦皮層抑制機能的發展B.大腦皮層興奮機能的發展C.神經興奮過程的發展D.條件反射的出現。
6.第二信號系統的出現是在(A)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兩年
7.一般認為,嬰兒從(D)起開始對顏色有分化反應。
A.生后1個月B.生后2個月C.生后3個月D.生后4個月
8.設置視崖裝zhi以檢查兒童深度知覺的心理學家是(A)A.吉布森和?薆.皮亞杰C.維果斯基D.福祿貝爾
9.幼兒的記憶以(B)為主。
A.有意記憶B.無意識記憶C.再認記憶D.重復記憶
10.兒童通過多次嘗試,通過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單上的球就會通過拉床單來拿到手。此階段孩子的思維處于(B)。
A.具體形象思維階段B.直覺行動思維階段C.抽象思維階段D.具體思維階段
11.直覺行動思維直到學齡時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個基礎,這段話出自(A)A.皮亞杰B.吉布森和?薈.維果斯基D.福祿貝爾
12.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兒童依靠(B)進行思考A.動作B.表象C.語言D.形象
13.嬰兒的行為與效果之間還沒有分化,行動還沒有目的,該階段的行為模式處于(B)A.反射練習時期B.習慣動作時期C.有目的動作形成時期D.感知行動時期
14.嬰兒的動作與目的與手段已經分化,智慧動作出現,該階段的行為模式處于(D)A.反射練習時期B.習慣動作時期C.有目的動作形成時期D.手段與目的分化并協調期。
15.在(A)階段,兒童形成物體永久性意識,并有了最早期的內化動作。
A.感知運算階段B.前運算階段C.具體運算階段D.形式運算階段
二、判斷題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闡明學前兒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種心理過程的發展趨勢及心理發展變化的`機制。(對)
2.兒童心理的發展是數量的各界或直觀的位zhi移動。(錯)
3.個體心理的發展不能脫離社會環境反映的是心理發展的社會性特征。(對)
4.發展的連續性重點描述量的增減。(對)
5.發展的階段性揭示質的變化。(對)
6.遺傳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前提。(對)
7.對于胎兒首先發展起來的是神經系統的高級部位。(錯)
8.六七的兒童的腦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腦重。(對)
9.明確的條件反射的出現被認為是心理發生的標志。(對)
10.母親產生的長時間不良情緒對胎兒的身體和精神會產生影響。(對)
11.在懷孕后的頭五個月,母親生病對胎兒影響最大。(錯)
12.母親對胎兒的影響主要指年齡太大或太小。(對)
13.新生兒的視覺調節機能較差,視覺的焦點很難隨客體遠近的變化而變化。(對)
14.嬰兒的各種感覺通道之間是不協調的,只有經過幾個月的感知運動的協調才能將各種信息綜合。(錯)
15.早期運動經驗豐富的嬰兒,對深度更敏感,再現出的恐懼也越少。(對)
16.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順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錯)
17.六個月以前的嬰兒以內隱記憶為主。(對)
18.八九個月以前的嬰兒就有客體永久性的認識。(錯)
19.兒童的記憶以再認記憶為主。(對)
20.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內的嬰兒不具有大小恒常性。(錯)
三、問答題
1、簡述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任務:闡明學期兒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種心理過程的發展趨勢;揭示兒童心理發展變化的機制。
2、簡述個體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發展的生物性和社會性;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發展的普遍性與差異性
3、簡述兒童大腦機能發展的主要表現階段:條件反射的形成和鞏固;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增強;第二信號系統協同活動的發展等幾個方面。
4、試述學習學前兒童心理學的意義。
。1)探索學前兒童心理發生和發展的規律,充實兒童心理發展理論體系,促進心理科學的發展。
。2)為一切有關兒童的實際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首先為學前教育提供心理學依據;
其次,兒童心理學為兒童心理健康、兒童醫療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識。
(3)兒童心理學對一切與兒童有關的法律條文的制定、對兒童文學藝術的創作、兒童出版物的策劃和裝幀、兒童玩具的設計和制作、兒童服裝的設計、兒童食品的開發和調配等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
四、分析題
答:她是偏于抑郁質的孩子。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氣質的問題,它有類型的差異,而沒有好壞的區別。也就是說,每一種氣質都有其積極的一面,也都存在著消極的一面。
對于發展中的學前兒童來說,其周圍的成人和教師,應當在了解、尊重兒童氣質差異的前提下實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實效。
對抑郁質的兒童,則應注意發揚他的長處,及時給予肯定,鼓勵他的自信心等。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形考冊答案】相關文章:
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音樂形成性考核冊答案07-03
經濟法律基礎形考答案08-04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形成性考核冊答案作業406-25
學前教育形成性考核冊答案07-02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課程改革論文07-03
《管理會計》形考作業答案07-10
學前發展心理學論文07-01
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06-26
發展心理學練習題及答案07-03
商法形成性考核冊答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