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的詩詞
元宵節(jié)的詩詞1
1、燈轉(zhuǎn)華夏千年過,些小佳節(jié)繼開來。香車寶馬今何在?喜慶中原億眾安。——殘簡春秋《元宵有感》
2、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李夢陽《汴京元夕》
3、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鰲仙有淚,神山淪沒已三年!——丘逢甲《元夕無月》
4、比擬尋常清景別,第一團(tuán)圓時節(jié)。影蛾忽泛初弦,分輝借與宮蓮。七寶修成合璧,重輪歲歲中天。——納蘭性德《清平樂·上元月蝕》
5、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毛滂《臨江仙·都城元夕》
6、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7、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賴有遺經(jīng)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王守仁《元夕》
8、風(fēng)緩月圓夜,炮竹連宿宵。不為去歲人,只作佳人告。歲歲復(fù)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復(fù)歲歲,卻報黃昏早。董郎猶有時,百鳥筑鵲橋。嘆將杜宇心,泠風(fēng)自知曉。——古堡長煙《元宵夜》
9、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姜白石《詩曰》
10、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進(jìn)天上著詞聲。——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11、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詞》
12、聲聲鑼鼓敲,處處慶元宵。春暖天方霽,融和雪正消。城城春意鬧,路路客如潮。美酒留知己,佳賓不待邀。——《慶元宵》
13、冷雨元宵無月,古碑疏影雙清。伍山高閣紫陽行,顧望錢塘勝景。——《西江月·元宵》
14、火樹銀花元夕夜,彩燈萬盞熠霞流。龍溪笑語連天際,鳳垸歡歌滿埠頭。華夏巍巍縈紫氣,堯鄉(xiāng)蕩蕩燦紅樓。良辰美景多宏愿,圓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詠》
15、雨點稀疏掩月明,無妨今夜盡歡情。闌珊意散煙花閃,豪放心收爆竹鳴。鼓擊鑼敲迎福景,龍騰獅舞伴春聲。萬家燈火元宵鬧,一碗湯圓瑞氣盈。——楊璐《雨夜元宵》
16、年到元宵燈火燃,龍騰獅舞夜難眠。滿簾花影月三五,一碗湯圓情萬千。——《元宵夜思兒》
17、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元好問《京都元夕》
18、玉潤珠圓春韻濃,聽吟猶睹遠(yuǎn)方容。湯團(tuán)蜜餞甜心里,網(wǎng)下難逢網(wǎng)上逢。——江雪濤《元宵情》
19、處處城鄉(xiāng)慶上元,煙花燈火表心歡。天寒難鎖新春意,爐暖宜烹白玉丸。——東方駿《鷓鴣天·慶元宵》
20、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jié)。——劉克莊《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21、花市無塵,朱門如繡。嬌云瑞霧籠星斗。沈香火冷小妝殘,半衾輕夢濃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22、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23、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唐順之《元夕影永冰燈》
24、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25、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26、五光十色花千樹,姹紫嫣紅不夜天。艷艷燈籠高高掛,唯求福祉百萬年。——颯然《元宵》
27、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
28、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yuǎn)。靺鞨余紅,琉璃剩碧,待囑花歸緩緩。——納蘭性德《臺城路·上元》
29、元宵佳節(jié)月兒圓,全家團(tuán)聚過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攜子游樂園。千樹霓虹流光轉(zhuǎn),萬家燈火照無眠。爆竹聲聲除舊祟,銀花朵朵接財源。魚龍狂舞闌珊處,兒童蹦跳笑聲甜。——秦渝《元宵夜》
30、愛元宵三五風(fēng)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佚名《折桂令·元宵》
31、明月一輪虛畫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過盡無人識,留得梅花試眼青。——荒漠之旅《元宵無月》
32、歲歲鬧元宵,轟天鑼鼓敲。煙花分外美,民俗實堪驕。琴瑟伴歌舞,佳人擺細(xì)腰。萬疆安泰日,戶戶醉酕醄。——東方駿《慶元宵》
元宵節(jié)的詩詞2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棄疾
朝代:清朝
青玉案·元夕原文: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相關(guān)翻譯
譯文入夜一城花燈好象是春風(fēng)吹開花兒掛滿千枝萬樹,煙火象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驅(qū)趕寶馬拉著華麗車子香風(fēng)飄滿一路。鳳簫吹奏的樂曲飄動,與流轉(zhuǎn)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錯。玉壺的燈光流轉(zhuǎn)著,此起彼伏的魚龍花燈在飛舞著,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有的插滿蛾兒,有的戴著雪柳,有的飄著金黃的絲縷,她們面帶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jīng)過。在眾芳里我千百次尋找她,可都沒找著;突然一回首,那個人卻孤零零地站在、燈火稀稀落落之處。
注釋元夕:夏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此夜稱元夕或元夜。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滿天的煙花。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鳳簫:簫的名稱。玉壺:比喻明月,故繼以“光轉(zhuǎn)”二字,亦或指燈。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即舞魚舞龍。是元宵節(jié)的表演節(jié)目)宋夏竦《奉和御制上元觀燈》:“魚龍漫衍六街呈,金鎖通宵啟玉京。”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jié)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里指盛裝的婦女。盈盈:聲音輕盈悅耳,亦指儀態(tài)嬌美的樣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們身上散發(fā)出來的香氣。他:泛指,當(dāng)時就包括了“她”千百度:千百遍。驀然:突然,猛然。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相關(guān)賞析
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一開始就把人帶進(jìn)“火樹銀花”的節(jié)日狂歡之中。“東風(fēng)夜”化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寶馬雕車香滿路”:達(dá)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下句的“魚龍舞”構(gòu)成萬民同歡的景象。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鳳簫”是排簫一類的吹奏樂器,這里泛指音樂;“玉壺”指明月;“魚龍”是燈籠的形狀。這句是說,在月華下,燈火輝煌,沉浸在節(jié)日里的人通宵達(dá)旦載歌載舞。
下闋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且一對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場景。只不過上闋寫的是整個場面,下闋寫一個具體的人,通過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個人的歡樂自然地融進(jìn)了節(jié)日的歡樂之中。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fēng)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
“眾里尋他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rèn)(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
“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認(rèn)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根據(jù)歷史背景可知,當(dāng)時的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xiàn)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風(fēng)。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shù)成就上毫不遜色。詞從開頭起“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jié)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游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jié)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rèn)為此詞有寄托,可謂知音。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游人如云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yè)者,大學(xué)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xué)問者的真知灼見。
全文主要運用了反襯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dá)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詞人對理想的追求的執(zhí)著和艱辛)。
古代詞人寫上元燈節(jié)的詞,不計其數(shù),辛棄疾的這一首,卻沒有人認(rèn)為可有可無,因此也可以稱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實際,上闋除了渲染一片熱鬧的盛況外,并無什么獨特之處。作者把火樹寫成與固定的燈彩,把“星雨”寫成流動的煙火。若說好,就好在想象:東風(fēng)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jié)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沖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花千樹”描繪五光十色的彩燈綴滿街巷,好像一夜之間被春風(fēng)吹開的千樹繁花一樣。這是化用唐朝詩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然后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的“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這也是對詞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贊美。
下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游女們,一個個霧鬢云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游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后,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guān)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jīng)是沒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發(fā)現(xiàn)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jié)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竟有如此本領(lǐng),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shè),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義與趣味呢!
此詞原不可講,一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還須添足:學(xué)文者莫忘留意,上闋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她千百度說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癡意,所以到了下闋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后呼應(yīng),筆墨之細(xì),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嘆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豪放”,好像將他看作一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xué)人嗎?
王國維《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yè)者,必皆經(jīng)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即終境界。此特借詞喻事,與文學(xué)賞析并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無勞糾葛。
從詞調(diào)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雙調(diào),上下闋相同,只是上闋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闋則無此斷疊,一片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隨詞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初幼安,號稼軒,濟(jì)南歷城(今屬山東)人。受學(xué)于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為同舍生,號辛黨。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義軍烽起。棄疾聚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奉表南歸。高宗于建康召見,授右承務(wù)郎,任滿。改廣德軍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論》、《九議》,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復(fù)失地的建議。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遷倉部郎官,出為江西提點刑獄,調(diào)京西轉(zhuǎn)運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五年(1178),召為大理少卿,出為湖北轉(zhuǎn)運副使,改湖南轉(zhuǎn)運副使。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chuàng)建飛虎軍,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淳熙八年(1181)冬,臺臣王藺劾棄疾「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落職,卜居上饒城北之帶湖,筑室百楹,以稼名軒,自號稼軒居士,自是投閑置散凡十年。紹熙三年(1192),起為提點福建刑獄,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以諫官黃艾、謝深甫論列,丐祠歸。所居帶湖雪樓毀于火,徙鉛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長達(dá)八年。嘉泰三年(1203),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于會稽創(chuàng)建秋風(fēng)亭。四年,改知鎮(zhèn)江府。開禧元年(1205),復(fù)以言者論列,奉祠歸鉛山。開禧三年,年六十八,葬鉛山南十五里陽原山中。德元年(1275)追謚忠敏。平生以氣節(jié)自負(fù),功業(yè)自許,謀猷略遠(yuǎn),然讒擯銷沮,南歸四十馀年間,大半皆廢棄不用,故陳亮《辛稼軒畫像贊》嘆為「真鼠枉用,真虎不用」。其胸中古今,用資為詞,激昂排宕,別開生面,不可一世。《宋史》有傳。有《稼軒集》,又有《稼軒奏議》一卷,均佚。今人輯有《稼軒詩文鈔存》。詞有四卷本《稼軒詞》及十二卷本《稼軒長短句》兩種。《四庫總目提要》云:「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聲家為變調(diào),而異軍特起,能于翦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迄今不廢。」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屈辱投降進(jìn)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shù)風(fēng)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fù)不能實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
元宵節(jié)的詩詞3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xì)如塵》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元好問《京都元夕》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李商隱《觀燈樂行》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fēng)雨。
——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
——符曾《上元竹枝詞》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fēng)放夜時》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將壇醇酒冰漿細(xì),元夜邀賓燈火新。
——趙時春《元宵飲陶總?cè)旨叶住?/p>
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蔣捷《女冠子·元夕》
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王磐《古蟾宮·元宵》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
——周端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
——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王磐《古蟾宮·元宵》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王守仁《元夕二首》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
——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
元宵節(jié)的詩詞4
元宵節(jié)焰火
作者:無名
年年元宵之夜,
都有璀璨焰火。
年復(fù)一年地觀看,
仍然驚嘆
那巧奪天工之作,
令人們?nèi)绱讼矚g。
“砰砰”數(shù)聲巨響,
花爆飛上夜空。
瞬息之間,
夜空燦爛。
滿目奇光異彩,
疑入天庭仙境來。
你看那禮花,
紅白黃綠青藍(lán)紫,
絢爛如百花。
開滿夜空,
極盡奢華。
你看那美景,
如霓虹,
象彩燈,
千姿百態(tài),
五顏六色,
怎么形容都不過分!
有的象繁星墜落,
有的如菊花展蕊,
有的象高粱稻穗,
有的就是那滿樹繁花。
啊!壯觀!
美無瑕。
還看到一奇景,
那鉛華散后的`煙霧,
如同冰凌花樹丫,
一片冰枝玉葉,
好像珊瑚花,
讓我看呆了
——明年還看它!
元宵節(jié)的詩詞5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一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二
行邁離秦國,巡方赴洛師。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關(guān)外長河轉(zhuǎn),宮中淑氣遲。
歌鐘對明月,不減舊游時。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三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斤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四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進(jìn)天上著詞聲。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五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六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七
元宵爭看采蓮船,
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fēng)雨夜深人散盡,
孤燈猶喚賣湯元。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八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九
貴客鉤簾看御街,
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
不得金錢不肯回。
慶祝元宵節(jié)古詩詞大全十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元宵節(jié)的詩詞6
1、
時令相催。又還是,元宵報春回。
桂輪新滿,金蓮乍坼,不待栽培。
六街三市遍,列鰲山、輝映樓臺。
競追陪,簇香車寶馬,馳騁多才。
吾儕。情忘企慕,絳宮深處保仙胎。
覺花芬馥,慧光明燦,別是歡諧。
玉漿瓊液泛,結(jié)刀圭、不讓樽。
恣開懷。任鸞迎鳳引,游宴蓬萊。
2、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進(jìn)天上著詞聲。
4、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
蓬萊清淺對觚棱。
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
小屏風(fēng)畔冷香凝。
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5、
愛元宵三五風(fēng)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
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6、
田園與在早春時,眼纈生紅喜一眉。
門巷日高人掃雪,池塘煙漲水流澌。
杯柈新歲嘆同社,燈火元宵鬧古祠。
野老告余春事及,夜來小雨過前坡。
7、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8、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9、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jié)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tuán)圓月。
10、
小小茅居傍野橋,青燈一點度元宵。
新詩多在景中得,宿酒都從睡里消。
繞舍菜滋春后雨,過門船趁晚來潮。
休嫌不住繁華境,最喜親朋近可邀。
元宵節(jié)的詩詞7
(一)元夜口占
(明·申佳允)
驚魂無夜不飛搖,才歇蘆笳便管簫。醉里凄然雙淚下,豈知今日有元宵。
(二)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fēng)早
李持正
宋
小桃枝上春風(fēng)早,初試薄羅衣。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更闌人散,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三)元夕無月
丘逢甲
清
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鰲仙有淚,神山淪沒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無光,明月多應(yīng)在故鄉(xiāng)。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四)上元夜效小庾體
(唐·陳嘉言)
今夜可憐春,河橋多麗人。寶馬金為絡(luò),香車玉作輪。
連手窺潘掾,分頭看洛神。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
《古蟾宮·元宵》明代王磐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fēng),憔悴了梅花。
《永遇樂·落日熔金》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fēng)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熔金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jì)楚。如今憔悴,風(fēng)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十五夜觀燈》唐代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水龍吟·詠月》宋代晁端禮
倦游京洛風(fēng)塵,夜來病酒無人問。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香散梅梢,凍消池面,一番春信。記南樓醉里,西城宴闋,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幾,早人驚、潘郎雙鬢。當(dāng)時體態(tài),如今情緒,多應(yīng)瘦損。馬上墻頭,縱教瞥見,也難相認(rèn)。憑欄干,但有盈盈淚眼,羅襟揾。
《蝶戀花·密州上元》宋代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生查子·元夕》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zhuǎn),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fēng)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fā)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進(jìn)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fēng)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注:一說此詞為朱淑真所寫。)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愛元宵三五風(fēng)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jié)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tuán)圓月。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fēng)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yīng)在故鄉(xiāng)。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宵月正圓
閩南歌謠
鬧元宵,月正圓,閩臺同胞心相依,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tuán)聚滿心喜,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汴京元夕
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如霜。
京都元夕
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踏莎行 侯置
元夕風(fēng)光,中興時候。東風(fēng)著意催梅柳。誰家銀字小笙簧,倚闌度曲黃昏後。撥雪張燈,解衣貰酒。觚棱金碧聞依舊。明年何處看升平,景龍門下燈如晝。
柳梢青 張孝祥
今年元夕。探盡江梅,都無消息。草市梢頭,柳莊深處,雪花如席。一尊鄰里相過,也隨分、移時換節(jié)。玉輦端門,紅旗夜市、憑君休說。
元宵節(jié)的詩詞7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觀燈樂行》
【唐】 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元宵》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
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折桂令》
佚名
愛元宵三五風(fēng)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
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進(jìn)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星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夕詩》
施閏章
燕臺夜永鼓逢逢,獵炬金樽爛漫紅。
列第侯王燈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蕭唱遍江南曲,火樹能焚塞北風(fēng)。
惟有清光無遠(yuǎn)近,他鄉(xiāng)故國此宵同。
《元夕無月》
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yīng)在故鄉(xiāng)。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汴京元夕》
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節(jié)的'詩詞8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觀燈
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觀燈樂行
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木蘭花令
蘇軾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
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節(jié)的詩詞9
(一)元夜踏燈
董舜民
清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jié)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tuán)圓月。
(二)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
宋
風(fēng)銷焰蠟,露浥烘爐,花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三)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周密
宋
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淡然春意。空獨倚東風(fēng),芳思誰寄。凌波路冷秋無際。香云隨步起。謾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春思遠(yuǎn),誰嘆賞、國香風(fēng)味。相將共、歲寒伴侶。小窗凈、沈煙熏翠袂。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
(四)元宵飲陶總?cè)旨叶?/strong>
趙時春
明
將壇醇酒冰漿細(xì),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fā)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元宵節(jié)的詩詞8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游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其實,元宵節(jié)亦是浪漫的,故稱為“中國情人節(jié)”。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夜如白晝、光影迷離,年輕心中的浪漫情緒亦隨之油然而生,多少美好的'姻緣佳話,都嵌在了這燈火闌珊的日子里。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上元燈節(jié)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銷魂的時刻。
《永遇樂》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
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
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
次第豈無風(fēng)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
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
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
簇帶爭濟(jì)楚。
如今憔悴,風(fēng)鬟霜鬢,
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
聽人笑語。
三千繁華,一指流沙,不如聽你一笑,如此美好。
《蝶戀花·密州上元》
宋·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
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明月好似霜,陰暗昏沉的烏云籠罩著大地,要下雪了,看似凄清,卻有一種“瑞雪兆豐年”的喜悅之情。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宋·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沈吟各自知。
燈火流離的日子,繁華的鬧市街頭,我卻不自覺的想你了。
《解語花·上元》
宋·周邦彥
風(fēng)消絳蠟,露浥紅蓮,
燈市光相射。
桂華流瓦。
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
看楚女纖腰一把。
簫鼓喧,人影參差,
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
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
鈿車羅帕,相逢處,
自有暗塵隨馬。
年光是也,
唯只見、舊情衰謝。
清漏移,飛蓋歸來,
從舞休歌罷。
春花初長,春風(fēng)初生,這一輪明月,也被春意迷了眼!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節(jié)的詩詞9
湯圓是圓的,包裹著甜蜜濃縮著思念;月兒是圓的,有你一生不遺憾;真想夢也是圓的,陪你走過一年又一年!
親愛的,你給我的感覺??滑滑的……甜甜的……耐人回味的……難以割舍的`,就像可口的元宵!元宵節(jié)快樂!
問世間,何為貴?山以青為貴,水以秀為貴,物以稀為貴,月以明為貴,人以正為貴,友以摯為貴,情以真為貴,我以你為貴!祝你元宵節(jié)快樂!
元宵節(jié)的燈火,是你含笑傳情的眼睛。它綴在我的心幕上;天空中的明月,就是你我愛情的見證,雖有陰晴圓缺,卻也亙古不變。
元宵節(jié)快樂!親愛的,很遺憾我們不能在一起過元宵節(jié),但我會在飯桌為你添一副碗筷,就像你在我身邊一樣。
這世界上什么最甜?你煮的元宵。世界上什么最最美?和你一起觀賞的月亮。元宵佳節(jié),我吃著你煮的元宵和你一起賞月。
放游一盞盞五彩荷燈,曳動你心湖快樂的漣漪;敲一聲聲佳節(jié)的晚鐘,讓我的愛在你的心里悸動!元宵快樂!
元宵節(jié)到了,愿你一切的煩惱都“宵”去,一切的厄運都“宵”去,一切的折磨都“宵”去,一切的苦難都“宵”去,生活自在又“宵”遙。
元宵到,元宵鬧,花燈猜謎生活俏,思念此刻在歡跳,祝福立馬來報到,好運特地來關(guān)照,幸福常伴常微笑,歡欣襲來歡樂傲,萬種如意陪元宵。祝你元宵快樂。
一份誠摯的祝福,祝你在元宵佳節(jié)里,開心像鞭炮,噼噼叭叭好快樂;幸福像彩燈,照亮甜蜜的生活,甜蜜像湯圓,圓出一生一世的執(zhí)著!
天上月亮圓,地上元宵圓;天上星星亮,地上燈籠亮;又是一年新春到,又是一年鬧元宵,親愛的朋友吃好喝好,不要忘記回我一個微笑!
元宵佳節(jié)不送禮,發(fā)條短信祝福你:健康快樂長伴你,好運和你不分離,最后讓我告訴你,鈔票滾滾進(jìn)袋里,好處全都送給你。元宵節(jié)快樂!
色醉遠(yuǎn)客,樹影疑親人;元宵獨守夜,相思苦孤魂;不道異國遠(yuǎn),佳節(jié)兩離分;遙祝大業(yè)成,輝煌每一春。元宵節(jié)快樂
湯圓說:我不開口就是為了讓你永遠(yuǎn)在我心中;水說:我時時刻刻流淌不息就是為了永遠(yuǎn)把你擁抱。鍋說:都他媽這么熟了,還貧呢。祝元宵節(jié)快樂!
希望你元宵節(jié)快樂:捂著肚子樂,蒙著被子樂,流著鼻涕樂,瞧著鏡子樂,對天哈哈樂,喝水咕咕樂,想到我也樂,不樂也得樂,看你樂不樂,永遠(yuǎn)都快樂!
所有璀璨的光芒映照你,所有歡樂的聲音都是你,所有溫馨的祝愿送給你:花好月圓人長久,情意濃濃鬧元宵!元宵節(jié)快樂呦。
喜迎元宵,帶上新年祝福,送您一輪圓月。寄去祝愿,明月生輝度佳節(jié)。愿新的一年里,事事順心,夢圓成真,萬事如意。
額圓面嫩外表白皙,多情含蓄心甜如蜜,膚靚美體蕊紅艷綠,溫柔甘飴令我癡迷,十五燈夜吻你吃你!別緊張,我說的是元宵!元宵節(jié)快樂哦!
元宵節(jié)的詩詞10
汴京元夕
作者:李夢陽
朝代:魏晉
汴京元夕原文: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相關(guān)翻譯
①汴京:即今河南開封,五代梁、晉、漢、周及北宋的都城。②中山:本為春秋戰(zhàn)國時國名,漢以后為郡、府,治所在今河北定縣。③鄭、燕:春秋戰(zhàn)國時國名,鄭國境在今河南,燕國境在今河北、遼寧。④憲王:指周憲王朱有燉(1379-1439),明太祖朱元璋之孫,精通音律,是的戲曲家。⑤金梁橋:汴梁橋名。
相關(guān)賞析
前二句,寫來自各地的伶人粉墨登場,表演周憲王朱有燉的雜劇。中山少男、鄭燕少女都善演戲曲,說明當(dāng)時雜劇傳布的盛況。詩中“倚新妝”、“獨擅場”應(yīng)是互文見義。朱有燉的雜劇在體制上基本打破了元雜劇四折一本加一人主唱的成法,經(jīng)常出現(xiàn)合唱、輪唱,甚至旦唱南曲、末唱北曲或二人對唱等形式,并且他的劇作曲詞流暢,音律和諧,著重歌舞,便于演出,所以盡管他的戲內(nèi)容上無甚可取,卻能廣為傳唱。少年男女爭扮周憲王劇中人物,使我們對當(dāng)時劇界的風(fēng)氣頗有所領(lǐng)會。而汴京作為古時都會,在歷受金元劫難之后,經(jīng)明初的'休養(yǎng)生息而恢復(fù)生機,重現(xiàn)繁華,其民俗風(fēng)情,也通過這兩句表露出來。
第三句是前二句的拓展。實際上本文前面說到的表演朱有燉的雜劇,至此才正式點出。春樂府,是指朱氏雜劇中點綴太平盛世的“慶賀劇”或宣揚女子守貞的“節(jié)義劇”。自宋元以來,樂府常作為詞曲的別名,朱有燉的雜劇、散曲集便稱《誠齋樂府》。“齊唱”二字,刻意渲染出元宵歡慶,萬民同樂的情景,給人的感覺是舞臺上伶人的演唱與舞臺下觀眾的和唱一起進(jìn)行,場面肯定是熱鬧之極。最后一句筆鋒一宕,寫起了戲曲表演場地旁金梁橋外的夜景。“月如霜”之清冷幽靜,與前面所描繪的歡慶熱鬧情景似乎不相吻合,然而這一句實際上卻是詩人的神來之筆,以淡墨襯濃彩,余韻宛轉(zhuǎn),余味曲包,深得唐人竹枝詞之妙。“月如霜”令人想起蘇東坡《蝶戀花·密州上元》詞“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數(shù)語,二者都寫元宵,李詩、蘇詞中“明月如霜”的意象實有相通處。我們不妨認(rèn)為:正月十五的團(tuán)K明月是喜慶的象征。“明月如霜”的意象,正體現(xiàn)了“但原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期望人世美好事物永存的普遍心理。
作者介紹
李夢陽(1473~1530)中國明代文學(xué)家。字獻(xiàn)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出身寒微。弘治七年(1494)進(jìn)士,歷任戶部主事、江西提學(xué)副使等職。他嫉惡如仇,曾因草疏奏章彈劾宦官劉瑾而入獄。李夢陽鑒于臺閣體詩文千篇一律的弊端,決心倡導(dǎo)復(fù)古以改變不良文風(fēng)。他是前七子的領(lǐng)袖,主張古詩學(xué)魏晉,近體學(xué)盛唐,在當(dāng)時影響頗大。但他過于強調(diào)格調(diào)、法式,未能很好地從復(fù)古中尋求創(chuàng)新。在他與何景明的辯論中,意氣用事,論點偏激,導(dǎo)致他泥古不化,甚至走上了抄襲的道路,扼殺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生機。晚年有所悔悟。他創(chuàng)作的樂府和古詩較多,其中有些作品寄寓了作者力求有所改革的政治理想,較有現(xiàn)實意義,如《朝飲馬送陳子出塞》等詩。他的樂府、歌行在藝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但時露雕鑿之痕。其七律專宗杜甫,多氣象闊大之辭。著有《空同集》66卷。
元宵節(jié)的詩詞11
元宵節(jié)
作者:梅如云
善男信女篤信姻緣
紅燈雅謎熱鬧非凡
一方思念
拎起一盞留戀
半拉草鞋也曾一廂情愿
哪家的鞭炮
在心坎跳得撲通撲通
哪家的小姐
又開錯了門縫
可曾見這一邊
天兵天將涂花了臉
那一邊
扭秧歌的.佛爺爺
懶得做神仙
元宵節(jié)的詩詞12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一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二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三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四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
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五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六
愛元宵三五風(fēng)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七
高列千峰寶炬森,端門方喜翠華臨。
宸游不為三元夜,樂事還同萬眾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間和氣閣春陰。
要知盡慶華封祝,四十余年惠愛深。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八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九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十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元宵節(jié)的詩詞13
1)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2)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3)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姜白石《詩曰》
4)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周端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5)淺畫鏡中眉,深拜樓西月。人散市聲收,漸入愁時節(jié)。——劉克莊《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6)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fēng)放夜時》
7)風(fēng)緩月圓夜,炮竹連宿宵。不為去歲人,只作佳人告。歲歲復(fù)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復(fù)歲歲,卻報黃昏早。董郎猶有時,百鳥筑鵲橋。嘆將杜宇心,泠風(fēng)自知曉。——古堡長煙《元宵夜》
8)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9)火樹銀花元夕夜,彩燈萬盞熠霞流。龍溪笑語連天際,鳳垸歡歌滿埠頭。華夏巍巍縈紫氣,堯鄉(xiāng)蕩蕩燦紅樓。良辰美景多宏愿,圓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詠》
10)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詞》
11)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元好問《京都元夕》
12)花市無塵,朱門如繡。嬌云瑞霧籠星斗。沈香火冷小妝殘,半衾輕夢濃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13)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鰲仙有淚,神山淪沒已三年!——丘逢甲《元夕無月》
14)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15)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唐順之《元夕影永冰燈》
16)已是難聽,中宵無用怨離別。——厲鶚《齊天樂·秋聲館賦秋聲》
17)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李夢陽《汴京元夕》
18)元宵佳節(jié)月兒圓,全家團(tuán)聚過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攜子游樂園。千樹霓虹流光轉(zhuǎn),萬家燈火照無眠。爆竹聲聲除舊祟,銀花朵朵接財源。魚龍狂舞闌珊處,兒童蹦跳笑聲甜。——秦渝《元宵夜》
19)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趙時春《元宵飲陶總?cè)旨叶住?/p>
20)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節(jié)的詩詞14
1、《元夕》
王守仁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jīng)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yīng)念一身遙。
2、《觀燈樂行》
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3、《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進(jìn)天上著詞聲。
4、《十五夜觀燈》
唐·王諲
暫得金吾夜,通看火樹春。
停車傍明月,走馬入紅塵。
妓雜歌偏勝,場移舞更新。
應(yīng)須盡記取,說向不來人。
5、《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6、《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7、《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8、《上元竹枝詞》
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fēng)里賣元宵。
9、《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唐·李商隱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10、《京都元夕》
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11、《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12、《十五夜觀燈》
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13、《元宵》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上元夜》
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15、《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6、《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nèi)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17、《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楊廣
法輪天上轉(zhuǎn),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fēng)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fā)琉璃臺。
元宵節(jié)的詩詞15
1、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過了元宵,見七葉蓂又飛。恰今朝、昴宿降瑞。初度果生賢,盡道豐姿絕異。翰林人物,云霄富貴。自棲鸞展驥。迤邐黃堂,每登要路無留滯。暫歸來,訪松菊,趣裝行用濟(jì)。增崇福祿,壽延千百歲。羅子衎《三登樂》
3、一片風(fēng)流,今夕與誰同樂。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錢塘依舊,潮生潮落。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離愁聊寄,畫樓哀角。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4、從昔遨游盛兩川,充城人物自駢闐。萬家燈火春風(fēng)陌,十里綺羅明月天。邵伯溫《元夕》
5、將壇醇酒冰漿細(xì),元夜邀賓燈火新。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fā)老侵人。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趙時春《元宵飲陶總?cè)旨叶住?/p>
6、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7、愛元宵三五風(fēng)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折桂令·元宵》
8、金鴨消香,銀虬瀉水,誰家夜笛飛聲。正上林雪霽,鴛甃晶瑩。魚龍舞罷香車杳,剩尊前、袖掩吳綾。狂游似夢,而今空記,密約燒燈。追念往事難憑。嘆火樹星橋,回首飄零。但九逵煙月,依舊籠明。楚天一帶驚烽火,問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殘酒,闌珊燈灺,別自關(guān)情。納蘭性德《金菊對芙蓉·上元》
9、花市銀燈夜向深,香風(fēng)羅綺迥沈沈。不知何處笙歌起,傳得新愁上客心。趙迪《客中元夕》
10、半勺蘭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騎乘猛燎奔馳疾,人運長鎗轉(zhuǎn)戰(zhàn)輕。旗影靜移云母帳,劍铓微掣水晶營。何人幻此圓機妙,獨向元宵策美名。吳潛《走馬燈賡張樞副韻》
11、田舍兒童走似麞,踏歌椎鼓斗顛狂。元宵乞汝閑幾日,元宵過后種田忙。趙文《聽兒童歌船作竹枝助之》
12、東風(fēng)吹斷雨如繩,一夜仍開曲沼冰。便試元宵強半月,孰知天意欲催燈。仲并《平江守禱晴即應(yīng)時近元夕矣寄呈五絕句》
13、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六首》
14、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fēng)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jì)楚。如今憔悴,風(fēng)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
15、風(fēng)雨元宵意倍傷,畫襜低拜掃晴娘。若教掃得天邊雨,為掃離人淚兩行。王彥泓《雜題上元竹枝詞三首》
16、紫府東風(fēng)放夜時。步蓮秾李伴人歸。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賀鑄《思越人》
17、明日元宵,藹佳氣、清涼金粟。人道是、史君壽母,宴瑤池曲。九十春來萱草茂,三千年後蟠桃熟。看鰲頭、名字未多時,分符竹。熏寶篆,張銀燭。佳慶事,人人祝。況平反陰德,在長生箓。最喜蕓香懷玉燕,安排錦帳騎銀鹿。待雕軒、文駟上堤沙,如天福。王邁《滿江紅》
18、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元宵節(jié)的詩詞】相關(guān)文章:
元宵節(jié)詩詞精選06-23
元宵節(jié)經(jīng)典詩詞06-23
元宵節(jié)的詩詞06-23
元宵節(jié)經(jīng)典詩詞01-04
元宵節(jié)詩詞08-11
元宵節(jié)詩詞10-27
元宵節(jié)詩詞共享06-23
古代元宵節(jié)詩詞06-23
與元宵節(jié)有關(guān)的詩詞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