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連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前景
小學教育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教育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教育學學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連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前景,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教育專業介紹
主要課程:中國文學史、高等數學基礎、現代科技概論、班主任工作藝術、教育行政管理學、現代科技概論、教育學、心理學、中國文化史、教育原理、小學語文教學概論和小學數學教學概論等。
培養目標
小學語文、小學數學教師
培養要求
掌握小學教育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小學教育研究和管理能力。
小學教育專業就業方向
外語達到大學英語三級水平,計算機達到國家一級水平。能說標準的普通話,“三筆字”書寫規范;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有組織課外活動、開展班級工作和學生思想工作的能力。能勝任小學教育和各科教學工作。
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由于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蘇南地區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每個鄉鎮只有兩三所小學,基本上沒有村小,對小學教師的需求是很有限的。蘇中地區也大體如此。現在只有蘇北地區情況相對緩和些,但隨著小學生的減少、拆校并校的進行,小學教師已經飽和,新教師進入已經很難了。在南京國展中心舉辦的“2006屆高校師范類畢業生供需洽談會”,報名參會的小學只有一所,前兩年情況也差不多,可見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市場的狹小。雖然教育主管部門通過老教師提前退休讓出崗位、競爭上崗淘汰不合格教師來緩解小學教師的就業難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只能是權宜之計,畢竟老教師有限,競爭上崗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而現在有很多的代課教師還在崗,擠占了很多的崗位,雖然現在已在逐步的清退,但還有很多人在職。筆者在對蘇中某市的幾所小學調研過程中發現,有的學校有很多超國家標準數量的代課教師,這些代課教師是學校招來替代有編制教師上課的,而在職編制的老師只要向學習交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停薪留職,做其他的事,比如經商。學校用遠遠低于編制的老師的薪水付與代課教師,這對于學校的創收來說是一舉兩得。這種現象在蘇南有的地區也存在。本來對教師的需求就少,而僅有一點需求又被浪費了不少。
在職教師獲得高學歷的途徑很多,小學教師的準入又向社會開放
現在小學很多在職教師已擁有了本科學歷,他們有的是通過自學考試的,有的是通過函授學習,還有很多其他途徑的。用一位在職教師的話說,走上社會獲得本科學歷不是難事。就拿函授學習來說吧,每年只要交些錢,有時間的話去上點課,不用費多少事就能有本科學歷。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優勢就是本科學歷,但由于在職教師獲得高學歷的途徑很多,這一優勢并不優。畢竟在職教師有教學經驗,先入為主,同等學歷的話,學校決不會解聘在職教師而引進新教師的。
從幾年前開始,教師的準入已經向社會放開,只要具有教師資格證的社會人員,通過考核,就可以進入教育系統,競爭教師崗位。尤其是隨著社會就業難度的加大,很多中文系、數學系、英語系等系科的學生甚至研究生加入到小學教師的競爭行列,這無疑又增加了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難度。
小學教育專業主要職業能力
1.具備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的能力;
2.具備漢字規范書寫和普通話流暢交流的能力;
3.具備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
4.具備編制與實施小學教育教學方案以及課程開發的初步能力;
5.具備小學班級和課堂管理的能力;
6.具備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基本能力;
7.掌握從事兒童教育與管理的基本技能;
8.掌握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概論、兒童發展心理、兒童心理輔導、小學教學技能法等學科知識并能夠熟練應用。
培養規格
學制、學位與學分
基本學制為4年。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彈性學制,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允許學生在3~6年內完成學業。
學生達到各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及學分要求,符合相關規定,考核合格,準予畢業。可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總學分為140~160學分。
思想道德要求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國、守法、誠信、友善,熱愛教育事業,關心愛護學生,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專業素養要求
1、系統掌握教育科學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2、系統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發現、分析和解決教育問題的能力,具有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具有創新創業意識。
3、形成小學教育所需的創新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培養多學科融合型人才。
4、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較為熟練地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
5、熟悉中國各級各類教育政策和法規。
6、具有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和自我發展的意識與能力。
7、具有國際視野,基本掌握1門外語,能較為熟練地使用外文資料,初步運用外語進行交流。
身心素質要求
掌握人的心理活動和體育運動的一般知識與基本方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課程體系
總體框架
課程體系主要包括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和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由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課程三類課程組成。通識教育課程包括大學公共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及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理工類以及藝術教育類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為小學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課程。專業方向課程為小學教育的主干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實踐課程包括教育見習、教育實訓、教育實習、教育考察、教育調查等。畢業論文(設計)包括學術論文,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實驗報告,教育、教學和管理案例分析報告等。
各高校應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探索將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情況折算為學分,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項目實驗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
各高校可選擇一些反映學科前沿、學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知識單元開設選修科目,并推動教師將國際前沿學術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
課程結構應覆蓋專業知識體系的主要知識單元、知識點。選修課程的范圍和數量應提出明確要求,以保證課程的可選擇性。有條件的高校可開展中國國內(外)學生交流、各類形式和層次的聯合培養或雙語教學。
在總學分中,實踐課程所占比例應不低于25%。
通識教育課程
通識教育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大學外語、計算機基礎與應用、大學體育、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創業基礎課程、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等,旨在提升學生的基本知識素養、科學與人文素養、道德品質和身心素質。
專業基礎課程
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包括中文、數學、英語、小學教育學、小學心理學、小學班隊原理與實踐、小學各學科教學與研究、中國小學教育史、外國小學教育史等。
專業方向課程
各高校可根據小學教育的培養目標確定各專業的方向課程,教學內容應涵蓋業務方面核心知識點,包括:小學教育學、小學兒童發展科學、小學兒童保育學、小學教育研究方法、小學特殊兒童教育、幼兒園課程、小學兒童語言教學、小學兒童健康教育、小學兒童藝術教育、中國小學教育史、外國小學教育史等。
實踐教學
實踐課程
實踐課程包括:教育見習、教育實訓、教育實習、教育考察、教育調查等。
教育見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教育機構進行的有關教育、教學、教研與管理工作的觀摩和學習。
教育實訓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模擬實踐中或模擬實驗平臺上進行的教育、教學、教研與管理的技能訓練。
教育實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教育機構進行的教育、教學、教研與管理實踐活動。
教育考察是學生對特定教育區域或教育機構現狀的實地勘察。
教育調查是學生對教育、教學、教研和管理工作具體問題的實地調研。
各高校應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在實踐教學環節納入創新創業方面的實踐訓練。
【大連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就業前景】相關文章:
教育技術學專業就業前景07-23
學前教育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07-12
廣州中醫藥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就業前景06-27
廣西大學農學專業就業前景06-27
數控專業就業前景07-25
哲學專業就業前景08-15
各專業就業前景11-03
裝飾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12-30
專升本學前教育專業就業前景分析04-12
廣西大學林學專業就業前景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