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技作文300字(范例4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技作文300字4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技作文300字 篇1
游武漢科技館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媽媽還有舅舅一家一起去武漢科技館參觀。 我們一進大門,就看到了在大門的左側有一組機器人樂隊,我想:機器人的動作那么慢,怎么能演奏出動聽的音樂呢?我和表弟又跑到一個大蝴蝶的機器前,我過去站在上面試了一下,才知道這個是測量身高的'。 隨后,我們又來到二樓,上面有很多高科技的東西,我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傾斜小屋”和“時空隧道”了。
首先,我們來到了傾斜小屋,我們一進去,就發現地不是平的,而是斜著的,人站不牢,好像要摔倒似的,從傾斜小無出來,我們又來到了“時空隧道”,剛進去,我就看見了許多的星星,而且“時空橋”在轉動,有趣極了。 我們又看了好多,不知不覺到了科技館關門的時間,我們才依依不舍的離開,我在心里下了決定:一定要好好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科技作文300字 篇2
如果沒有科技,我們的生活就不會那么有趣,也不會那樣便捷。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愛迪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從小被老師認為沒有學習的天他母親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一定沒有出息。母親一氣之下讓愛迪生退學,由自己當他的老師。在母親的指導下,他進行大量的閱讀,四處賺錢,終于在火車的.行李車廂建起了一個小實驗室。開始了他渴望已久的實驗!
有一次在化學研究中,化學物品起火,使整個實驗室都燒成灰燼。行李車廂的工作人員見他的東西都扔下了行李廂,還扇了愛迪生一巴掌。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并且又重新開始對實驗進行研究。終于在1877年-1879年之間發明了留聲機;改進電燈和電話……他還因此被譽為了“發明大王”。在他臨終前,他說:“我為人類的幸福,已經盡力了,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
面對困難時我們可以想著自己的喜好,為了實現理想而勇敢的面對困難。將它們分成一個個小困難在逐個去攻破,就可以十分容易的將大困難化解了。
是啊,在生活中我們就是要學習愛迪生這一種堅持不懈,執著,廢寢忘食的科學精神!在生活中我們一遇到困難就要敢于克服!在生活中不要迷信權威也不要迷信書本,敢于發問!
科技作文300字 篇3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和表姐來到上海科技館參觀。
上海科技館有六個展區,它們分別是地殼探密、生物萬象、智慧之光、視聽樂園、設計師搖籃和兒童科技園。
我最喜歡智慧之光和兒童科技園了,因為它讓我們在娛樂中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
在兒童科技園,光控飛機讓我們學到了光能轉換為電能的知識,水力發電讓我們懂得了利用水的落差所形成的巨大力量使發電機發電。
在智慧之光,有一部熱動水車,水車在沒有任何的外力的情況下會自已轉動起來,原來這是由于金屬環能夠記住在不同溫度中的狀態,在冷水中它會收縮,在熱水中它會膨脹。由于這種形狀的變化產生的扭力驅使了水車的轉動。最令人驚奇的.是天上水——水管懸掛在空中,但是水卻源源不斷的往下流。水是從哪兒來的呢?這會是魔術師的杰作嗎?經過仔細觀察,原來在水柱中間有一根透明的玻璃水管。由此使我懂得了我們要仔細的觀察事物,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
上海科技館讓我們在賞心悅目的活動中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
科技作文300字 篇4
我早就想去科技館了,可三次都沒去成!真掃興。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科技館玩,但愿能盡興。
走進館內,抬頭就看到兩頭高大威猛的恐龍骨架,整個大廳都被它們占領。一頭揮舞著雙爪,似乎正撲向獵物,而另一頭則低著頭,張著嘴,正在尋找樹葉,就感覺好像回到了侏羅紀。但是為什么那么大的恐龍會滅絕呢?
我們先來到了二樓的探索與發現展廳。我們順著兩邊的櫥窗看了起來。一個巨大的帝鱷頭吸引著我,它大概有三個腦袋那么大吧,從它的大小來看,估計全長超過10米吧!一個頭就那么大的`帝鱷,還會有天敵嗎?
我們繼續向前走,有一只叫喬治的象龜,它的龐大也同樣讓我吃驚。它的殼比我家過年請客的大圓桌還大!這么大的龜得吃多少食物呢?接著,我們走進一間有紫外線燈的房間里,里面有很多巖石在玻璃窗里發著光,真奇怪!原來不同的巖石吸收了紫外線不同的波,才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如果沒有紫外線,這些巖石和路邊的石頭沒什么兩樣。當然也不止這些石頭,連我的衣服也變了模樣,從白色變成了藍色,太奇妙了。
科技館,你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知識,你讓我喜歡上了學習,真厲害。
【科技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關于科技的作文:科技02-18
科技的利與弊作文 - 體裁科技作文01-28
(精選)科技的作文08-22
科技作文(經典)09-06
科技作文[精選]09-05
(經典)科技的作文08-21
科技的作文(經典)08-21
科技的作文[經典]09-04
【精選】科技的作文08-20
科技作文[經典]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