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讀童謠和兒歌》導讀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讀童謠和兒歌》導讀課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視頻導入
出示小白兔的視頻
1、剛才很多同學跟著一起唱小白兔,你們在哪聽過呀?
電視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2、老師小時候也經常唱這首童謠,同學們喜歡童謠和兒歌么?
3、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吧,一起來《讀讀童謠和兒歌》,注意第二個字是輕聲。
齊讀課題:讀讀童謠和兒歌
童謠是在兒童中流行的歌謠,是在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還有一種適合兒童唱的,為兒童創作的歌謠叫兒歌。
二、學習朗讀《搖搖船》
接下來我們一起聽一首童謠吧?
1、讀正確
①這是一首童謠,題目叫《搖搖船》,第二個搖是輕聲。
②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童謠讀正確。
搖搖是輕聲,童謠和兒歌中有很多這樣的輕聲詞,想要把童謠讀正確,就要讀好里面的輕聲詞。
再來看一看,這首童謠中還有沒有其它的輕聲詞。(生找到寶寶這個輕聲詞)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個輕聲詞。
③齊讀(大家讀的很準確)視頻示范讀。
2讀好聽
這么有趣的童謠不僅要讀正確還要讀好聽?
你有什么好方法?讀好停頓、聲音洪亮。
①學生自由讀,請同學們借助停頓符號和同伴讀一讀。
展示讀
②這首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強,我們可以拍手讀。
拍手讀,讀出節奏來。
③感受童謠韻腳
教師交換餅兒和糕的順序讀。引導學生感受換字后有什么不同。
④、師根據回答總結,童謠有韻腳,這首童謠的韻腳就是ao韻。
在兒歌和童謠中每一行的最后一個字的韻母經常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我們管這樣的字叫做韻腳,童謠和兒歌之所以讀起來這么好聽,這么有韻味,就是因為加入了韻腳,所以要想把童謠讀得更好聽,就要把韻腳讀響亮了,再來試一試。
3讀好玩
①做動作讀
提問:搖搖船搖到哪兒去了呀?外婆給了我們什么好吃的?
這么多好吃的,得用雙手接好。你開心嗎?請你開心的帶著動作讀一讀。
(插入視頻)有些同學意猶未盡,我們跟著視頻做著手勢讀吧?
②唱歌謠(跟唱歌謠)同學們想不想唱一唱。
同學們,看來童謠和兒歌不僅可以讀正確,還可以讀好聽,更可以讀好玩。
三學習《小刺猬》
看同學們這么喜歡童謠,我們再學一首兒歌吧?
1、用剛才讀童謠的方法來試著讀一讀這首兒歌《小刺猬理發》。
2、找一找兒歌中的輕聲詞。讀一讀這首兒歌?
注意讀準字音,讀好輕聲詞,把兒歌讀正確。
師過渡:那怎么讀才好聽呢?
請同學們借助停頓符號,讀響韻腳,讀一讀兒歌。
3、明明是個小刺猬,最后怎么變成小娃娃了呢?
總結:男孩兒頭發太長了,看著像個小刺猬一樣。剪短頭發后就能清楚看到他帥氣的臉了。
天氣馬上要漸漸變熱了,小朋友的頭發長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蟲子,有的時候頭發弄到眼睛里,細菌也會影響我們的視力,所以我們要經常洗頭,保持好個人。
1、那理發師是怎么給小刺猬理發的呢?
小組合作學習,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首兒歌吧。
學生展示
2、背一背這兩首童謠
同學們對這兩首童謠和兒歌,這么熟悉了,我們一起背一背吧。
三、好書推薦《讀讀童謠和兒歌》
同學們想不想讀更多的童謠和兒歌呢?
老師和大家分享一套書,這套書由曹文軒和陳先云先生主編,共4冊,選編了百余首中外經典的童謠、兒歌,內容豐富,文字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
第一冊為童謠,第二至四冊為兒歌。我們先來看看《讀讀童謠和兒歌一》
1首先來看封面:映入眼簾的是精美的插圖,是一只狗和小猴子。接下來介紹了主編是曹文軒和陳先云。然后說明了書的題目,最后看到這本書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2翻開書本,看到目錄
數一數,這本書一共收錄了34篇童謠。分為4部分。都是小朋友們熟悉的篇目,有沒有你讀過的?(學生自讀后交流)
3(出示:閱讀指導)這么多的童謠根據不同的主題編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前面都有一段“閱讀指導”,提醒和引導我們在讀這個單元的童謠時,特別關注哪些點。
(出示第一部分的“閱讀指導”)這是本書的第一個導語,聽老師來讀一讀。聽了這個閱讀指導,再去4翻翻第一部分的童謠,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交流)
第一個主題介紹了可愛的小動物
5除了介紹可愛的動物,還介紹了
美好自然多彩童年不可思議的事
6同學們學的這么認真,我們來做個游戲吧欣賞書中插圖,猜猜童謠兒歌(游戲)
7希望你們用心讀兒歌,童謠的同時,也會用心看圖畫,你定會感受到更多的樂趣。
8剛才我們學習閱讀了目錄和閱讀指導,小朋友們對這本書的內容有了整體了解。
課下好好讀一讀這套書。
五自主閱讀,感受快樂
1、我們就先來挑一首《小老鼠》,根據拼音,把它讀正確,讀通順
1、聊聊童謠。
有沒有同學背一背童謠?
你背的童謠和這首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
2、比較童謠。出示《小老鼠》的多種不同版本,《小老鼠》版本很多,這首童謠是勞動人民的創作,而且它應該誕生于農村。爸媽工作忙,一般是奶奶照顧孩子,在照看孩子兒的過程中,她們創作了這首兒歌,慢慢地,一傳十,十傳百,奶奶傳給了爸爸,爸爸又唱給了兒子,就這樣世世代代流傳至今。因此,一首童謠,可以串聯起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無數人的童年記憶。)
3、欣賞童謠。《小老鼠上燈臺》是我國流傳最廣泛、最久遠的童謠,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兒歌之一。不同年代、不同省份的人們都非常熟悉這首童謠,想聽一聽不同方言的《小老鼠》嗎?
(原來,童謠和兒歌還可以用方言讀呢,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小的時候,也許就是用方言來讀背的。你們也可以試著用自己家鄉的方言來讀讀童謠哦。)
4、方言童謠。
方言不僅有趣好玩,還藏著我們熟悉的、親切的、家鄉的味道
5、角色朗讀
如果你是這只小老鼠,正在燈臺旁開心地偷吃油燈,你會怎么讀?指名讀。
創設情境,體會鼠媽媽的感受,讓學生著急地讀,生氣地讀。
如果你是貓,你會怎么讀?指名讀。
師總結,不同角色朗讀出不同味道。
同學們,童謠和兒歌是不是很有趣啊?
六制定讀書計劃
俗話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了閱讀計劃我們的閱讀就進行的更順利了,你一天可以讀幾首童謠呢?
老師建議你們在讀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如果童謠稍有點長,我們可以一天讀一首,短的話我們可以一天讀兩首。那一個月的時間正好把前兩本讀完,有信心的同學可以做一個這樣的閱讀計劃表,每天填一填,一個月之后老師再來檢測你們的閱讀情況,看看誰是閱讀小明星。
七課后作業
1、課下閱讀《讀讀童謠和兒歌》。
2、挑選自己喜歡的童謠和兒歌背誦下來。
3、和小伙伴邊玩游戲邊讀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