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節(jié)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1
經(jīng)歷一百多年來歐風美雨的沖刷,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受到很大侵蝕,元宵節(jié)也不例外。在當代的一些大都市,元宵節(jié)民俗似乎只剩下吃湯圓了。這是忙碌的都市人的悲哀,因為在相對悠閑的小城市和鄉(xiāng)村,元宵節(jié)仍然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節(jié)日。
其實,元宵節(jié)不是一個孤立的節(jié)日,它是春節(jié)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節(jié)的意義,不能不把它放在春節(jié)之中來考察。
春節(jié)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jié),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范圍、人際關系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初一給家長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擴大拜年范圍到一般親戚朋友。在這個時段,人們的活動范圍局限在熟人之間。初五是破五,農(nóng)活可以開始干,商店可以開門了。這個時段,社會開始正常運作。到了正月十五,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jié)日活動中。所以,元宵節(jié)具有確認全體社會成員(包括彼此不認識的)相互關系的意義。
元宵節(jié)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社會的“狂歡節(jié)”,連平時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婦女也可以自由出門游玩了。當然,個別禮法之士反對這個習俗,比如宋代的司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準備出門賞燈。司馬光問:“家中點燈,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馬光說:“某(我)是鬼耶?!”這就太不講理了,總不能只讓夫人終年只看他一個人一張臉吧?好在社會不買這些禮法之士的賬,大多數(shù)婦女照樣游樂。元宵節(jié)允許民眾自由娛樂,這是古代社會針對過分嚴格的禮法制度而設計的一個發(fā)泄渠道。一些年輕人乘機會見意中人。正如辛棄疾所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jié)主要活動是大眾娛樂,但是其社會文化意義卻不僅僅是娛樂。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類命運。祭祀他,可以獲得豐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蠶事豐收。
元宵也是一個求子的節(jié)日。元宵張燈最初是出于客觀需要,晚上活動必須照明。后來張燈又是為了游玩欣賞。可是,它還具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祈求生育。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二《偷燈盞》解釋當時人在元宵節(jié)偷燈的原因時說:“一云,偷燈者,生男子之兆。”這里“燈”諧音“丁”,就是男丁。這樣一來,偷燈就象征著生育兒子。根據(jù)同樣的道理,觀燈也具有求子的涵義。于是,古代婦女出門觀燈有了這個理由,就名正言順了。一直到民國時代,各地多有送燈給那些無子家庭的習俗,祝愿他們添子孫。清代有摸城門門釘?shù)?活動。釘,也諧音“丁”。人們希望通過摸門釘而祈求生育兒子。有些地區(qū)的人們還賦予湯圓以象征意義。清代成都有元宵夜偷取供在神龕上的湯圓以求得子的習俗。清代湖北安陸一帶百姓互相贈送元宵,其中有大如鵝蛋的元宵,婦女觀察煮這種元宵的火候來占卜生育。
當然,在人口壓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動已經(jīng)很少看到。現(xiàn)代人又賦予湯圓以新的解釋,那就是甜甜蜜蜜,團團圓圓,象征一家團圓,幸福美滿。這種解釋多少有點凡庸,但是它很符合人們的內心希望。元宵節(jié)因此獲得了新的文化意義。
元宵節(jié)在古人的不斷創(chuàng)造中發(fā)展而來,也必將在現(xiàn)代人的再創(chuàng)造中發(fā)展下去。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2
看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jié)的到來。有的人家不僅只掛著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樣,豐富多彩。把整個上煙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樣。
看禮堂這邊更熱鬧,花燈更漂亮。這兒琳瑯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看都看不過來。
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涂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
看那金豬燈,制作好框架后,用閃閃發(fā)亮的金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現(xiàn)在了眼前,再看那已過了時的扇燈,雖說它過了時,可還是那么青春年華那么有風度,有氣魄。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啊!
呵!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開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撒了下來。快看啊!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上煙村。這時,在場的人都驚呆啦,這情景多么壯觀,多么美麗啊!還真有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漸漸的火花"飛"走了,天空又一下子變暗了,剛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夢般在我的腦海里回蕩。
聽,一陣陣鑼鼓聲不斷的吸引著我,使我不得不來轉一轉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來到陣口一瞧,一邊引人耳目的寫著入口,一邊大大的寫著出口,我便從入口走進了陣中,陣陣鑼鼓聲敲打著我幼小的心靈,我抵不住誘惑,不由自主的雙腳生風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著走完了這"迷魂陣九曲黃河".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3
元宵節(jié)的夜晚,城隍廟燈火通明,有喜鵲燈、孔雀燈、還有成語燈,成語燈是十二個關于成語動物的故事 ,我最喜歡畫蛇添足的故事燈,只看一條青色的長蛇盤著,前面還有兩只腳;還有畫龍點睛的,一個男生拿了一只毛筆,正在給一條大金龍畫眼睛。
街道上方,掛滿了許多彩燈,燈上寫滿燈謎,人們很有興趣的猜著燈謎;看看看,迎面走來了抱著一個金元寶,胡子長長的財神,頭上光光大大的,拿著拐杖的'是壽星,后面跟著十二生肖的動物們。
“鬧元宵嘍!!”“看花燈嘍!!” 我真喜歡元宵的夜晚。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4
今晚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夜,聽別人說這次元宵會特別好看。聽別人的話,我就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興奮。
吃著晚飯的我卻心不在焉,總想著那些隊伍來沒有,飯是早早的吃好,我迫不及待的趴在窗戶那看。鐘表上的時針從六漸漸挪到七,可隊伍還沒有到,漸漸,當時針接近八的時候,海那邊突然響起一陣鞭炮聲,霎時間禮炮沖進天空,將蒙上黑布似的天空印的雪亮,在鞭炮聲中,鑼鼓慢慢聲響起來,隊伍的腳步也徐徐靠過來。聽這架勢,準是慶元宵的隊伍來,我趕緊沖出門外,占據(jù)一個有利地勢——新華書店上面的走廊,哪里可以把下面的一切事物看的一清二楚。
隊伍還沒走過來,我低頭一看,哇!好家伙,今天晚上總算真正見識到“人山人海”這個詞,隊伍要走過的`剛好是個十字路口,十字路口的四面八方都是人,黑壓壓的一片額的努力維持秩序。鑼鼓聲越來越響,隊伍越來越近,所有人都把,幾個交警正在焦頭爛目光投向隊伍走來的方向,來!一輛警車帶頭徐徐向我們開來,后面的面包車上掛電視,上面放著元宵的習俗,后面是一輛輛的電瓶車上面插滿旗在風中搖曳。今年是龍年哪能少龍,瞧!隨后跟著便是兩條金光閃閃龍,兩條龍隨著紅燈籠一上一下。當龍來到馬路中央時,街道上亂成一鍋粥,人們一起在龍下鉆來鉆去,那景象太壯觀,沒有親眼看到的都沒法想象,兩邊的人互相交換著位置,連那兩位交警都不知道擠哪去。在我們這,孩鉆龍燈寓意可以壯膽,大人鉆龍燈寓意著吉祥美滿。一些鉆過去的,心里那高興的勁兒甭提,那些被人群擠在外面的人拼命往里面擠,所有人都忙得不可開交,龍的隊伍只能一點一點艱難向前挪移。
看,下面的彩燈更是好看,先上場的是海鮮燈,人們把海鮮燈和帽子連在一起頂在頭上有蝦有魚,最有趣的要數(shù)河蚌燈,人在蚌殼里別提有多好笑。最后出場的是十二生肖,由龍帶頭,十二個動物依次走過去。今年的隊伍要比往年的要長的多,惹得大家興高采烈,隨著隊伍一路追過去,鑼鼓聲和歡笑聲一直沒間斷。
這就是我們的元宵,有鑼鼓有彩燈,最重要還有人們的笑聲,夜空中掛滿人們放飛的許愿燈,它們在夜空中亮著,代表著大家一個個心愿與祝福,讓我們一起歡聚元宵。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5
時間可過得真快,一轉眼又到了我喜歡的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正月15日,是中國春節(jié)年俗最后一個重要節(jié)令,傳統(tǒng)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等,其中我最難忘的,是猜燈謎。
中午在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個活動——“猜燈謎,鬧元宵!”各班先把從大隊部發(fā)來的謎語沿著豎線貼在墻上。每個班只有25個謎語。有的同學開始急了:“我們班有47個人,要有近一半的'人猜不到謎語怎么辦呢?”老師說了:“你們別急,我聽說你們可以在四年級所有地方猜謎語。”果然廣播傳來聲音:“同學們大家可以在各年級區(qū)域內自由活動!”同學們都歡呼雀躍起來。
12點10分,活動正式開始了。同學們像馬蜂一樣從馬蜂窩蜂擁而出,像是生怕謎語被別人猜去了一樣。我?guī)Я艘槐颈咀雍鸵恢ЧP。剛出教室門,就在我們班“抓”到了一個謎語:說它是牛不是牛,不能耕地不能跑,說它是牛就是牛,能背房子走——打一動物。嗯,讓我想想,啊!蝸牛!我信心十足的去教室換小獎品,嘿!真對了。我拿到了一個小小的綠色筆刀,我把它握在手里,像是怕被誰偷走一樣。在人山人海中,我一路擠到四(1)班,看見一個“一口吃掉牛尾巴——打一字”一個“口”,吃了牛的尾巴,難道是“告”?我十分懷疑,我慢慢地走進教室,好像已經(jīng)知道了答案。“告”字是對了,但已經(jīng)被別人拆過了。真可惜!我不氣餒,剛想再去猜的,可時間已經(jīng)到了。
我很喜歡“猜燈謎鬧元宵”的活動,雖然我只猜到了一個。不過輸贏不重要,重在參與。這真是一個難忘的元宵節(jié),但讓我最難忘的是元宵節(jié)的猜燈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