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們,你們好》讀后感范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孩子們,你們好》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孩子們,你們好》讀后感范文1
假期在百度讀了領導推薦的一書——《孩子們,你們好》,粗粗讀來,卻被作者的敬業精神一次次感動。
感動之一:兒童是我的老師
中國有句古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一個個體身上都有各自的特點及優勢,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然而我從沒意識到,剛入學的兒童怎么能做我們這些教育者的老師呢,他們可是一張白紙啊,懷著困惑的心情仔細讀了這段文字“我將教他們讀書和寫字,計算和加減乘除,畫圖和唱歌,而他們將授予我最高水平的師范教育。要想了解兒童的心靈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科學的秘密,先要把每一個兒童認做是自己的教師和教育者。”
反復揣摩這些話,我漸漸明白了,沒有兒童,就沒有優秀的教育者,我們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和每一位兒童交流,走進他們的世界,想他們所想,我們教育了學生,教給了學生知識,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中教育了我們,使我們更貼近一個優秀教育者的標準;尤其那些另類的兒童,更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會使我們在教育戰線上成長的更快。兒童真是我們的老師!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熱愛學生,無論他們犯多大的錯誤,不再以長輩、老師自居,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了解他們眼中的世界,絕對不再純粹的批評教育,我會站在兒童的角度上,妥善解決問題。
正像作者說的:只有把自己當做兒童,才能幫助兒童成為成人;只有把兒童的稱號看做是自己童年的重現,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來;最后,應當全心全意地關懷兒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人道的教師。
感動之二:記住每個孩子的名字
真感到慚愧,我的記憶力不太好,每次換新的班級,就為了記學生的.名字發愁。過了一個月了,個別學生的名字還記不住。我也常常佩服那些班主任,一個星期就能全記下來。然而,此文的作者更讓我佩服,他在開學前就已經記住了所有孩子的名字,他不僅僅記住了學生的名字,而且會根據照片分析每個學生,例如當作者看到尼亞的照片,一眼看出她的門牙都掉了,就想到也許許多語音她很難正確念出來,作者說:我一定不允許任何一個學生譏笑她。僅僅只是一句話,僅僅只是阿莫納什維利內心的一個想法,但是卻讓人看到了他的細心倍至,他對孩子們心靈的呵護。作為老師,都知道提前了解每位學生意味著什么。而我呢,會以教兩個班,學生多,開學后才知道教哪個班而推卸責任,雖然我們沒他們的條件,可以提前拿到學生的資料和照片,可我怎么不督促自己在一周內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呢,通過努力,我想腦子再不好使,也能記住的。希望以后的我不再找借口。
作者感動我的故事,感動我的做法還很多很多,比如學生的課間活動,老師都不希望學生瘋打瘋鬧,只是一味的禁止、說教,而細心的作者呢,他會給孩子們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在課下能做有益的活動;作者會提前把學日數和課時數都算出來,甚至還計算出直接與兒童交往的分鐘數。這樣,會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一秒鐘都不能浪費,要把每一秒鐘都播種到精耕細作的日益改良的教育田野里去……
其實想想,作者這么多的感動,到底源于什么?難道作者真的是教育天才嗎?否也,作者比我們多的是滿腔的愛,是無私,是勤奮,是細心,是堅持。我只要做到了其中的一點或幾點,相信我也是很棒的教育者。
《孩子們,你們好》讀后感范文2
最近,看了阿莫納什維利的《孩子們,你們好》這本書。文章不厭百回讀,這部著作具有驚人的魅力。它的體裁、寫作風格別具匠心,不落俗套。在其中表達的一切,似乎都挺簡單,其實這是基于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所獲得的對兒童進行教學的經驗結晶。讀了這本書,感受頗多:
通讀本書,時時刻刻不被阿莫納什維利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和對孩子們無私的關心所深深感動!開學第一天,老師叫出每個孩子的名字,還是要花一番功夫的,他仔細翻閱36個孩子的人事檔案,用心解讀每一個孩子,希望第一次與孩子們見面時就能叫出他們的名字,記住每一個學生。反思自己,雖然也留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卻從不曾如此細心關注他們的內心感受,尚不曾時時刻刻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一切。開學前更不會去了解每一個學生,事實上還不曾知道自己的學生是誰,好在自己十分重視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期待著看到每一個孩子的笑臉,更希望他們能從內心立刻喜歡上我。在書中寫到:“想要了解兒童心靈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學科學的秘訣,先要把每一個兒童認做是自己的老師和教育者。”教育孩子要蹲下身子,要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孩子看到角度不同,要換位思考。孩子有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學會欣賞孩子,傾聽孩子,不能用大人眼光來看孩子,我們老師要永遠記住,相信自己教給學生和學生教給自己的一樣多,教師和學生在語文課堂中一道幸福成長,那才是理想的學習和真正的教育。阿莫鈉什維利對學生的愛不僅表現在為孩子著想,而且表現在尊重孩子的心靈,表達在日常教育教學的`一點一滴中。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全心全意地關心孩子的生活。當學生過生日時,他會用各種方法為學生過一個難忘而特殊的生日,當學生為作業中的紅線批改,而感到傷心,自責時,他會及時改良,當學生出現糾紛時,他會因勢利導,當學生頑皮時,他不去壓制,而是引導……如此多的教育細節,都讓我們感受到他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熱情與執著。他把兒童看做是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自我,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去,設身處地的為兒童著想,診視他們的感情,愿望,需求,以他們的樂為樂,以他們的憂為憂,與孩子心心相通,與孩子打成一片,成為孩子的“自己人”,“朋友”。這種境界不正是我們每個做教師的都應該去到達的最高境界嗎?
“孩子們,你們好!币痪浜喓唵螁蔚脑捯呀洶死蠋煂W生的深深的愛。愛學生是做老師的天職,只有付出了愛,愛教育、愛學生,學生才會愛你,你的教育教學才能更受到學生的歡送,才能更有效。怎樣是愛學生呢?兒童的情感、需求不同與成人,教師應該在進行教育活動之前理解兒童。只有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洞察兒童的內心世界,了解兒童的行為舉止,才能更好地與兒童進行互動,使兒童自愿地接受教育,快樂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