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中秋作文9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作文 篇1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到了那天,家家戶戶都會一整天忙碌,我們家也不例外,買了很多海鮮和月餅,今晚我們又可以大快朵頤了。
到了晚上,奶奶趁著月亮還沒升起時急忙做好飯,讓爺爺去圓月,我很好奇:圓月一般擺的都是什么東西?我偷偷地去陽臺觀看,在一張桌子上擺了許多水果、茶、酒水……原來這就是圓月呀!這時,月亮出來了,月亮的四處布滿烏黑色的`云朵,顯得月亮更加明亮,別人說它清高孤傲,其實它只是孤單寂寞罷了。我興奮地大叫:“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了!”一家人馬上湊過來,一輪明月高高地升起,像白玉盤似的圓圓的,無任何殘缺,月亮告訴我們:今年我們可以團團圓圓!
我們邊吃月餅,邊賞月。此時,我又在想象:會不會嫦娥與后羿就在這月亮上相見?傳說后羿射日,是全村的英雄,王母娘娘賜他仙藥,據說可以長生不老,后羿不愿離開嫦娥,就將其藏入百寶箱。卑鄙逄蒙在后羿不在家時去搶仙藥,嫦娥被逼無奈吞下仙藥,飛天成仙。后人為紀念嫦娥,每當八月十五,就擺些月餅和水果,祝福嫦娥能早日與后羿見面。所以叫中秋節。
喜慶中秋佳節,月亮又白又亮,它不會孤單,因為我們都在看著他,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和它玩。后羿與嫦娥也會再次相見,相信只有努力,有彼此牽掛的心,就會心想事成!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感謝中秋節給我們帶來快樂!
中秋作文 篇2
中秋節本應該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爺爺奶奶平時從沒有吵過架,卻偏偏在中秋節吵了一架。去年的中秋節我家大吵特吵了一番,中秋節幾乎都沒有過成。吵得如此激烈,如同一場辯論賽。可是,吵的原因竟然只是一件“像螞蟻一樣”的小事!
爺爺平時住在老家,偶爾也到大城市來送點兒東西。因為老家清凈,沒有人在旁邊吵吵鬧鬧,比大城市好多了。但是老家沒人給他做飯,他會做的飯也很簡單,所以經常填不飽肚子。好在老家喂著七只母雞,每天至少也能下一顆雞蛋。爺爺幾乎只能吃些炒雞蛋,煮雞蛋,蒸雞蛋……但是他還要拿些雞蛋送到城市里帶給我和奶奶吃,他的肚子扁扁的,我和奶奶的肚子卻鼓鼓的。
星期五奶奶總要回老家的,可以播種種子,也能幫爺爺干活,還可以喂喂雞,而且又能讓爺爺的肚子也鼓鼓的……總之她是爺爺的好幫手,總讓爺爺少一份負擔。不知道為什么,奶奶很胖,爺爺卻比奶奶瘦許多,兩人的差距也很大。奶奶的身體臃腫,似乎整個身子都被蚊子叮過,唯一可以形容她的身體的只有一個字——胖。奶奶不愛發脾氣,總是心平氣和地面對所有棘手的事情,也許這就是“心境好”吧!
這個周末,奶奶和我像往常一樣坐著摩托回到了老家,奶奶一扭一扭的提著東西走進了家門。
晚上,奶奶去取雞蛋做飯,可是她一見雞蛋就破口大罵起爺爺來:“這個鬼老漢!雞蛋是不是又送人了!雞蛋怎么就剩下這么幾顆了?”爺爺一聽,馬上回嘴:“沒有送人啊,我在家里餓了,一天吃很多雞蛋不行嗎?難道我餓了還不能吃飯?”可是奶奶就是一口咬定雞蛋送給了我四爺——我爺爺的弟弟:“你一定送給成平了!你自己吃不好嗎?就送給他們一家,他們有五個人,吃的雞蛋肯定多!你沒送給他們還能送誰!”爺爺無奈,只好一聲不吭了,但是奶奶純屬誤會了爺爺,脾氣大的爺爺這次卻例外,不和奶奶吵嘴。
老家不止一間屋子,少說也有六間,但是現在只有兩間屋子住人,一間放摩托。這一夜奶奶賭氣不跟爺爺住
同一間屋子,住到后窯去了。后窯有些冷,經常不放火——奶奶在后窯放起了火,我們才知道她要住后窯的。
爺爺似乎有些急,大筆一揮在紙上寫了些字,拉我到院子里,叫我讀紙上的'字。爺爺常寫些他的打油詩,與我一起分享。我一看紙上的字馬上知道了那天是中秋節,紙上,就是他的打油詩:
“中秋節月兒圓,
月圓人不圓。
老婆與我來斷絕,
睡在后窯度蜜月。
蜜月度得美又甜,
睡在半夜淚滿面。”
我樂了,呵呵,爺爺作的打油詩可真像預知未來,奶奶還沒睡呢,就開始“淚滿面”啦?爺爺叫我念,我搖搖頭:“我才不念呢,你自己念吧!”爺爺什么也沒有說,走進屋子。
第二天,我和爺爺到山里去。快干完時,奶奶從山下走下來,一邊走一邊嘟囔:“這個鬼老漢,誰叫你送雞蛋的……”爺爺搖搖頭,她罵爺爺都罵這兒來了。
中秋節一過,他們才和好了……哎呀,正好在去年的中秋節他們吵架……老師布置的中秋節作文怎么寫也讓我為難了老半天……沒有過中秋節的一年多郁悶啊……
中秋作文 篇3
今年中秋節,我和家人一起去流花湖公園吃飯。
我先去游樂場玩。我玩了體育器材,我最喜歡玩不動的自行車,因為在上面騎,如果腳踩得飛快,就像騎在真自行車上一樣,非常好玩。
我又和家人去流花粥城吃飯。我走到桌子前,發現桌上有月餅,玉米,花生和柚子。我一看就知道很好吃。點餐的時候,我點了我最愛吃的餐包。餐包端上來的.時候,我看見餐包是四個,我一口氣吃了三個,第四個實在吃不下了,我只好給姥爺吃。我心想:之前吃餐包的時候我吃的很多,最多可以吃六個,現在怎么不行啦?流花粥城雖然有時人很多,但我還是很喜歡那里。
中秋節我真快樂!
中秋作文 篇4
中秋月夜,坐在庭院內,抿著綠茶,聞著桂花香。
月的圣潔撩人心弦,被清澈的月光灑落的角落映出孩子們留下的散亂的腳印,也凈化了我的心靈,坐在庭院中的我以茶代酒,只能舉杯邀明月,孤獨的與月同醉。樹旁的蟋蟀彈唱著,敘述它這一夏的快樂,它將老去,在中秋明月的見證下最后一次歡樂的嬉笑,為人們最后一次鏗鏘有力的演奏千古名曲。月光朦朧,照的高樓也朦朧,像盛開的曇花,只有一現,但現的那么美,令人沉醉。
中秋明月的照耀下,映入耳簾的是孩子們的跑鬧,如此惹羨。回憶起小時的中秋。
還記得小時候,中秋節的明月更加的逗人遐思,我自己常常坐在小板凳上,在桂花樹下,望著明月,吃著月餅,感受著愜意的風,聽媽媽講月的故事。我常常聽得入了迷,在中秋后的幾天里,常幻想著自己飛到月亮上去,現在想起是多么的可笑啊。我從沒有在清澈的'月光下奔跑,放肆的大笑,我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應被當成愜意的假期,應是多么嚴肅的夜晚,使許多無知的孩童了解我們的傳統故事,因為每一個傳統節日都積淀一個了民族的文化,彰顯了一個民族的文化魅力,中秋節也是如此,賞月也是如此。
月下的回憶那么美,美的令人心醉。
再次坐在庭院下,我還是嚴肅的坐在小板凳上,在中秋的月夜下,飄來的一陣陣桂花香,只不過給我講故事的母親不在身邊,手中只有一杯綠茶,淡淡飄香。
中秋作文 篇5
秋雨綿綿,天漸漸轉涼,空中的云朵不似盛夏午后那般厚實,顯得越發清淡,像是蛋清攤開后最薄的邊角處,風一陣起伏、云便飄落到更高處。此番季節,北校區后街中開始兜售的新鮮板栗、略帶酸澀的金桔,加上海鮮店里張牙舞爪的蟹兒,在入夜后的微風中,便知離中秋又近了一些。
民間盛行過八月十五中秋節。自元以來,每屆中秋,府第朱門以月餅果品相饋贈。十五月圓時,將瓜果擺放在庭院以供月,有些人家還要加上毛豆、雞冠花。信步庭院,彩云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嘩,所謂的良辰美景不過此番吧。除卻觀月,各地更有觀潮、燃燈猜謎、賞桂飲酒的習俗。如今,中秋有了小長假,自然也有了近郊出行、探親訪友的味道。
中秋的月亮,連接著古今。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小時候最先學會的一首詩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時雖不明其意,卻也朗朗上口背得搖頭晃腦。如今細想,清霜冰冷,客居他鄉,詩人以霜比擬,自然是觸景生情的體驗了。把酒對月、追憶懷古的味道被歷代文人騷客留在翰墨,而游子心中的中秋月兒也就變成了鄉愁、掛在了天邊。
少年時代過中秋,莫過于對一種儀式的執著與喜愛。無論什么樣的'年景,和家人團聚總是令人喜悅的。這種充滿了神話氣息的中國式團聚在物資匱乏的少年時代顯得格外突出。中秋前夕,滿大街多是散裝月餅。外皮軟糯,內陷充足。棗泥餡、蛋黃餡、五仁餡,每個都要吃上一遍才算過足了中秋味兒。當晚,在院里點一盞玉兔燈。桌上擺著幾份涼菜、一點熟肉,配上溫好的稠酒,用刀將月餅切成小塊、分給在座的賓朋,就著難得一見的肥美閘蟹,一番大快朵頤。遠行的人回家難免問問近況、天南地北的聊天。小孩子們則搬著板凳聽老人講嫦娥奔月的故事。一面聽一面默想嫦娥的樣子。雖未見其人,但總覺得比年歷上美目流盼的女子還要美上三分。想必是天狗偷喝了桂花酒、找個地方打盹去了,散場后的月突自得亮著。恍惚間看到若隱若現的陰影,暗自想象多半是吳剛了,也不知吳剛是否砍得完桂樹,又覺得替他人憂心忡忡實在好笑、幾番來回后變沉沉睡去,次日醒來只有“原來中秋月亮并非很圓”、月餅齁甜的回憶了。
十五的月兒十六圓,盡管中秋之夜的月亮不甚圓滿,倒也無礙。站在北門外的人行天橋上,二環上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景象看得熱鬧,雖然月光清涼,但心里也是一片溫暖。全世界皎潔如洗的月光都在此刻如銀河般傾瀉而下,城市的鋼鐵水泥裹上了一層柔軟的果凍外衣。霓虹燈下行走,腳步似乎也安逸了不少。月下的唐代佛塔、明代城垛,樓宇里精明的商家連夜趕制出大閘蟹招牌,巨大的廣告牌上閃爍著“中秋佳節饋贈親友”字樣,配上抹茶紅豆、榴蓮各色新潮口味的月餅,使得古都的中秋充滿了世俗與廟宇的混合味覺。雖說城市擴張的腳步禁錮了追尋自然的雙眼。但是細想起來,氤氳在各色香料調味品的古都里,配上碩大皎潔的月亮,幾個臨窗好友聽著3/4節拍的老歌,一番觥籌交錯,也算是“對月當歌,人生幾何”的新體驗了。
中秋是豐收團聚的時節,可也算是對夏的真正道別,與秋的開始。
中秋作文 篇6
今天晚上,我正在玩玩具的時侯,突然想起包餃子。我走過去問:“ 媽媽可以包餃子了嗎?”媽媽說:“等一下!”我說:“好的`。”過了一會兒,我又說:“可以包餃子了嗎?”媽媽又說:“再等一下子就好了。”
終于可以包餃子了,我前幾個包的不怎么好,我包了十個,媽媽看我包的一點也不好看,就叫我不要包了。我那時很傷心,我偷偷跑進了睡房哭了一下,我想:我包的餃子真得很難看嗎?后來爸爸又溫柔把我拉到廚房包餃子。我又開心了,我還包了個“小籠包”呢!
今天真是一個有趣的日子啊!
中秋作文 篇7
再過幾天,就是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月餅將成為主角登場,象征團圓,其餅如月,團圓美滿。
而我今天要說的中秋砸月餅,則是我童年記憶中的趣事,在童年誰家的孩子能單獨吃一個囫圇月餅,那是會被同伴們視為一種奢侈的表現而遭妒忌。或許那年月,是因為很多人都吃不飽飯,或許是因為肚子里油水少,加之月餅非尋常點心,在我的`印象中,那時的月餅似乎是好吃的東西。如今,總會聽到有人說,現在的月餅不如以前的好吃,就我個人的體會,那時的月餅不是太好吃。只是那年月的人經常吃不飽肚子的緣故。不過,那時的月餅“質量”是相當的“好”,由于沒有保質期,一個月餅放半年六個月,一點不會變質。而最大的特點就是“硬”,硬到什么程度?在我的記憶里,小時候只用錘子砸過兩種食品,一是榨過油的花生餅,另一個就是月餅。砸月餅,因為要與兄弟分享月餅,但力小又掰不開,刀又切不動。最后只好用錘子砸,砸開的月餅在當時完全可以用來磨牙的,牙口不好,想大口吃砸開的月餅,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可以說,那個年月的月餅是很少被浪費的。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月餅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的月餅,什么天價月餅,黃金月餅、甚至打著無糖月餅的旗號,無所不用至極。但是卻并不好吃,不是過甜,就是太膩,什么香精、色素、添加劑等,基本上吃不到原生態的味道。說好聽一點兒,也就是一種新式點心,說不好聽的,純粹就是拿我們大眾胃口開涮。
因此,每逢中秋吃月餅,我都會想到少年時中秋砸月餅的趣事。值此中秋佳節之時,回憶作文以記之,祝朋友們快樂團員,幸福永遠。
中秋作文 篇8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我是多么的緊張呀。今年的中秋節不和往年的一樣,我是多么的'期盼,盼望哥哥和嫂嫂回來過中秋節,可是今年不一樣了,因為有些成員沒回來,家里只剩下弟弟、爸爸、媽媽和我。
電視節目我們也沒有回去看爺爺,只是十五那天回去看看。早晨起來已經九點多了,太陽不像夏天那樣柔和了,走出院一股涼颼颼的風雨撲我來,一會兒,天色好轉了,快中午了,吃過晚飯后,爸爸和媽媽回去看爺爺了,只剩下我和弟弟,覺得很無聊,打開電視更無聊。
圓月晚上吃過晚飯后,爸爸讓我把整理好的盤子放到院子中的板凳上,今天月亮是那么圓啊,可我們的心是那么的疼啊,因為哥哥和嫂嫂沒回來,我們也沒有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十五。
今年的月亮雖比往年的圓,可是我們家的人沒有圓。
中秋作文 篇9
轉眼就是中秋節了,我們還沒有一點準備,或許是因為那里氣氛相對沒有那么濃烈吧。半年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湍急的流走了。這天變成了昨日,昨日又變成了過去。我們期望時空定格在那一刻,想要抓住些什么,卻不曉得自我想要什么。時光總是那樣的公平,不曾為誰慢半拍,也不曾為誰快半拍。中秋節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臨,我們還漂泊在另一個城市。
已經是凌晨,馬路上沒有行人,那里中秋的夜晚很涼,絲絲涼意占據了整個夜,路燈在月光下也變得有些暗淡了,望著月亮,從那抹銀光里,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嫦娥的影子,而我們就是那后羿,只能望著月亮出神。眼睛忽然有些發澀,我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頭后卻發現,腳下那清晰的孤影觸動著心底的思念。我們踩著自我的影子,開始漫無目的的行走
同樣的月,有人喜有人憂,生性多愁善感的我們,看淡淡的月光有著一抹憂傷,像是一顆孤寂的.心,就如今晚的月亮那般孤獨,那淡淡憂傷的光,無限的悲傷,生活的不如意,就如今晚的彎月憂傷著不能圓的遺憾。
青春如同這個季節的落葉,孤獨的身影在風中回蕩,任風飄零。那憔悴而憂傷的葉子,靜靜地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生命的終結就只有碾成泥了。“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多么的凄涼。春天里這片葉子像嬰兒一樣聲聲啼哭著喜悅,長成生命一樣的蔥綠,而此刻它竟落得如此的凄慘。而我們們這代人的青春正是地上的落葉,時光的秋風將我們們的青春吹走了。
生活的不如意,讓我們們百般的苦惱。盡管在年少輕狂的時候,擁有青春懵懂的活力,煥發無限的力量,膽敢勇闖命運的河流,踏平生活的坎坷,邁過生命的艱難,尋找生活的快樂。然而命運總是考驗我們們的信心,折磨我們的意志,剝奪我們的幸福,扼殺我們的期望,埋葬我們的前途。
人世間的公平與誰理論!一樣的生命,卻不能一樣的活;一樣的活著,只能承受不一樣命運。不堪負重,一無是處,生命就這樣消耗殆盡,在歲月里蒼老。:
如此的蹉跎歲月,任時光的風浪將自我掩埋。我們就是那無根的浮萍,在歲月的河流里漂流,隨風去,隨風來,居無定所,流離失所,盡在時光的流里泛濫。我們務必學會自我們調節,生活即便是痛苦,也要唯心向暖,支撐著空虛潦倒悲寂的心,也許就會變得快樂。我們渴望能在生活里得到幸福,就務必努力拼搏、追求、付出、爭取,時刻謹記,告訴自我應對生活,不要哭泣,眼淚是不會博得命運的施舍;不要屈服,只有堅強才能驅散陰霾;不要自卑,只有勇敢才能在廢墟中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