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方面的作文精選[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方面的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方面的作文 篇1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這幅對聯說的是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
蘇洵是唐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散文曾達到了“下筆頃刻數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廣為傳頌。殊不知,我們這位文學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傳,蘇洵的兩個兒子幼時非常頑皮,不思進取,貪圖玩樂,蘇洵經常教育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風細雨式的說服教育收效甚微。盡管如此,蘇洵并未采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沒有對孩子進行強制教育,而是從孩子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出發,積極引導,誘其入門。每當孩子們玩耍打鬧時,蘇洵就躲在旮旯里讀書,聚精會神,神采飛揚。當孩子們圍過來想瞧個究竟時,他又把書趕緊“藏”起來。孩子們發現了父親的這個怪現象,以為父親瞞著他們看什么好東西呢,就趁父親不在家時,將書“偷”出來看,漸漸地,他們也喜歡上了讀書,而且,他們從中發現了閱讀的快樂和趣味。從此,他們的人生駛入了成才的`正軌。以至于后來,蘇軾、蘇轍和他們的父親蘇洵并駕齊驅,被世人譽為“三蘇”,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為中國文壇上并不多見的奇特景觀。
蘇軾之所以才識卓異、震古爍今,看來與其良好的家教不無關系,他的成功給了我們可貴的啟示。
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蘇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導,善于啟發孩子的興奮點,善于開發孩子的興趣。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學一旦觸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領域,觸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興趣是學習者成功的內驅力,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蘇洵深切懂得這一點。
身教勝過言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植物的生長尚有自然規律,更何況是育人這長期、復雜、系統的過程,它更需要我們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時時處處做孩子們行動的榜樣。試想,蘇洵如果不是那樣癡迷于讀書,怎么會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和重視呢?正是他讀書時神采飛揚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們的探求欲,進而帶動了孩子們的讀書學習。“環境對人的熏陶太重要了,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視環境的選擇。”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話真正說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育方面的作文 篇2
從朦朦朧朧記憶到如今長大成人做了母親,一切都來得是那么的悄無聲息。有時總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在無助的時候我會哭泣,我會拿起電話給我的媽媽和我的哥哥哭訴,說我的委屈,我的無奈。不管每次問他是否解決,但我總能找到一絲安慰。如今我做了媽媽卻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好我的.孩子,我怎么樣教育他是對的。
昨天我象往常一樣下班,當我推開家門的時候,孩子從房間歡快的跑出來迎接我。我們照舊吃好飯做游戲,做作業。一切都結束后孩子還記得我們前天晚上給他的承諾,今天晚上要給他吃西瓜。老公把洗好的西瓜一分為二,給孩子準備好了勺子,孩子就在那津津有味的吃起來。
一會兒,兒子對老公說:“爸爸,你把另一半西瓜放到冰箱里吧,我明天晚上吃。”
老公說:“那一半是媽媽的,我們明天吃綠豆湯。”
兒子遲疑了半天,“爸爸,我要吃中間的肉,”
“你那一半夠你吃了。”老公說。
“哦。”兒子回答道。
我們不知道在什么時候無形中讓兒子變成這種性格,是現在的一家一個孩子還是我們給孩子的愛太多了,多得讓孩子感覺我們對他的一切愛和關懷都是理所當然的。其實造成孩子今天這樣并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當父母的沒有引導好。沒有交給他去關心別人,對別人的愛和幫助要學會回報。
教育孩子的任務真是任重而道遠。
教育方面的作文 篇3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縱是心腸再狠毒的人,也希望自己兒女長大有出息,做人上人,干既輕快掙錢又多的美差,智勇雙全,一表人材,能說會道,總之是好上加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想培養子女成材的人有嗎?
三十多歲的年輕家長中,很多都把培養孩子提到意識日程上來了。早讓孩子接觸社會,接觸新環境,其用心可見一斑了。特別周日更是讓人為年輕而辛勞的家長們折服、敬佩和羨慕。將孩子送到少兒藝校學習的大有人在。有送到市群藝館學鋼琴或小提琴的,有送到少年宮學書法、美術、唱歌、跳舞的,還有送到少體校學體育當運動員的,總之許多為人父母者為子女長大后有出息已蠢蠢欲動了。這很讓我感動和惶恐不安,為人父者捫心自問我為小女做了些什么呢?難道我愿意耽誤孩子前途嗎?我不會有大出息了,難道也讓孩子也沒出息嗎?
如何才能讓孩子有出息呢?這就要培養,舍得為她付出辛苦,舍得為她付出更多的有意的時間,喜歡音樂就培養學音樂,喜歡舞蹈就培養她跳舞的.積極性,喜歡寫字就培養她成為書法家,喜歡繪畫就培養她當個畫家。孩子本是一棵稚嫩的小樹苗,怎么鑄造就形成什么樣的藝術品。孩子教育重在早期的啟蒙,打什么樣的基礎就建造什么樣的建筑,鋼筋混凝土灌筑的一定是高聳入云的魔天大廈,破磚爛瓦蓋起的只能是矮趴趴的貧苦人住的搖搖欲墜的危險房屋。
教育方面的作文 篇4
在我們家屬院里有這么三個孩子。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她們:第一個女孩叫作爽爽,第二個女孩叫做玲達,第三個女孩叫做恬恬。她們今年都五歲了。而且都十分的漂亮。
爽爽是我嬸嬸家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妹妹,在家里叔叔嬸嬸都慣著她,寵著她。不過唯一好的是嬸嬸的教育方法是在自己什么地方摔倒的就在什么地方爬起來,她不會去干涉。而且嬸嬸十分的要強,總是想讓自己的女兒得第一。
玲達是我爸爸朋友家的孩子,她十分的懂事乖巧,聽父母的話,不過她的父母雖然愛她,并不是像我的叔叔嬸嬸那樣溺愛自己的孩子,不對的地方,就給予批評教育,讓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讓她變的更加完美起來。父母對她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讓她快快樂樂的成長慢慢的學習各種知識,并不要求一步到位。那樣的.孩子會感到壓力。
第三個女孩我認識的比較晚一些,不過我可以看出,這個孩子是很懂事的,而且從中我可以感受到女孩的柔弱的美。我比較欣賞她也許是我們倆個的性情比較相似吧。
她們三個一開始玩的很好。尤其是爽爽和玲達更是形影不離,但是從那次:玲達正再脫輪滑鞋,她正站著脫,爽爽推了她以下,差一點摔倒,大家都剛開始學如果摔倒了后果就不堪設想啊,玲達也是出于害怕感,所以擰了她一下。爽爽就不干了。跑去了她媽媽那里你看她媽媽一看到她的孩子被別人欺負了,好像是拉了她的一塊兒肉似的,對她的女兒說:“以后不要和她玩了,說這便怒氣沖沖的上樓了。”
玲達看到這種情況,她氣哭了,恬恬跑過去說:“別哭了玲達,我們不和她一般見識。”玲達說:“恬恬你真好,我謝謝你以后我們倆個一起玩好嗎?”“好”恬恬點點頭。
以后這爽爽和玲達便干上了,只要爽爽看到玲達一下來,她就上去.通過這件事大家都可以看出同樣家庭條件差不多的孩子,爽爽是溫室中的花朵,溺愛中成長的孩子。而玲達和恬恬是健康向上的好少年。
希望大家多多學習玲達和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