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背景資料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生物多樣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基因和生存環境。它包含三個層級: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多樣的生物不僅能直接為人類提供各類資源,還可以為人類提供各種特殊基因,使得培育動植物新品種成為可能。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正在以相當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目前約有3.4萬種植物和5200多種動物瀕臨滅絕。這種情況對生態系統、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都造成了嚴重損害。
為了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簽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29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01年,第55屆聯大通過第201號決議,將“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改為5月22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背景資料】相關文章: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標語06-26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介紹07-02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方案06-27
2016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07-05
2016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演講07-01
關于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由來06-28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總結03-28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活動總結04-01
國際消除貧困日背景資料(10月17日)06-30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標語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