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吳正憲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吳正憲小學數學估算觀課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觀看了遠程研修中展示的課例——吳正憲老師的《估算》。課堂直接導入主題!皩W習估算時遇到過什么困惑,困難?有什么問題?”這樣的導入既開門見山,又啟開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吳老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板書出來,為接下來的教學埋下了伏筆。一開始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數學來源于生活。吳老師出示的幾個情景都來自于生活:青青購物,曹沖稱象,春游租車,安全過橋。學生身邊的事,學生感覺自然,貼近自己,有趣也有用,所以學生容易接受。
值得贊賞的還有,上課開始學生提出的問題:“什么是估算?”“估算有什方法?”“什么時候用估算?”“為什么要估算?”“估算有什么用處?”在完成新知識的傳授中不留痕跡的一一做了解答。
估算大象的的體重,是課堂的高潮,也是這節課最精彩之處。吳老師沒有去干預、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讓學生自由的盡情地發揮。讓學生自己歸納方法。于是課堂沸騰了,各種方法一一出現:大估,小估,大小估,中估,四舍五入,調湊估。創新思維的不斷涌現。吳老師沒有說過多的話,去干預學生,而是關鍵時去引導。對學生每一種方法給予肯定和引導和鼓勵。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這種成功比起物質獎勵,要長久得多,自然達到樂學的目的。
追問是本節課又一個特色。數學的根本之一,是尋根問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吳老師用追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為什么。請看一個重難點的破解:和一個學生的對話。
師:“結果沒出來,但思路已經有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比較準確地往大估!
師:“比較準確地往大估,這話很有分量!啥叫準確?你把它看作什么?”
生:“我把它看作整十數!
師:“聽懂了嗎?
生:“聽懂了!
師:“都是一個一個的整十數,我想,在你的心中悄悄的有了標準,你為什么把328作而看作330,而不看作320呢?”
生:“看成320就變小。”
師:“也就是說,當個位上是8,你就往上怎么樣啊?”
生:“往上估,往大估!
師:“那你把352看作360了,是嗎?把352看作350更好,還是看作360更好一點!
生:“350.”
師:“你想改過來為什么你變化了?為什么你改成350?”
生:“我用四舍五入法。”
師:“當個位上是2”
生:“往下估,往小估”
師:“7呢?”……
最后總結1至4往下估,5至9往上估。
這種層層遞進式的追問,學生不但學到了方法,而且化解了難點。
總之,吳老師的課堂師生融合,學生在互動中求知,既輕松掌握了知識,又潤物細無聲地培養了能力。我受益匪淺,將來在課堂上要建立寬松的課堂氛圍,在老師的引導下,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去解決問題。同時,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光從書本上獲取數學知識,還要從生活中挖掘數學素材,把生活中的數學情境,應用于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