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讀后感(精品)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拿到這本書,第一眼看到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把心理學知識用于學生管理實踐,用心理學智慧提升教師工作效能”。這句話把專家的先進心理學理念和基層教師的管理實踐緊緊聯系到了一起,深深地吸引了我。
接下來,將與大家分享幾點心得。
首先是做學生的重要他人。小學階段教師就是學生的重要他人。所謂重要他人,從心理學上講,是指一個人心理和人格形成過程中,起過巨大影響甚至是決定性作用的人物。人生的不同階段,重要他人會發生一些變化。所以我們就可以好好利用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多一些期望和鼓勵,可能會是他們一直前行的動力。而我們不小心的一句話,也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傷害。
其次,書中說要做有影響力的教師。那么什么樣的教師有影響力呢?我認為是學生愿意信任并愿意跟隨其共同學習的教師。書中通過任老師教游泳這樣一個例子,進一步說明了這件事。
任老師是一位新老師,而且被安排帶一個難帶的班級。這可讓任老師犯了難,因為沒有同學把任老師的話放在眼里。一次,游泳課上,任老師提議和大家比賽水下憋氣。結果任老師憑借她的實力,輕松獲勝。此后,大家都對任老師恭恭敬敬的了。
其實聽完了這個故事,會發現這個事情和課堂教學似乎沒有關系。但也正是這件事說明能在學生當中有過人之處,同樣可以獲得學生的信服,成為學生心中有影響力的教師。
最后是學生發生沖突時如何處理。青少年情緒容易激動,有時還會發生同學之間的肢體沖突。這時候其實教師跟他們說什么道理他們都是聽不進去的,所以當學生發生沖突,如果有旁人在場,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先把激動的學生情緒平穩下來為第一要義。
不要用情緒處理情緒。學生情緒激動的時候,老師也用激動的情緒去處理問題,就很容易發生沖突。許多學生沖突的案例表明,沖突事件的起因往往并不大,但造成了嚴重后果的,往往具備學生情緒激動、周圍人群圍觀、教師價值判斷三個條件。
情緒激動時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人群圍觀,學生往往更為顧及自己的臉面;教師的價值判斷,即當場就指出誰對誰錯,即使說得對,也會使被批評者難堪。這三種因素集中在一起,就必然造成嚴重后果。
從書中學到了很多有用的觀點。作為一名教師,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僅僅憑愛心和耐心是不夠的。教育是藝術,更是科學。我們必須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做好教師的自我定位,打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教書育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