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有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這樣一位教師,連續兩任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與老布什都請她做教育部長,她都予以拒絕,她說“我太喜歡教書了,我屬于教室”,這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傳奇教師?帶著好奇,帶著疑問,利用假期讀完了《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
馬文·柯林斯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的蒙羅韋爾一個比較富有的黑人家庭,父親通過勤奮致富,給家族帶來了自信和強大的意志力。在馬文的成長過程中,良好的家庭教育讓馬文養成了堅毅的性格、獨立的思想、熱愛思考和閱讀,父母對馬文的愛的不同表達方式,讓馬文明白“敞開心扉對孩子表達愛意和感知孩子的情緒是多么重要”,奶奶帶著馬文讀《圣經》《海華沙之歌》等,讓馬文迷上了詩歌和文學,父親的支持和理解讓馬文順利走進大學校園。馬文說“那段歲月塑造了今天的我”,也對后來馬文從事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礎。
馬文·柯林斯曾公開宣稱自己可以改變任何孩子:“給我任何一個城市中的任何一個班。給我學業不佳排名最后的學生。不要告訴我任何關于他們的事情,甚至不要告訴我他們在學什么,我就可以走進那間教室和他們建立情感的紐帶。”事實上,她做到了!
馬文·柯林斯將自己的愛傾注到每個孩子身上,她會敞開心扉告訴孩子們她愛他們,幫助孩子們樹立自尊,馬文告訴孩子們“自尊是一個人可以擁有的最重要的東西”。馬文喜歡用《論自立》開啟新學年的第一天,她相信孩子們只有“相信自己”才是“學生能夠學習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她耐心的指導每一個孩子,從最基礎的拼讀單詞開始,循序漸進,教他們閱讀書籍,她會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孩子們當前閱讀水平的書目,在閱讀過程中,教孩子們學會運用工具書,查閱不認識的詞語,同時引導學生們思考書中內容,讓孩子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當孩子們出現錯誤的時候,馬文并不會因此而指責和嘲笑,她認為“孩子出錯,說明他需要幫助”。她總能從孩子身上找到閃光點,然后毫不吝嗇的表揚孩子值得贊揚的地方,她認為“贊揚是使學生對學習和學校產生正確態度至關重要的一步”。
馬文·柯林斯撕下了之前貼學生們身上的負面標簽,付出自己真摯的愛,讓那些原先不愛學習、不會學習,甚至是對學習有抵觸情緒的孩子都愛上了閱讀、愛上了學習,從而改變了孩子們的今后一生的道路。
馬文·柯林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是癡迷的,她說“我一旦走進這間教室,外邊的世界便不復存在了”,正是因為她對教育事業的愛如此之深,當她發現當下的公立學校無法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時,她離開了,選擇自己創建一所學校——西區預備學校。學校由剛開始的4名學生,到后來的30名學生、200名學生,學校地址也從原先的地下教室,到馬文·柯林斯自己房子二樓改裝的教室,到租用關閉的銀行大樓內的空間,再到兩幢相鄰的用磚瓦砌成的一層辦公建筑。學生數量在不斷增加,學校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馬文學校的教師人數也在增加,但是教學質量依然保持優勢。在面試教師的時候,馬文認為愛孩子是“評價一位老師最重要的標準,比資歷和大學學位還要重要”,對孩子全心奉獻是馬文要找的教師身上最重要的品質。
馬文·柯林斯建立的西區預備學校,是西區希望的燈塔,它抗擊著世事無常,抵制著衰落荒蕪,馬文·柯林斯沒有忘記建立這所學校的初心,“為每個孩子的個體需求服務”,這所學校也體現了馬文·柯林斯要求孩子們擁有的那些品質:堅決果敢、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和自尊自愛。
馬文·柯林斯的事跡讓我震撼,讓我感動,讓我崇拜。看完本書,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一名老師對教育的摯愛和對孩子的熱愛,這種愛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它可以支撐著你抵御外界的質疑,它可以支撐著你克服現實環境中的困難,它可以支撐著你堅持自己教育的初心。馬文·柯林斯用自己對教的愛、對學生的愛,推動著學生朝著更好的未來發展。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老師,我要以馬文·柯林斯為榜樣,把熱情傾注于教育上,重視閱讀的作用,關愛學生、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嚴慈相濟。以愛的名義,許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以愛的名義,堅守自己的教育崗位;以愛的名義,促進自己的教育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