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廣告的故事
關于廣告的故事1
妙用廣告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先生對一個商人說:“上個星期,我的傘在倫敦一所教堂里不知被什么人拿走了。因為傘是朋友作為禮物送給我的,所以,我花錢登報尋找,可還是沒有找回來。”
“您的廣告是怎樣寫的?”商人問。
“廣告在這兒。”那位先生一邊說著,一邊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從報上剪下來的紙片。
商人接過來念到:“上星期日傍晚于教堂遺失黑色綢傘一把,如有仁人君子拾得,煩請送至布羅德街十號,當以十先令酬謝。”
“我說先生,”商人說,“我倒是常常登廣告,那是挺劃得來的啊。不過,廣告的寫法可大有學問。要找您那把傘,咱們再登個廣告試試。”
說著,商人從口袋里摸出一張紙,在上面這樣寫到:“上星期日傍晚,有人曾見某君從市教堂取走雨傘一把,取傘者如不愿招惹麻煩,還是將傘速送回布羅德街十號為妙。此君為誰,盡人皆知。”
這條廣告見報了。次日一早,失主打開房門便大吃一驚。原來門前早已橫七豎八地堆了十二把傘。失主自己的那把黑色綢傘也夾在里頭。好幾把傘上還帶著字條,說是沒留心拿錯了,懇請失主切勿將此事聲張出去等等。
真是廣告一登,死物逢生。找丟失的東西是如此,企業經營更是如此。用做廣告招徠顧客,是現代社會的生意經。
一家煙草公司派推銷員赴美國推銷香煙。到美國后,正逢戒煙月,根本不讓登推銷香煙的廣告,而且又趕上是陰雨天氣。如果在這里等一個月,住旅館的費用太多不說,運來的香煙也會霉變受損。正當推銷員急得團團轉的時候,忽然看到房間里“禁止吸煙”的標語。
于是,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逆中求順”的促銷高招。他跑到當地一家有影響的報紙登了這樣一則廣告:“禁止吸煙,就連龍山牌香煙也不例外。”連登了三天,結果引起當地市民的極大興趣。吸煙者心想:“連龍山牌也要禁止,究竟是怎么回事?非要試試龍山牌香煙有什么不同之處不可。”于是,推銷員帶來的香煙很快被搶購一空。
深圳一家公司的童車打入英國市場后,由于其中一輛童車鋼圈受壓變形,致使一名愛爾蘭女孩摔傷住進醫院。在公司企劃顧問的策劃下,總經理立即親自飛往倫敦,在主要媒體刊發廣告,聲明對所有售出的單車的質量安全負責,并對存貨進行質量安全檢驗。當地媒體又對此事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和報道。結果,該公司在海外的信譽大增,次年英國代理商的訂貨增加了8.5 萬輛。
給自己看的廣告故事
老德斯上世紀初來到紐約,定居在46號街,靠收集學校食堂的剩菜剩飯加工成飼料和肥料起家,然后,進軍房地產市場,創建了家族企業——德斯公司。
創建之初,他在報紙上做了一條廣告,只占一指寬的版面,就一句話“這條街必火”。
絕大多數人搞不懂這條廣告是何用意,“這條街”是哪條街啊?朋友問他:“為什么不寫‘46號街必火’呢?你這樣的廣告不明不白,不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嗎?再說,46號街這個破爛樣兒,你有什么神力讓它火呢?”他不加解釋,說:“我自己明白就行。我堅信,這條街一定能火。”朋友聳聳肩,又搖了搖頭,覺得他怪怪的。
從此以后,他訂了報紙,每天必看,而看他那條“這條街必火”的廣告足足要花上一分鐘。
斗轉星移,沒想到這幾個字的廣告天天做,一做就是30年。30年來,他一直沒有離開這條街,一直圍繞這條街做文章。
因年高退出掌門人位子時,家人問他:“你那廣告還要繼續做下去嗎?”他說:“做不做不重要,關鍵要有堅持下去的毅力。我做廣告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做給自己看的。我堅持每天都看,就是讓它每天都激勵我,鼓舞我,堅持下去!”
由于他和家族的不懈奮斗,46號街果真火了。現在,整條街的產權都是他們家的,整個紐約的房地產界,他們家就占了一大半兒。
掌門的位子已經傳到了第三代。掌門人道格拉斯·德斯說:“我們一直秉承爺爺的信念:堅持贏得勝利。”
天堂的廣告
李俊是廣告公司的老板,他的公司擁有一流的廣告策劃人才,不僅廣告創意新穎獨到,而且李俊很會推銷他的廣告,并且牢牢抓住顧客。為此,他賺了不少的錢。
一次,一位姓劉的老人覺得他住的房子被前面的大樹檔住了光線,常年曬不到太陽,想把它賣了再另外重買,就找到李俊,讓他代賣。李俊到房子那看了看,第二天就把廣告貼滿了大街小巷。劉大爺上街看到李俊的廣告后,又決定不賣了,李俊問他為什么又改變主意了。劉大爺說:“我想重買的房子正是你廣告中說的這樣,門前綠樹成蔭,四季鳥語花香,安靜閑適,是老人頤養天年的好地方。既然這地方這么好,我還賣它干啥?”可李俊卻以和劉大爺簽了代銷合同,做了廣告為借口,硬是要劉大爺賠償損失3000元。
劉大爺氣得一病不起,沒過幾個月竟去世了。
劉大爺去世后,李俊可能覺得心中有愧,一次開車走神,撞在路邊的電線桿上,死了。
李俊死后,他的靈魂晃晃悠悠地來到天堂門口。握有天堂鑰匙的一位天使擋住了他,說:“先別急著進去,我帶你參觀參觀后再選擇也不遲。”
天使帶著李俊的靈魂來到一處大房子前,那兒有很多人在里面漫無目的地來回閑蕩,一個個顯得百無聊賴地打著哈欠。天使說:“這就是天堂,我再帶你到其他地方看看。”
他們又來到一個熱鬧的狂歡之地,那里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滿足和微笑,男男女女盡情地歌舞,更有許多人泡在溫泉里,那溫泉是建在一個地下泉眼上,里面不斷地往上“咕嘟咕嘟”地冒著水泡,里面泡著的人顯得特別的愜意。天使說:“這就是地獄。你選擇哪一個?”
李俊毫不猶豫地說:“那還用問,當然是地獄。”
天使說:“好極了,這可是你自己選的。請你在合同上簽個字。”
李俊拿過筆就在合同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天使微笑著轉身離去。
這時,來了兩個青面獠牙的夜叉,不由分說就把李俊拖起來,奔向一口滾沸的大油鍋。李俊慘叫道:“天使先生,你騙人,我剛才看到的地獄可不是這個樣子呀!”
天使停下腳步,轉過頭對他說:“老板,剛才你看到的是廣告。”
李俊再仔細一看那天使,原來竟是劉大爺。
關于廣告的故事2
這個故事屬于企業戰略管理的范疇。
1995年,一位廠長考慮到廠里效益不景氣,決定帶領全廠職工全員皆兵地搞傳銷,通過關系鏈七彎八拐地找到我,希望我做他的下線。
我問:“你們廠里是生產鋁制品的,怎么想到要整體去搞傳銷呢?”
他說:“廠里效益不好,很多工人都幾個月領不到工資,我作為廠長;總得讓大家都有口飯吃呀。”
我問:“你認為傳銷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他一副神往的態度:“(聽說)傳銷是最后一班致富快車,我們當然得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
于是,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一只口渴的鴿子,看到廣告牌上畫著一杯清水,它不知道這只是一幅廣告牌,便高興地振翅撲過去,狠狠地撞在廣告牌上,結果翅膀撞成重傷,摔在地上動彈不得,剛好一只狼從此經過,把它吃掉了。
廠長聽完故事,莫名其妙地笑了一笑。
去年歲末,我與廠長通了一次電話。他說:“我就是那只撞成重傷的鴿子。只要來一只狼,你的.那個故事就被完整地演繹了一回。”
我同情地問:“你現在該怎么辦呢?”
他嘆道:“有什么辦法?只有無可奈何地等待最后的結局。”
可能這個廠長的故事比較特殊一點。但我知道,類似的故事在中國企業中層出不窮。
【評議】面對“機會”要冷靜、具體分析再作決定。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華麗的外表后面可能是一些陷阱。企業不應該盲目多元化,在上一個新項目前,領導應該多分析機遇。待到遭受嚴重損失之時方醒悟,為時晚矣!
關于廣告的故事3
1945年,美國人威爾遜接手父親留下的施樂公司后,高價聘請了德國發明家德索亞開發復印機。當時流行的濕式復印機必須使用化學液體和表面涂有感光藥物復印紙,而且復印出來的文件是濕漉漉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將文件晾干,因此使用起來很不方便。通過逐步改進,1960年,施樂公司推出了施樂914型干式復印機,克服了濕式復印機的固有缺陷。由于干式復印機是創新性產品,根本沒有同類產品可以參照,因此社會公眾對新產品的功能根本不了解,而且公司前期投入很大,已經沒有足夠資金做廣告,于是大家在營銷問題上犯了難。德索亞提出,考慮到每臺復印機的生產成本是2400美元,零售價可以定為5000美元,并且提供3年的免費維修保養業務。威爾遜沒有同意,嫌這個價格太低了,他認為復印機的售價應該定為29500美元,而且不提供免費維修保養。
按照美國當時的法律規定,任何產品的定價如果超過成本10倍,將被禁止銷售。德索亞沉不住氣了,說這個價格實在是高得太離譜,根本沒法通過聯邦政府的反暴利審查,更不用說讓客戶接受了。威爾遜聽到眾人的抱怨后,狡黠地笑了一笑:“我就是要政府下令禁售,到了那個時候,我就有辦法了。”德索亞十分驚愕,但又想不到更好的`辦法,看到威爾遜胸有成竹的樣子,只好勉強點頭同意他的意見。
果然,29500美元的售價一經公布,聯邦政府便啟動了價格干預機制,幾輪調查過后,最終向公司下達了禁售令。與此同時,主流媒體也一片嘩然,紛紛指責威爾遜這種不道德的商業行為,而介紹干式復印機功能的相關文章也連篇累牘地登了出來。就這樣,全美國的人不光知道威爾遜在賣天價干式復印機,也知道了這種新產品將帶來辦公技術革命。
在一片口誅筆伐聲中,人們卻不經意發現,威爾遜已經悄無聲息地在美國各大城市開設門面從事復印機的租賃業務了。盡管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罵威爾遜是個黑心的奸商,但又不得不佩服他的高明手段。更為關鍵的是,干式復印機專利只掌握在威爾遜公司手中,別人無法開發相同產品爭搶市場份額。盡管租金仍然很高,但是相比之前29500美元的高額售價,還是非常劃算,客戶們一邊咒罵著威爾遜,一邊排著長隊競相租賃復印機。于是,威爾遜不僅沒有投入一分錢廣告費,還省卻了售后服務的麻煩,在一片罵聲中,美滋滋地賺取了數倍于銷售復印機的租賃利潤。僅1960年,施樂914型干式復印機營業額就高達3300萬美元。到了1966年,營業額突破了5.3億美元。
會滿足客戶的需求只是精明,會調動客戶的需求才是高明,在有些情況下,不按常規出牌,甚至給自己找點“麻煩”,提高產品的關注度,往往就能出奇制勝。
威爾遜公司撞了“槍口”卻賺了大錢。你現在應該發現:不接納庸常意見,才是英明決斷。而企業也只有出奇制勝,才能成為真正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