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國傳統文化作文[集合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1
在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是春節,最令人難忘的也是春節,兒時的春節尤其難忘。
在我成年之前,家里比較貧困,平時很難吃上肉,唯有春節,可以吃上羊肉。
我們兄妹5個,母親身體又不是很好,只有父親一個人是壯實勞力,家里經濟困難,平時買不起肉,所有吃肉的'問題,就是家里的一個難題。
父母雖然是農民,很有一點“戰略眼光”。為了解決孩子們吃肉的問題,父母想了一個辦法就是養羊,記得有很多年,家里都養兩三只養。放羊的任務就責無旁貸地落在了家里老大我的肩上,每年臘月的二十六七,就是我們家殺羊的時候。
養血是舍不得扔掉的。殺羊的時候,把養困住放在一個較大的桌子上,一刀下去直到心臟,血流出來用一個盆子接著,凝固之后,用火慢煮,羊血軟香可口,比豆腐好吃多了。
為了讓我們在春節的時候過足“肉癮”,一只綿羊所殺的肉,被我們春節吃完。
可能是父親為了獎勵我平時放羊的“成績”,春節過后,我可以賣羊皮、羊骨頭。在那些年月,公社里有土產收購部,土產上專門收購羊皮和骨頭,已經記不得羊皮的價格,因為羊皮賣的錢,是要交給父母的,唯有記得羊骨頭是5分錢一斤,每年的羊骨頭,我都可以賣1毛多錢,這屬于我“個人”收入。這很讓弟弟妹妹們羨慕。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不同的節日都有不同的美食和活動。比如:元宵節吃湯圓、鬧花燈;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其中我最喜歡冬至,因為在這天可以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
去年冬至,我就和外婆包了一回餃子。外婆拿來一大碗面粉,把它倒在盆子里,然后一邊用勺子加水,一邊使勁揉搓。我已經迫不及待啦,于是我對外婆說:“我來我來!”外婆只好手把手教我。沒過一會兒,散面粉就變成了一個大面團啦。可是,我卻變成了 “白臉貓”。
外婆的手就像神奇的魔術師, 一會兒把面團變成長條,一會兒把長條切成了“象棋”。接下來,就要開始做餡啦。外婆把芹菜切成丁,把肉餡切成泥,然后放在一起攪拌還要加入料酒、生姜、鹽,最后,餡就做好啦。
然后外婆把“象棋”一邊搟,一邊轉動,這樣一張餃子皮就做好了。我在一旁喊道:“讓我試試吧!”我本以為是件很容易的事,后來一試,我不是把皮做成了正方形,就是一邊凹進一邊凸出。我再做幾張吧!呀,成功啦!這樣皮就完工了。
接下來就是包了,外婆先把一張皮放在手上,再放進餡,把中間合起來,然后,一邊把旁邊也合上,一邊做出波浪形的花紋,一個餃子就做好啦。我也試了試,哎呀!餡放的`太多了,可是中間已經合起來了,我靈機一動,把餡從旁邊挖了出來,還好,餃子并沒有破。后來我和外婆又包了一百個,可好看了。
外婆燒了一鍋,我輕輕的咬上了一口,菜和肉的濃香立刻在舌尖漫舞,久久環繞,真是皮薄餡多。于是,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要在冬至這天吃餃子!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華傳統文化中,有的如詩文之雅趣,有的如曲樂之悠揚,有的如對聯之巧妙。而我最喜歡的,是寫意的國畫,那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凈化。
望·初遇
初遇國畫是在一次美術展覽會上,至于畫的內容卻也記不清了,只記得看到那幅畫,我只覺很美,美得讓人移不開目光。從那次開始,我總是央求父母讓我學習畫國畫。也許,這就是意境之美吧。
尋·相知
父母給我找了一位國學老師。初學之時,大概就是老師畫一筆,我就畫一筆,畫完心中總是不解:為什么每筆都和老師畫得差不多,畫完的整體卻不如老師畫的那么好呢?懷著心中的疑惑,我去問了老師,老師告訴我:“國畫是離不開生活的,你需要在生活中多觀察,看到萬物之間的聯系,你的困惑就可以解答了。”我趁著假期與父母走訪許多奇山異水、名勝古跡,隨著游覽的腳步,我似乎也漸漸體會出來什么是物體的透視,怎樣搭配才能地體現出畫者要傳達的意思。
高山配流水,近處是潺潺的流水,水邊楊柳依依,垂在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遠處是雄偉的山峰,霧氣裊裊,山尖在云霧之上,顯得更加挺拔。一幅幅作品的完成,意境也越來越深。畫筆或勾勒或渲染都是一次次美的享受。這,就是畫之美,更是意境之美、文化之美。
悟·相識
隨著我畫技的提高,老師告訴我,一幅畫如果給人留下的印象只是美,那絕對是失敗之作。一幅畫是該有神韻的,就如山水與花鳥是分不開的一樣。如果在楊柳的枝頭添一只小鳥,如果在空中畫幾群歸雁,給人的.感覺會大不相同。我開始用筆嘗試,漸漸發現,我添的事物也不能隨意,必須與所表達的情感一致。就如“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果想描繪春日之景,就需添幾只鴨,而若是畫秋日之景,畫鴨子則是萬萬不可的。古人偏愛四君子“梅蘭竹菊”,寄與高潔的志向;幾匹奔騰的馬,便可體現奮求上進的決心。這和詩文中的意象倒是相似,惜別畫折柳,相思即明月。國畫,不僅僅是美的享受,更是在景中寄托了畫者的心情。再看一幅畫,我仿佛能與她溝通。透過畫,既看懂了畫者,又是自己情感的升華。
每次畫畫,我心中都有著不同的心情。但每次畫著畫著,我的心情都漸漸歸于平靜。國畫之于我,更像是一位無話不談的朋友,同享快樂,共擔痛苦。這或許就是文化的力量。我有責任去繼承,卻更享受接觸文化的過程。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國畫之美,依舊在不斷延續著……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壺天的火龍燈會,下面就由我來說說它的特點吧。
又到了舉行火龍燈會的時候了,中午,大家紛紛拿出自家的.針線,為火龍燈“封上肚皮”。這時,姨媽對我說:“這火龍燈一共60米,共24節,每一節要插一根蠟燭,晚上以火龍燈為主,還有花燈,排燈,火流星,火球呢!”姨媽笑瞇瞇的對我說。“真的嗎?”我開心極了,小小的心充滿了快樂。
晚上,大家為火龍燈插上了蠟燭,花燈、排燈也準備就緒,于是,大家拿出樂器“嗒嗒嗒”的吹了起來,走了起來。“姨媽,為什么要舉辦火龍燈會呢?”這時,我好奇的問。“因為啊,我們壺天村以前總是失火。”“那失火跟火龍燈會有什么關系呢?還有,為什么現在沒失火了呢?姨媽你快說呀!”我就像一個記者在對姨媽進行采訪。“為什么沒失火了呢?因為啊,一次,幾位道士他們路過壺天村,他們說,是因為山洞里有一條赤蛇,它修煉上千年,成了一條火龍,我們這里總失火就是它在放火,那怎么辦呢?于是,他們讓我們每年都來舉行一次火龍燈會。”“哦,后來呢?”我問。“自從舉辦火龍燈會后啊,壺天村就很少失火了。”姨媽笑著說。“哦。”我點了點頭。
“走,我帶你上街去。”沒等我反應過來,姨媽就拉我上了大街。街上人山人海,這時,一位伯伯掛著一個火流星:在鐵絲邊上用一種線做成的網子,可以拉緊,里面放上燃燒的木炭,因為轉起來時火星會濺起來,變成美麗的圖案,所以叫火流星。伯伯然后取下火流星,旋轉起來,濺起來的火星有時變成一顆星球,有時變成一只蝴蝶,有時變成一朵花……
壺天火龍燈會的創造和流傳是壺天人光輝歷史的一部分,為我們壺天人所喜愛。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5
茶是多年生常綠本植物,有著悠久的歷史,聽說是我們中國最早利用茶樹,原產于我國西南地區。目前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
一走進茶廠,就看見一排排整齊的茶樹,茶葉密密麻麻,有的是橢圓形,有的是披針形。茶葉的邊有細鋸齒,嫩葉的背面有毛茸茸 的毛,不仔細觀察還發現不了呢!種子的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像南瓜,有的像葫蘆,還有的恰似盛開的蓮花。
茶花在空閑的時候便開花,今天我們看到的茶花是白色的.也雜有黃色。“白色的花朵皎潔樸素,象征著茶花純潔無私。”
別以為只有人才有名字,茶也有名字。有的是根據樣子來起的,如瓜片.珠茶.眉茶.碧螺茶.蟠毫.竹葉青.綠牡丹。有的是根據產茶的山川名勝來取的像:望海茶.瀑布仙茗等。有的是根據色澤形狀方面來起的如:曲豪.雪峰.銀毫。還有的是根據采茶時期來取的,如明前茶.雨前茶.春茶 .夏茶和秋茶了。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6
周五,我們看了《百鳥朝鳳》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隨著時間的變化傳統樂器嗩吶消失的過程。
故事的主人公游天明,一開始自己不愿意學習嗩吶但由于父親的逼迫,而去當時最有名的嗩吶匠焦三爺那兒去拜師學藝。焦三爺因看到了他父親摔倒后,游天明所流的'那一滴眼淚,將他收為徒弟,經多次磨難,他終于可以拿到嗩吶跟師傅一起吹嗩吶了,漸漸的,他學會了鳥叫,并贏得了其他師兄的鼓勵,隨時間的推移,他的師傅也漸漸變老了,為了不讓嗩吶失傳,便交給了游天明,天明也對所產生的感情,并建立了游家班,決心不讓游家班解散,但隨著時代的腳步,嗩吶匠將不再受到尊敬,至于最后,不管什么事,都沒有在請嗩吶匠,并被其他樂器所代替,不得已下,游家班已解散,焦師傅在一次百鳥朝鳳中死去!
看了這部電影,我為游天明為父親所留的那一滴眼淚與他對父親的想念說感動。為他用竹竿從河里吸沙系上來的那第一口水而欣喜,為他在暴雨中戲水而同情!為焦師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囑咐游天明不要讓嗩吶失傳而感動。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傳統的東西已失傳,人們只是一味追求時尚,流行,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應該傳承傳統的工藝,因為那是我們獨有的更是老一輩人的心愿,不應該失傳,行動起來!那不是俗,那是文化,讓我們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吧!
作為青一代的年輕人,我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一起行動起來吧!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歷史至今天,從現代追溯五千年的歷史。傳統的文化顧名思義,是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的文明文化,這些文化是古人,從他們身上經過實踐演變而來的。比如,屈原是清明節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現在,絕對會是一位偉大烈士,供在中國最大的烈士陵園。由于屈老的堅貞不屈,為國為民,不畏強權,誓死不做賣國的,寧可跳入江中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會為了一點小利益,而出賣國家出賣自己的人格,不會踐踏自己的尊嚴。屈原死后,他的后人們為了紀念他,雖然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但是現實中還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們在屈原自殺的江中劃著小船,撒著用葉子包著的米團,人們覺得這樣魚蝦就會吃這些米團,而不會吃屈原的軀體了。由此在江中劃船變成了賽龍舟,撒米團演變成了現在家家吃的粽子,而在那一天人們把那一天定位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之士的紀念日,每年的4月4日就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們叫它“清明節”。
例如這樣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人肯定都不明白,在除夕春節為什么要放鞭炮,讓我來告訴你為什么。相傳每年有一天,有個叫“年獸”來擾亂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糧食,毀他們的房子,弄的他們人心惶惶。可是看年獸那么兇惡高大,他們卻又不敢與之抗衡,終于有一天他們發現年獸怕響聲,于是家家戶戶都在年獸來的那天放起了鞭炮。年獸聽見這些鞭炮響聲,嚇得落荒而逃,人們終于又回到了平靜的生活。那天就成了除夕春節,就是這么來的,家家戶戶都要過年,給紅包,這樣才吉利,說這一年都會富富貴貴,平安無事。
這些都是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午的傳統文化節,所以源遠流長,就說明我例舉的僅僅是個皮毛,還有好多好多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這些傳統文化我們才會多姿多彩,這傳統文化代表了我國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結晶。
就是靠的這些傳統文化,而就是這些傳統文化是別的國家,甚至別的星球所沒有的,它們是我國獨一無二的,是智慧,是結晶,是成果,所以它們會源遠流長。中華傳統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你想模仿想復制那是遠遠不可能的。如果是簡簡單單的,有何是堪稱“傳統”這兩個字,就算再給你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它只會越來越神秘,你永遠知道的不是它的皮毛,其精髓不是精深,而是很精深,非常的精深。所以我說中華傳統文化是源遠流長,是博大精深,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8
我們知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輔相成,各自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價值,一個都不可少。
傳統文化有其獨特的優美。當硯臺上的墨被研開,墨香順著空氣優雅地鉆入鼻腔,我不得不被其儒雅的氣息所沉醉;當沾上墨水的毛筆在紙上筆走龍蛇時,一個個漢字從筆下跳躍而出,顯現在紙上,我不得不被優雅的字體所震撼;當捏糖人用那雙靈巧的雙手將一塊塊麥芽糖捏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動物時,我不得不被捏糖的趣味所吸引;當雕刻大師手執一把雕刻刀在石頭上東刻西磨,一個逼真的物體慢慢出現在眼前,我不得不被其精湛的手藝所折服……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紙上終究是訴說不完的',它就像一杯老舅芳香四溢,回味無窮。
很明顯,傳統文化之美令人向往,但現代科技也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君不見在極具現代科技的機床上一瓶瓶墨水歲流水線上應運而生,其生產速度令人瞠目結舌;君不見手機、網絡為我們傳達信息提供方便的服務,其神奇的技術令人好奇不已;君不見原來只能通過手工制造的食品現如今都可以在機器上實現量產,解放了勞作的雙手;君不見3D打印技術在幾分鐘內就可以打造了一個精致又實用的物件……如今發達的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傳統文化有傳統文化的優點,現代科技有現代科技的優點。那兩者相比較孰優孰劣呢?在我看來,兩者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優勢,兩者相互交融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各自的優點,為我們人類文明增光添彩。
墨水只靠手工研制,其生產速率就會怠慢下來,若只依靠機器生產,就體現不出墨香獨特的氣息。所以兩者都需要保留下來,既保留傳統工藝,又要依靠現代科技升華現代科技。
就拿書寫來說,有些同學書寫的字跡非常潦草,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手機用久了;平時發消息只在手機上發,忽略了書寫的重要性。出現這種情況,就得提醒這些同學多注意書寫了。這絕不是在否認現代科技,只是在提醒我們要在學好傳統文化的前提下才可以向現代科技看齊。當我們書寫的字跡清楚,再在業余時間用手機打發一下時間,這未嘗不可。而且這樣也方便我們的生活,一個短信或一通電話就可以與千里之外的朋友、家人聯系上,這樣的便利不是很實用嗎。
傳統文化就像一只小船,而現代科技就像一雙木槳。只擁有一只小船,沒有木槳,小船將無法向前方航行;只擁有一雙木槳,沒有小船,那就與擁有一雙木棍一樣沒有太大的作用。只有擁有船和槳,并且二者相互合作才能并肩向前邁進。
讓我們以傳統文化為船,現代科技為槳,向前出發!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9
正在著急,爸爸走過來,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說:“為什么不上網查找呢,這可是你拿手好戲呀。”
“是啊!”我豁然開朗。
我真是急昏了頭,顧不得感謝爸爸。我迅速打開了internet,點擊百度,輸入“中華傳統文化”。有關“傳統文化”信息的網址在電腦屏幕上一一展現出來,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一個個網址就像一顆顆晶瑩璀燦、琳瑯滿目的`珠寶,我一邊感嘆著網絡的神奇,一邊點擊進“中華傳統文化網”,這是傳統文化的寶藏,你瞧,中國寺廟、中國古橋、中國古塔、中國園林、著名民居、古遺址……等介紹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文章應有盡有;貼春聯、剪窗花、包餃子、扎燈籠、做風箏、用筷子以及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傳統習俗,讓我目不暇接,我沉浸在傳統文化的海洋之中,吸取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營養。這真是一個絕好的網站,我把它添加在收藏夾中。
今天的作業完成了,我知道了語文學習要靠平常多積累,同時也深深體會到電腦的好處,它可是語文學習的好幫手。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07-02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02-27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結作文02-22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11-03
[優選]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01-20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02-05
(經典)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02-09
[精選]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02-18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實用】12-15
實用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