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最新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最新,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理念:
1、通過分角色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心情,把握人物個性。
2、師生圍繞“皇帝為什么會上當受騙?”等問題進行閱讀對話,從而深入探討文章主旨。
3、激發引導學生對故事作批判性創新閱讀與思索。
4、提供情境,舒展學生想象的翅膀。
課前準備:
1、翻閱圖書廣泛地了解安徒生,作成資料卡片。
2、預習全文,自我設計最想與人探討的問題。
教學流程:
一、學生交流資料,簡介安徒生。
教師可適當作補充。
二、了解文章內容,把握人物個性。
1、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出課文中不同角色的語氣。
(1)、各學習小組分角色合作朗讀。(學生自由點評:誰讀得最好?)
(2)、在學生小組分角色合作朗讀的基礎上班內演讀,挑選第5至第14段。(教師可飾演老大臣一角參與其中)
2、教師與學生對話
全文圍繞“騙”來展開故事情節,文中的各色人物與“騙”的關系怎樣?
(騙子行騙;皇帝受騙;兩位大臣騙己騙人;老百姓傳騙;小孩揭騙)
三、交流對話,師生合作探究。
四、拓展訓練、鏈接生活。
1、本文想象豐富,故事情節曲折,讓我們一起根據下面的情景提示展開想象的翅膀,做一次想象之旅。
(1)游行大典結束,皇帝回宮以后……
(2)過了一年,騙子又來了……
2、我們身邊有著樣自欺欺人的事嗎?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現象?
五、延伸閱讀
1、再讀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以“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為話題,談自己的閱讀體驗。(教師將選擇“丑小鴨”這一形象與學生交流)
2、學習小組各自編排課本劇,準備班內匯演。
精彩片段實錄
師:皇帝為什么會受騙?
生:皇帝太愛漂亮了。
生:騙子的騙術太巧妙了,他們聲稱“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樣一來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師:分析得很好。能結合課文并有自己的閱讀分析。
生:皇帝受騙還因為他身邊沒有賢明的大臣,他被蒙在鼓里。
生:可是哪有人敢對他說明真相啊!
師:說得也是。這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象?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部分小組討論。交流:
生:這篇課文是安徒生從中世紀西班牙的一個民間故事移植過來的。故事最早的篇名即是《赤身裸體的國王》。在黑暗的中世紀,什么荒唐可笑的現象都有。昏君窮奢極欲、蠻橫專行,大臣們也總是明哲保身、曲意奉承。
生:被壓迫愚弄的老百姓也總是膽小怕事,人云亦云,而騙子總是投機取巧,欺騙有術。
師:說得太好了。給我們什么啟示?
生:啟示我們要說真話。
生:啟示我們要有辨別是非、真假的能力。
生:啟示我們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敢說真話。
師:你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實在太好了!給我們的啟示是一旦這個社會說真話的反而倒霉,人們也就不敢說真話,因而假話成風,荒唐可笑的現象也就時有發生。
師:這場騙局最后是由誰說出真相?
生:一個小孩。
師:這場騙局最后是由一個小孩兒說出真相,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學生分組。教師巡視參與部分小組討論。交流:
生:因為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還未被當時不良的世風所影響。
生:這句話既天真又大膽,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
師:說得對。讓孩子發出“天真的聲音”,也是安徒生用童語寫童話的具體表現。同時,這“真”“美”的舉動也和充斥前文的“假”“丑”的行為形成強烈的對比。同時也寄寓了作者對未來美好的希望。
師:我們從這篇文章中可以探究到安徒生的童話為何如此優秀這一問題的答案嗎?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部分小組討論。交流:
生:作者想象豐富,善用夸張手法。
師:我們同學感覺到安徒生想象豐富,善用夸張。請同學們結合課文中的描寫作具體的分析。
生:文章第一節寫皇帝酷愛新衣到了荒唐的程度——“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這里用了夸張突出了皇帝的昏庸。
生:作者安排騙子所說的衣服的“特性”就極富想象,這種特性為下文的騙局展開作了“保障”。
生:在騙局面前,皇帝、大臣、官員的表現大體相同卻各有特點。例如皇帝的驕傲、狡猾,老大臣自恃年高資深又可憐等等都讓人印象深刻。
師:分析的很透徹。對于作品主題的理解,有人認為是在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虛偽、愚蠢;有人認為是揭示人性的弱點,教育人們不要自欺欺人。你同意哪種觀點?為什么?
生:我認為是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不做自欺欺人的人,而做一個
誠實勇敢的人。因為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作品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
師:同學們有沒有不同意見。
眾生:沒有。
師:好!對于文中的人物,如皇帝、大臣、騙子、百姓等我們大致有了一些共同的認識,你能“另辟蹊徑”對他們做一番別樣的評價嗎?
生:皇帝被當眾揭穿真相但未殺害小孩、百姓,還是有些仁慈。
生:大臣們也是迫于形式。
生:騙子精明,敢于愚弄最高統治者。
生:百姓盡管是無辜的,但他們有著致命的人性弱點,不敢做“出頭鳥”。……
師:同學們能多角度的看待一個人,而且言之成理,有理有據,很好。當然我們在評判一個人的時候重要的是把握他的主要特性,辨證地評說他的“功”與“過”。由此我們也能更好地明確我們的人生態度。
教后反思:
這是一篇情節簡單,思想內涵卻較深的童話。所以本課的重點也就在于如何把握全文的主旨。教師有必要借這一課的學習,教會學生分析,把握課文內涵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的學習,知識的傳授,不是被動地讓學生接受,而是利用了讓學生討論、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在互助、交流的過程、自主地獲得。這種自主學習易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這種自主不是對學生閱讀過程的放任自流,也不是說學生的閱讀感受都是正確的。而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追求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間的最佳結合點。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本課在一遍遍的閱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多次分角色朗讀課文時,教師的平等參與激活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了人物心情,基本上把握了人物個性。從而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體之間的對話過程。這意味著師生的交流是平等地與文本對話,教師的引導與分析,并不是代表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教學中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意課文豐富的內涵,并調動了學生的人生體驗,體現了解新課改理念,師生在課堂上共同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更主要的是把學生帶入正確的思維軌道后讓他們注意馳騁,在“另辟蹊徑”評價人物,學生思維空前活躍,評價的有理有據,使閱讀過程也就成了一次愉快的旅程。
“課文無非是例子”,“教是為了達到不教”。我們教任何一類體裁的文章,要以點帶面地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這一類文章的方法。在這點本課設計上存在著明顯的不足。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最新】相關文章: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12-11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11-29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04-29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15篇07-18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15篇01-29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15篇)02-17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通用13篇)12-07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15篇【精品】10-24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3篇[通用]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