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精華5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正確書寫“球”這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朗讀文中角色對話。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的知識,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培養愛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地心引力的知識。讀好課文。
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新課。教師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花果山的桃子熟了,小猴子請他的好朋友小白兔一起吃桃子,可今天他們不用自己動手摘桃子了,地球爺爺已經用他的大手替他們把桃子摘下來了。地球爺爺的手是什么樣的?今天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認讀生字“球”。
3、學寫“球”字:(課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球”字)怎樣才能把“球”字寫漂亮呢?請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發現“王”變成“王字旁”后的區別。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4、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年紀已經很大很大了,他從形成到現在已經有45億年了,所以我們稱他是——地球爺爺。(板書:爺爺。)讓我們一起來親切地讀一讀。(齊讀。)誰能和地球爺爺打個招呼?(請學生說,表揚說話親切熱情的小朋友。)
二、創設情境,自讀識字。
1、創設情境,自讀課文。
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地球爺爺年紀大了,有幾個字他總是念不準。小朋友,我們能幫助他嗎?(能!)好!巧的是,他念不準的的字就在課文中。我們趕緊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吧。平時自己讀課文時,你會做些什么?指名說,老師建議:把預習時圈記的生字和詞語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文,老師巡視了解學情。)
2、利用情境,認讀生字。
大家準備好了嗎?看,想要摘到花果山上的桃子,就要把這些生字給讀出來,就是這幾個字——(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誰能大聲地念給出來?指名認讀,隨機正音。(這時,課件上生字的拼音消失。)哎呀,拼音不見了,字也打亂了,現在誰還會讀?(隨機點讀、正音。)
開火車讀,引導學生自主識記生字。
3、認讀詞語,引導學生說更多的詞語。
三、情境繼續,研讀對話。
1、大家讀一讀課文的第一到三自然段,說說小猴和小兔在森林里干什么,指導讀好“唱啊,跳啊,真高興!”
樹上的桃子長得怎么樣?指導讀好“又大又紅”。
2、出示課件,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可口,我們再來讀讀桃子上的詞語,把它摘下來吧!學生讀詞語。
3、小猴想請小兔吃桃子,可是又大又紅的桃子高高地掛在樹上,該怎么辦呢?認真讀一讀課文的四、五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讀,聽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讀好“有禮貌的小猴”。
出示桃子掉下的課件,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你有疑問嗎?
4、自由讀課文的.六到九自然段,注意讀好小動物的對話。
集體交流,指名逐個讀,評價提高,最后整合。
重點讀好:
(1)小兔:禮貌;很奇怪(適當加動作。)(2)小猴:很奇怪。(3)猴爸爸:笑著說。速度較慢。
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其他同學把書立好。
你們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5、自由讀一讀地球爺爺說的話,指名學生讀,其他同學說說聽后知道了什么?
你讀懂了什么?集體交流:
(1)地球有地心引力。帶領學生根據詞語初步理解意思,板書:地心引力;
(2)地心引力“很大很大”,“能”做很多事。根據課文,觀看課件,聯系生活:①說一說“地球爺爺的手能……”
②有表情讀好這句話,讀出自豪高興的語氣。
6、地球爺爺真厲害,你們知道什么是地心引力嗎?
老師演示磁鐵和曲別針的實驗
學生說說發現了什么?
師小結:吸鐵石把曲別針吸過來的力就叫引力,地球爺爺一樣有這樣的引力,不過要比磁鐵的引力大得多。
7、列舉有地心引力的現象,教師演示紙飛機現象,總結地心引力現象。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有地心引力的現象。
能不能把第十自然段讀好?再讀課文。指名讀。地球爺爺的年紀很大,指導讀慢,“很大很大”讀好,教師范讀,學生再讀,指名讀。
補充句子的練習:
地球爺爺的手能讓( ),能讓( ),能讓( )
8、師讀最后一段,學生讀。
說話練習:老師剛講完課,( )。
四、情境小結,拓展閱讀。
聽了地球爺爺的話,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課件播放相關畫面)——340年前的一天,有一個人在果樹下休息。忽然,“撲通”一聲,一只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這個現象很平常啊,卻引起了這個人的思考,后來他成了一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他是誰——(牛頓。)一只蘋果給牛頓帶來了什么呢?大家課后可以問問家長、查查資料、看看書,下次我們再來講故事!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熟練地掌握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進一步理解小數乘除法的意義。
(二)通過歸納整理,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熟練掌握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
教學過程設計
(一)歸納整理小數乘除法的意義
1.口算下面各題,并說出各算式的意義。
15×3 1.5×3 15×0.3 15÷3
28×2 2.8×2 28×0.2 2.8÷2
25×5 2.5×5 2.5×0.5 2.5÷0.5
12×4 1.2×4 0.12×0.4 0.12÷0.4
2.思考:
①小數乘法的意義有幾種情況,是按什么劃分的?分別是什么?
②小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
討論得出:小數乘法的意義包括兩種情況,按乘數是整數還是小數劃分。當乘數是整數時,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當乘數是小數時,表示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小數除法的意義是已知兩個因素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3.比較歸納、整理:
看表思考:小數乘除法的意義與整數乘除法的意義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討論完成下表:
(二)復習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
1.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1)說出下面各題的積中各有幾位小數。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
提問:你是根據什么確定積中的小數位數的`?為什么?(小數乘法中,積中小數的位數是由因數的小數位數決定的。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因為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因數擴大了多少倍,積也擴大多少倍,要使積不變,就要縮小多少倍。)
(2)根據4×25=100,75×52=3900,你能很快說出下面各題的積嗎?
①0.4×2.5=(1);②0.075×0.52=(0.039)。
提問:
①式中的因數共有兩位小數,為什么積中沒有小數部分?②式中的因數共有五位小數,為什么積中只有三位小數?(因為積的小數部分末尾是零,根據小數的性質被劃掉。)
(3)計算并驗算:
67×75= 836×25= 125×24=
訂正后回答:
0.67×7.5= 8.36×0.25= 0.125×2.4=
小結:
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計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討論得出:
相同點: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后,按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算出積。
不同點:小數乘法,還要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4)口算:
0.8×4= 4×0.8= 0.05×20= 20×0.05=
0.03×9= 9×0.03= 1.9×5= 5×1.9=
觀察上面的算式:誰的積大于被乘數?誰的積小于被乘數?(乘數大于1時,積小于被乘數;乘數大于1時,積大于被乘數。)
練習:在下題的○中填上>,<或=。
①1.6×1.2○1.6; ②1.4×0○1.4;
③0.24×5○0.24; ④3.7×2.1○3.7;
⑤0×7○0; ⑥0×2.8○0。
上述規律對于⑤,⑥兩題為什么不靈了?應該補充什么?(上述規律應該補充“被乘數不為零時”。)
2.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1)計算并驗算(P34:6):
1.89÷0.54= 7.1÷0.125= 0.51÷0.22=
計算后訂正,提問:
①怎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根據什么?(把除數轉化為整數。根據商不變的性質,除數擴大了幾倍,被除數也擴大幾倍。)
②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小數除法需要把除數轉化成整數,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法則進行計算,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后面添上0再繼續除。)
(2)口算:
4.2÷0.6= 1.5÷5= 3.2÷0.8= 2÷4=
哪些算式的商大于被除數?哪些算式的商小于被除數?為什么?
(除數大于1時,商小于被除數;除數小于1時,商大于被除數。)
練習: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30÷0.6○30 1.8÷9○1.8 0÷0.2○0
3.6÷4○3.6 27÷0.3○27 0÷1.2○0
上述規律應該補充什么?(上述規律應該補充“被除數不為0時”。)
(三)綜合練習
1.口算:
39.78×1= 3.6÷3.6= 2.87×0=
1×0.56= 7.8÷1= 0÷2.87=
“1”與“0”有什么特性?
2.計算并求近似值:P35:2。
小結:怎樣取積、差、和、商的近似值?(先算出積、差、和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時,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數位的下一位,然后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
3.作業:P35:1,3。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復習小數乘除法的意義和法則,對整數和小數的乘除法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歸納,通過填表的形式,學生明確了它們的聯系與區別,把新知識同舊知識聯系起來,有利于學生掌握新知識,鞏固舊知識。
通過練習,進一步完善了積與被乘數、商與被除數大小關系的規律,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加強檢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保護動物。
2、認識本課生字,能準確認讀。
3、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
【重點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動物與人互相依存,有保護動物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你最喜歡什么動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有關動物的拍手歌好嗎?(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讀準字音。
2、將生字圈出來并大聲讀一讀。
3、游戲:你指我讀,你說我猜。
4、誰愿意做小老師領大家讀?(出示字卡片)
護 牢 孔 雀 錦 叢 鸝 靈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再讀課文,鞏固字音。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文中都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動物?請你默讀課文,畫出動物的名字。
3、同學們都查找了動物的資料,你們愿意向大家介紹介紹嗎?大家都準備了動物圖片或頭飾,假如你就是這種小動物,請你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好嗎?
⑴ 在組內介紹資料,交流。
⑵ 各小組推薦展示。
4、聽了大家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嗎?
5、除了文中介紹的幾種小動物以外,還有很多小動物,它們都很有趣,有意思,我們也來聽聽它們的介紹好嗎?(指名介紹)
6、你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愿意讀讀嗎?(自由讀)
7、你們發現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拍手歌)
課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現,讀起來朗朗上口,你們愿意兩個人拍手讀讀嗎?(兩人一組拍手讀)
8、能背誦的小朋友可背誦。(指名在大家面前展示)
四、總結
地球是人類與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互相依存,保護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五、實踐活動
根據課后學習伙伴的話,說說講衛生的拍手歌,也可以小組為單位自編拍手歌在全班展示。
【板書設計】
識字七
保護動物要牢記 大小動物都有家
人和動物是朋友 保護動物是大事
設計方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字。
2、重點學習第1~3自然段。理解這部分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培養語感,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的內涵。有機地結合練習說話,積累“圓圓的”這類結構的詞,想象角色間的對話,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過程】
一、揭題,學習第一段
1、課件出示:
荷葉圓圓
學習“荷”字,學生說說認字方法。
組詞:荷花。
2、課件出示:
荷葉
荷葉除了圓圓的,還是怎么樣的?
3、課件出示:
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指名學生朗讀這句話。
齊讀。
4、拓展練習:
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的, 的。
(大大的、美美的、青青的、涼涼的、鮮鮮的、嫩嫩的)
5、荷葉美嗎?還有什么也美?
(荷花)
出示荷花圖。
引:荷葉美,荷花也美,寫荷葉的課文更美,想讀課文嗎?
二、初讀全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學習生字。
2、生字檢查與鞏固:
課件出示。
學生自由讀。
指導讀:
開火車(有拼音時一半,去掉拼音另一半同學)。
你讀這些生字時,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分析字:
哪些字難讀、難寫、難記。
要點:
珠──組詞:
珠子、珍珠、彈珠、眼珠。
搖──做動作:
搖手、頭、身。
晶──星星、亮晶晶,月亮亮晶晶,玻璃亮晶晶。
透明──課件出示透明的翅膀。還有玻璃、水是透明的。
3、小朋友,你們剛才讀課文時遇到荷葉的哪些朋友?
課件2出示:
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他們都是荷葉的小朋友。
請學生跟這些朋友打招呼。用不同的`語句。
一齊逐個向動物打招呼,同時點擊動物。動畫演示。
4、選讀課文:
這些新朋友,你們喜歡哪個?就選擇哪一段話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自由選擇角色朗讀課文。
指名選一段喜歡朗讀展示。
按課文順序,選擇同一角色的起立齊讀。
三、學習第二段
荷葉太美了,所以小伙伴們紛紛跑來,最先跑來的是誰呀?
1、課件出示:
小水珠與荷葉
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
問:搖籃是什么?躺在搖籃里是什么感覺?
指導朗讀。
動作表演。
2、你們想一想:
水珠在荷葉這個搖籃上可以做什么?
出示:
小水珠說:“我可以在荷葉上 。”
(睡覺、唱歌、聽青蛙唱歌、看星星、看月亮、休息、跳舞、打滾)
3、荷葉會對小水珠怎樣說?
荷葉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角色對話,隨機動作表演。
四、學習第三段
1、學生讀課文,問:
有什么問題嗎?
理解“停機坪”。
2、朗讀練習:
“荷葉是我的停機坪。”
3、拓展:
這句話好像少了一句,誰知道?
導:如果小蜻蜓是一條小船,那么停機坪對它有作用嗎?
出示:
小蜻蜓說:“我是 ,荷葉是我的停機坪。”
怎樣的飛機?你們說小蜻蜓像飛機嗎?
看課件演示。
荷葉是小蜻蜓怎樣的停機坪?
出示:小蜻蜓說:“荷葉是我 的停機坪。”
(安全、美麗、漂亮、好看、溫暖、綠色)
4、連起來齊讀1~3自然段:
分角色朗讀。
延引:
荷葉給了小水珠和小蜻蜓無比的快樂。還有小青蛙和小魚兒也在荷葉這里過著快樂的日子。這些我們就下節課學習。
五、抄寫生字
1、指名學生說說這幾個字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2、學生練習抄寫生字:
寫在書上。
挑三個寫。
設計方案 篇5
課文精解與編排意圖
課文的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于故鄉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后寫了離開家鄉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讀著這篇文章,感覺到桂花的香氣彌漫在字里行間,作者的思鄉情也縈繞在心頭,像桂花的香氣一樣濃郁且溢滿字里行間。
選編這篇課文,目的是使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略讀課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法點睛
審題,初讀課文,理清作者寫作思路。──精讀深思,研究作者寫作目的及表達特點。
①抓住課文三處描寫桂花香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用詞(“侵”字)用景用物等表達方式抒情的特點。②研讀“搖桂花”,體會作者懷念童年,懷念故鄉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點。③研讀“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體會作者母親懷念家鄉之情及作者表達方式的特點。──回讀全文,歸納用人事景物表達童年樂、思鄉情的寫法特點
──評價歸納,轉換運用
學習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寫作思路。
3.指導學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讀自悟,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的。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敘事、寫景的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和對家鄉的懷念之情。
學案
教案
學習提綱
1.審題,“桂花雨”什么意思?跳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關于桂花的什么事?
2.按“小時候念在家鄉──中學時在杭州”的提示把課文分成二段。“小時候”主要寫了()、()、()、()那幾件事。“讀中學時”主要寫了()、()二件事。
3.勾畫“小時候”“念中學的時候”作者愛桂花、搖桂花、賞桂花的語句,思考批注體會。
(1)勾畫“喜歡桂花香”的語句,思考批注,表達了作者()思想感情。
(2)搖桂花的原因和目的各是()();“搖桂花”的動作有();“搖桂花”的美妙樂趣是()。搖桂花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賞桂花”“帶桂花”中“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表達了母親什么思想感情?
4.全文主要寫了()的事情,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用()的寫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審題,初讀課文,理清作者寫作思路。小時候:1.愛桂花2.送桂花3.搖桂花4.收桂花──讀中學時:5.賞桂花6.帶桂花
二、精讀深思,研究作者寫作目的及表達特點。
1.研讀作者愛桂花香的語句。
抓住課文三處描寫桂花香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用詞(“侵”字)用景用物等表達方式抒情的特點。
2.研讀“搖桂花”,體會作者懷念童年,懷念故鄉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點。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經典]09-12
設計方案08-16
(精選)設計方案08-20
[經典]設計方案09-16
設計方案11-08
[精選]設計方案10-22
(經典)設計方案09-01
(精選)設計方案09-10
設計方案【精選】11-09
設計方案(經典)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