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追風箏的人》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追風箏的人》這本小說,作者是生活在美國的阿富汗人,卡勒德胡塞尼。
書中,講述了阿富汗的戰亂,種族歧視下,人民的生活狀況,以富家子弟阿米爾和他的仆人哈桑之間的故事為主線,以阿富汗戰亂時,悲慘、貧困的現實狀況為背景,其中還講述了阿富汗人流亡美國的生活狀況,講述了個人的愧疚與贖罪,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善良、真誠和愛。
最讓我感動的是,在戰亂的情況下,惡人的罪惡,善人的善良,反差是那么大。在那人間地獄般的環境中,閃光的是善良之人的美好心靈。即使死亡隨時到來,那種善良,仍然根植于人的內心中。生命中有邪惡,但總會有正義,即使這種正義看似微弱,卻能夠刺痛人的心,讓人警醒,讓人向往。
在戰亂、饑餓、死亡的背景下,人會為了生存,做許多事情。而有的人,會為別人的生存,做許多事情,忍耐許多恥辱和痛苦。
這是一本好小說,讓我看到了與我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世界,也讓我知道,在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種族的人民心中,都具備正直和善良。
社會動亂的背景下,也許會成就一些人才,如戰亂時光,成就了齊白石,因為他的畫,畫出了和平、美,畫出了當時人們內心中的渴望和回憶,而阿富汗的戰亂,也成就了《追風箏的人》這樣一篇好小說。
但是,我仍然祈禱,世間所有人都和平、幸福地生活著吧!如果讓那么多人遭受痛苦為代價而成就某一個人、某本書,還是不要這樣安排吧!
戰亂悲慘也許不可避免,肯定會有人將這一切記錄下來,記錄下人們的內心中的向往,同時也會記錄下這一段社會生活的真實狀況。因為,總會有人睜開心靈的眼睛。
我現在的生活是和平安寧的,可是,就在現在,在地球的某個地方,有那么多人掙扎在死亡和饑餓之中,戰火摧毀了他們的家園,種族歧視屠殺了他們的親人。
近幾百年來,中國也經歷過戰亂,某些地域有過人間地獄般的時光,但是,只要安定下來,文化的力量就滲透進來,就能夠將中國人的內心浸潤得溫柔敦厚、謙恭有禮,就能夠體現道德的力量,善良和真誠的力量。正因為這樣,中國的文化才生生不息,一代傳一代。
我真的贊嘆圣賢的厚德,也希望美與善能浸潤我的內心,我不希望失去這些美好的東西。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相關文章:
《追風箏的人》有感04-30
讀《追風箏的人》后感07-11
讀追風箏的人后感07-05
讀《追風箏的人》的后感07-02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06-22
追風箏的人有感1200字06-21
追夢的人作文01-02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作文06-23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范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