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的讀后感范文4篇(熱門)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范文1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貼近的人,他們時刻關懷著我們,在身邊教導著我們。同樣是父母,傅聰與傅敏的父母則是用一封封書信來表達對自己孩子們的關懷和熱愛。正式這一封封的書信,感動著我們、打動著我們。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文學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而母親朱梅馥是一個極具有東方文化素養、有經理了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家書中的家教風格,顯現的底色是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是父母與孩子的文化中合體。
家書中的底線是先“做人”。關于“做人”,傅雷寫道:“我說的做人,是廣義的,私德、公德都包括在內,主要是對集體、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而傅聰則是這樣理解的:“我父親說的做人,絕不是世俗概念的“做人”,什么藥面面俱到啊,什么在社會上藥怎樣怎樣啊等等。他說的“做人”,恰恰相反……是另一種意思!备得粝壬阶裱改感苷频囊馑迹让鞔_“底線”,又鋪陳“底色”,編纂了這部家書,讓更多的世人明白理解。
傅雷之所以說“先做人”是“底線”,實際上也是傅雷一貫的教育理念。他認為“教育當以人格教育為主,知識其次!焙⒆悠返赂呱袨槿苏,文門欠缺一些也是沒有關系的。而傅聰所說的“做人”則是“底線”加“底色”,在最高意義上做一個精神上有所升華的人。這里的“底色”則是以“全面的'文學藝術修養為基礎”,健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斷的求索追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里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懂得了許多,我更加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書。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范文2
世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愛。而最先給予我們愛的就是父母,他們的愛不求回報,只求子女能夠健康長大,能夠出人頭地,因為它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得以幸福。
我不僅感激父母給我的愛,傅雷夫婦對子女的愛也使我感到震撼。傅聰傅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懂得了愛,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更使我感動!陡道准視窇俏覀儗W習與深思的教材。
《傅雷家書》共收錄了傅雷寫給在國外學習的傅聰的'十一封信。傅雷對不在自己身邊的兒子的發展甚為關心,想方設法的指導著他。因此,關于兒子的音樂專業也是尤為關注。哪一樂曲,哪一樂章,哪一字節都談談自己的體會,心得。怪不得有人說;這樣的教育,不成材都難。
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景:因為我們生病,而徹夜未眠的身影;因為我們學習不佳,工作不努力,而大發怒火的人……對,就是他們,這些為了我們而嘔心瀝血的父母。傅聰傅敏理解了父母,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個成為國內國外知名的鋼琴家,一個也成為我國杰出的英語導師。而我們又做了什么?
不,我們不能再像從前那樣了。不能一句簡簡單單的話“我們有代溝”,就拒絕與父母交流;不能因為一點點不順心,而對父母大發脾氣;不能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不顧父母的辛勞,大手大腳花著他們的血汗錢,而不感到愧疚。不,我們應懂得理解父母,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我們永遠不知道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但是能肯定的是你能為父母做的,絕不會比父母為你做的多。一個人,如果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長大后又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那么他會把這種愛延續下去,繼續傳給其他人,那么世界上將會處處有愛。
《傅雷家書》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也是最值得讀的一本書。讀讀它吧,讓我們從中讀懂父母,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學會感恩的人。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范文3
傅雷就是把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介紹到中國來的。他還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成長成人,留學海外之后,仍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這些家信匯編成冊,就是《傅雷家書》。
其中我讀了一部對于我來說比較精彩的一個片段,那就是:《1956年2月29日夜》。這一封信由莫扎特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凡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而真誠是要做人的根本,必須從小培養。這是一種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令人感到語重心長。
這文章里總結了這么個結論:藝術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認識,還不能限于理性認識,必須要進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這里面的加點的詞讓我深深體會到了藝術家最需要的一樣東西,那就是“愛”!
并且在文章里我讀出了父親對兒子的那望子成龍的良苦用心,處處用許多深刻而明了易懂的話語去教育他,在父親對兒子深切的教誨中的那些哲理句子每一點每一滴都在打動著我的驚訝,使我深深牢記。
在表面文章也多次寫到了中外藝術方面的知識,這里使我了解到了如上文所說的.藝術家最需要的一樣東西,那就是愛,而且我還懂得了藝術中的那種真誠,就像文中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像這樣的人是最可厭了,而真正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別人上面的愛,才不是盲目的愛。從而這里的真誠正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
這在洋溢著父子深情的家書,一定有許多地方會引起你強烈的共鳴。請靜下心來,細細閱讀,用心去體會傅雷望子成龍的良苦用心,了解中外藝術方面知識,以開闊視野,培養審美情趣。
希望大家能夠看《傅雷家書》,體會文中的深意,提高自身的修養,懂得做人的道理。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范文4
那位父親——雖外表嚴肅認真,但內心卻是充盈著對兒女深深的舔犢之情。
那一封封家書,寄予了一個父親對兒子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殷殷期盼。
那位父親,就是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傅雷。傅雷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那些家書,就是在兒子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后,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留下的親子教育的典范篇章。
這些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做一個真人。
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
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
如果傅雷的兒子是一個順心,聽話的孩子,看了父親寄來的一封封裝滿深深愛意的家書,會吸引父親所說的學習方法和做人要求,奮發向上,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如果傅雷兒子原本是一個調皮愛玩的孩子,即使他是不愛學習的,甚至是討厭學習的,但是看著父親煞費苦心寄來的一張又一張的家書,載滿一位父親對兒女的期盼,可以想象當時父親寫這一封封信時的表情,即使是一顆冰冷的心,也會被自己父親為自己做的事情而心生感動,并開始學習,為自己,更為了父親對自己的一片片神醫,自己只能用自己的學業,事業回報父親,回報父親為自己做的點點滴滴。
這些家書,這位父親,為兒女的以后,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繼續。
新的世紀,我們為何對傅雷家書愛心依舊?只緣——家書載滿了感人肺腑的親情,蘊含著作者極高的藝術修養。樹人育人立人,《傅雷家書》為我們樹立了高標。
【傅雷家書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語錄06-23
傅雷家書有感04-29
《傅雷家書》有感04-19
《傅雷家書》經典感悟12-16
傅雷家書心得 傅雷家書心得體會03-03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2-13
《傅雷家書》的文學常識06-23
傅雷家書感悟范文06-23
《傅雷家書》經典語錄06-24
傅雷家書句子摘抄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