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俗世奇人》有感大全[4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俗世奇人》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俗世奇人》有感1
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看到目錄的時候。很多問題便浮現在我的眼前,藍眼的眼睛真的是藍色的嗎?黃金指的'指頭難道是用黃金做的?釣雞可以把雞釣上來嗎?帶著這些問題,我翻開了這本書——《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創(chuàng)作的同名小說集,講述著奇人妙事。書中所講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衛(wèi)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跡,素材均收集于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人物之奇特聞所未聞,故事之精妙嘆為觀止。內容雖毫不相關,但讀起來卻像天津人的“集體性格”。而且在作家的筆下活臨活現,生動有趣,讀時仿佛置身于現場。
篇章中,《蘇七塊》這一奇特故事我甚是喜歡。主要講了天津小白樓一帶,有個出名的蘇大夫,醫(yī)術了得。不過蘇大夫有個規(guī)矩,凡來瞧病,不管貧窮富貴,必須先拿七塊銀元碼,所以眾人背后給他去了一個綽號:蘇七塊。雖然蘇大夫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但他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合上書,我最多的感觸是手藝人的絕活,讓我嘆為觀止。各行各業(yè),都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可是他們也只是平平凡凡的人。可是他們?yōu)榱松妫坏貌粚W習新的本領。就如書上所述:“碼頭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fā)焉,靠邊待著。”
“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淡”就像學習一樣,也許有人會覺得枯燥乏味,但是我們也可以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但是也需要勤奮和努力,只要刻苦鉆研,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慢慢的,你會發(fā)現,原來學習也可以如此多彩。
作者馮驥才說的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所以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學得一技之長。把生活變得絢麗多彩。
讀《俗世奇人》有感2
蘇七塊,正骨拿環(huán),只見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擦咔擦”,不等病人覺得疼,斷骨頭就接上了。
刷子李,刷墻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
張大力,人如其名,力大無窮,聽說有一塊石鎖上還寫著:“凡舉起此鎖者賞銀百兩,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
大回是垂釣能手,只憑一根竹竿子,一個針做的魚鉤,一根納鞋底子的細線繩,還有一片鴿子的'羽毛做魚漂,蹲在坑邊,頂多七天,能把坑里幾千條魚掉光了。
書里奇人還有很多,比如泥人張、藍眼、狗不理、好嘴楊巴等等,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在天津衛(wèi)名噪一時。
讀著作家寫的故事,我有時笑出了聲音,有時也愁眉不展,有時竟然手舞足蹈。但更多的是思考,作家為什么要寫這本書?它除了娛樂之外想告訴讀者什么呢?
我默默地思索著:我讀懂了什么?難道作家是想告訴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奇人”?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長處,并持之以恒努力練習。
留意身邊的同學,不也有那么多“奇人”嗎?有同學畫畫,畫什么像什么;有同學口算每次都最快,而且不錯一題;有同學背課文超快,總是第一個會背,還一字不落;有同學短跑特別厲害,一不留神就到了終點;有同學樂感特別好,只聽過幾遍歌曲,就會哼唱了……究其原因,除了天賦以外,更重要的是濃厚的興趣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可見,每個人都可以是“奇人”,只要我們能找到自己的長處,嚴格要求自己并持之以恒,就能讓自己的技能高于別人,就有可能成為三十六行里那一行的狀元。
讀《俗世奇人》有感3
在馮驥才先生《俗世奇人》這本書中,塑造了很多個個性鮮明的角色形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劉道元活出殯》中的主人公劉道元了。
劉道元是一個文混混,憑借過人的文采,以幫人寫訴狀為生。但他幫富人打官司,賺了很多的錢,又會悄悄地施舍給有困難的百姓,并且不接受別人的感恩。等到他年事已高,以為看透了人世間的事,就突發(fā)奇想“死”一回,看一下死后人們的反應。可他沒想到,這一次“死”,使他平凡的生活變得驚瀾起來,讓他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
他以為“死”后,受過他恩的人,自然會很悲傷地去吊唁,可是恰恰相反,前來送別的人群中并沒有他施舍過或幫助過的'人,反而是大都與他素不相識,而且毫無悲傷之情,似乎只是出于好奇。更有甚者,跟劉道元平日里稱兄道弟的鐵哥們的“一枝花”,在他死后非但沒來吊唁,反而在出殯時索要財物!故事在劉道元爬出棺材,仰天長笑中結束。
我仔細品味這個故事后,明白了“樹倒猢猻散”的道理:當一個人得了勢,那些毫無作為的人就瘋狂地巴結他,為的只是謀取利益,還美其言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可等到那個人“死”了,那些依靠他的人,就會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背信棄義,去巴結其他得勢的人。這種世態(tài)炎涼的現象,在古時候有,在現代社會也有,甚至有時候更令人發(fā)指。
有句話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本來,這只是一句調侃,可現在,很多時候卻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當一個人有權有勢時,有些人會拼命地把你往天上捧,好像把你當活神仙似的;你一“死”了,他們的假笑馬上就消失了,一轉臉罵你豬狗不如。所以,我覺得,劉道元最后爬出棺材,仰天大笑,不是精神崩潰的笑,是對那些懦弱無能人的嘲笑;是對社會現狀的苦笑;是領悟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冷笑!
反觀自己,雖然年紀還小,尚未踏入社會,但是有時也會感覺到生活中的真真假假,也能感受到他人并不真誠的行為,甚至,自己偶爾也會因為一些原因撒些小謊。等我們慢慢長大,也將要去面對這些社會的現象,那將是多么悲哀和沉重的一件事!我希望,我們的生活能夠簡簡單單充滿陽光,所以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真誠的人,積極傳播正能量,以善良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個人,讓“假作真時真亦假”永遠停留在小說中。
讀《俗世奇人》有感4
讀《俗世奇人》的“黃金指”時,我在想:黃金指是怎樣的一個由來?故事里將給我們介紹怎樣的奇人?作家馮驥才又給我們講述怎樣的人生道理?帶著這些問題,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文中講述了白將軍分別請了錢二爺和唐四爺來他家作畫,而已是坐上客的黃金指深知敵不過二人,便使了陰招,可全被兩人識破便巧妙的化解了。從此白府里見不到黃金指了,卻又換了兩位清客。
讀完這本書之后,我不禁覺得文中的黃金指實在是太小肚雞腸了,他為了證明自己是才是最厲害,最強的。竟然不惜用歪門邪道,又陰又損,他真不是尋常之輩。這讓我不由得想到了論語里的一句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社會上也總有一些像黃金指一樣小肚雞腸的人,他們總是因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比如別人一不小心碰了一下他們,他們便會狠狠地把對方打一頓,他們還見不得別人比他們過的要好,高他們一處,心胸狹隘,要么使勁和別人攀比。甚至在他們如果要搞朋友聚會的時候,都會張羅要舍得花錢,一般都不去路邊最便宜的小攤吃。
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像這種小肚雞腸的人學習,一定要做一個心胸寬廣,能幫助別人的人。因為這些心胸狹隘的`人,最終對他們自己也不會有什么好處,像黃金指一樣,沒有好果子吃。唯有像錢二爺,黃四爺這種有真才實學的人,即便遇到不懷好意的人來算計,也能從容應對,化險為夷。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文中唐四爺畫上題寫的詩句,才是我們推崇的人生態(tài)度和高尚情操!
【讀《俗世奇人》有感】相關文章:
《俗世奇人》有感12-16
俗世奇人作文11-07
《俗世奇人》教學實錄07-01
《俗世奇人》教材解析06-26
《俗世奇人》的課后反思06-24
《俗世奇人》教材設計06-24
俗世奇人課后反思06-22
《俗世奇人》課后反思03-02
《俗世奇人》的課堂實錄07-02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