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設計作文精選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設計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作文 篇1
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藝術,是歷史賦予每一個文化藝術類刊物的必然使命。《設計與空間》是既有文化內涵,又具藝術特點的雜志。我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史,優秀的文化、傳統的藝術燦爛輝煌,瑰麗多彩,勿容多說,《設計與空間》就是扎根于這塊肥沃土壤里的一棵幼苗。我想象《設計與空間》雜志是否開辟專題欄目去介紹,多從遠古到現代的優秀作品中去體味我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去領略獨具魅力的傳統藝術。從中尋找民族文化藝術的源和脈,去把握現代藝術設計中的中國特色,正真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比如:能采訪到大師級藝術家,介紹其作品,配發欣賞文章、評論等(我國有很多融會貫通東西方文化藝術的大師,如:韓美林、陳漢民、靳埭強、陳紹華、杭間等等)。請大師們現身說法,藝術感染力最大,這當然也很難。如果《設計與空間》雜志,能提供這方面的欄目,讓讀者從仰望大師,到了解大師的藝術創作和藝術生涯,無疑會使讀者的藝術人生有所感悟。就會讓很多人受益匪淺。那么《設計與空間》雜志就更有內涵和活力了。假設在《設計與空間》的啟蒙和影響下,在浙江林學院或其它地方,能誕生象韓美林大師級那樣的人才,那么《設計與空間》雜志,不僅是優秀文化、傳統藝術的傳播者,而且是優秀文化、藝術人才的引路人。
從文藝理論的角度,選擇案例,為讀者提供“學以致用”的知識和藝術養分。
《設計與空間》雜志,出生貴族,有很好的依托,理論基礎濃厚。用理論剖析案例,是行之有效的吸引讀者眼球的很好方法。它不是從理論到理論,而是用實例來說話,讀者易懂、易記,印象深刻。就我個人對類似雜志的印象來說:清華大學的《裝飾》雜志,學術氣氛濃厚,理論多,實例少,為學術交流的導向性刊物;南京林業大學的《室內設計與裝修》,以案例的作者自己來寫創作體會,圖文并茂,很有說服力,讀者閱讀不累,既具專業性,又大眾化,通俗易懂;《中國廣告》雜志用很多廣告公司策劃的成功案例來介紹、來闡述,也很有說服力;還有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美術觀察》雜志里面“藝術批評”專欄等等。都是用理論來剖析實例,以實例來說明理論,讀者易懂而成為經典。
以上是我對《設計與空間》雜志的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純屬個人愛好。在雜志剛剛“呱呱落地”的時候,就有那么多的希望和等待,這是不是操之過急、急于求成?我不知道,也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與《設計與空間》創辦人宏偉目標相一致,我只是一名讀者出于的關心。但我知道:一個嬰兒的成長,要經過漫長歲月,不單需要父母的精心呵護和培養,同時也需要社會的關懷和愛護。成長的過程本身是一種美,是曲折的美,變化的美,是不斷完善的美。
《設計與空間》雜志,名字取得很好。“設計”二字解釋多種多樣,“設計”的.范疇很大(這為雜志內容的多元化打下了基礎,為各相關學科的交流預留了空間)。但“設計”的功能只有一個,就是設計“美”。“空間”是時間與距離的和,也就是說:空間=時間+距離(這為雜志跨越千年歷史長河、跨越東西方間隔距離,尋找藝術的美,設計了空間)。《設計與空間》就是“美的空間”或“美的時空”,讀者們在《設計與空間》中尋找“美的空間”,并通過“美的時空隧道”去領略東西方文化、藝術的精彩,去享受遠古的和現代的藝術美感。這應該是《設計與空間》雜志創辦人的初衷吧!《設計與空間》雜志應該是美的傳播者。
創辦一個刊物很不容易,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人力、物力,其中的艱辛只有當事人心知肚明。
設計作文 篇2
看完這篇《好運設計》,我不禁想提這樣一個問題:此作的基調究竟是歡樂還是憂傷?或許有人會說是歡樂,因為整篇散文文筆幽默,詳盡地描摹著一個美好的有關理想人生的白日夢;盡管其中不無調侃,但也絕談不上諷刺,反而能在一種逗樂中讓人若有所悟,會心一笑。或許也有人會說是憂傷,因為一個白日夢的背后往往隱含著人生的缺憾,這種缺憾越是以一種相反的形態表現出來,缺憾本身就越能讓人在驀然間體會到一種刻骨銘心的傷痛。盡管作者在文章的結尾于否定這個白日夢的同時,正面提出了另一個考察人生價值的指標——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倒更像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圓其說,猶如一塊刻意掩飾傷口的創可貼。
以上兩種看法究竟何種準確呢?我以為都準確。也正因為如此,這篇散文的基調究竟是歡樂還是憂傷便成為一樁說不清的事情。“說不清”并非一件壞事,它是真實的人生。而所謂純文學和流行文學的主要不同也就在這里顯現出來了。流行文學作為一種“樣式文學”,將人生的感受在強化中簡化,以滿足讀者對某種特定情緒的消費需要:悲情的'文字就是為了賺人眼淚,喜劇的情節就是為了逗人一笑。而純文學又“純”在何處呢?純就純在它是對真實人生的純粹的自我呈現,它不是刻意的“秀”,它最真實也最自然。
設計作文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作文講評,學會選取典型事例,把生活中難忘的人或事情寫具體,寫出真情實感。
2、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生活態度,進行德育滲透。
3、針對習作要求,學習對別人的作文進行比較正確的點評。
4、結合師生的評語,運用修改符號修改習作。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點評敘事、寫人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明確要求,概括評價
1、板書:小學生活 難忘的……
2、多媒體演示,回顧習作要求。
3、習作總評。
二、示范點評,學習點評
1、同學們難忘的人,事或難忘的一堂課都有哪些呢?指名答,并把自己的作文題目寫在黑板上
2、師生共同選擇最感興趣的題目,共同點評。
(1) 歡迎××同學,朗讀習作(多媒體顯示作文原稿):
(2) 結合板書,教師提問及點評,引導學生參與點評,適時寫修改意見.
三、小組合作,互相點評
1、指導點評要點:
(1) 亮點推薦。每個同學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精彩之筆,有的'同學雖然作文整體上不大理想,但有些語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謂亮點。只要他的文章有可以借鑒的地方,哪怕是一個題目,一個詞語,一句話,都可以推薦。
(2) 出謀劃策。指出不理想的地方,提出建議。
2、小組合作點評,在有限時間內,重點評一篇作文,略評其它的作文。
四、互動點評:分小組上臺匯報,自主發言,交流。
五、自評接龍(可以說自己作文的亮點,也可以說自己作文需要修改的地方)
六、修改作文
談話:佳作不厭百回改。希望同學們根據敘事、寫人的文章的特點,和本次習作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書設計:
作文講評: 小學生活 難忘的……
自擬題目 內容具體
詞句通順 順序適當
認真修改
設計作文 篇4
教學目標:
1、如何把短文變長
教學設計:
第一教時:
一、導課:作文就是用筆說話。就是把平常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有意義的事,圍繞一個中心,按照一定順序用文字表達出來。
作文就像玩一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但是,我們在學習作文的時候往往碰到許多困難,比較多的有兩種:第一個是語句羅嗦,表達不清楚。第二個是寫得不具體、不形象,因此,文章顯得不生動。怎樣來克服這兩種毛病呢?很簡單,我們只要學會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把長的變成短的”(板書:長的變成短的),就是概括(板書:概括)。第二種,是“把短的變成長的”(板書:短的變成長的),就是展開,你就能寫具體了(板書:具體)。
二、把長的變短
在閱讀課上我們學得比較多的,練得比較多的是“把長的變成短的”,也就是學習一段話,老師讓你概括這一段主要講什么;學了一篇文章,老師讓你提煉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那就是要“把長的變成短的”。在作文課上比較多的,是要“把短的變成長的”,把一句話展開,寫具體。下面,老師讀幾段話,認真地聽,仔細地想每段話講的是什么,然后請你把長的變成短的。
1、小明是個粗心的孩子,他做什么事都是大大咧咧、馬馬虎虎的。媽媽叫他上街買油,他話沒聽清楚,提著醬油瓶出去了;數學課上,他不是把“+”看成了“×”,就是把小數點點錯了位置。因此,小明從來沒有得過滿分;語文課上,老師讓大家默寫“老大娘”,他粗枝大葉把“娘”寫成“狼”,變成“老大狼”。(生笑)難怪大家給他起個外號叫小馬虎。
這段話主要講的是小明是個粗心的孩子。
2、河馬的嘴比一般的動物都大,它張開大嘴的時候,一個人跳進去恐怕還填不滿哩。有人親眼看到它一口把一條小船給咬成兩截。當它咬嚼起5、6厘米粗的蘆葦桿子,就好比人們吃韭菜那么容易。
這段話主要講河馬的嘴比一般動物的嘴大。
3、我是一個集郵迷,在我的集郵冊里,珍藏著許許多多珍貴的紀念郵票。家信的信封上貼著我喜愛的郵票,征得家長同意后,我便把它剪下來小心翼翼地用鑷子插入我的郵冊里。聽說郵局要發行一套新的紀念郵票,我便取出平時積攢的零花錢,風風火火趕到郵局排隊等候開門。一個夏天的中午,我發現一個黑古隆冬的洞里面放著好多好多我喜愛的郵票,這下我樂不可支,就伸手去掏。掏啊掏,郵票沒有掏著,卻挨了爸爸重重的一個巴掌。我捂著臉,歪著脖子,呆呆地望著爸爸,心想:你為什么無緣無故打我呢?只見爸爸怒氣沖沖用手指著我的鼻子罵道:“你這個小子,不好好午睡,卻把手伸到我的嘴里掏、掏、掏(眾笑),掏什么來著?”
這段話主要講了“我”是一個集郵迷。
三、把短的變成長的
例如:爺爺年歲大了,他常常會干出一些糊涂事
你能不能舉幾個例子呢?年歲大了,常常會干出一些糊涂事。他干了哪些糊涂事啊?
有一次,媽媽讓他去買 油,他卻買成了鹽。
有一次,嗯,有一次,他想填一張……填一張明信片,結果填他幾歲的那里,他填成了姓名。
爺爺年歲大了,常常會干出一些糊涂事。有一次他燒菜,把鹽當成了糖。
他常常會干出一些糊涂事。比如有一次,他在燒紅燒魚時把醋當成了醬油,害得大家吃了一頓酸魚。
爺爺年歲大了,他常常會干出一些糊涂事。有一回,他填一個單子,年齡欄里他少填了一個零,結果他成了7歲。
四、找手機
手機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手機是現在最便捷的通訊工具,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煩惱。在我們的生活中,就發生了許多和手機有關的新鮮事。關于手機的新鮮事,你有嗎?
好了,關于手機的故事很多,有一個小朋友,關于手機寫了個故事,很有趣。下面我把他寫的這段話念給大家聽,大家拿出筆,拿出紙,把它記錄下來。它這段話一共有這么幾句話,我把它打亂了。
于是,奶奶、爸爸、媽媽都忙開了。大家翻箱倒柜地找,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
爺爺剛要出門發現手機找不著了,這下他可急壞了。( )
原來,爺爺吃完早飯把剩余的菜放進冰箱里的時候,連同手機一塊兒放進去啦。( )
我問了爺爺,手機是開著還是關著,爺爺告訴我“開著“,于是,我心里就有譜了。( )
果然,在冰箱里找到了爺爺的手機。( )
我連忙撥通了爺爺的手機,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尋找。( )
“2、1、6、3、5、4”
第二教時:
一、后來呢?孩子把這段話寫成稿件寄到《賈老師教語文》雜志社。編輯看了,感到這篇稿子題材非常好,可是沒寫好,就寫了一封信給這個小朋友。結果這個小朋友沒等到文章發表,卻等到了編輯部給他的一封信。
《賈老師教語文》編輯部給小明同學的一封信:
王小明同學,你寄來的《我幫爺爺找手機》的習作已經收到了,謝謝你對我們雜志的關心。編輯部的叔叔阿姨們看了你的稿子很高興,都說寫得不錯。爺爺糊涂得竟然把手機放到冰箱里了,非常有趣。如果小讀者看了你的習作以后一定會笑得合不攏嘴的。但是,這篇習作內容過于簡單,有些情節沒有展開,顯得有些單薄,別人讀了以后不可能得到一個真切的印象,因此,這篇稿子暫不能刊用。建議你按照下述要求作些補充和修改再寄給我們。如果符合要求,我們一定會把你的習作刊登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樂。
第一,你說爺爺真糊涂,是怎么糊涂的?能不能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比方說,拿著眼鏡找眼鏡等等。
第二,手機找不著了,很是著急,那么爺爺怎么急的呢?額頭上冒汗了嗎?臉上的表情又是怎樣的?他嘴上說了些什么話?
第三,大家一塊兒幫他找,結果一無所獲,這個“大家”指哪些人?大家是怎么分頭去找的?
第四,我問爺爺這個手機是開著關著的時候,他說開著,我是怎么知道的?爺爺高興的時候表情、動作又是怎樣?
第五,原來爺爺說這些話的時候表情、動作是怎樣的?大家聽了這些話后又是怎么評論爺爺的?如果把這些問題都一一回答了,那么,文章就有具體內容了。有了具體內容,文章就形象了,也就生動了。
總之,寫文章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作文是寫出來的,但是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改一百遍也不算多,這是一個大作家說過的話。所以,希望你仔細考慮,認真修改,把改好的稿子再寄還給我們。
這篇稿子就是剛才兩位同學讀的.那段話,過于簡單啦。如果我們把它展開、拉長,把短的變成長的,把它寫具體一點,就是一篇好文章。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寫具體呢?也不是,主要是和中心有關系的地方要寫得具體一點,具體了就形象了,形象了才生動。
我們現在分七個組,每組負責擴寫一句話。
第一句,爺爺年歲大了,他常常會干些糊涂事。這句話我們請這四位小朋友負責好嗎?這四個小朋友把第一句話后面舉兩、三個例子,把它寫具體,好嗎?
“一天早上,爺爺剛要出門,發現手機找不著了,他十分著急。”這句話我們請這六個小朋友來把它展開,好吧?他怎么發現的?他怎么急的?請你們來寫。
“大家分頭去幫他找,結果還是一無所獲。”這一句請這六個小朋友來寫。
“我問爺爺手機是開著還是關著,爺爺告訴我手機是開著,這時候我心里有譜了。”這句話請這六位小朋友來展開。
接下去“我連忙撥通了手機號,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去找,結果在冰箱里找到了手機。”這句話請這一組來完成。
最后一段,這是怎么回事呀?哦,原來……你要問爺爺啦,怎么會把手機放到冰箱里去呢?請最后一組寫這一段話。
總共給大家八分鐘時間,好好地寫,認真地思考,盡量把它寫清楚、寫具體、寫生動。
二、學生開始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展示
爺爺年歲大了,他常常會干一些糊涂事,有時候分明手里拿著眼鏡還一個勁地問:“我的眼鏡呢?我的眼鏡呢?” 還有一次,一天晚上,他多喝了點酒,回家時候敲錯了,不是,回家時候摸錯了門,掏著鑰匙開人家的門去了,氣得那家人錯把他當作是小偷,說什么要把他送到派……氣得那家人錯把他當作老賊,說什么要把他送到派出所里去,嚇得他直喊冤枉。你看,爺爺糊涂吧。
找手機
爺爺今年已經是七十開外的人了,可他仍然橡年輕人一樣特愛趕時髦。
五年以前他就有了一只當時很流行的“新譯通”手機,至今已經更換了兩個。爺爺把他的手機當作稀世珍寶整天形影不離,生怕被別人拿走,逢人便說,“我的手機質量好,款式新穎,有了這玩意可方便多了。”
因為年紀大了,爺爺的記憶大不如前,常常鬧出帶著眼鏡找眼鏡,系著皮帶說皮帶沒了,忙得不亦樂乎的笑話來。
一天晚上,只見爺爺滿頭是汗,神情慌張地走進我們的房間,用他那既是詢問又是命令的口吻說:“我的手機看到了沒有啊?快幫我找找呀!”話音剛落,我們全家五口人,就連平時不愛管閑事的奶奶也參加了我們搜捕手機的大行動。書柜底下、床底下,我們都蹲著找了個遍,就連衛生間也沒放過。爺爺奶奶找了廚房翻抽屜,找了臥室翻大櫥,一家人把大小四個房間全找了個遍,仍然不見手機的蹤影。
這時,爺爺已經找不到往日的那個神氣勁兒,只見他無精打采地半躺在沙發上。忽然,一個靈感閃過我的腦子,便急步走到電話機旁,抓起電話,快速撥了爺爺的手機號碼。叮鈴……叮鈴……一陣熟悉的手機鈴聲響起,我尋聲望去,哎,這鈴聲怎么會從冰箱里傳出來。
我迷惑不解地打開冰箱,只見這小家伙正悠閑地躲在冰箱里避暑呢。(生笑,師:你看,人家寫得多具體,多生動。)
“爺爺,爺爺,手機找到啦!”我抓起手機往爺爺的房間里奔。這時候聽到叫聲的爺爺,“唰”地從沙發上蹦了起來,從我手里接過他心愛的手機,“哈哈,哈哈……”爺爺摸著后腦勺大笑起來。
原來呀,他在把飯菜放到冰箱里的時候,連同他的寶貝手機也一起放進去啦。
四、我們文章寫好了給他取個題目,如果圍繞手機來做題目,寫一個什么比較好?
《手機失蹤記》 《手機避暑記》 《糊涂爺爺找手機》
設計作文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材料作文命題形式的特點,材料作文快速審題立意教學設計。
2、要求學生審清材料的中心內涵,選準角度提取觀點。
3、考察學生是否具有辯證思維的能力,是否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4、掌握單則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宋朝時宮廷舉行公務員招考選拔皇家畫師。山水畫家宋子房做畫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詩句為題讓考生作畫。如何作畫才能很好地表現這句詩呢?請同學們思考并發表自己的意見。
山林、古寺,寺內金碧輝煌,香煙繚繞。(基本符合題意)
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廟一角。(符合題意)
蒼郁的群山,中間露出廟里的半截旗桿,一條羊腸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澗邊,有個小和尚正在擔水。(有新意)
這樣繪畫,抓住了"題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現得淋漓盡致了。所以,審題立意需要訓練、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準、深、新。
二、材料作文的概念界定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復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義,弄清寫作的具體要求,確立寫作中心,確定寫作范圍和重點,確定下筆的角度及感情抒發的基調,明確寫作方式和方法的過程。
三、材料作文的特點
近年來,材料作文命題采用新的設計思路,被稱為新材料作文,這種命題形式的主要特點是:給材料不給話題,要求全面理解閱讀材料或提示語,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在材料范圍內自主確定角度、立意、文體、標題,明確要求不要脫離材料含義,不得套作或抄襲。撤銷話題、強化材料,使試題更具開放性,更能啟動考生的發現能力、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1、典型例題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鯨遇到身體瘦小的沙丁魚時,便張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魚后面窮追不舍,離海灘越來越近了,鯨卻渾然不知。等鯨以極快的速度接近海灘時,要避開險境已經太遲了,巨大的身體因為慣性沖上了海灘,陷在海沙中無法動彈。而沙丁魚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全面理解閱讀材料或提示語,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著要對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個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材料的大概內容是鯨為了追捕沙丁魚陷入海灘,而沙丁魚卻逃生了。我們首先看巨大的鯨是怎樣陷入沙灘的,因為它只看到沙丁魚,沒有看到險境沙灘,才會落得沙丁魚沒吃到,反而陷在沙中動彈不得的結局。其次,在巨大的鯨眼中,沙丁魚太渺小了,不足畏懼,只要逮住它,就是一頓美餐,哪里想到小小的沙丁魚會引它入險境。再來看沙丁魚,它與強大的鯨相比微小而處于劣勢,但它能利用身體小、靈活、需水少的優勢向淺水奔逃,得以逃生。所以這則材料的主旨是:人應該怎樣對待誘惑和弱小者,處于弱勢地位的人,身處險境怎樣才能戰勝強敵的問題。
"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成文",意味著可以選取主旨的一個方面立意,于是我們可以從如下幾方面立意:每個人都會遭遇誘惑,把目光放遠,才能避免跌進陷阱;藐視弱小,等于自掘墳墓;身處險境,冷靜思考,利用自身優勢,戰勝強敵。
小結:這種新的作文樣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是從表現形式上講,又是話題作文;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它既繼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優點,又彌補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2、材料作文的材料類型。
敘述一件較為完整的事情或故事;
引用一段或幾段新聞報道或消息;
與寫作者道德修養或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幾句幾段);
一段主題鮮明、道理深刻的論述;
一段或幾段突出一個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寫好新材料作文必須讀懂材料,材料本身包含著深刻道理,并"成為寫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讀懂材料就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審題變為審材料。一般來說,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難懂,問題在于是否能夠準確地分析出材料所表達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繼而確定自己對這個道理的正確態度。
四、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幾種方法:
(一)單則材料的審題立意
1、從抓關鍵句入手。
有的材料為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開頭句、結尾句、反復出現的句子),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正確立意,教案《材料作文快速審題立意教學設計》。如:
巴西足球名將貝利在足壇上初露鋒芒時,一個記者問他:"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說:"下一個!"而當他在足壇嶄露頭角,已成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進一千多個球后,記者又問道:"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個!"
【解析】讀這則材料,就要注意貝利先后兩次回答"下一個"時所處的情景,要抓住最關鍵的句子"下一個!"思考,初露鋒芒說"下一個",表現了他的不滿現狀;而第二次是在踢進了一千多個球,成為舉世聞名的球王之后說的,這就更表現了他的勇于進取,奮斗拼搏的精神。抓住這一點立意即可。
2、從材料情感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敘述、說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這樣我們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入手來審題立意。如:
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好事之徒趨之若鶩。它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怪想。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
【解析】材料中的情感傾向十分明顯。"好事之徒"、"趨之若鶩"等詞貶斥之情溢于言表。對想接上斷臂在做法持否定態度,對斷臂維納斯持贊賞態度。據此可立意為:應順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傾向,立意為:敢于懷疑、敢于大膽創新等,就明顯偏離題意。
3、從辨明關系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聯系的。事物間的關系主要有依存關系(如學與問)、主次關系(如奉獻與索取)、取舍關系(如自卑與自強)和條件關系(如繼承與創新)等。辨明這些關系,有利于立意構思作文。例如:
一位大學生,在校花銷吃緊,寫信向在鄉下種地的父親要錢。信只有三個字--"爸:錢。兒"這封三字信傳開以后,人們議論紛紛。請以這位大學生同學的身份就此給他寫一封信。
【解析】兒子與父親之間是一種特別的關系,作為他的`同學給他寫信,要勸導、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關系,不要在"花銷緊"要節約方面大做文章。
【強化練習】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保羅迪克的祖父留給他一座美麗的森林莊園,不幸的是一場山火燒毀了他的森林。一天,十分傷心的保羅走到一條街上,看見一家店鋪門口在排隊購買用于烤肉和取暖的木炭。他眼睛一亮。回去后,他雇了幾個炭工,把莊園燒焦的樹木加工成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銷店。他用賣木炭得來的一筆不小的錢在第二年春天購買了一大批樹苗,終于讓自己莊園又新綠滾滾。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失敗。很多時候,埋沒或毀壞自己的往往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
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關鍵句子"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失敗。很多時候,埋沒或毀壞自己的往往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進行立意:
戰勝困難,不斷超越自己
自己挽救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2、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長王廷相對新御史們講了這樣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轎進城,轎夫穿的是雙新鞋。開始,他小心地挑著干凈地面落腳,后來一不小心踩進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顧及新鞋。一御史聽后說道:"終身不敢忘。"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文體不限(除詩歌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材料中轎夫的事是王廷相用來告誡新御史們的,在特定的語言環境里就被賦予了新意,我們就得把握其新意。這就是審題的關鍵。王廷相作為都察院長,對新御史們講轎夫的事,不是隨便講講逸聞趣事,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領神會,所以說出"終身不敢忘"的話。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終身不敢忘"的是什么?在這個語境之中,再去琢磨轎夫的事,就利于準確把握了。
轎夫穿的是新鞋,開始沒有受污染,因此他"小心地挑著干凈地面落腳";后來"一不小心踩進泥水里",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顧及新鞋了。這"一不小心踩進泥水里"就是造成轎夫前后變化的關鍵。王廷相用轎夫的事,告誡新御史們,新任要職,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踩進污泥濁水,受到污染,由此可以立意:"要防微杜漸","謹防走錯第一步","謹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終","始終潔身自好難能可貴","一步不慎影響終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惕常備不懈"。
設計作文 篇6
假如我是服裝設計師,我就把人們的衣服設計得大方又好看,而且功能很多,會給人們帶來很多方便。
我設計的衣服它的布料是用天蠶冰絲特制的。它有很多按鈕。如果是冬天,就按一下紅色的按鈕,衣服會在0。55秒內緩和起來。是夏天的話,就按綠色的按鈕。
你可以天天穿這一件衣服,因為這件衣服的圖案是你心里想什么就是什么的。如果要換圖案,就按藍色的`按鈕,然后在心里想這件衣服的圖案,衣服就會呈現出你想要的圖案。它可以在你脫下衣服時自動清洗,只用1―2分鐘的時間。
我設計的衣服有一個獨特的功能――它會發光。在走夜路的時候,只要按一下黃色的按鈕,它就會發出耀眼的光芒。這樣的話,怕黑的人就不會害怕啦。
它還有一個神奇的口袋,一般人是看不見的,只有穿這件衣服的人才看得見。口袋像錢包一樣分成幾層,口袋邊還有拉鏈。拉鏈上有一個存儲器,它“看”著這個口袋里的每一個東西。如果有人拿東西,它就會根據這個人的指紋來判斷是不是主人,如果不是主人,它就會發出急促的聲音向主人報警。
當然啦,這件衣服不用電池,它是件太陽能衣服,這樣才不會污染環境。
為了能早日穿上這樣的新式衣服。就讓我們勤奮學習,努力探索吧!
【設計作文】相關文章:
設計作文(經典)09-21
設計的作文11-15
(精選)設計的作文11-16
(精選)設計作文11-16
設計作文經典11-17
[精選]設計作文09-10
【經典】設計作文09-07
設計作文【經典】10-04
設計作文(經典)10-06
[經典]設計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