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親子教育:父母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的技巧
日常中,要經常關注寶寶,呼應寶寶,讓寶寶在視覺和聽覺上都能有你的影響。寶爸寶媽們也可以在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開始了解,接觸育兒方面的知識,像買一些此類的育嬰寶典,或是請教一下這方面的前輩,在寶寶出生后就能夠自己制定適合自己的育兒方法。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許多家長都有所了解,那么,父母應該對孩子進行哪些教育呢?
1、積極情緒的培養:積極愉快的情緒是不兒心理正常發育及身體發育的重要條件。如經常對小兒微笑,對小兒的態度要和藹,經常給小兒逗樂等,使小兒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狀態。
2、生活習慣及能力的培養:主要是指對小兒的睡眠、進餐、大小便和穿衣、盥洗方面的培養。如培養小兒能自己上床到自動入睡,安靜入睡;學會正確使用餐具,自己吃飯;培養自己洗手,洗臉,脫、穿衣褲等;培養定時大小便到小兒能自己去廁所解大小便的習慣。
3、動作的培養和訓練:幫助及促進小兒大運動及精細動作的發育,如訓練小兒俯臥抬頭、翻身、爬、扶坐、扶站、獨走、上下樓梯、攀登等。并培養小兒搭積木、握筆畫圖、折紙等精細動作。
4、語言及認知能力的培養:培養小兒的語言能力。如給小兒聽音樂,與小兒對話,他會模仿大人的發聲,給小兒念兒歌,講;教小兒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如眼、耳、鼻、嘴;認識顏色如紅、黃、藍、綠;區別大小,“前”和“后”。
5、良好道德行為的培養:培養小兒喜歡同伴,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懂得關心小朋友及能幫助小朋友;會把玩好的放回原和。
父母應該從小兒出生起就要對他進行有目的的訓練和培養,這樣可以促進小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家長要重視,注意育兒方法
有相關研究顯示,從寶寶剛出生家長就可以對孩子做早期的家庭教育,能幫助嬰幼兒提升智能發育。對于0-2歲的嬰幼兒,其大腦發育生長非常之迅速,如果能得到外界良好的刺激,對其腦部結構、功能的發育是非常關鍵的。比如當寶寶睡醒,能面向著寶寶,和寶寶耐心交流(一定要有耐心),將寶寶注意吸引到你的臉,然后緩慢移動你的頭部,期間要不斷吸引寶寶注意力,讓寶寶的目光追隨著你。
1、跟寶寶一起進行一些簡單的互動
無論在房里還是屋外,只要是寶寶目光可及之處,或者是寶寶目光停留多的東西,就要一邊指著,一邊念出東西的名稱,長時間之后,寶寶自然而然就可以記住東西的樣子和名字。
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嘗試著去猜測寶寶想表達的意思,這樣熟練之后,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可以做到心有靈犀。當寶寶感覺到你在努力認真的聽并理解他的話,寶寶就有想說話的動力,會更加頻繁賣力的“表演”,這表示寶寶喜歡向你傾訴他的想法。不要試圖去故意歪曲引導寶寶想表達的話,一定要讓寶寶敢于表達,樂于表達,到最后善于表達。
2、適時改變家庭的環境
寶寶能夠感受到周圍的變化,并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借助這一特點,寶爸寶媽們就能夠通過改變家庭的環境來引導寶寶的學習方向,例如刻意去加入一些東西,搬運某些物品的位置,吸引寶寶的興趣,激起寶寶的學習能力,這有利于寶寶的腦部發育。
3、適時給予寶寶一定程度的愛撫
寶寶不僅需要身體上的成長發育,同時也要注意心理上的成長,也就是智力培養,這就需要家長的愛撫。平常的飲食營養均衡是務必要注意的,因為這是寶寶身體和智力發育的基礎。育兒說,對寶寶的智力進行刺激無疑是培養智力的一種良好的方法,而愛撫是培養寶寶性格的一種方法。愛撫即對寶寶進行摟抱,撫摸,還要注意說話時聲音要柔,要細,同時要面帶自然的微笑,這樣可綜合培養寶寶,包括觸覺,視覺,聽覺等方面,利于腦部的生長,智力的成長,也能讓寶寶情緒穩定,對寶爸寶媽有一種依賴感和歸屬感,有利于以后培養較好的性格。如果沒有重視愛撫這一階段,寶寶情緒比較不穩定,對父母較為冷淡。因此,一定要重視對寶寶愛撫這一階段。
4、讓寶寶加入日常生活中
寶寶的嬰幼兒時期的學習方式主要就是模仿,模仿動物的叫聲,大人的姿態,動畫片里的動作等,寶寶通過模仿這些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參與進生活之中來,寶寶也能通過模仿來學會使用一些物品。所以說,讓寶寶加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是很有必要的,寶寶在不斷的模仿中不斷學習,利于寶寶的全面發展。
【親子教育:父母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的技巧】相關文章:
寶寶的早期教育07-09
寶寶怎么進行教育07-02
關于3歲寶寶教育是早期教育的檻06-27
親子教育成功技巧07-02
早期教育中父母應做的十三戒06-27
如何對寶寶進行家居安全教育07-03
進行細節描寫的技巧04-01
真正的早期教育06-26
如何和寶寶進行家居安全教育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