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簡析
這篇童話故事語言清新明快,情節生動,引人入勝,深受兒童喜愛。故事以一只可愛的小松鼠埋松果的行為告訴孩子們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課文第2、3、4自然段通過小松鼠的心理活動:惑一一擔憂——想出好主意,滲透了植樹造林回報自然的觀念。行文細膩真切,語氣天真可愛,貼近童心,適合朗讀感悟,情中悟理。結尾部分的兩句話描述了羨好的愿望:小松林長成了茂密的松林。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之翼,感受松樹林的美麗,以及小動物們的快樂。
二、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運用分解字法、看圖想象、句式練說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聰明”、“光禿禿”、“總有一天”、“主意”等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依存關系,感受回報自然、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
難點: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聰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規律,邊摘松果邊埋松果的正確做法,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1、小朋友好,認真看老師寫一個詞兒,你認識嗎?(板書:聰明)指名讀,齊讀。
聰明的小朋友身上有四件寶,你知道嗎?
2、你們看,(教師邊描“聰”字邊描述)小耳朵專心聽,小眼睛仔細看,用口說,用心記。用這種方法記字,也很有趣吧!
3、今天,就是比比哪些小朋友這四件寶用得好,有信心嗎?用你專注的目光告訴我。我借用的這種談話方式可能是第一次,學生覺得很突然,有點不知所云,但是這句小口訣使得學生對“聰”字印象深刻,對識字方法也有了新的認識。
二、猜謎入題
1、今天,就讓我們去認識一位聰明的小伙伴,請看(課件:頭像小老鼠,尾像降落傘,常在樹上住,忙著摘果子。)自己讀一讀。
2、謎底就是——(板書:松鼠)對,誰來親切地叫叫它的名字?
3、你知道松鼠最喜歡吃什么嗎?(板書:松果)那好,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松果的圖片。(課件出示松果圖片。)
4、師小結:是呀,松果是松鼠的美味佳肴,(板書: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那松鼠和松果之間還藏著什么小秘密呢?請打開書本緄頁,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交流詞語和句子。
(1)自由讀輕聲。
(2)指導讀準“摘松果”,“栽松樹”,注意區分平翹舌音。
(3)讀生詞:忽然、眨眨眼睛、如果、總有。
(4)范讀句子,注意停頓。指名讀好長句子。齊讀句子。
這段教學過程所用時間較久,“摘松果”、“栽松樹”都是難讀詞,課文也有很多長句子,用課件出示并用“”隔開,學生在提示下讀得通順整齊多了。
3、指名分節讀課文。(隨機正音:活潑、以后、主意、幾場。
(一)緣起“摘松果”,學習第1自然段
1、導人:小朋友,小松鼠跟我們打招呼呢:“嗨,大家好,今天陽光明媚,我要去大森林摘松果,一起去吧!”
2、那我們也去看看吧!請大家自己來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
(課件:松鼠聰明活潑,學會了摘松果吃。他高高興興地走進了大森林,摘了一個又一個。每個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3、如果用一個詞兒來形容小松鼠此時的心情,你們覺得是什么?(高高興興)
學生喜歡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開心”“高興”,我提示:書上是用了什么詞語來形容?學生馬上就領會了。我再讓他們比較“高興”和“高高興興”的語氣程度,孩子們都覺得用高高興興更好。
4、小松鼠為什么那么高興呢?小朋友就把自己當做這只快樂的小松鼠,再來讀讀這段話,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收獲的。
5、師生口語交流:
師:早上好,小松鼠,你今天為什么那么高興啊?
預設:
生:我聰明活潑,學會了摘松果吃。
生:我摘了一個又一個的松果。(指導朗讀這句話。)
在理解“一個又一個”時,我問“到底是多少個”,有學生說是“兩個”,有學生說“很多個”,黃晨說:松鼠一直吃一直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止兩個。”我表揚了他的說法,再讓學生說一說像“一個又一個”這樣還能用其他的數量詞說嗎?深思說“一本又一本,我看書看了一本又一本。”
生:每個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指導朗讀這句話。)
6、有感情地齊讀第1自然段。
(二)移情“想松果”,學習第2、3自然段
1、導人:小松鼠吃著吃著,忽然,他想到了什么,不由皺起了眉頭。小松鼠究竟在想什么呢?請大家細細品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
2、交流句子。(課件出示: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
3、換詞比較:這兒的“光”指的是什么?再把“只”放進句子中來讀一讀⊙
4、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森林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請看:(音樂聲中教師描述:原來這兒是一片茂密的松樹林,可是,十年以后,松樹,二十年以后呢,松樹___,那么,總有一天___。)
5,句式鋪墊,暢談感受。
現在誰能看圖來說說呢?
6、想象說話,理解“光禿禿”。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只剩下一座怎樣的山?(讀詞卡:光禿禿)刀阝光禿禿的山就是怎樣的山?
7、如果你就是小松鼠,一想到以后到處光禿禿的,你又會擔心什么?
8、交流句子:(課件: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
9、“他們”指的是誰?指導讀好這個問句。
10、小朋友,現在來說說,小松鼠心里真正擔心的是什么?能用白己的話來說說嗎?
11、小結齊讀:這真是一只聰明的松鼠,吃著眼前的松果,心里卻想到了將來的生活,真了不起!一起來讀2、3自然段。
(二)理解“埋松果”(感悟第4自然段)
1、聰明的小松鼠眨眨眼睛,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引讀句子: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里埋下一個。
2、原來,聰明的小松鼠不但學會了摘松果,而且學會了埋松果。(板書:埋)
3、師生反復引讀中心句。師:小松鼠叉來摘松果了,它心里牢記著哥哥的話——
生:“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里埋下一個。”
師:小小松鼠也來摘松果了,它心里牢記著爸爸的話——
生:“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里埋下一個。”
師:小小小松鼠也來摘松果了,它心里牢記著爺爺的話——
生:“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里埋下一個。”
這段設計讓學生在趣味中讀課文中的重點句“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里埋下一個。”,又理解了“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指的是松鼠的后代子孫。
五、復現兒歌、指導書寫
1,直到今天,松鼠家族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課件:聰明活潑小松鼠,眨眨眼睛想主意,摘下松果埋進土。春風吹,春雨飄,滿山松樹綠油油,以后子孫不用愁!)
2。自讀,齊讀,起立拍手讀,讀生詞。
3。開雙軌火車組詞,鞏固生字。“活潑”這兩個字你們發現了什么?(交流識字方法。)
4。指導書寫
(1)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師在黑板范寫。
(3)生練習,師提醒寫字姿勢。
(4)師生點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認讀生字卡。
二、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插圖,理解“挺拔”。
在蒙蒙細雨的滋潤下,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棵小松樹,你們覺得這些小松樹長得怎么樣?
結合學生回答理解“挺拔”。
師:誰也能像小松樹一樣站得很挺拔?指名表演。
采訪表演的同學:小松樹,你站得那么挺拔,最想感謝的是誰?請你用朗讀來感謝埋松果的小松鼠吧!讀第5自然,讀出感謝和欣喜。
2、齊讀第5自然段。
三、想象升華、復述故事
1、日子一天天過去,將來這片小松樹林會怎么樣?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更茂密”那是怎么樣的?哪只松鼠見過茂密的樹林,給大家說說。圖片欣賞茂密的松樹林。
2、這片松樹林是那么茂密美麗。小松鼠們歡歡喜喜地住在那里。嗨,小松鼠們,你們在這里生活得怎么樣?
3、想象說話:將來的松樹林又會是一番什么景象?松鼠生活得怎么樣?
4、練習復述:引導學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的順序進行復述。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幫助學生復述。
四、指導寫字
【二年級下冊語文《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07-06
《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07-12
松鼠和松果教學實錄06-30
《松鼠和松果》名師教學實錄06-27
課文松鼠和松果教學實錄07-03
《松鼠和松果》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06-27
小學語文一年級《松鼠和松果》教學設計07-04
松鼠和松果課堂教學實錄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