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錦集(9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到自信對人的重要性。
2、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從而明白遇到困難時要學會自信,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困難。
活動重、難點
在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價值,從而樹立自信。
活動方式
童話小故事、個人才藝展示,“知心信箱”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幸福拍手歌》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跟著音樂跳了起來,感覺怎么樣?
師:快樂就像一縷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靈,孩子們,希望今天我們能快樂的度過。
一、導入話題
1、讓我們先來看一個童話小故事《我不行》。
2、看了童童的故事,你覺得童童為什么不敢爬坡呢?看來童童是缺乏自信(板貼“自信”),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童童就像這棵樹一樣,樹葉凋零,毫無生機。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你們能為它添上綠葉,讓它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下面,請大家看一個《小鳥學飛》的故事。
二、感悟自信
(一)看故事《小鳥學飛》
(1)同學們,看了這個故事,你認為小鳥為什么會成功呢?(根據學生回答歸納)
(2)小鳥通過自己不斷嘗試,刻苦學習,終于飛上了藍天。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兩位小朋友——亮亮和晶晶。
(二)不自信的亮亮與自信的晶晶
1、看視頻
看了他們剛才的表現,你知道他們心里是怎么想的嗎,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
2、說說心里話
(1)聽了他們的想法,你比較欣賞誰呢?為什么呢? (師適時引導、點撥,歸納)是啊,晶晶勇于嘗試,相信自己,勇往直前的想法是我們都欣賞的。
(2)那看了亮亮的表現,你有什么心里話想對他說的呢?(師適時引導、點撥,歸納)
3、小結:你們為自信之樹增添了這么多的綠葉,它又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我真為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三、體驗自信
1、敞開心扉
不只是亮亮;我們每個人都有不自信的時候,這是我課前了解到的同學們身上不自信的一面。(出示“知心信箱”)。
2、同學們,聽了他們的想法,你能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來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嗎?可以在小組里大膽說出你的想法。
3、全班交流,匯報。
4、謝謝同學們的幫忙,如果以后你們遇到同樣的事情,能自信地面對了嗎?孩子們,你們真是太棒了!
四、展示自信
1、孩子們,現在你是否覺得自己充滿自信呢?那借此機會,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舞臺,讓同學們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拿手絕活,好嗎?
2、小結:看著大家的臉上充滿了自信的笑容,一定找到了自信的秘訣吧!讓我們把它寫在自信之花上,好嗎?
五、珍藏自信
1、寫一寫我的.秘訣,寫完以后把你的秘訣和小組里的小伙伴說一說。
2、指名把自己的秘訣與大家一起來分享。并把自信之花貼到自信樹上。
3、看著小伙伴們貼上了自信之花,其他小朋友有秩序的把自信之花貼到自信樹上。
4、通過我們全班同學的努力,這棵自信之樹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自信之花遍地開。(板貼課題)這棵自信樹以后就留在咱們教室里,要是你們遇到什么困難或不自信的時候,就來看看自信樹上的方法,讀讀自信的秘訣,相信你們一定會找回自信的。
4、送給大家幾句關于自信的格言,希望你們能時刻勉勵自己。
5、讓我們站起來也大聲地告訴世界——我能行。孩子們,愿你們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面帶微笑,自信每一天,謝謝你們,孩子們,再見。
設計方案 篇2
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證明的基本思路和書寫格式。
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觀察探索發現的過程,能運用綜合法證明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悟證明的實際意義以及必要性,形成探究意識。
2.結合實例體會反證法的含義,培養逆向思維。
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掌握證明的常見方法以及書寫推理過程。
2.難點:尋找證明的思路,選擇證明的方法。
3.關鍵掌握綜合分析法,結合公理、定理,依據條件、結論進行推斷、猜測,尋求證題的切入點.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分組活動
(1)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畫一個等腰三角形,一個等邊三角形。
(2)在你所畫的等腰(等邊)三角形中作出一些你認為可以通過所學知識證明的相等線段。
二、下面是幾種結論:
(1)等腰三角形兩底角平分線相等。
(2)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中線、高線相等。
(3)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上任一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
(4)等腰三角形兩底邊上的中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
(5)等腰三角形兩底角平分線,兩腰上的中線,兩腰上的高的交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到底邊兩端上的距離相等。
(6)等腰三角形頂點到兩腰上的高、中線、角平分線的距離相等。
1.練習一 證明: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中線相等。
2練習二 證明: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
三、將推理證明過程書寫出來。
問題提出:有兩個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嗎?
隨堂練習:
已知:在ABC中,AB=AC,D在AB上,DE∥AC
求證:DB=DE
課堂小結:
1、 歸納判定等腰三角形判定有幾種方法,
2、 證明兩條線段相等的方法有哪幾種。
3、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了解了什么證明方法?
作業:
1、基礎作業:P9頁習題1.2 1、2、3。
2、拓展作業:《目標檢測》
3、預習作業:P10-12頁 做一做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⒈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只識不寫的字。
⒉仔細觀察圖畫,借助圖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⒊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練習寫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田字格的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難點:
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⒈選課文中六種昆蟲中你最喜歡的昆蟲做頭飾。
⒉收集這六種昆蟲的有關資料。
⒊發習字冊。
⒋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入境,整體感知。
課件出圖:大家請看,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相機出示帶拼音詞:采集昆蟲觀察
讀詞卡:觀察、采集、昆蟲
課件出示出示“采”“集”字的變形,組詞。
二、圖中識物,積累語言;創設情趣,隨文識字。
課件出示一小隊同學出發隊伍:星期天,生物小組的同學們為了舉辦一次昆蟲知識競賽,他們覺得采集一些昆蟲標本,他們到哪去找昆蟲呢?
相機出示圖2:田野、樹林、花叢
老師想知道誰的小眼睛最亮,能找到誰在樹林里?誰在花叢中?
讀詞卡:田野、樹林、花叢
聰明的孩子,你能用上圖上的三個詞說一句話嗎?
問:生物小組的同學們找到了哪些昆蟲?
相機點擊課件出示帶拼音詞:
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螞蟻、蜻蜓
讀詞卡: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螞蟻、蜻蜓
相機出示帶拼音詞卡:“蝴蝶”。
對帶蝴蝶頭飾的學生:你們能叫出自己的名字來嗎?
別的昆蟲你們見到它該怎樣打招呼呀?
依次訓練:天牛、蟋蟀、螳螂、螞蟻、蜻蜓
三、情境延伸,厚積人文
小朋友,你們是不是最喜歡你自己選擇的這種昆蟲呢?好了,選了同一種昆蟲的孩子,你們就成了這個家族的成員了,你們覺得自己家族的是不是最棒,最了不起的?找到你們家族的成員商量商量,夸夸自己家族有什么特殊本領。開始!
以各種形式匯報,依學生的回答相機放大有關圖片:
(蟋蟀又叫蛐蛐,它的叫聲不是用嘴巴發出來的,而是用翅膀的摩擦產生的。
我們蜻蜓是飛行家,每秒鐘能飛40米,還能連續飛行1小時呢!我們蜻蜓是益蟲,它專吃蚊子。了解了蜻蜓,抓過蜻蜓的同學你們有什么感受?
我們螞蟻最團結。我們螞蟻用觸角對話。
螳螂的大刀最厲害,可以保護自己。
蝴蝶很漂亮,人們都很喜歡它。
我們是吸樹脂的高手,但是人們不喜歡我們,說我們危害森林是害蟲……
(識記“牛”“螞蟻”生字。)
四、入境悟讀,讀寫結合
小朋友,你們覺得楊老師是那個家族的成員呢?楊老師是保護你們的大松樹,今天待在這有些寂寞了,想聽聽小動物們讀讀書,你們讀書給松樹阿姨聽聽,好嗎?
把書拿起,打開100頁,齊讀課文。
復習生字:采、集、蟲、螞、蟻、牛。
出示生字課件,學生臨摹。
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單元課文的內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這體現了語文同社會文化生活的密切聯系。文化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高級形式。語文除了是交際和學習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學除了教會學生使用語文工具外,還有引導學生認識和把握人類文化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對文化生活、對文學藝術的廣泛興趣和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普遍的目標內容之一。課文《社戲》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文通過我和少年伙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
【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對閱讀和寫作的要求,將本課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1、知識目標:
體會江南水鄉文化生活,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
2、能力目標:
⑴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⑵ 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3、情感目標:
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干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在課文中,作者記敘了一段幼時看社戲的經歷,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寫、細致逼真,充滿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是如何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本文結尾對豆與戲的評價、贊美與前面對豆與戲的'描寫似乎有些矛盾,引導學生理解這一問題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教學手段】
1、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多媒體展示作為主要教學手段,一方面增強直觀感,培養學生對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課效率,增加課堂知識容量。
2、把播放課文錄音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通過課文錄音把學生引進課文所描述的畫面,接受美的熏陶。
【教法、學法】
1、《社戲》雖然寫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齡與初一學生大體相當,但畢竟年代久遠,對于當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既親切又有隔膜,既容易理解,又會產生出許多奇怪的疑問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選擇教法時原則上應該精講、少講,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討論,去領悟。學生的閱讀興趣可能會只集中在故事情節上,而對優美的景物描寫、細膩的心理刻畫不會很在意。這正是需要教師精講的地方。教師要重視點撥,提供背景材料,點明要點所在。教師的作用在于啟發學生思維,而不是交給學生一個答案。文學作品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讀者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學本課時,尤其在處理課后練習,不宜追求惟一的標準答案,要允許并且鼓勵學生提出質疑、發表見解。
2、不同時代的少年兒童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但他們純真的童心卻是相同并且相通的。因此,在閱讀時,采取聯想的方法會比較好一些。從《社戲》里小伙伴們的所作所為,聯想到自己;如果身處其境,會不會也那樣做?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和朋友們是不是也做過類似或者更淘氣、更有意思的事,做這些事,表現了少年朋友們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其次,要學習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社戲》里的小朋友為什么這樣而不那樣,怎樣去評說他們的行為,這些都是可以質疑的。不只要提出問題,還要有自己的見解。第三,要認真體會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并學習這些表達方式。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
1、導入新課;
2、解決字詞障礙;
3、理清文章脈絡;熟讀課文;
4、明確我在平橋村得到的優待和樂事
〖教學方法〗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2、學生朗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3、利用課文中的注釋和背景材料介紹,學生描述社戲這一習俗;
4、學生聯系家鄉某一文化習俗,在課堂上口頭表達,課后寫小作文。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江南水鄉文化生活,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
1、看戲前的波折;
2、航船在去趙莊途中的如畫景物和急切心情;
3、看戲時的心理和興趣。
〖教學方法〗
1、找出夏夜行船時表現作者所見、所聞、所感的句子,并且體會其中哪些描寫可以體現當時人物的心情,明確此處是通過寫景來抒情的;
2、學生復述看戲過程,歸納看戲時人物的心情;
3、布置課后寫一篇小作文,練習以景抒情的寫法。
〖設計意圖〗
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第三課時
〖教學環節〗
1、看戲歸來的情形;
2、看戲次日的情形。
〖教學方法〗
1、復述歸航時主要寫了哪些趣事;
2、比較此時心情同看戲時有什么不同;
3、重點討論、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含義。
〖設計意圖〗
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干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課后實踐】
學生雖然不大會有在農村看社戲的經歷,但在城市中會有豐富多彩的各種文化活動,可以把自己參加過的一次活動的情況寫下來,也可以請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談談他們是否看過社戲的情景。
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它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 掌握百分數的特征,明確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
3、 培養學生概括歸納及自主學習的能力,注意孕含百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思想,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4、抓住一些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資料,滲透愛國主義、愛社會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重點、難點】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師:同學們,前一階段在韓國釜山舉行了什么?(生:第十四屆亞運會)師:對,中華體育健兒在賽場上頑強拼博,取得了令對手望塵莫及的金牌數(150枚),為國贏得了榮譽。(注:第十四屆亞運會結束20xx年10月14日。)師:亞運會結束后,通常要對各國獲得金牌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請同學們看這樣一張圖。第十四屆亞運會金牌分布情況統計圖 20xx年10月師:像這樣的圖,同學們見過嗎?圖中的數叫做百分數,你們見過百分數嗎?在哪里見過? 師: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進行調查統計、分析比較時,經常要用到百分數。4、 導入:為什么經常要用到百分數,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什么叫做百分數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百分數。(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揭示特征
(一)教學百分數的意義
1、引導學生自學教科書上第104頁的例題。思考:(出示)(1)例題中為了比較什么,通常用百分數進行比較的?(2)用百分數比較有什么好處?(3)什么叫百分數?讓學生自學課本后,同座同學議論思考題。
2、集體反饋,揭示意義。(出示表格) (1)例題中為了比較什么,要用百分數進行比較?(三好學生所占比率的大小)(2)在這里,比率這兩個字怎樣理解?(三好學生人數占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3)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所占的比率是多少呢?是怎么得到的?五年級呢?學生回答的同時,板書成下表: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學生人數 六年級17100 五年級30200 =(4)用百分數表示三好學生所占比率的大小,有什么好處?(學生回答后板書:分母相同,便于比較。)哪個年級三好學生所占的比率大?(5)用百分數進行比較,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后,能約分的要不要約分?(揭示:百分數是分母是100的分數。)(6)表格中,兩個百分數的上面一格應填寫什么?(學生回答后板書:三好學生人數占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7)什么叫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例題中應把什么人數看成一個數,什么人數看成另一個數?誰能說一說表格中的和表示的意義?(8)百分數的概念中提到了幾個數?(兩個數)百分數表示兩個數之間的一種什么關系?(倍數關系)
3、舉例辨析,揭示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出示:⑴中國十五預期將保持的經濟增速。⑵七月我國工業生產加快同比增 。⑶根據人事部提供的數字,中國回國留學人員目前以年均的速度增長。 ⑷一根光纜長千米。師生討論:(1)這四句話中哪些是百分數?為什么?(2)千米為什么不是百分數? (3)師:這四個數都是分數,而前三個才是百分數。誰能說出百分數和分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學生回答后出示下表: 分數百分數 意義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也可以表示某個具體數量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從而得出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它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百分數后面通常不帶單位名稱。百分數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教學百分數的寫法和讀法
1.為了區別于分數和便于書寫,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是采用百分號%來表示。教師示范百分號的寫法后,讓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2.教師示范書寫百分數,引導學生寫黑板上和上例中的百分數。
3.教學讀法。指出百分數只讀作百分之幾,而不讀成一百分之幾,齊讀百分數。
(三)揭示百分數的特征百分數是特殊的分數,它特殊在哪里呢?引導學生說出百分數的特征:
1、分母相同,便于比較;
2、只表示倍數關系;
3、采用百分號%表示。
三、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教師投影出示下圖,(用百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
教師先用紅色畫上8格,讓學生用百分數表示出來,并說出8%的含義。然后用藍色畫出32格,讓學生用百分數表示后提問:你還能看出一個百分數嗎?(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40%;圖中空白部分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60%)
2、選擇練習。出示一組百分數。6%3.9%120%98%100%(1)提問;這一組百分數中,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哪兩個最接近?(2)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1)課上,由于學生們認真聽講,學會同學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100%)(2)大同小學學生每月的零花錢占學校買圖書錢數的50%。開展節約活動后,只占()。(3.9%或6%)(3)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120%)(4)由于全班同學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個單元考試的及格率一定能達到()。(100%)
3、讀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1)我國的耕地面積約占世界的5%。(2)我國的人口約占世界的20%。(3)一本書已看了40%。(4)摩托車廠上半年完成生產計劃的60%。
提問:
(1)第一、二句話中的百分數表示誰與誰比?把這兩句話聯系起來看,我國用只占世界5%的耕地,解決了占世界20%人口的溫飽問題,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我國人口有所控制,如我國的人口只占世界的15%,甚至更少,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怎樣?(提高)我國的經濟建設的速度將會怎樣?(更快)(2)一本書已看了40%,說明還剩百分之幾沒有看?(60%)已看了40%,是不是一定看了40頁?如果是看了40頁,這本書有多少頁?如果這本書有200頁,已看了多少頁?如果有300頁呢?如果有1000頁呢?(3)摩托車廠上半年完成生產計劃的60%,如果下半年也完成計劃的60%,這樣,全年的計劃完成了嗎?是正好完成,還是超額完成?超額了百分之幾?(20%)你是怎么算出來的?(60%+60%-100%=20%)
5、再出示第十四屆亞運會金牌分布情況統計圖,讓學生讀出圖中的百分數,并說出表示的意義。
四、課堂總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五、游戲
請這節課學會的同學舉手,(全班54人都舉起了手)誰能用百分數說一句話,說明現在同學們舉手的情況。(這節課學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100%)假設四個組的人數同樣多,其中一組同學舉手,舉手的人數可用什么百分數表示?(25%)它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兩組同學舉手呢?三組呢?教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大大的百分數:25%,說:25%表示第一組要放下手的同學,多少人可放下手?讓第一組的同學放下手。接著,又板書一個25%,提問:這個25%表示第二組要放下手的同學,多少人又可以放下手?又讓第一組的同學放下手。還剩下兩組同學,提問:老師再寫一個什么百分數,大家都可以放下手?(50%)這個50%表示誰是誰的50%?學生回答后,宣布下課。
設計方案 篇6
一、活動背景
XXX農貿市場,自新建開業至今,一直致力打造本市“三最”(最大最舒適最放心)農貿市場,市場經營也得到了廣大經營戶的擁護支持,使得新型農貿市場成為市民最喜愛的購物場所。現公司為了回饋市場臨攤商戶的大力支持,特推出商戶感恩回饋活動。
二、活動主題
金秋十月,感恩有你
三、活動目的
(一)拉近距離,加強臨攤商戶歸屬感;
(二)將活動作為公司的.服務展示窗口,提高商戶滿意度;
(三)聚攏人氣,回饋老商戶,開發新商戶;
四、活動對象
彌勒新型農貿市場臨攤商戶
五、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10日至20xx年11月10日
六、活動地點
XXXX農貿市場四樓
七、活動形式
按臨攤收費票據到新型農貿市場四樓辦公室兌換禮品
八、活動細則
(一)臨攤商戶收集保管好每天的禮品卷,憑一定數量的禮品卷可到指定地點兌換禮品,兌換規則如下:
1、收集滿3張禮品券可兌換1塊肥皂;
2、收集滿7張禮品券可兌換1袋洗衣粉;
3、收集滿15張禮品券可兌換1桶洗潔精;
4、收集滿30張禮品券可兌換1個不銹鋼盆;
(二)兌換禮品時間:每個星期日上午9:00至下午16:00;
(三)相關工作人員務必做好登記、發放禮品等工作;
(四)工作人員必須熱情禮貌接待每個到訪的商戶;
九、活動宣傳
(一)垂直貨梯處張貼感恩回饋廣告;
(二)收費員收費時一對一宣傳活動細則;
十、活動工作分工
(一)辦公室負責前期活動廣告制作宣傳;
(二)運營部收費員負責發放禮品券及活動宣傳;
(三)相關指定工作人員負責登記、核對禮品券及禮品發放;
十一、活動禮品種類
肥皂、洗衣粉、洗潔精、不銹鋼盆等
十二、活動預算(略)
設計方案 篇7
目標在規定范圍內
首先目標的訂立必須符合社工所在機構的服務范圍之內。比如社工所在的機構服務于青少年,那么跟老年人有關的事務就不能承接,亦或者進行轉介。
此外,社工規定的目標也必須符合自身的能力,不可以設定超出自身能力的目標。
目標具有合理性
目標的設定也需要是合理有效的,它的設定必須符合服務對象所在的環境,不可以超出服務對象所能承受的環境之外。
目標一致協商
社工設定的目標切不可獨斷專行,必須與服務對象一直協商,這樣才有利于目標的實現,也有利于目標的合理性
設定直接目標
所謂的直接目標就是服務對象比較急需要實現的目標,比如服務對象求助社工希望能夠再就業,那么最直接的目標就是幫助其就業
設定終極目標
終極目標,也就是最高級的目標,實現案主的自我實現,比如上一步講到的找工作問題,這個終極目標就是讓服務對象能夠在找到工作后進行自我實現。
書寫計劃書與簽訂協議
計劃書的書寫
計劃書的書寫對于目標的實現是至關重要的,社工根據與服務對象的`免談了解服務對象的資料,從而書寫計劃書,能夠更好的為服務對象服務。同時,有了計劃書也有利于在服務開展的過程中不偏離目標
協議的簽訂
協議的簽訂是為了能夠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能夠讓服務的開展合理有效。社工在服務的過程中,一定要簽訂協議,這樣有利于工作和后期存檔。
設計方案 篇8
一、實習目的
本課程是《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的一項實踐課程,是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完成企業系統布置設計工作而進行的一次基本訓練。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及思考問題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引導學生利用相應技術與設備、實驗方法學等理論知識分析和設計操作方案并通過小組協作完成實踐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1、要求學生熟悉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的`工作流程;
2、要求學生通過物流系統的建模與優化設計,培養實踐應用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
3、要求學生完成配送中心倉儲系統的初步規劃、設計及運行工作;
4、要求學生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收集的能力。
二、實習時間
自20xx年6月17日至20xx年6月28日
三、實習地點
校內
四、實習方式
1、物流系統的模型構建及規劃求解
(1)教師準備好實踐題目,由各組派代表抽簽選取;
(2)建立系統的線性規劃模型;
(3)建立電子表格模型;
(4)運用excel規劃求解功能進行求解;
(5)在word文檔中書寫實踐報告,包括線性規劃數學模型、電子表格模型、計算過程中的窗口圖片和結果分析等。
五、實習內容
(一)第一題
(1)設變量,建立數學模型
打開word文檔,點擊插入選項,找到對象,在彈出的對象類型框中找到microsoft公式3.0(如果你成功安裝,應該會有此選項),然后點擊確定,此時在文檔中就插入了公式編輯窗口,當然是處于文字和公式混編的狀態,如果你勾選了顯示為圖標前的復選框,在文檔中插入的是microsoft公式3.0的圖標
設計方案 篇9
預設目標:
1、提前通過問卷調查,讓學生反映內心真實的想法,再及時通過問卷分析,利用晨會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學生初步意識到看電視有利有弊。
2、利用家長會對學生家長進行關于“您怎么安排孩子看電視”為話題的口頭調查訪問,作為教育孩子的有利資料,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3、通過組織簡短激烈的五分鐘辯論賽,讓支持和反對兩方代表的學生發表鮮明觀點,并陳述理由,讓對方能夠信服,從而吸收對方的有關正確觀點,擯棄自身的部分錯誤認識,取長補短。
4、通過晨會教育,使得學生都能正確看待“看電視”,能夠選擇收看有教育性的電視節目,學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更要學會保護心靈的窗戶——眼睛,愛惜身體。
預設流程:
一、匯報調查結果,提出話題,引發思考。
對調查情況進行說明。
二、組織辯論說理,觀點鮮明,達成共識。
1、提出辯論活動。
師:哪些同學贊成多看電視啊?建議少看電視的`呢?(分別舉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們要說服對方,一定要有自己的理由,讓不同觀點的人聽得心服口服。現在,我們來組織進行一場辯論賽吧!
2、說明辯論要求。
我們分別選出4個能說會道的同學代表“贊成多看電視”和“反對多看電視”兩方,兩方選手先各自商量好要說哪些理由,為什么要多看電視,為什么要少看電視,一位成員在說的時候,同組成員把他的話記錄下來,最后請一位成員把幾個理由總結一下。比賽時要做到觀點明確,理由充分,針鋒相對,文明有序。同時要針對對方觀點、理由,抓住漏洞進行反駁,駁倒對方!老師做主持和裁判,哪些同學愿意參加辯論賽啊?
3、組織辯論大賽。
確定各組四位選手,集中后面對面坐下,由教師組織進行一場簡短的辯論賽,5分鐘后結束。
4、總結辯論結果。
教師在辯論結果的基礎上再進行總結,說明合理安排看電視的好處和安排不當的弊端。我們小學生要正確地“看”電視,簡要說幾點看電視的好處和不足。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經典]設計方案09-16
設計方案[經典]09-12
(精選)設計方案09-10
(精選)設計方案08-20
設計方案08-16
(經典)設計方案09-01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精選]10-01
(經典)設計方案10-07
設計方案【經典】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