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渴望
和平。
2.結合課文內容了解國際上仍存在的不太平的硝煙*激發孩子們
熱愛和平的情感。
3.學習課文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關鍵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2.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酌情感。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的生活很幸福,你們看:鳥語花香,陽光明媚,無憂
無慮……可是,這樣幸福的日子并不屈于每一個孩子.因為世界上不少
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可愛的孩子們。(引導
生結合國際形勢發育,例舉目前的國際戰況)
2.看到這些情況*你們想說什么?(引導生發言)
3.好‘還有許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語言,我們的烈士的兒子雷利就是他們中的一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呼聲吧。(板題,讀
題:22.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二、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做上記號。
(2)邊讀邊想:雷利這是說給誰聽的呼吁?都說了些什么?
2.學生根扼要求自學,允許討論。
3.匯報自學情況。
(1)生字學習情況。(生字卡抽查)
音:卓(zhuō)越素(sù)質藍盔(kuī)
凱(kǎi)旋手腕(wǎn)碩(shuó)士
彌(mí)漫硝(xiāo)煙靈柩(jiù)
形:彌碗盔硝柩
你腕炭峭疚
義:卓越;杰出的,有才能的。
京質:指人的綜合素養。
靈柩:裝進了死者的棺材。
呼吁:呼求援助、支持、同情等。
喪鐘;教堂為教徒死亡敲的鐘。比喻死亡或滅亡的信號。本文指
讓戰爭停止的信號。
(2)請一學習小組開火車讀文,正音。
(3)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這是’個個曰孩子寫給聯合同秘書長加利先生的信,信個用極富
情感的語言呼出了自己的心聲:要和平,不要戰爭。
三、再瀆課文,按老師的提示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1.懷念為維和而犧牲的爸爸。
2.通過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四、指導朗讀,讀出情感。
1.在讀第一部分時要讀出對爸爸的崇敬、思念。
2.在讀第二部分時,語氣要加強,讀出孩子心中強烈的渴望。
五、小結。
世界需要和平、讓我們為和平出自己的一份力吧!
六、作業。
1.抄下來印象深刻的語劉。
2.試著背誦最后三段,加上感情后作為演講詞在早會時演講。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進一步學習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1.聽寫
卓越素質維和執行聯和國
給予凱旋手腕彌漫硝煙
2.指名上前就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內容作演講,調動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的情緒。
二、繼續學習課文。
1.自巾讀文,思考討論;作者為什么要給聯合國秘書長寫這封信?
(找句展開教學。)
因為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
少地區還彌漫苦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投影)
(1)這句話不太好理解,你讀懂了嗎?(引導生理解“嬌嫩的,和平之花”,并找山具體事例來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
(2)討論:這些戰爭是必須發生的嗎十(引入學習下一句)
2.面對這些不必要的戰爭,作者說應該怎么做呢?(引讀—我們一定要向爸爸那樣熱愛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衛和平。)那么我們呢?
討論:為了制止戰爭、保衛和平,我們能夠做點什么?
每組派一代表做記錄,將想出的辦法記下來.然后派代表上前匯報。全班綜合后,由班委執筆,向全校同學發出一封倡議書—號召全校小朋友為維護和平出力。
3.梳理全文,了解本文的寫信的格式,準備給深受戰爭苦難的外國小朋友寫封信。
(1)寫信格式的復習!胺Q呼、問候、正文、祝語、署名、日期”這是一封信的基本部件,注意他們所在的位置。
(2)想想體要對這些孩子說什么?
a.鼓勵他們不要灰心,要勇敢地維護和平。
b.告訴他們有許多人關心他們、愛他們。
c.談自己對他們的幫助。
(3)可單獨完成,也可幾人合作。
三、課堂練筆。
給深受戰爭苦難的外國小朋友寫封信。
四、小結。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號召更多的人為和平出力!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繼續寫信。
3.收集有關世界(伊拉克)戰爭的資料,為維和收集證據。
4.寫一寫,為了維護和平,我們能做些什么?
板書設計:
22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和平!
和平。
和平。!
教學后記:
年月日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3、能聯系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點】
理解“我”為什么發出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世界里,這里有親人的疼愛,朋友的關懷,師長的誨,這里有鳥語花香、明媚陽光……可是,這樣幸福的日子并不屬于每一個孩子,因為世界上還有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許多孩子因為戰爭失去了本該屬于他們的幸福生活,他們不得不在死亡線上掙扎著,有的失去了自己摯愛的親人,無家可歸。有一個中國孩子給前聯合國秘書長寫了一封信,信中包含了一個孩子對和平的渴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傾聽他的心靈呼喚吧!
2、板書課題: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師:雷利在這封信中對聯合國秘書長說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1、將課文讀通讀順,讀不通的地方反復朗讀幾遍。
2、點名讀課文,師正音。
三、精讀感悟
過渡:相信大家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已經有所了解了,那么他一個中學生為什么要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信,發出這樣的呼聲呢?
帶著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再深入地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作點旁注。
1、學生自學課文,師巡視指導。
2、交流,點撥:
第一層理解:爸爸在執行維和行動中犧牲了,很悲痛。
⑴ 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1~4小節。
師引導概括出:工作出色、愛妻子、愛孩子、熱愛和平。
、啤【毩暲首x課文。啟發:你認為在讀這一部分內容時應帶著怎樣的感情?(激動、悲傷、驕傲)
、恰↑c名朗讀──學生互評:
、取↓R讀第3小節。
⑸ 第3小節的.結尾處連用了三個“和平”,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借爸爸的口表達了自己熱愛和平,迫切希望世界和平的愿望。)
、省〗處熞x:
所以聯合國秘書長對爸爸的殉職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一名……素質”。
第二層理解:和平之神還沒有永駐從間。
師: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到?
、拧W生交流:
相機出示“世界并不太平──”。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大家可以聯系課前的預習來交流。(師點評)
、啤W生自由交流:
師點評:看來是個關心時事政治的人;你的課外閱讀真豐富;你的預習很充分。
、恰⊙菔綾ai課件:
師小結: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只有錚錚的白骨和成堆的尸骸,它不僅是對生命的摧殘,更侵蝕著每個純潔的心靈。如果你看到了這些場面,你會對聯合國秘書長說什么?
⑷ 自由交流。
、伞е@樣的感情朗讀課文第5小節:
點名讀──集體讀。
師點評:看來大家已經讀進了課文,與小作者產生了共鳴。
師:如此嬌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經得起戰爭的摧殘,請大家一起欣賞兩首小詩《地球的呻吟》、《地球的呼聲》。
、省W生選讀──集體齊讀:
讓世界遠離戰爭,讓世界充滿陽光,充滿愛,是我們每個人的心聲,讓我們一起唱響《讓世界充滿愛》。
、恕W生欣賞音樂。板書:和平
四、小結升華
師:同學們,為了制止戰爭,讓世界充滿愛,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學生自由暢談)
【板書設計】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和平!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3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引導學生探究性創造性感受、理解。
。、積極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學習目標】
。、理解信的主要內容,感受小作者對父親的深切緬懷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2、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知道當今世界并不太平,戰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激發學生呼喚和平,渴望和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學習重點】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學習難點】
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復習導入:
。ǔ鍪菊n件:靈柩歸來)師激情旁白。
。、師:雷利看到爸爸的靈柩時,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二、圖文結合,把“畫”變成“話”,直入重點,讀中感悟
。薄⒆x悟第三自然段:
師: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描述的是這一悲慘的畫面?
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指名讀。評議。再試讀,讀出作者的感情。
師范讀。評議。
重點體會下面的句子:
⑴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
、莆衣犚娏,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病⒆x悟第二自然段:
師:從文章的哪個自然段看出他是一個愛孩子的好爸爸?指導讀爸爸的話。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評議。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交流感受。
。、讀悟第四自然段:
師:他失去了一個好爸爸,無比悲痛,然而,他又是自豪的,他為什么自豪?
指導讀第四自然段。
生自由讀,可以讀給對子聽,也可以自己讀,讀出作者的感情的變化。
推薦同學讀,評議。
齊讀。
三、聯系生活,把“話”變成“畫”,深入探究,突破難點
師:雷利的爸爸已經犧牲了,他為什么還要來呼喚和平?
生讀第五六自然段。
。ǔ鍪揪渥樱菏澜绮⒉惶剑簧俚貐^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生在小組內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談自己的理解。
匯報。
(出示課件)師展示搜集的資料,激情旁白。
交流感受。
四、激情朗讀,升華情感
師:雷利正是看到這些悲慘的畫面,他才發出了和平的呼喚,讓我們和雷利一起呼喚。
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齊聲呼吁。
師:這是雷利一個人的呼聲嗎?
再次呼吁。
五、聯系實際,自主實踐
師:為了呼喚和平,讓戰爭遠離人類,我們能夠做點什么呢?
。ǔ鍪揪W址)
師:我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和平鴿必將來到我們的身邊。讓我們共同祈禱吧!讓和平永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
。ǔ鍪菊n件)
師:同學們,我們行動起來吧,為維護和平獻出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養成邊讀邊思的習慣,并學會圍繞課題、課文內容提問,嘗試自主學習。
3、了解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揭開雷電之謎的故事,感受科學家獻身科學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圍繞課題、課文內容提問,能聯系上下文,品讀出富蘭克林的精神。
學生準備:
搜集關于富蘭克林的資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媒體播放:雷電
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景象?(雷電交加、電閃雷鳴、雷電大作……)
2、為什么下雨時會有雷電現象?今天,讓我們隨著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一起來——(板書課題:揭開雷電之謎)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問題?
預設:雷電之謎是什么?
為什么要揭開雷電之謎?
怎樣揭開雷電之謎?
揭開雷電之謎的結果怎樣?
二、初步釋疑,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試著在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做好標記。
2、交流:
雷電之謎是什么?板書:放電現象
富蘭克林為什么要揭開雷電之謎?板書:大膽提出
怎樣揭開雷電之謎?板書:風箏實驗
結果怎樣?轟動世界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結合板書概括地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深入研讀,感悟富蘭克林為科學勇于探索、獻身的精神。
1、出示第一節: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是1 8世紀電學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經冒著生命危險,從天空攝取閃電,揭開了雷電之謎。
。1)齊讀第一節
。2)理解:攝取
。3)“勇士”是什么意思?(有氣魄有膽量的人)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劃出能說明“富蘭克林是一位勇士”的句子。
3、學生交流
(1)學習第二節
從前人們一直認為,天空中出現電閃雷鳴,這是大自然在顯示神威。可是,富蘭克林卻大膽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種“放電現象”。1752年7月的一天,他親自做了一個吸引雷電的風箏實驗。
、僦该x
、谡f說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富蘭克林是一位勇士?
師引導理解:“人們、一直、顯示神威’’與“富蘭克林卻大膽地提出”作比較。
大自然在顯示神威——從前人們一致認為雷暴是天公的怒火,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而富蘭克林卻大膽地向大自然挑戰,勇氣可嘉。
人們——說明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而富蘭克林卻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敢于向大多數人挑戰。
一直——說明這種看法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了,富蘭克林敢于向傳統觀念挑戰。
親自做了試驗——說明富蘭克林敢于大膽實踐,用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ò鍟焊矣谔魬鸶矣趯嵺`)
過渡:富蘭克林敢于——,敢于——,真不愧于“勇士”這一稱號。但是在他冒著生命危險來進行風箏實驗中,我們更能感受到他身上無比的勇氣和膽量。
。2)學習三、四節
、僮屑氉x讀課文第三、四節,圍繞“風箏實驗”又有什么問題?
②質疑
預設:為什么選擇這樣一個天氣做實驗?做實驗的風箏與普通風箏有什么不同?在這種電閃雷鳴的天氣中,富蘭克林不怕嗎,他為什么愿意冒險做這個實驗?
、圻@是一個怎樣的天氣?抓文中的詞語來說說(烏云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而下……)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天氣?(7月雷雨多,適合實驗)
④做實驗的風箏和普通風箏有什么不同?指名學生復述制作實驗用的風箏的.過程抓住麻繩、鐵棒、銅鑰匙來思考設計的不同(風箏上安一個尖細的鐵棒是為了攝取閃電中的電流。麻繩本來是不導電的,可因為閃電中的電流太強了,所以使得麻繩上也帶上了一些電。銅是導電的金屬,能讓他切實感受到電流的存在,這給了富蘭克林最好的證明。)
、葸@樣的設計的確能讓富蘭克林切身感受到雷電中的電流,但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危險,再讀讀第四節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富蘭克林的勇氣和膽量?交流并出示句子:富蘭克林覺得手有點麻,當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銅鑰匙時,一朵藍色的電火花立刻向手指射過來。他感到手臂一陣麻木,差一點兒被擊倒。難道富蘭克林不怕危險嗎?不,面臨危險,富蘭克林沒有退卻,他心里一定在想——指導朗讀句子
、薷惶m克林對科學如此執著和癡迷,實驗成功了,他興奮地叫了起來——(生讀:)“這就是電,和實驗室里的電火花完全一樣!”
、哌@就是富蘭克林,一位勇于獻身的科學家,一位為了科學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科學家,這就是真正的勇士。(板書:勇于獻身科學)
、嘈〗Y:正因為富蘭克林有著為了科學堅持到底勇于獻身的精神,才會做這樣的實驗,多么讓人佩服!有感情地朗讀3、4小節
四、概括升華,總結全文。
1、富蘭克林的風箏試驗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為什么會引起轟動?你想對他說什么?
出示:風箏實驗轟動了世界,這是因為______,我想對他說:“________________”。
小組討論交流
2、師:雷電之謎終于被解開,它其實就是大規模的“放電現象”,這是個轟動世界的發現,但富蘭克林并沒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繼續不懈地努力,根據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造福于人類。
3、說說學習了課文之后,你對“勇士”這個詞語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師:“勇士”是指那些有力量、有膽量的人;是敢于向大自然挑戰、勇于用實踐證明自己的觀點的人;是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
五、課后作業
1、課外閱讀《富蘭克林傳》。
2、搜集一些勇士的小故事,和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11揭開雷電之謎
富蘭克林
大膽提出→放電現象←風箏實驗
敢于挑戰敢于實踐勇于獻身科
教學效果反饋:
通過釋疑感知課文,再利用板書幫助學生理清脈絡,概括課文內容,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學時,我以“勇士”作為學習的突破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感悟人物品質,收效也不錯。
不足之處:教學內容多,時間緊,朗讀訓練不夠。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5
學習目標
1、認識卓、盔等7個生字,會寫犧牲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執行、維護、給予等詞語。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含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在和平的環境里生活著?墒牵阒绬?這樣安定的生活并不屬于每一個孩子,因為世界上有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
2、多媒體配樂播放戰爭場面及戰爭中人們的悲痛與無奈。
3、看到這些情況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過渡:是呀!生活在戰爭中的人們,他們無時無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臨,因為生平意味著生的希望,意味著能心情享受陽光。同學們,今天教師想帶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國孩子,一位曾經被戰爭奪去父親的生命、飽嘗推動親人痛苦的孩子,讓我們一起聆聽這位孩子內心的呼聲吧。(出示課題)
二、重點學習第二部分
1、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讀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著重寫了什么?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請同學們重點朗讀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這幾段話中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刻,請找出來,再談談自己的體會。
4、集體交流:哪些地方讓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時,要特別關注下列語段,并按語段后的教學步驟,指導學生體會。
(語段:兩年多來,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父親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說: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我們與爸爸相約,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迎接他。)
1)爸爸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里會怎么想?
2)雷利寫信時想起爸爸那覺悟的目光和堅定的話語,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應怎樣把這種心情讀出來。
3)指導朗讀
。ㄕZ段: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全世界都聽見,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朗讀這段話,一邊計一邊想:讀著這段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當時你面對些情景,會有怎樣感受?
3)指導朗讀。
(語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圣壇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獻上一束最美的鮮花,因為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
1)哪些同學對這段話的印象最深刻,談談自己的感受。
2)本來卻被,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5、對于在維和行動中壯烈犧牲的父親,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學生齊讀一名卓越的觀察員,在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中體現了人道與公正的素質。
6、怎樣理解卓越人道與公正的素質?
7、伴隨著音樂,讓我們和雷利一起再次緬懷用生命保衛世界和平的爸爸,齊讀課文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聽寫本課新詞。同桌互相檢查。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過渡:雷利給聯合國秘書長寫這封信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緬懷被戰爭奪去生命的父親嗎?你是從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知道的?
2、默讀課文五、六、七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幾段話中哪些句子讓你學得最難理解,請畫出來。
3、著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A你從這句話中能體會到什么?
B結合課前你們收集的資料,舉出具體事例,請你在四人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C過渡: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更是無情的。只要有罪惡的子彈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殘。難怪作者會說———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不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4、戰爭給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災難,那些深愛戰爭苦難的孩子,他們過著怎能樣的.生活呢?我這兒有一份資料,大家可以小聲地讀一讀。
。ǔ鍪緮祿Y料:
在過去10年里,200多萬兒童在戰爭中被殺死,另有600萬兒童受傷,100萬兒童成為孤兒。
87個國家的兒童生活在6000萬枚地雷的陰影中。每年陸續有1萬名兒童成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國約有30萬男女少年和兒童在軍隊中當兒童兵,許多人還不到11歲。)
5、讀了這份資料,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6、(出示難民兒童畫面)戰爭中的孩子,飽受著戰火的煎熬,陽光般的年齡卻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時此刻,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
7、成千上萬的兒童因為戰爭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失去了本來應該擁有的幸福和歡樂。正因為這樣,作者在文章最后發出強烈的呼吁。鼓勵學生反復朗讀最后一段,邊讀國體會作者的情感,邊讀邊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指導實踐,升化情感
1、為了制止戰爭/保衛和平,雷利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下這封信。那么,我們能夠做點兒什么呢?
2、從大家的發言中,我能感受到你們以地和平的期盼。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最后的這段話,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
3、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最后一段。
四、課外延伸
短暫的40分鐘的課堂讓我們無法停止對和平的呼喚。和平、和平、和平的心聲永不停息。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我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給那些深受戰爭苦難的外國小朋友寫封信,也可以召開制止戰爭,保衛和平的主題班會。因為,讓和平永駐人間不僅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更是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心愿!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學設計10-24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12-12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12-13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07-04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11-07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07-04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教學設計02-26
語文《一個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08-02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范文07-04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