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華羅庚熱愛祖國,愿意把自己的知識奉獻給祖國的動人故事,教育學生樹立為祖國服務的志向。
2、運用自學結合老師指導的方法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默讀聽讀,思考并理解課文內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華羅庚為什么要回到祖國去。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華羅庚熱愛祖國,愿意把自己的知識奉獻給祖國的動人故事。
2、教育學生樹立為祖國服務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華羅庚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出畫像,介紹人物
1、(出示畫像)提問:同學們,這是我國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你認識他嗎?(華羅庚)
2、介紹華羅庚。
華羅庚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蘇金壇,1936年赴英國留學,1946年赴美國,1950年回國。他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研究,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3、板書課題:回自己的祖國去。
4、根據題目質疑。
問題:華羅庚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國?
(二)初學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能適當停頓。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提醒注意:華是多音字,當姓講的時候讀作“hua”。
3、同桌互相讀課文,糾正錯誤讀音,標出自然段。(十四個自然段)
4、指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意思。
(三)學習課文內容,體會情感
1、學習第一至九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至九自然段,邊讀邊想“這一天總算盼到了”,“這一天”是哪一天?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學生:“這一天”指的是“祖國解放的那一天。”
學生:從這話句中可以看出來。“我們的祖國解放了。”華羅庚揚了揚手中的'報紙,“這一天總算盼到了!”
板書:祖國解放
(2)在國外突然聽到祖國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華羅庚當時是什么心情嗎?
學生:我想華羅庚一定很激動。
他一定很高興。
(3)從哪兒看出他高興、激動的心情呢?請你從書中找出相關的詞語,用“——”畫出來,再讀一讀。
學生:從“急步”一詞可以看出他激動。“急步”就是很著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緒了。
從“揚了揚手中的報紙”可以看出他很高興。
從“斬釘截鐵”一詞可以看出他的決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1)過渡:華羅庚為什么要回到自己當時貧窮落后的祖國,而不在繁華的美國待著呢?
(2)默讀第十至十三自然段,邊讀邊想,他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國去?
(3)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其他同學思考;他們兩個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學生:美國教授瞧不起我們中國,他想留住華羅庚為美國作貢獻。
華羅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獻給自己的祖國,因為他熱愛自己的祖國。
(4)自由讀華羅庚說的話,討論:他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國去?
板書:獻給——不會遺憾——為祖國盡力
美國教授認為華羅庚回到自己的祖國是把學識拋掉了,而華羅庚認為不是這樣;美國教授認為他這樣做太可惜了,而華羅庚認為自己這樣做才不會遺憾。這一切都說明華羅庚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
板書:熱愛祖國
(5)齊讀華羅庚說的話。
3、學習第十四自然段。
齊讀
(四)總結擴展
你還知道哪些科學家愛國的故事?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了解華羅庚喜愛自己的祖國,情愿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的動人故事。初步懂得學有所成,應當報效自己祖國的道理。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理解華羅庚說的話,能理解他說話是的心情,再有語氣的讀出來。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
教學重難點:理解華羅庚的話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狀況
預習時提示學生查資料,了解華羅庚的有關狀況。可有學生依據資料自己介紹對華羅的了解導入,引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致。
二、學習課文
1、教學時,留意朗讀指導,特殊是華羅庚與妻子和美國教授的對話要指導學生讀出語氣。此時,可結合“語文天地”中3的要求讓學生讀中體會,體會后在讀。
2、重點指導第三五自然段華羅庚的話。
“這一天終于盼到了”這一天是指哪一天?(是指祖國解放的這一天)引導學生體會“疾步”“堅決”“喊”等詞語的意思。再此根底上引導學生讀出語氣。
3、學習課文第10~13自然段
華羅庚又一次說:“回自己的祖國去”是否只是簡潔的重復?讀的時候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4、學生反復朗讀華羅庚的話,體會他說話時的心情。
三、學生談感受。
其次課時
一、復習
1、朗讀課文
2、提問華羅庚為什么要回國?
二、學習課文中的生字
在識字教學中要留意以下指導:
處:左邊是衣字旁,不要少寫一個點。
令:與“今日”的“今”區分,不要少寫點。
沖:“沖著”的“沖”讀chong不讀chong
憾:“圓滿”的“憾”與“感”字比擬,加深記憶。
授:“授”可與“受”比擬,加深記憶。
三、思索溝通
為什么華羅庚放棄那么優厚的待遇也要回國回國?看一看“語文天地”中表現中國人傲慢的幾幅圖,完成“筆下生花”。
教學后記:
教學中我抓住文中人物對話來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華羅庚的愛國熱忱。在指導時,抓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體會情感,反復朗讀,訓練后效果較好,學生大多能夠讀出氣概。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了解華羅庚熱愛祖國,愿意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的動人故事,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字17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自讀課題,思考:讀了課題后,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2、學生質疑:誰回祖國去?為什么要回祖國去?回祖國去干什么?在什么情況下回祖國去?
二、初步讀文,掃清文字障礙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拼音、猜、問)
2、指名讀全文,正音。學生評議,解決“華、沖”在文章中的正確讀音。
3、同桌互讀。
4、生字卡片測讀識字情況,將不認識的字貼在黑板上,并提醒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注意其讀音。
點評尊重學生差異,靈活控制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已經認識的字可以略去不講,還給學生更多的`閱讀時間。
三、介紹時代背景,初步解答質疑
1、出示主題圖,師講解。
中國解放后,許多旅居海外的愛國人士紛紛回國,華羅庚就是其中一位。當他聽到祖國解放的消息后,毅然放棄國外舒適的生活、優厚的待遇,拒絕了朋友的挽留,登上回歸祖國的輪船,準備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
2、了解到這些之后,該用什么語氣讀這個題目呢?
點評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帶著理解讀,使整篇文章的情感渾然一體。
四、進一步理解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己默讀課文,邊讀邊寫出自己的理解。
2、小組交流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
3、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匯報學習結果。學生評議效果。
(1)輪讀、齊讀。
(2)分角色讀。
(3)表演。
4、匯報過程中,師恰當進行評價、指導。
(1)“這一天總算盼到了”。
“這一天”指哪一天?該怎樣讀??
(2)抓住哪些詞語就可以把華羅庚激動的心情演得更真實?
引導學生體會“急步”“喊”“斬釘截鐵”等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語氣,并表演出來。
5、出示主題圖,配樂。師總結性范讀最后部分。
把自己的學識獻給祖國,永遠不會遺憾。我是中國人,我要為祖國盡一份力量。這是一個愛國科學家的滿腔熱情。你能讀讀嗎?
點評最后的配樂范讀,自然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不需要提問,在朗讀中達到情感的高潮。
五、識字
1、測讀黑板上的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黑板上剩余的字。指名學生當老師講字,其余學生和老師補充。
3、同桌學生互測生字,全會讀得兩顆星,個別不會的得一顆星。課下互相幫助。
點評允許學生的個別差異,一節課下來會有孩子還沒有完全認識生字。此時,充分發揮學生之間互助、互查的作用。
六、交流
你還了解哪些關于華羅庚的事跡?小組內交流。留自己喜歡的作業。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4
一、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我班析現有學生30人,上個學期語文期末檢測合格率為100℅。雖然考試成績還算可以,但從語文素養方面來看,班里學生兩級分化嚴重,部分學生還沒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欠缺,課外知識較薄弱,古詩詞背誦積累有待加強。從整體水平來看,學生受方言生活環境影響,語言感覺不佳,口頭和書面表達都有待提高。
二、教學內容分析:《回自己的祖國去》是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文章記敘了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一件感人的故事。當年,身居美國的華羅庚從報紙上得知祖國解放的消息后,心情異常激動,帶領妻子和孩子毅然登上回歸祖國的輪船,準備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全文主要以對話為主,語言較淺顯易懂又簡練,人物當時的心情和滿腔的熱忱盡顯其中。根據此,我在教學中注重加強朗讀,給學生自主讀書的時間和機會,在誦讀中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可貴品質,從而使學生入情入境地去理解、去領悟、去欣賞、去運用。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華羅庚熱愛自己的祖國,愿意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的動人故事,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通過重點詞句理解文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語氣。
四、教學難點分析: 了解華羅庚堅持回國的.原因。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出示華羅庚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畫面的人物嗎?
2、介紹華羅庚
他身上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其中的一個。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讀,畫出課文中不認識的生詞。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感悟體會。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祖國解放了,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2、聽到祖國解放的消息后,華羅庚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激動)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1-3自然段,畫出有關語句。
3、課件出示:華羅庚下了車,疾步走進客廳,沖著他的妻子喊了起來:“中國解放了。”
從疾步、沖、喊”體會到的華羅庚高興、激動。
“我們的祖國解放了” 華羅庚揚了揚手中的報紙,“這一天總算盼到了”
師:“這一天”到底指的是哪一天?“總算”一詞可以看出什么?(祖國解放,華羅庚想回國已經盼了很久)
師:盼到了,什么又是盼到了?
師:什么樣的等待可以稱作是盼呢?
師:是呀,非常急切的心情,豈只是好幾天呀!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的等待呀!是日日想,夜夜思呀!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一段。
生齊讀課文。
4、誰能學著華羅庚激動的語氣讀一讀。(指定讀)
師:讀得很好!把華羅庚的急切心情讀出來。
5、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華羅庚回國的決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9自然段,畫出有關語句。
課件出示:華羅庚斬釘截鐵地說:“回去,回自己的祖國去!”
師:能說說“斬釘截鐵”這個詞的意思嗎?生:意思是華羅庚回國之心很強。
師:真棒!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斬釘截鐵”的意思是態度……
6、用斬釘截鐵一詞說話
7、指導學生用堅決的語氣讀一讀這一句話。
師:同學們的讀書本領真高!懂得從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去體會人物心情,老師真佩服你們!是啊,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身在異國他鄉的華羅庚夫婦知道后都非常興奮,非常激動,讓我們把這份激動之情用朗讀告訴大家吧。
6、分角色朗讀,(先分組讀后請一組同學全班展示)
課堂練習
1、華羅庚師什么時候回國的?(1950年初春的一天)你們可知道1950年的中國是怎樣的生活面貌嗎?
學生講述自己調查知道的資料
2、出示美國、中國生活圖片作對比。
3、介紹當時社會背景 :新中國未成立時,即使是中國人到外國留學,也是不能隨便出入國界的。所以華羅庚要等到中國解放了才回自己的祖國。美國科技水平高,咱們中國一直在打戰,顧不得發展。
4、看到這些, 此時你心中產生了什么樣疑問?
5、你喜歡住什么房子?可華羅庚卻放棄了什么?(前途)為什么?
6、華羅庚為什么要回國,他留在美國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小聲讀讀第10——13自然段,邊讀邊劃出能說明華羅庚為什么要回祖國的語句。
7、讀了這一段話,你感受到華羅庚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愛國)你有什么心里話嗎?
8、教師講述華羅庚回國后為祖國做的貢獻
作業安排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查找其他愛國志士的故事。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了解華羅庚熱愛自己的祖國,愿意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的動人故事。初步懂得學有所成,應當報效自己祖國的道理。
2、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理解華羅庚說的話,能理解他說話是的心情,再有語氣的讀出來。
3、學習課文中的生字。
教學重難點:理解華羅庚的話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情況
預習時提示學生查資料,了解華羅庚的有關情況。可有學生根據資料自己介紹對華羅的了解導入,引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致。
二、學習課文
1、教學時,注意朗讀指導,特別是華羅庚與妻子和美國教授的對話要指導學生讀出語氣。此時,可結合“語文天地”中3的要求讓學生讀中體會,體會后在讀。
2、重點指導第三五自然段華羅庚的話。
“這一天總算盼到了”這一天是指哪一天?(是指祖國解放的這一天)引導學生體會“疾步”“堅定”“喊”等詞語的.意思。再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出語氣。
3、學習課文第10~13自然段
華羅庚又一次說:“回自己的祖國去”是否只是簡單的重復?讀的時候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4、學生反復朗讀華羅庚的話,體會他說話時的心情。
三、學生談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課文
2、提問華羅庚為什么要回國?
二、學習課文中的生字
在識字教學中要注意以下指導:
處:左邊是衣字旁,不要少寫一個點。
令:與“今天”的“今”區分,不要少寫點。
沖:“沖著”的“沖”讀chong不讀chong
憾:“遺憾”的“憾”與“感”字比較,加深記憶。
授:“授”可與“受”比較,加深記憶。
三、思考交流
為什么華羅庚放棄那么優厚的待遇也要回國回國?看一看“語文天地”中表現中國人驕傲的幾幅圖,完成“筆下生花”。
教學后記:
教學中我抓住文中人物對話來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華羅庚的愛國熱情。在指導時,抓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體會情感,反復朗讀,訓練后效果較好,學生大多能夠讀出氣勢。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市、輛、汽”等16個生字,會寫“夫、市、價“等8個生字及以下詞語:城市、價值、客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華羅庚回國的原因。
3、感受華羅庚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樹立為祖國服務的志向。
教學重點、難點:
1、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和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展示資料,激發興趣
出示華羅庚的照片,介紹其生平事跡,讓學生對華羅庚有個初步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認識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通順,邊讀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分小組檢查讀書情況。
三、一讀代講,感悟語言
1、自讀第一部分,找出華羅庚與妻子的對話語句,自己嘗試著讀一讀。
2、指名讀對話內容,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讀?怎樣才能讀好。這樣在讀中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讀出應有的語氣。
4、出示第二部分華羅庚與美國教授的對話句子;學生同桌對讀,相互糾正。
5、重點指導最后一次對話,引導學生思考:華羅庚為什么堅決要回到祖國去?
四、暢談感受,體會情感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說說讀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五、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六、拓展練習
讓學生在爸媽的幫助下,搜集華羅庚的圖片或故事,舉辦一次“華羅庚的故事“交流會。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回自己的祖國去》課堂實錄07-02
《回自己的祖國去》公開課堂實錄07-02
《綠色的祖國》教學設計12-15
《我的祖國》教學設計04-24
《我必須去》教學設計06-04
我必須去教學設計06-25
網頁設計師如何去投資自己?07-03
認識自己的教學設計02-27
《自己去吧》教學設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