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的溪水》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清的溪水》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清的溪水》教學設計1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象系栽澆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溪水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環境保護的錄像片,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跟環境保護有關的課文《清清的溪水》(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象系栽澆負泥培坑澡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關系泥沙洗澡重新勝負澆水培土栽樹刨坑大象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負:上面是“刀”字頭,下面的“貝”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見”字區分。
培: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立”和“口”字。“培”字的第七筆是撇。
澆: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堯”字,注意“堯”字的右上方沒有點。
象:可以運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記憶,熟字像去掉單人旁就是大象的象。第六筆是:撇
栽:先寫“土”字頭,再寫“木字旁”下面的筆順是:斜鉤、撇、點。這是一個形聲字。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要求會認的字,讓學生結合語言環境讀一讀:
“小兔氣憤地說。”
“野豬跳進小溪,想洗個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臟,變成了一個小泥豬了。”
“野豬刨坑,大象栽樹。”
“溪水變成渾渾的了。”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清清的溪水》教學設計2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既有時代感,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全文十一個自然段,按照“溪水變黃-變黃的原因-溪水變清”分為三部分:一場雨過后,小兔發現溪突然變黃,原來是大象和野豬比賽誰有力氣,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樹,雨水把泥土沖進小溪,使清清的溪水變渾了,大象和野豬知錯就改,重新把樹栽好,溪水又變清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毀掉樹木,造成水土流失,就會使溪水變渾。要使溪水變清,就要多栽樹。
引導學生收集“環保”信息材料。如:長江、黃河、水土流失資料;林木遭到破壞的`資料等等。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懂得保護樹木的重要,培強環保意識。
教具準備:
1、結合課文的動畫材料;
2、小象、小豬、小兔頭飾;
3、課文錄音帶
教法運用:情景教學 愉快教學
學法選擇:讀-思-說-議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讀文學詞、學字(略)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
閱讀課文 理解文意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趣,出示課題
小兔的家門前有一條清清的溪水,可是有一天,突然變黃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這節課我們學習《清清的溪水》(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溪水為什么會變黃呢?(帶著問題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理解文意
1、讀課文1、2自然段
這兩自然段寫什么?(寫一場雨過后,小溪突然變黃了)
2、小溪為什么會變黃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3-9自然段)
a、出示動畫片理解文意,大象和小豬拔樹
b、指導朗讀
c、分角色朗讀
d、理解“勝負”、“不理”詞語的意思
e、理解:拔掉樹木,小溪為什么會變黃呢?
(學生自己發言、討論、歸納)
3、學生齊讀10-11自然段
示幻燈,請同學們溪水雙變清了,這是為什么呢?(大象和野豬又重新栽好樹了)
四、表演課文延伸文意
1、三名學生分別戴上小白兔、小象、小豬頭飾表演文意。
2、你喜歡誰?為什么?
《清清的溪水》教學設計3
一、教學課題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s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第18課《清清的溪水》。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既有時代感,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課文里有11個自然段落,分為“溪水變黃---變黃的原因---溪水變清”三部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毀掉樹木,造成水土流失,就會使溪水受到污染,變渾,要使水變清,就要多栽樹。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比、賽、負”等14個生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自己觀察圖畫,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溪水的特點。
4、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從溪水由清變渾,想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五、教具準備
大象、棕熊和白兔的頭飾、圖片,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及獎品。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昨天,我們認識了幾位好朋友,今天,他們來找我們了。(出示大屏幕,播放歌曲)
2、他們是誰呀?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4、學生讀題,
(二)初讀課文,復習生字詞語。
1、師范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可以分多少個自然段?
2、學生反饋。
3、學生認讀生字、詞語(師出示卡片)
4、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5、學生反饋。
(三)以讀為主,綜合學習
1、指名讀課文1—3自然段,想想:小兔在上游看見了什么?
2、看圖反饋問題(師出示掛圖)
3、下了一場雨后,清清的溪水突然變成渾渾的.(師板書:清清的-渾渾的)在“突然”下面點圓點。
4、指導讀課文1—3自然段,“突然”讀重些。
5、看到這情景后,小兔與大象、棕熊之間有一段精彩的對話,請學生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4-8自然段,想想:小兔的心情怎么樣?
6、讀完學生反饋(生氣)
7、從哪些詞看出小兔很生氣?找到后在字的下面點圓點。
8、(出示小兔、大象、棕熊圖)小兔說“你們毀掉了樹林,也毀掉了小溪!”這和小溪有什么關系?
9、學生反饋,師小結。
10、指導分角色朗讀4-8自然段。老師讀旁白,女生讀小兔的話,男生讀大象、棕熊的話。
11、大象和棕熊相信了沒有?它們是怎么做的?指名讀第9自然段。
12、讀完學生反饋。
13、齊讀第9自然段。
14、現在,它們知道自己錯了、該怎么表現來彌補自己的過錯呢?誰愿意讀第10自然段。
15、學生看圖說出它們是怎么表現的。
1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在“又”字下點圓點,思考:溪水為什么又變清了呢?
17、學生反饋(師板書:清清的)
(四)表演課本劇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清清的溪水》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學習新偏旁“衤”。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懂得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才能使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更加美麗。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字。
教學難點:能通過讀課文,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投影插圖生字卡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要求:掌握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規范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18課:清清的溪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如,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還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出示會認字字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檢查認讀。
(1)小組檢查(抽讀)
(2)師生交流:開火車讀(師邊聽邊糾正)
3、出示沒標拼音的課文進行朗讀。
(1)自由讀,邊讀邊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幾位學生范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寫了哪幾個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
三、認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讓學生在小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況。
師:這些生字中,你會讀哪個字,請同學們在小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讀。
(2)請小老師帶讀。
(3)開火車讀。
(4)小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記住這個字的?
3、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互、象、被、掉"四個字,學習新偏旁"衤"。讓學生觀察字的筆畫和田字
格中的位置,教師示范,指導學生書寫。
(2)學生范寫生字"倆、讀、沿、朝"。引導學生在己認識偏旁和字的基礎上能自己正確
書寫。
(3)學生書寫,互相欣賞,檢查訂正。
四、作業。
1、生字各寫一行。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
教學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能通過讀課文,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字卡:檢查記字情況。
2、課文寫了哪些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這兒個動物發生了什么事?
2、出示課文中的`兩幅圖:請選擇其中的一幅圖,說說這幅圖說的是什么?(交流)
3、出示圖1:課文是怎樣寫的?請自由讀一讀。
4、小組討論: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據學生的回答,學習3自然段。
6、小結
師:你認為大象、棕熊做得對嗎?為什么?如果再這樣做,大自然會變成什么樣?所以,
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會怎樣做呢?
7、學習第10、11自然段。
(1)過渡:同學們說得對極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錯了,它們也懂得保護大自然、熱愛
大自然了,你們看……(出示動畫課件)。
(2)指導讀課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動畫、讀了課文,你想對大象,棕熊說些什么呢?
三、深化練習,積累詞匯
出示課后第二題:
例:挖(坑)栽( )培( )澆( )
四、匯讀全文,整體感悟
1、自由讀課文,感悟課文。
2、小組分角色讀課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師質疑并總結。
1、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教育學生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清清的溪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清清的溪水教學設計07-03
關于課文清清的溪水教學設計07-05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06-29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與評析06-27
《清清的溪水》教學實錄及評析07-01
清清的溪水課后反思05-16
《清清的溪水》課堂實錄07-02
《清清的溪水》第二課時教學案例07-03
清清的小溪作文06-10
清清的小河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