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左、右 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左、右 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左、右 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場景里體會左右的位置關系,理解其相 對性,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處理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 題,能運用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發展初步的 空間觀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 系,學習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理解其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與右。
(1)提問:大家說說,我們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 們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2)談話: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 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 的好朋友嗎?誰來說說?(要求學生摸著說) [評析:通過自己身體上的實例,使學生獲得大 量感性材料,為正確確定物體間左右位置關系奠定 礎。]
。3)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評析: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體驗左和右。 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體會到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結合具體場景,進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關系。
。1)出示掛圖: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課的場景。 談話:小朋友,人的手、腳、眼睛、耳朵都有左之 分,那么我們坐的位置有沒有左右之分呢?我們一起 來看,畫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紅(女)是同桌, 你能說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嗎?
同桌討論,嘗試說說小明與小紅的位置關系。 交流反饋,引導學生正確說出小明坐在小紅的左 邊,小紅坐在小明的右邊。
提問:有的同學說“小明坐在左邊”,這種說法對 嗎?為什么?
討論使學生明確:在描述兩個人的位置關系時, 要說清楚誰在誰的左邊或右邊。
提問:你還能看圖說說哪些物體有左右的位置關 系嗎?同桌討論后匯報。
[評析:緊密結合小朋友上課的情景,引導學生討 論交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理解和掌 握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逐 步發展空間觀念。]
(2)聯系教室真實場景,強化對左右位置關系的 認識。(“想想做做”第1題)
讓每個學生說一說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誰, 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誰,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 回答。
選同桌兩個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說一說誰在誰 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選橫排里的三個小朋友,請學生說說中間小朋友 B所處的位置。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一會兒說B在左邊,一會 兒說B在右邊。
講述:我們在描述某一物體位置時,一定要說清 楚,說完整,它在誰的左邊或它在誰的右邊,而不能光說它在左邊或右邊。
[評析:聯系實際,在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某 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而說的。]
讓學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說一說所處的位置。
[評析:通過說說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處的位 置,培養學生觀察、描述位置關系的習慣和應用意識, 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二、鞏固深化,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擺一擺。(“想想做做”第2題)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數學書擺在課桌的中間,把 文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右邊,把鉛筆擺在文具盒的右 邊,把學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左邊,把橡皮擺在學具盒 的左邊。
。2)讓學生說一說,擺在最左邊的是什么,擺在最 右邊的是什么。從左數,文具盒是第 個,從右數,文具盒是第 個。數學書的左邊有什么,右邊 有什么。
(3)請同桌合作,自由擺放學具,再互相說給同桌 聽,指名幾人交流。
[評析:通過擺一擺、數一數、說一說,把操作、觀察 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自由擺放學具的活動,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發展了思維,培養了創新意識。]
2.說一說。
。1)“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丁丁和拉拉跟著媽媽去超市購物,他們來到了玩具柜臺。呵!那么多玩具,挑選什么呢?媽媽規定每人只能買一樣,并且不能說出它的名字,只能說 出它上、下、左、右的鄰居各是誰。
提問: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會怎么說 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據他的說法,猜出他想買的是什 么嗎? (評析:給單調的練習賦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極大 地調動學生主動觀察、猜測、推理、交流的積極性,讓 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和情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 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評析: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綜合運用 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詞描述物體位置,每個學生都 有說的機會,人人參與,人人表現,學生真正成為學習 的主人。]
三、實踐活動,增強應用意識
1.想一想。
談話:老師有一個問題問大家,我跟大家面對面 地站著,(舉起右手)請問:老師舉的是右手嗎?(可能有 的學生說是右手,有的說不是右手,說法不一)
請小朋友把右手舉起來再判斷一下,老師舉的是 不是右手。
。ń處熍e起右手轉身與學生同向,讓學生檢驗自 己的看法。)說明:我們面對面站著,因為方向相對,舉起的右手就剛好相反。
[評析:左右的相對性是本課教學難點,運用設疑的方法讓學生判斷老師舉的是不是右手, 引起學生 注意,引發思考;讓學生舉起右手與老師對照,促使 學生去體驗感悟;最后教師轉身驗證讓學生明白:面 對面站著,因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總之,這段 教學活動融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有效地 突破了難點。]
2.動腦筋。
(掛圖顯示學生上下樓梯的情況)讓學生觀察思 考:上下樓梯時應該靠哪邊走?誰走錯了?為什么?
(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基礎上組織全班學生表 演體驗。)
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成 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下樓梯時,應該靠右邊有秩序 地走。
[評析:看圖判斷左右,學生容易以自己為標準來 下結論。為此,組織有效的表演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 來,去感悟\去體驗,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方向的變化過 程,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時又對學生進 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四、總結點撥、拓展應用
談話:同學們,這節課玩得愉快嗎?在玩的過程中 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課后,到學校和家里再觀察觀察,找出各種物體 間的左右位置關系說一說。
[評析:教師富有情趣地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知知識匯報交流學習過程和掌握的學習策略,在自由的氛 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本領去探索周圍更廣闊領域 知識,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的課堂總結是必要的,有價值的。]
總評
“認識左、右”這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場景 里體會左右的位置關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決日 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從學生已有 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兒童年齡特點,讓他們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生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較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融于生動有趣的、學生感興 的活動中,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體驗左右的 置關系及其相對性。如組織學生利用自己身體上的 右開展有趣的游戲活動,組織學生運用身邊的學習 品進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動,創設購買玩具的情景組 織學生開展猜測、推理活動,組織學生表演上下樓梯 體會左右位置與判斷者的關系,這些無不激起學生學 習數學的興趣,實踐了《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讓 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的理念。
2.注意數學學習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充分利 用書上的練習與場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 實例,無論是新課引入、范例的選擇還是練習的設計、 作業的布置都將學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 去發現、去比較左和右的不同,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了解其相對性,真正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運用數學, 實踐了《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選取密切聯系學生 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 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的理念。
認識左、右 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6~37頁例3及相應的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會辨認左、右方向,會這些方向詞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體會左、右方向的相對性。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會辨認左、右方向,會這些方向詞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我們前面認識了上、下、前、后,下面我們一起做個反動作練習的小游戲,游戲之前誰來說說什么是反動作?
學生回答后,師生共同做反動作游戲,從中練習上、下、前、后等方向。
二、教學例3
1.認識左、右
教師:大家喜歡做這樣的游戲嗎?喜歡的請舉手。
如果全班學生都舉右手,教師則問學生舉手的這只手是左手還是右手;如果有的學生舉左手,有的舉右手,則按以下的方式組織教學。
教師:同學們有的舉這只手,有的舉那只手,你能告訴老師你舉的哪只手嗎?
如果學生表述不清楚,教師則
出示例3上面的舉手圖。
教師:和圖上這個小男孩舉一個方向的手的小朋友站起來我看一看,把你們的手舉起來,看看和小男孩舉的是一個方向的手嗎?
教師:圖上的小男孩告訴我們,你們舉的這只手是左手。和小女孩舉一個方向的手的小朋友站起來我看一看。
學生站起來后。
教師:把你們剛才舉的手舉起來,看看和小女孩舉的是一個方向的手嗎?你們舉的這個方向的手叫什么手呢?對了,圖中的小女孩已經告訴你們了,這只手是右手。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認識左右。
教師板書課題。
教師:我們都有兩只手,左手和右手。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舉舉你的左手,再舉舉你的右手(老師背對學生舉起)。大家能說說我們在生活中常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學生舉例略。
教師:左手所在的這個方向是小朋友的左邊,右手所在的方向是小朋友的右邊。
下面請小朋友左手指一指你的左邊,說一說你左邊有哪些小朋友,再右手指一指你的右邊,說一說你右邊有哪些小朋友。
學生指、說略。
教師:還有哪些器官分布在我們身體左邊和右邊呢?你的左手和右手分別摸一摸,說一說。
指導學生邊摸邊說,比如左手摸著左耳說:“這是左耳!痹儆沂置叶f:“這是右耳。”
學生獨立活動后再抽學生回答。
教師:對了,現在小朋友們分辨左右時是自己的左右手來分辨的,自己左手的方向就是左邊,右手的方向就是右邊。小朋友可要弄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呀,再把左手舉給老師看一看。
2.練習鞏固
教師:剛才小朋友已經學會左手和右手來判斷左和右了,下面我們就來做個機器人游戲,我做遙控器,同學們做機器人,我發出指令,比一比哪個機器人做得又快又準。機器人準備好了嗎?
學生準備好后,教師發出指令讓學生做一做。
。1)伸出你的左手擺一擺,伸出你的右手擺一擺。
(2)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
。3)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4)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5)摸摸左耳朵,摸摸右耳朵。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6)左眼眨三下,右眼眨三下。
出示第36頁小紅與蘋果圖。
教師:小朋友剛才做得不錯,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幅圖,你能說一說蘋果在小紅的哪一邊,筆盒在小紅的哪一邊?小紅的`右邊還有哪些東西?小紅的左邊呢?
3綜合練習
。1)找鄰居游戲。
教師:我們在前面學習了前、后,這節課又學習了左、右。下面我們這些知識來做個找鄰居的游戲。誰先說說什么是鄰居?在我們的教室里,誰是你的鄰居?
游戲方法:
教師任意找一位學生A站起。
A說:我的前面是××(全班同學一起說是B)。
如果說對了,B站起來說:“答對了”。
A可以問自己前、后、左、右4個方向的鄰居。
教師找3~4人,共同做這個游戲。然后每人都找出自己的鄰居,告訴同桌。
教師:每位同學都找到了自己的鄰居,在以后共處的日子里可要相互團結、相互幫助。
(2)“找朋友”游戲。
教師:同學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鄰居,老師也要找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只要符合我要求的就是我的好朋友。
教師說要求,由學生確定誰是老師的好朋友。如老師說:“每排從左數第二個同學都是我的好朋友。”或“從前面數第四個同學都是我的好朋友!被颉皬淖髷档5個,從后數第6個,同時符合這兩個要求的是我的好朋友!钡,全班學生說出這些學生的名字。
三、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教師:現在讓我和我的好朋友握握手,現在全體起立,請一、三、五排同學向后轉,伸出右手和你對面的同學握握手。好,握著別松開,你發現什么了呢?你的朋友伸的是右手嗎?為什么你的右面和你的朋友的右面不一樣呢?
學生討論出,這是因為轉動改變了方向,一、三、五排同學向后轉后,他們的右面變成了沒有轉動學生的左面。
教師:從中你發現什么?
教師:這個發現很重要?纯茨銈兊臅36頁,圖上的小朋友都是背對著你們坐的。你知道編書的叔叔阿姨為什么要這樣畫嗎?
讓學生理解畫上的學生所看的方向和我們看的方向是一致的,他們的左右和我們的左右方向相同。
教師:如果書中的這些小朋友轉過身來,他們的左右方向和我們的左右方向是一樣的嗎?
四、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第37頁的課堂活動。
完成第2題時,指導學生把書轉動,使騎車人背向著自己,再來判斷騎車人的左右。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知道些什么?
【認識左、右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左、右”教學設計12-22
作文男右女左06-22
愛在左感恩在右作文02-14
左先生是男友,右先生是備胎07-12
愛在左,責任在右的演講發言07-04
左先生or右先生 誰才是對的人?07-12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書筆記11-11
你要左先生還是右先生?07-12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右左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