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P63~65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過程,加深對周長的理解,初步形成計算周長的能力。
2.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認識到相同個數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并能理解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為什么不相等。
教具、學具準備:實物投影儀一臺、長方形正方形紙各一張大的、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硬紙片每小組20張。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北菊n設計以這一基本理念為指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線”,重社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鼓勵算法多樣化,努力使學生在探索交流中獲得新知,同時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課題。
1.提問: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周長”,誰來舉例說明周長是什么意思?
。ń處熆啥嘧寧孜粚W生舉例說說,學生的回答肯定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有困難可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三角板、課桌面、樹干等說起,再逐步抽象到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指什么。)
2.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紙,讓學生上去指一指它們的周長各是指哪里的長度。
[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指一指等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從形象感知逐漸深入到建立表象的層面,同時也使用權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導入: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舉例以及指一指知道了周長的意思,我們來看生活中的一個問題。
二、探索交流、展開新課。
1.投影出示課本上的例題,學生讀題。
2.“理清題意。
師:誰來指一指這個籃球場的周長在哪兒,并告訴同學們哪條邊是26米,哪條邊是14米?
師:看懂了題目的意思,誰來告訴同學們你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理解的?
。ㄍㄟ^指一指、想一想使學生認識到求籃球場的周長實際上就是求籃球場四條邊長度的總和。)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對題意理解得很清楚,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道題你準備怎樣解答?
。ㄟ@里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想的方法來算一算這個籃球場的周長。
。ń處熝惨暳私鈱W生做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師: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就知道大家都成功了,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拿到前面來展示一下?
。▽W生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方法,同時要求學生說出這樣做的道理。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板書)
學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這四種:
。1)26+14+26+14=80(米)
。2)26+26+14+14=80(米)
。3)26*2=52(米)
。保矗玻剑玻福祝
52+24=80(米)
。ǎ矗玻叮保矗剑矗埃祝
。矗埃玻剑福埃祝
師:大家已經總結了四種方法,用這四種方法計算這個長方形籃場的周長都必須這個長方形的什么?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到這里求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無論用哪種方法都要知道它的長和寬。)
師:請同學們說說,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并說說這種方法的意思。
(這里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說完整的話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更要注意調控課堂。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各人喜歡的方法肯定有所不同。在討論四種方法時可能對第1種方法和第2種方法不屑一顧,從而有些不耐煩,教師要及時對該同學的發言進行肯定并重復,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滲透體現新課標“鼓勵算法多樣化”的新理念。)
師:現在我們發現求長方形的周長有這么多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說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
。▽W生交流后請一名學生總結一下。)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是有這么幾種,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矗跋胂胱鲎觥钡冢鳖}。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對個別差的可稍作指點。集體訂正后可粗略統計正確情況。)
。怠霸囈辉嚒。
師:通過這兩題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掌握得很好,如課換成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長呢?(投影出示試一試)
師:這題是老師把算式寫在黑板上再來分析呢?還是同學們嘗試一下自己解答呢?
。圻@里由學生自己作主,充分體現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致力把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體地位,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品質,更進一步說明老師心目中有學生,把尊重學生放在首位。]
。▽W生練習,靜等幾分鐘。)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交流各是怎樣算的,同時看看你們那一組出現了哪幾種不同的方法?
。ㄓ懻摵笳堃唤M派個代表匯報,其它組如有不同意見可補充。)
[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給了學生探險索、發現知識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又能使組員之間形成觀點交鋒、思維共享,達到學習互補的目的。]
三、組織練習、鞏固新知。
。保跋胂胱鲎觥钡冢愁}。
。ㄒ髮W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答,集體訂正時注意了解全班的正確率。)
。玻跋胂胱鲎觥钡冢搭}、第5題。
(要求學生先默看題目,然后說說對題目的理解,使他們認識到第4題實際上就是求一個長2米、寬1米的長方形的周長。第5題實際上就是求邊長是6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這里可讓前面題目做錯的同學上前板演,再有針對性地訂正。)
。常跋胂胱鲎觥钡冢额}。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拼圖”游戲,大家有興趣嗎?(投影出示題目)
師:請各組同學拿出小正方形紙片,同心合力,先按要求拼出圖形,再討論出問題的
答案,同時請組長安排一名同學作好記錄。
。▽W生動手操作、合作討論,教師可參與其中一組。)
學生到實物投影儀前匯報,肯定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答案。
師:由此可見,用相同個數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個長方形的周長是不相等的。為什么都是有6個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的和長方形,周長卻不同呢?你認為拼出的長方形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這里讓學生稍作討論,努力通過學生的回答得出因為拼出的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不同,所以周長也就不同,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拼出的長方形的周長與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長短有關。)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說,然后告訴大家。
。圩寣W生自己總結,既可以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又可以使學生從中總結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三年級上冊P63~6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測量,探索交流,讓學生感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計算。
2、在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里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探索交流,讓學生感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能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計算。
教學過程:
一、探索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ㄒ唬┨岢鰡栴},測量相關數據。
1、談話:今天的數學課我們還是從黑板說起。同學們都知道黑板的面的形狀是長方形的。工人師傅為了加固黑板,往往要給黑板一周加鋁合金邊。
2、指一指:你知道我們教室這塊黑板大約需要多長的鋁合金邊?誰能來指一指?
3、想一想:要求這塊黑板大約需要多長的.鋁合金邊,其實就是求什么呢?
要求這塊黑板面的周長,你需要知道什么?
。ㄐ枰篮诎宓拈L和寬,)
4、測量:請個同學跟老師合作一起測量
。y量之前先提問:你需要測量幾條長幾條寬?為什么呢?)
。康脭祿鍟洪L大約4米,寬大約1米)
【例題的呈現沒有給學生提供現成的條件和問題,而是選擇了學生熟悉的黑板作為研究對象。學生自己觀察,動手測量數據,不僅明白了求長方形周長所需要的合適的條件和一般需要條件,而且能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也培養了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的良好習慣!
(二)試求黑板一周鋁合金邊的長
1、測量好了長和寬,你能求出黑板面的周長嗎?
2、交流算法:說說自己的方法的意思。
學生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教師隨機板書:
A、4+4+1+1=10(米)
B、4+1+4+1=10(米)
C、4×2=8(米) 1×2=2(米) 8+2=10(米)
D、4+1=5(米) 5×2=10(米)
提問:請用方法C的同學們想想和方法A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再說說每步求的是什么呢?
大家都來想一想D方法,第一步求出的是什么?你能在圖上指一指嗎?第二步為什么要乘2?
3、比較:這幾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算法?說說你的理由。
【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等都是《數學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數學活動。在這里,沒有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把現成的計算公式直接告訴學生,硬把成人思考的解題思路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憑他們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策略去解決問題,然后通過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學生既可以加深對算法的理解,又可以博采眾長,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師不引導學生用所謂“最簡單”的方法,而讓學生自己逐步體會!
(三)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學校有一片籃球場,看圖:指一指什么是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
1、獨立解決
2、交流方法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雖未統一,但總有學生喜歡或已內化的方法。此處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讓學生逐步體會最簡單的方法!
二、探索交流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正方形手帕邊長25厘米,周長是多少?
。1)學生獨立嘗試。
。2)交流方法,說說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會有下列算法:
A、25+25+25+25=100(厘米)
B、25×4=100(厘米)
。3)比較:兩種算法之間有什么聯系?比較這兩種算法,你喜歡哪一種?
【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后,教材沒有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也作為例題出現,而是安排在“試一試”中,其意圖十分明顯。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解決這個問題是水到渠成的。】
三、實踐應用,及時反饋。
1、想想做做1
A:獨立解答。
B:交流討論: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一般應知道哪些條件?你是怎樣解決的?請說給大家聽一聽。
2、想想做做2
A:獨立解答。
B:交流討論:要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一般應知道哪些條件?你是怎樣解決的?請說給大家聽一聽
3、想想做做4、5
只交流,不解答。
4、想想做做6
拼一拼:同桌合作動手拼擺,在小組里交流各自的拼法及所求圖形的周長。
說一說:同學們拼出了這么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拼擺比較,你知道了什么?
【教材中“想想做做”的習題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適合不同的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讓學生在動手拼擺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
四、總結評價,布置作業。P64-65 T3 T4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02-03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12-18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教學設計02-04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05-31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9篇02-03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教學設計15篇02-04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02-06
小學數學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06-27
《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設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