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說起春節,那可是我們中國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每逢春節,大家都會團圓歡聚在一起。
每年的除夕夜,我們一家都會去爺爺奶奶家過年。我們要祭神佛、祭祖先,保佑來年大家都平平安安。奶奶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有我愛吃的紅燒肉、油燜大蝦、大閘蟹、白切雞,還有一條大魚,寓意著“年年有余”,當然也少不了湯圓和年糕了,寓意著“團團圓圓”和“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意思。真是滿滿的祝福啊!
吃好飯,我和媽媽去街上看煙花。煙花真是絢麗多彩,漂亮極了。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大傘;還有的像一條條雨絲,從天而降。真是美不勝收啊!當“噼噼啪啪”的炮竹聲響起時,我不禁想起一首詩:“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看看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我想大家一定是吃著年夜飯,看著電視吧!
除夕,讓我最歡喜的事就是爺爺給壓歲錢。壓歲錢裝在一個紅包里,要放在枕頭下面。爺爺希望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快樂成長。
正月初一,我們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去給長輩們拜年。這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是不是又熱鬧又有趣呢?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里,而陪伴我們的不只是美好的世界,還有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中華歷史五千年,有人為它,寫出了名著。為什么?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每一年,每一天,都有著特殊的意義;每一天都記載著中國的點點滴滴。
早在200多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出現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撫育后代。遠古人類的遺跡布滿大江南北。
經過多年的進化,遠古人類們學會了言語,制造工具,用火等,此外,他們還學會了——集體生活。
從三五成群的狩獵小隊,到幾十人的洞居生活……最后,演變成了國家。在國家中更出現了首領,政權,官吏等機構。
此后的兩千年前,雖然政權有分有合,各族交替興衰,族群時常遷移,但民族大融合還是歷史主流。
就是在民族的分裂,統一,戰爭中,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有首次統一中國的秦始皇,有雄偉大志的漢武帝,開創盛唐的唐高祖……無不都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作出過貢獻。
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我國獨創的藝術:詩文。當然最出名的是唐詩,宋詞,元曲。著名的詩人有李白,杜甫,王安石等。詩文更是成為了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
除詩文之外,中國的'藝術形式還有很多,如戲曲,更是享譽全球。
為什么中國的戲曲會這么有名氣呢?主要有三點:
第一,歷史悠久。我國民間的講故事,笑話,宮廷中的歌舞,表演都有曲藝的藝術因素。從唐代時開始,曲藝已經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開始形成。
第二,藝術豐富。曲藝雖然種類繁多,但它們都有著類似的藝術特征,各曲種主要采用的藝術手法有說,唱,演,評,噱,學。
第三,種類繁多。我國曲藝種類繁多,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曲藝藝術。據統計,至今活躍的曲藝還有400多種。
現如今,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自古以來,各族人民互相聯系,影響,形成了現在的中華民族,共同創造了祖國的光輝歷史和文化。我們也要繼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堅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定會滋養我們,讓我們受益終身。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以前,我根本不知道木偶戲是什么。今天,有一場木偶戲既將在我村的蔡相廟開演,我可不想錯過這次機會。
下午一點整,我和媽媽還有妹妹,一起來到蔡相廟。這里的'人真多啊!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了進去。好不容易找了個地方站著,等待看戲。戲臺上有張帷幕,帷幕的后面藏著許多木偶,有小姐,教書先生,還有孫悟空等。演出開始了,第一場是“夢里藏金”。背景是一個后花園,花園里有位老先生,正坐在小凳子上觀賞景色。忽然,一個書生走進了圓子……”這些木偶栩栩如生,簡直像真人一樣靈活。那些叔叔阿姨是怎么樣讓木偶動起來的呢?我看著看著,好奇心就來了。我偷偷地走到臺下,蹲在地上,順著帷幕的縫隙,只見有兩個人在操縱,看上是對父女。他們倆的手很靈活。那位阿姨操縱的是一位小姐,阿姨先鉤起兩根線,輕輕地一拉,那位木偶小姐的手就動起來了,還拿起一個小酒壺。那位伯伯操縱的是一個書生,只見他鉤起3根線,一拉又一拉,連續拉了好幾回,那位書生就把袖子甩了一甩,接著大搖大擺地走了………。”
節目演完了,我卻仍看得發呆。直到媽媽找到我,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早晨起來已經寫了一篇,想必再談已說不出什么了,但是還是要說說的,別說我啰嗦,這樣寫東西才是我喜歡的方式,隨意而自然。難得天氣很好,靈感也好。
漢服吧里最近爭吵漢服和國學的事情,有人很激憤,對于此事我還是很平靜,畢竟觀點不同而已,國學所含是如此廣闊而浩瀚,服飾只是它的一角,其實我也覺得服飾就是服飾,把它弄成政治意義不太好,服飾和政治難免牽強附會,服飾所代表的的純粹的文化意義是我們所喜愛它,喜愛中國文化的根本,硬要把服飾作為復興華夏的先驅,難免有右傾的錯誤。我一直覺得通過宣揚漢服,不是為了達到什么深層的目的,一是因為我們喜歡她,她有著本民族傳統的美,是符合我們審美的,但是社會是進步的,我們沒必要一定要讓它復出,二是我覺得通過服飾能讓更多的人關注和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他們也許會問,你穿的是什么啊?哪個朝代的服飾啊?這樣我們可以介紹更多的知識,來普及國學,使我們的人民去愛好文化,中國的文化,讓那些只知道COSPLAY唯美的人,也知道中國的服飾有多么美。服飾的革新,紋飾的改變都有它的韻味和魅力,我們從中能了解太多太多,穿著漢服,我會警告自己要涵養,要做有修養的人,這不就是它的意義嗎?從審美的角度來說,這是高雅的事情。另外我不排斥民族服飾,民族服飾是中華大一統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我們沒有必要瞧不起他,他也有他的文化和魅力,有人去搞漢民族服飾,就有人去搞民族服飾,和在一起才是中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嘛。我覺得所謂漢服運動,應當把它定位于對于傳統文化的緬懷和革新,有兩點,第一是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重新的審視,讓這個西方文化不斷流入的社會里看到中國本民族文化的美。第二是以傳統來滋養現代文明,用傳統的服飾來給人們以新的啟示,我們的道德,我們的文字,我們的一切都可以以傳統為基石而發展新的中國特色的文化內涵。這才是中國的文化。
撇去漢服的事情不談,單來說國學。國學熱的興起,無疑為我們弘揚和繼承傳統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這就好比我們身上穿著現代主義的婚紗,卻摒棄了內斂美一樣,現在的我們在不斷的`修煉內里,精神的匱乏是民族衰落的一個緣由,我們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我們更應該有強大的精神動力,精神文明。我們熱愛我們的文化,我們深知他的內里,我們更應該以時代的眼光去發揚他,去發展他。秉著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宗旨,我們把國學定位的很高,以它的積淀和魅力來說他有這樣的評價不為過,但是作為我們自身又如何真的能做到,使國學真正的復興和弘揚,使它真正的成為符合現代性,國家性,歷史性,延伸性的中國特色的文化內涵,這是個很大的命題,很長遠的計劃,需要每一個人中國人去努力的事情。這些年有太多的西方內涵被植入,我們不斷的在英語里拿出高分,卻無法在作文里寫出華彩,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失敗,當外國人說著流利的中文,寫著優雅的毛筆字的時候,作為中國人的我們不會難過嗎?這么美麗的文化我們為什么不去繼承?我們有什么理由去荒廢它?
國學所含實在太廣太多,在正統中華文化下,還有不少民族民風亦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們既然學習馬克思主義就該辯證的看問題,民俗的東西,是百姓的東西,是大眾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也許現在已經沒有人去關注,但我們也不該去丟棄。想學習簫和古琴,在書店里滿目皆是的鋼琴小提琴里,我怎么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個時候我便覺得中國人不能失了自己的根本,我們總覺得別人的東西好,為什么放著自己家的好東西卻視而不見呢?民俗文化在流逝,我感到痛心,小時候看過的神奇的剪紙藝術,皮影,還有很多我不曾知曉的民間藝術,我不知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的孩子是否還能看的見,還是說將來的他們看到的只是書本上記載的歷史?國學,國家之學,這是民族的根本,失了根本我們還有什么?
其實我們都有很好的愛好,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和敬仰,無論是因為漢服,詩賦,還是戲曲音樂什么,總之我們都是愛國學的人,我們允許在激辯中達到共識,而不是在爭吵里排除異己,我們應當正視的是問題的根本,而不是糾結于誰對誰錯。大家的心里都有一個夢,那就是希望華夏復興,中國的文化能夠被大家認同,這是我們的共識,就應該共同努力,我是個愛好國學的人,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愛好我們的傳統文化,這不是國家派給我們的任務,這是我們內心的渴望和想法,作為大學生這是更應該做到的事情,無論你是理科生還是文科生,因為你都是中國人,有個共同的名字“炎黃子孫”!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冰糖葫蘆,有古老的中國書法,有精美的剪紙,還有熱鬧的舞龍獅……我最喜歡的是中國古代的茶文化。
你知道茶的歷史嗎?茶最早是被人們當作食物應用的。尤其是在物資匱乏的原始社會,茶更是一種充饑之物。后來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飲茶也逐漸成為一種風俗,甚至在一些地區形成了飲茶文化。茶葉被食用之后,其藥用功效逐漸被人們發現和認識,茶葉隨之轉化為養生、治病的良方。人們在飲茶和把茶作為藥物使用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茶的.藥性很弱,但是具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此茶開始轉化為飲料,直到漢代,飲茶才成為一種新的潮流,滲透于社會的各個階層。三國以前是茶文化的啟蒙,晉代南北朝是茶文化的萌芽時期,唐代是茶文化的繁盛時期,宋代是茶文化的興盛期,遼金元時期是茶文化的返璞期,明清是茶文化的普及期,現代是茶文化的發展期。
中國茶有紅、綠、青、黃、黑、白六大類兩千個花色品種。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來歷,也有不同的文化,只要你細細體會,多多查閱就能得到更多的中國古老茶文化的知識。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在民間流逝,而今天我要說的,就是這其中的一種——捏泥人。現在估計有些人都不知道捏泥人是什么,捏泥人其實就是捏橡皮泥啊!能把泥人捏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的,也只有民間藝術家了吧。
那一次,我見到了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他是一位老爺爺,捏泥人的東西也很簡單:一大盒橡皮泥,一些刻刀類的`工具。由于現在捏泥人的人已經很少了,所以捏泥人的老爺爺面前圍攏了一群人。我湊上前去看,只見老爺爺面前的桌子上放著許多捏好的泥人,有手持金箍棒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有維護世界和平的奧特曼,還有呆頭呆腦的豬八戒……真是惟妙惟肖,現在,老爺爺正在捏一條小金魚,只見他取出一塊紅色的泥,東按按,西按按,不一會金魚的身體就被捏出來了,老爺爺又取出兩小塊黑色的泥,用手指一壓,兩顆黑眼睛就鑲上去了。最后,老爺爺給它按上了一條扇子狀的尾巴,頓時,一條活靈活現的金魚就躍然指間。老爺爺剛捏完,又有人邀請老爺爺捏一個豬八戒。老爺爺先捏了一個豬八戒的身子,又做了豬八戒的袈,九齒釘耙……我發現老爺爺的那雙手雖然布滿老繭,卻靈活自如,短短兩三分鐘的時間,一個鮮活的豬八戒就引起了周圍一片叫好聲。這就是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我希望像捏泥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被我們保護住,不被時間沖淡。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漢字是中國文化之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寄讬者,中華民族視之若祖先之生命,無限敬惜與愛護她。中華民族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史,漢字是其承載者,傳播者,見證者,昭示者,從甲骨文、金文以至于今天之楷體,中國漢字三千年永垂不滅,輝光常新,令全世界人民為之動客,為之起敬,為之驚嘆,這實在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了不起的偉大奇跡,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欣慰和自豪,應在更高的層次上學習和運用漢字、漢語,開掘五千年文化典籍的寶藏,繼承它,宏揚它,創造更加美好燦爛的中華民族現代文化,貢獻于世界,這應是我們每一個中華民族兒女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大任!
二十世紀末,我國科學界、文化界的英才,終于發明了漢字輸入法電腦打字機,其輸入速度遠超于拼音文字,同時創造了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以及電子出版系統,使印刷業高迅度發展,這也是我國乃至世界印刷史上的大事。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漢字相結合,引起了國人對漢字的重新審視,同時也為復興漢字文化創造了無比優越的條件。漢字究竟是科學的、智慧的文字,還是落后的、僵死的文字,將不辯自明矣。
保衛漢字,復興漢字文化,振興中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關乎中華民族騰飛發展,自強自立,為世界人民做出貢獻的大事。漢字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宏揚漢字文化,使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世界文化的血液之中,這是中華民族每一個炎黃子孫責無旁貸的大事。現在世界上約有 85 個國家的高校都設了漢語課,約有 3000 萬人在學漢字、漢語,漢字、漢語走向世界,已經成為世界強勢語言之一。 21 世紀,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將會大展風采,為世界人民所歡迎。
漢字是世界文字惟一僅存的最古老而又輝光常新的文字,漢字應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國內,在西安或任何一個大城市,應建立中國漢字文化博覽館。文字研究者,語文教學者,應該以 “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 的精神,以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新的思維,對漢字作多元化的研究,闡釋漢字原創性之奧秘,為復興漢字文化的偉大事業做出貢獻。應該大力發展漢字文化產業,全社會都應重視、關注、推動漢字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多了,有文學、藝術、舞蹈、美術、體育等等……今天,我來講講我們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民間藝術自古以來就有載歌載舞的傳統,如漢族北方的快歌,南方的花燈等民間舞蹈。手上拿著手絹、扇子、花綢、頭上戴的帽子、面具、腰里綁的腰鼓、腰鈴、腳踏的高蹺。還有中國的民族舞蹈一般都以一個故事為依據,舞蹈刻畫的.人物形象生動,活靈活現。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許多許多。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愛我們的祖國。
我們應該像保護國寶大熊貓一樣,動員一切力量,動用一切手段,把中華優秀文化的香火接觸下去。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中秋那天上午,我們一家去奶奶家,我們帶了很多月餅。中午奶奶做了很多包子,我們吃得很飽。晚上我們出去看月亮。我們走到廣場中間,我么抬起頭看月亮,月亮看的不清楚,這讓我們很失望,忽然!奶奶讓我們去一個地方。我問:“奶奶,您要帶我們去哪呀?”奶奶高興地說:“有一個地方看月亮很清楚!”聽到這句話,我們右邊的高興起來。過了一會,奶奶大聲地說:“到了!”我疑惑的.問道:“奶奶,這就是您說的地方?”奶奶高興地說:“這就是看月亮最清楚的地方!”我們抬起頭來看月亮,啊!好清楚啊!媽媽大聲叫道。媽媽高興地說:“月亮上有一個老奶奶,有一個小寶寶,還有一棵大青樹。老奶奶抱著小寶寶在樹下哄寶寶睡覺!”媽媽說完,我有抬起頭看月亮。圓圓的月亮就像一個老奶奶,小星星就像小朋友,老奶奶給小朋友們將好聽的故事,他們可高興了。
我們看一會月亮就走了。在回家的路上我高興地說:“我真想張一雙翅膀,那樣就可以看清楚月臉上到底有什么東西了。”我們到了家,我心里想下次我還要在這里看月亮!
【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與傳統文化的作文01-15
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傳統文化的作文11-17
【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07-27
傳統文化的作文07-06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文化英語作文03-03
有關傳統文化的作文04-24
優秀傳統文化的作文07-20
傳統文化保護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