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 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今年的端午節和高考第一天同在,相信屈原會給廣大的考生帶來好運。端午節假期,我們放了四天,從6號到9號,玩的很開心,也有一些感悟。
8號下午,大家覺得無聊,去附近的“陳家大院”釣魚,釣龍蝦。我們打車過去,看到了很多農村的風景,確實美不勝收。到了之后,老板說每一根桿5元,就一跟大概三米長的小竹竿上綁了一根大概兩米長的線,一頭綁在桿的盡頭,另一頭系了一個夾子,夾子里夾著特制的一片豬肝,然后配套的工具是漏勺,漏勺是用三米廠的小竹竿和魚網制成的簡易工具。如果發現龍蝦咬餌了,就慢慢提起來,然后用漏勺把它漏上來。
我們四個人每個人一根桿,一個漏勺,剛開始十五分鐘,我們都沒有收獲。滿滿地,看著別人怎么釣龍蝦,我們也摸索到了其中的竅門。要先把那個餌放在水底,然后過一會兒把桿滿滿地提起來,如果有龍蝦咬餌了,再慢慢地地道水面下一點點,能看清楚就行,然后再用漏勺把它漏上來。其實有的龍蝦還是蠻聰明的.,所以我們的釣龍蝦也并不輕松。滿滿地,我們更加熟練了,釣起來的龍蝦也多了起來,一直釣到了下午五點左右,我們才離開,大概了釣了一斤多,不過覺得不方便弄,就沒有帶走,而是送給別人了。
我們出去了之后,洗了一下手臂,因為被水塘周圍的蚊子咬的很慘,弄得差不多之后,我們去了園藝山吃小龍蝦。作為一個失敗的生物入侵者,小龍蝦在中國還是蠻受到歡迎的。招攬客人的服務員十分熱情,我們經過仔細的篩選,進了一個感覺更優惠的店。小龍蝦看起來那么大一只,其實蝦肉并不多,只是頭比較大而已,不過味道確實還可以,飽了飽口服。吃完飯,我們又邊走邊聊天,就回去了。
釣龍蝦不愧是一個考驗耐心的活動,周圍蚊子也多,一個浮躁的人無論如何在這種環境下是釣不起來龍蝦的,雖然我沒有釣過魚,但我感覺道理是相通的,都需要一顆平靜的心。社會十分浮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一顆安靜平和的內心,才能做出更理智的決定。
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使我們需要關注的。理論結合實際,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端午節作文 篇2
記憶中的端午節就是吃粽子,只有端午節才有粽子吃。粽子香噴噴、甜絲絲、美味可口。今年的端午節,是我第一次在農村老家過的,過的有滋有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家鄉的端午節別有風味,厚重的傳統習俗和濃郁的鄉土氣息令人陶醉。包粽子、熬五谷粥、做香包、搓五色線,門頭上插艾草,家里邊還薰艾草。年過六旬的奶奶,給村里的孩子們做了好多香包,顏色不同形態各異,好看極了。蟈蟈狀的香包,身上翠綠翠綠的,兩只翅膀想要飛似的;小兔狀的香包,全身潔白,兩只紅瑪瑙般的眼睛閃閃發光;還有粽子香包、娃娃香包、五谷香包、生肖香包,真是應有盡有,琳瑯滿目。年近百歲的老奶奶嘮嘮叨叨地說:“端午不戴艾,人會變成怪。戴上五色線,驅妖又避邪。端午薰艾草,不怕蚊蟲咬。”逗的我們哈哈大笑。媽媽給我們包了“農村特色”的粽子,粽子餡全是土生土種的天然綠色食物。有軟米、小米、紅棗、柿餅、軟棗、花生、芝麻,還有各種各樣的'豆子和小藥材。散發出一股誘人的米香、棗香、豆香。一家四代人欣賞著香包,品嘗著粽子,談論著生活。歡聚一堂、談笑風生、喜氣洋洋。
爺爺繪聲繪色地講訴了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是我國勞動人民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年輕時就立志報國,他的富國強兵策略,讓楚國很快就強盛了起來。但楚王聽信壞人讒言,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后來秦國攻打楚國,楚國滅亡,人民遭殃。屈原悲憤至極,就跳進了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的詩人,就帶上屈原愛吃的糯米粽子,劃著船到汨羅江上,等候屈原的出現。”后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了解了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最大的收獲就是:屈原,這個偉大的愛國者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端午節作文 篇3
端午節帶著夏的熱情翩然而至,人們又開始興奮地忙碌起來。忙什么呢?挨家各戶都忙著包粽子、包餛飩、裹餃子、做香包,大街小巷忙著賣艾草,賣香包,一路上,人們總互相打著招呼:“買肉吃餃子嘍!”“你那香包真漂亮唉!”好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
在這個歡樂的節日里,我也想做一樣東西,做什么呢?請猜謎語:身披彩衣,肚子鼓鼓,下掛彩帶,聞聞香香。哈哈,大家一定猜到了吧。“香包!
”今天,我也要趁端午節,親手做個香包。想干就干,我和媽媽買了朱砂、香粉,帶上七彩線,就直奔外婆家。
剛進外婆家,就看見外婆正端坐在椅子上,聚精會神地做著香包。我迫不及待地上前細看,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香包都還只是個半成品,肚子里塞了不少棉花,都還敞著一個個大口子。外婆說,還得給它們放朱砂、香粉,最后封口呢。看外婆做得起勁,我立馬手癢癢。媽媽知道我的心思,隨手抓起一塊金燦燦的布遞給我,那塊布滑如錦緞,亮如絲綢,還說:“照這塊正方形的小布剪,再剪下兩塊來。”看著容易,做做難,滑布料,加上鈍剪刀,怎么也不好使,費了好大的'勁,仍然無濟于事,只好請媽媽幫忙才湊齊了三塊正方形的小布。
然后,媽媽叫我把三塊布縫起來。我心想:以前,我和姐姐在奶奶家常拿針做個錢包什么的,這還不是小菜一碟。我一手拿針線,一手抓布,從布的上頭往下扎,翻轉布,又一針刺過去。哈哈,兩塊布慢慢地連在一起了。正在這時,媽媽看見我的招式,哭笑不得地對我說:“照這樣縫,不知要到猴年馬月呢。”于是,媽媽給我做了一個示范。哦,我明白了,原來要像蚯蚓穿洞的樣子縫。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起來,一開始,笨手笨腳的,不是針腳寬了,就是針腳窄了,還歪歪扭扭的。后來,越來越熟練,不一會兒,就縫好了香袋囊。接著要放棉花了。等我把一團團的棉花塞進去后,原本癟癟的香包,就鼓鼓的了,像吃撐了肚子似的。隨即,媽媽又讓我把紅紅的朱砂,香氣刺鼻的粉放進去,一不留神,粉兒一股腦兒都倒了進去,連手兒都成了紅色,聞聞,還有淡淡的香味兒。最后,媽媽幫我封口,釘上流蘇,一只老虎香袋就完成了。
雖然我怎么看手中的“老虎香袋”,都不怎么像威風凜凜的老虎,雖然,大街上賣的香袋琳瑯滿目,形態逼真,可我還覺得自己的香袋最好,因為這是我做的第一只香袋,包含著我一種特殊的情感。我喜歡我做的“老虎香袋”!
端午節作文 篇4
和去年一樣,這個端午和平常日子沒什么區別,只是家門口插了一把艾草,我連粽子都沒吃。對端午節的期待,只不過是多了一天假而已。
記得小時候,一到端午節,外婆、姑姑、阿姨都來了,家里搬出一張大桌子,上面擺滿了食材與器具,大家圍著一起包粽子。我也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可我包不好,米總是從尖角縫里漏出來,好不容易包起來了,外婆又說,米沒壓實,線沒扎緊,煮起來不好吃。最后,總算包成了一個,樣子丑得很滑稽,大家一邊欣賞我的“杰作”,一邊笑:“這個粽子,等會就留著你自己吃吧。”“我才不愿給你們吃呢,自己包的更好吃。”我也不惱,跑進廚房,親自把這個粽子放進了大蒸箱的最上層。
等大家包好了粽子,就拿到大蒸箱里煮,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用慢火,粽子要在鍋里煮幾個小時,接著還需要捂好長時間,這樣蒸出來的粽子才又糯又有粘性。而這煮的當兒,我們就會一整天在家里窩著,難得有這樣的時間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兒。
其實,粽子的味道真的不怎么樣,吃粽子,也就吃的一種情懷。當然,粽子里飄出來的清香倒是實實在在的,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時的歡聲笑語也是久久散不去的。
可是現在,大家都吃買來的粽子,畢竟是買來的,吃起來肯定沒自家包的'好吃,而且餡兒也少,這也是我現在不喜歡吃粽子的原因吧。更重要的是,再也沒有了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的溫馨了。
雖說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可現在大家過這個節也就是走過場,還沒有人家的萬圣節、圣誕節隆重呢。
何時重“拾”屬于我們的端午呢?
端午節作文 篇5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很有學問。他是一位大夫,一直以來都受到了當時楚王的重用,一心想要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可是后來的昏君楚王卻聽信了奸臣的慌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過程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都已經被敵人占領了,百姓遭難,十分悲憤。于是我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帶著自己對國家的愛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了屈原投江的消息后,都非常悲痛,楚王得知了這一消息,也終于醒悟過來,可為時已晚,我們偉大的屈原早已跳江幾個時辰了,等到百姓們去撈屈原的尸體時,就什么都沒有了,于是他們便劃著船把食物仍進河中,希望魚蛟蝦蟹吃飽了,不要再去吃屈原遺體。
久而久知,也就形成了這個習俗,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會舉行龍舟大賽,這都與悼念屈原有關。
而且端午節還有一首兒歌,那就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來歷真有趣!
端午節作文 篇6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相傳,古時楚國的賢臣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為了避免屈原的遺體落入魚蝦之口,于是當地百姓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蝦。之后,每年五月初五世人劃龍舟以紀念之。
端午節劃龍舟,這流傳千年的傳統習俗,在家鄉莘塍顯得分外隆重。早在四月初旬,就會聽到熱鬧的鑼鼓聲,此時各個村子開始建造龍舟了。龍舟造好后,人們會舉行“上水”儀式。記憶中,家鄉人對于龍舟“上水”非常重視,他們請專門“看日子”的先生選個黃道吉時。到了龍舟“上水”時,除了喧鬧的鑼鼓聲,還要放煙花與爆竹。龍舟“上水”后,劃手們會先在自己村里的小河上來回劃上幾趟,邊劃邊大聲地喊著號子。接著,會劃著龍舟到“龍娘”的村子里拜帖。然而,這熱鬧的情景我向來只聞其聲不見其景,一是因為龍舟往往會選擇凌晨1、2點鐘“上水”。二是因為在家鄉還有一個特殊的規定,女性不能看龍舟“上水”。據說,倘若有女性即使是小女孩圖熱鬧偷偷地觀看,那條龍舟會遭遇不幸。因此,每個村舉行“上水”時,被喧鬧聲吵醒的我們盡管心癢癢,但誰都不敢起來瞄一眼。不過,“上水”后的龍舟在小河上競劃時,我們可以觀看了。
端午節前夕,男人們忙著端午節的龍舟,女人們也忙亂,她們預備著端午節吃的`。吃粽子、咸鴨蛋、甌柑是家鄉莘塍過端午節的另一個風俗。四月初一或十五,女人們把鴨蛋浸到鹽水里,封好,為端午節時吃咸鴨蛋用。除此之外,還要準備包粽子。墨綠的粽葉包起來的粽子,玲瓏可愛,糯糯的米飯摻合著各種美味的餡兒,有咸的,有甜的。咸的,有豬肉梅菜餡、蛋黃豬肉餡、豌豆餡等;甜的有蜜棗餡、豆沙餡等。
現在你們明白端午節的風俗習慣了吧!
端午節作文 篇7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一大家子的人都聚在了一起,過了一個熱鬧的端午節。
這天清晨,剛下過了一場小雨,地上還濕漉漉的,空氣中夾雜著雨后清新的氣息,讓人聞著就感到心情舒暢。這時,太陽正緩慢的從東邊升起,天也漸漸地變得晴朗了。
啊,真的.嗎!我驚訝的說,姐姐真的要來嗎?爸爸點了點頭,我高興的差一點沒蹦起來。接到姐姐打來的電話后,我立馬打起了精神,收拾東西,準備去奶奶家。
要走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天也明亮了許多,不再是那么陰沉沉的了,我的心情也特別的好。我和姐姐已經接近一年沒見了,好不容易她來了,我可不能錯過。到了奶奶家后,一大家子的人都在忙活著包粽子,我和姐姐聊完之后,也參與了進來。
一開始,我不會包,奶奶就耐心的來教我。首先拿兩片粽葉放好,弄成一個圓錐形,再加入大米和棗等餡,然后再把它包起來,纏上繩子:我的第一個粽子出爐了。雖然不太好,但畢竟是我親手做的,我還有那么一點的自豪感,我終于會包粽子了。
中午,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飯,是二爺親自下廚做的,有魚,有烤鴨,還有各式各樣的菜,讓我們大飽口福。下午,我和姐姐還有妹妹一塊去書市逛了一圈,每個人買著自己喜歡的書回去了。
下午,我們一起等待著煮粽子,然后再吃,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就是格外的香。不知不覺,天都暗了下來,姐姐該回去了,我們依依不舍的告別。
這一次的端午節真是熱鬧啊,這是我過的最快樂的一天。
端午節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喜洋洋。”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話,這句話與一個節日有關,你猜到了嗎?答案,當然是端午節了。今天,我度過了這個有意義的節日。
早上,我早早地起來,刷過了牙,突然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饞得直流口水,心里一想:難道是爸爸、媽媽與奶奶給我做了好吃的?我“跟”著香味走了過去。噢,原來是爸爸、媽媽與奶奶在煮粽子,怪不得那么香呢!我奇怪地問:“爸爸,今天為什么要煮粽子呀?”爸爸說:“兒子,今天是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聽了,一下子就高興得一蹦三千尺。只見爸爸他把紅豆先放到泡好的糯米之中,再加入醬油、味精、胡椒等作料,攪好拌勻,又抓了一點五花肉切成幾塊,拌在糯米之中,再用荷葉一點一點地把它包起來,一個精致的粽子就完成了!
粽子終于煮好了,我想也不想就抓了一個,剛一碰到粽子,“啊!”地大叫一聲,就把粽子丟到了鍋里,真是太燙了!我只好小心翼翼的提起粽子,揭開葉子,哇!一顆顆紅豆猶如瑪瑙一般鑲嵌在粽子之中,香味充滿了整個房間,咬一口,糯糯的,香香的,味道好極了!
吃過午飯,我與爸爸到集市上去買東西。剛一進集市,爸爸就像被什么東西吸引住似的',噢!原來是艾草!我好奇地問爸爸:”爸爸,你買這個干什么呀?”爸爸說:“這是端午節的風俗,人把它掛在家門口,驅除毒蟲,避邪氣。”爸爸還給我買了香包,像個小巧玲瓏的粽子,散發著股股香草味,可愛極了。我戴著香包,扛著艾草回到家里,把艾草放在大門兩邊,它就像兩把利劍,守衛著我的家。
快樂的端午節很快過去了,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作文 篇9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
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因此端午就這樣來的。所以這天要包粽子,劃龍舟。
今天媽媽說要教我包粽子,只見媽媽把棕葉包成漏斗形,然后把米到一半進去,把蜜棗或醬肉放進去,再把米倒滿,接著把粽葉蓋上,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綁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還是最喜歡端午。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美味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 :歡樂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童年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民間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7
端午節相關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5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