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積累文中的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重點難點】
抓住細節描寫,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懷
【教學準備】
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揭題,了解“戰象”
在古代戰爭史上,曾有過特種部隊——象軍,它在戰爭中發揮著類似現代武器坦克的作用。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沖鋒陷陣,勇猛無敵,它能破城門、毀營壘、折武器、踏敵軍、陷敵陣,常給敵方造成極大的傷害。
二、自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文中的生字新詞,并將理解不了的詞語圈畫出來。
交流,認讀、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
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嘎羧 亢奮 摩挲 象冢 威風凜凜 勢不可當 優哉游哉焦躁不安 橫遭不幸 暴斃荒野 泣不成聲 久久凝望 炯炯有神 浴血搏殺 長途跋涉 體力不濟 英武豪邁
說說以上詞語中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引導學生聯系課文的語言環境初步理解。
三、默讀課文,梳理課文內容
學生以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完成《作業本》2、4題:
第2題: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我產生的主要疑問是:
按事情發展順序補充完成下面的提綱:(英雄垂暮)——( )——(依依泣別)——( )——( )——(莊嚴辭世)
交流,反饋。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說印象
通過上節課的初讀,說說最后一頭戰象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下面的句式來說:嘎羧是一頭( )的戰象。(預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再說說課文所描寫、刻畫的哪幾個場景令你印象特別深刻?交流,板書:
重披戰甲 惜別村寨 憑吊戰場 自掘冢坑
二、抓住重點,細感悟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走進戰象嘎羧的內心世界,感受戰象嘎羧崇高的品質。課文比較長,我們可以采用怎樣的方法來閱讀呢?(提示學生采用快速瀏覽與潛心品讀相結合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5-23自然段,抓住那些細致描寫戰象嘎羧的句子潛心品讀,想想你受到了怎樣的感動,在句子旁邊簡要地寫一寫批注。
學生自主讀書,教師巡視,隨機指導學生在品讀的時候要抓住描寫刻畫嘎羧的那些感人的細節來體會嘎羧此時此刻的內心世界、心理活動。
組織交流,預設以下交流的重點,交流的順序可以隨機。
★感受嘎羧重披戰甲的情景——
我以為它精神好轉想吃東西了,就把兩串玉米扔下去。嗄羧用鼻尖鉤住,像丟垃圾似地甩出象房去,繼續焦躁不安地仰頭吼叫。破篾席里面有一件類似馬鞍的東西,我漫不經心地一腳把它踢下樓去。沒想到,嗄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了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點撥引導:當我把玉米扔下去的時候,嘎羧的情緒反應是怎樣的?(焦躁不安)從哪些細節中可以體會出來?(像丟垃圾似的甩出去)當我漫不經心地把類似馬鞍的東西踢下樓去之后,嘎羧的情緒反應又是怎樣的?(激動不已)從哪些細節中可以體會出來?(呼呼吹、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嘎羧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再聯系下文說說你的感動。(下文: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還記得那么牢。)
引讀體會。師:我以為它精神好轉想吃東西了,就把兩串玉米扔下去。生:嗄羧用鼻尖鉤住,像丟垃圾似地甩出象房去,繼續焦躁不安地仰頭吼叫。師:破篾席里面有一件類似馬鞍的東西,我漫不經心地一腳把它踢下樓去。生:沒想到,嗄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了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感受嘎羧惜別村寨的情景——
嗄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地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為嗄羧送行。許多人都泣不成聲。村長在嗄羧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捧著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嗄羧嘴邊。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點撥引導:最令你感動的細節是什么?嘎羧為什么要繞著寨子走三圈?如果它會說話,此時此刻會說些什么?請拿起筆在書上這句話旁邊寫一寫。寫后交流。
多么有情有義的嘎羧啊!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感受嘎羧憑吊戰場的情景——
嗄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點撥引導:嘎羧為什么要走到打洛江畔?哪些細節特別令你感動?
讓我們體會一下此時此刻嘎羧的內心世界吧。想象性補充說話: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它仿佛看見了( );
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因為這里( );
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仿佛在大聲地說:“( )”
多么令人感動的情景!多么令人敬佩的戰象!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感受嘎羧莊嚴死去的情景——
嗄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在地上挖掘起來。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嗄羧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于挖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淺坑來;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繼續挖,用鼻子卷著土塊拋出坑。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點撥引導:這段話詳細地描寫了嘎羧什么情景?作者在這段話描寫中重復最多的是那個詞語?(挖)作者是怎樣描寫刻畫這個“挖”的,找出來,讀一讀。(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于挖出了、繼續挖……)嘎羧為什么要這么費力地給自己挖象冢?它為什么不走到祖先留下的象冢去?
帶著我們的感動和體會,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土坑約有3米深,嗄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點撥引導:嘎羧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臨終的時刻,嘎羧還在看什么?它仿佛看見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
小結:戰象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感動。那一幕幕情景怎不令人肅然起敬?讓我們以有感情的朗讀甚至背誦,來銘記這頭令人肅然起敬的戰象嘎羧吧!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最后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
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能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1.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呢?
2.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么嗎?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后解決簡單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哪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老──重披戰甲──重臨舊地──自掘墳墓。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后,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匯報自主合作。
四、作業設計:
1.繼續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3
一、啟情導入:
孩子們,還記得我們上學期學過的那篇《與象共舞》嗎?(板書:象)說一說大象都能為人們干些什么呢?(1、說到象:是啊,這樣的大象就是戰象;2、沒說象:那你聽說過象還能幫助人們戰斗嗎?這樣的象被稱為戰象)(板書:戰)關于戰象課前你都收集了哪些資料?和大家說一說。
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第23課,一起去認識這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象,(板書:最后一頭)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匯報:
、賲⒖纪汉⒆,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嗎?
②自己的話同:說得不錯,還可以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嗎?
、哿_嗦:能精煉一些嗎?
、懿粫珶挘簛砜纯催@篇文章寫了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戰象誰?在自知生命大限已至時怎么做的?最后怎么樣?就像老師這樣試著用精煉的話自己練說主要內容。
3、結合剛才的初讀,結合你的課前預習,誰來說一說這頭戰象初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師板書:忠誠、善良,匯報不出善良不寫)
三、研讀,情感升華:
1、文章的`哪些重點語句讓你對嘎羧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批畫邊體會,同桌兩個人都批畫好了可以小聲地交流。(5分鐘)
2、誰先來交流?
3、匯報:沒想到:(板書P)(①詞全抓:你能結合課文來具體說一說你是怎么體會到的嗎?②先匯報“一下子”:就是這樣一個破舊的象鞍卻讓嘎羧一下子安靜下來,孩子,它先前是怎樣表現的?③匯報一個詞:就這段,你還從哪些詞體會到了?)(板書:一下子、久久)嘎羧見到象鞍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④只回答一個半句:還有呢?還因為什么?)正是因為這象鞍與它一同經歷了戰斗的洗禮,所以在它見到象鞍之后它才一下子安靜下來,它才久久地摩挲著,如果去掉這兩個詞表達的情感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出示大屏幕)自己讀一讀,誰來說?是啊,我們從這些重點詞當中真切地體會到了嘎羧對象鞍的懷念,這是一頭戰象積淀在心中深沉的情感啊,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這種體會練讀這段話,在讀的時候要注意變顏色的詞和加點的詞。
4、我們接著來匯報:(板書P)久久凝望(板書):站在這它曾經浴血奮戰過的戰場,嘎羧仿佛能看到什么?它一定是看到了當年那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又一幕。就這一段還從哪里感受得到?親了又親(板書):它為什么會對這塊礁石親了又親?這塊礁石一定是深深印在它腦海之中的。吼叫(板書):文章不止一處寫了嘎羧的吼叫,找一找還有哪些地方也寫了吼叫?(出示大屏幕)想想這三次嘎羧都在叫什么?(學生答:第一次。第二次。)兩次感情一樣嗎?那此時此刻站在江灘的卵石上又會吼叫什么呢?(學生答)孩子們,它僅僅是一頭戰象嗎?是的,它是一位讓人飲汨贊頌的英雄,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來讀一讀這一段!“它站在!
5、還有哪些地方也讓你感受到了?(板書P)自埋過渡:它就這樣一直挖著挖著,一直到東方吐白,我和波農丁才走到坑邊查看,我們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出示大屏幕)此時嘎羧再次凝望著天空它會想些什么呢?有誰能如此坦然地面對死亡?有誰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就讓我們再看嘎羧一眼:土坑約。
6、(板書P)引讀:它死了。它沒有。孩子你怎么理解這句話?它忘不了那片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忘不了那些曾經并肩戰斗的戰友,我們也似乎漸漸讀懂了嘎羧的心,那就讓我們用朗讀的形式祝福它吧:它死了。是的,這便是一頭戰象的忠誠與善良,孩子們讓我們最后送嘎羧:它死了......
四、積累拓展:
正是這頭戰象感動了作者,此時也感動了你,感動了我,感動了大家,假如你現在就站在“百象冢”前你會對它說上一句什么呢?
五、總結
我想如果嘎羧聽到你們的贊揚和祝福一定會安息的!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通過品詞析句來感受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提問:最后一頭戰象在臨死前都做了幾件事?
。ò鍟壕芙^進食、披掛象鞍、告別村民、重回戰場、埋葬自身)
二、講授新課
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戰象,從他的一舉一動中,讀出它豐富的內心世界。
(一)學習“披掛象鞍”。
1、重點讀讀描寫戰象舉動的句子,說說你讀出了什么?
2、出示句子: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從“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涌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3、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象鞍呢?竟能讓嘎羧流露出這樣的情懷?
。ㄏ蟀吧狭糁鴱椏,似乎還有斑斑血跡──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4、看到這個象鞍,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生聯想當年的戰爭場面,體會戰象的內心。)
5、你能讀出戰象的內心嗎?
二、學習“告別村民”。
1、出示句子:老人和孩子捧著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嗄羧嘴邊。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2、你讀出了戰象怎樣的內心?
3、這一部分你還讀出了什么?(村民對戰象的依依不舍)
4、感情朗讀村民和戰象依依惜別的場面。
。ㄈ⿲W習“重回戰場
1、出示句子:它站在江灘上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2、此時此刻,嘎羧的內心又是怎樣的,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3、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
。ㄋ模⿲W習“埋葬自身”
1、出示句子:“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备卖饶炜諘胄┦裁?
2、“它死了。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
3、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句子。
三、小結:
1、剛才我們隨著這頭戰象走完了它生命的最后一程,老師相信大家都被這頭戰象感動著,那么你讀懂戰象的內心了嗎?它是一頭怎樣的戰象?
。ò鍟褐艺\、善良、英勇、懷舊……)
2、作者是怎樣來描寫這頭戰象的?(抓住它的動作、神態,作者投入了自己的真情感,和戰象融為一體了。)
3、推薦作者的其它作品:作者沈石溪,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它寫的《第七條獵狗》、《一只獵雕的遭遇》、《斑羚飛渡》等作品都值得大家看。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并概括故事的主要情節。
2、理解戰象嘎羧的行為,分析其形象。
重 點: 把握文章內容,概括故事主要情節。
難 點: 通過品讀課文寫嘎羧具體行為的動作、神態的語句,引導學生體會嘎羧內心豐富的情感,分析它的形象。
教學準備:
1、課前預習,通讀課文,掃除生字詞。
2、通過查找資料,對戰象有一定的了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動物小說,課題是《最后一頭戰象》。并板書。
2、當我們讀小說、故事這一類文章時,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情節、主人公、精彩的部分)什么樣的小說,你覺得寫得很好?
3、小結:剛才大家說得很對,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理解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是讀好小說重點。所以今天我們的學習《最后一頭戰象》的目標就是看看這篇小說寫了什么?主人公在文中有什么樣的品質?
二、初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
1、大聲、自由、快速的讀一讀課文,找出不會的字詞,不理解的句子,用鉛筆圈劃出來。給每個自然段都標上序號,并想一想課文寫了那些事情?能否用簡練的話概括?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用小本子把主要事件記錄下來。
2、解決不會的生字,或難記的生字。如寇、躁。
3、指名說說課文寫了哪件事。教師歸納整理。英雄垂暮——重披象鞍——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4、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用“先……然后……最后…、”這一句式將嘎羧臨死之前做的事情連起來說清楚。
5、小結:我們在學習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辦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抓事件)
三、品讀感悟,分析形象
1、師:通過剛才對課文的梳理我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最后一頭戰象嘎羧之死,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嘎羧生命的最后一段歷程中的舉動,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感受戰象嘎羧崇高品質。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嘎羧赴死行為的語句,用筆圈劃出來。體會它內心的想法,并寫在旁邊。
2、學生自讀體會,劃記詞句,做批注。
3、討論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句子,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嘎羧的內心,總結出嘎羧的品質。
4、小結: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先找到相關句子段落,然后劃記描寫嘎羧行為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細細體會嘎羧內心的想法,從而感悟到了嘎羧內在的品質。
四、討論交流
1、文章中其它地方描寫嘎羧行為的語句,繼續感受戰象嘎羧崇高的品質。(引導學生體會出嘎羧身上所具有的戰士的品質、英雄的品質,忠誠、勇敢、團結、重感情、堅毅、感恩等)
師:嘎羧的記憶力驚人,它準確找到了戰友埋葬的地方;它的靈性感人,它和人的情感相通和死去的伙伴的感情相通;它英勇的氣勢振奮人,它認為戰士戰死在疆場,幾十年后仍然同戰友死在一起。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樣的感觸?
2、師生交流讀后感觸。
五、作業設計
1、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像這樣寫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情感的文章有很多,可以閱讀《第七條獵狗》、《斑羚飛渡》、《再被狐貍騙一次》等。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6
一、啟情導入:
孩子們,還記得我們上學期學過的那篇《與象共舞》嗎?(板書:象)說一說大象都能為人們干些什么呢?(1、說到象:是啊,這樣的大象就是戰象;2、沒說象:那你聽說過象還能幫助人們戰斗嗎?這樣的象被稱為戰象)(板書:戰)關于戰象課前你都收集了哪些資料?和大家說一說。
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第23課,一起去認識這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象
(板書:最后一頭)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
事?
2、匯報:①參考同:孩子,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嗎?②自己的話同:說得不錯,還可以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嗎?③羅嗦:能精煉一些嗎?④不會精煉:來看看這篇文章寫了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戰象誰?在自知生命大限已至時怎么做的?最后怎么樣?就像老師這樣試著用精煉的話自己練說主
3、結合剛才的初讀,結合你的課前預習,誰來說一說這頭戰象初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師板書:忠誠、善良,匯報不出善良不寫)
三、研讀,情感升華:
1、文章的`哪些重點語句讓你對嘎羧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批畫邊體會,同桌兩個人都批畫好了可以小聲地交流。(5分鐘)
2、誰先來交流?
3、匯報:沒想到:(板書P)(①詞全抓:你能結合課文來具體說一說你是怎么體會到的嗎?②先匯報“一下子”:就是這樣一個破舊的象鞍卻讓嘎羧一下子安靜下來,孩子,它先前是怎樣表現的?③匯報一個詞:就這段,你還從哪些詞體會到了?)(板書:一下子、久久)嘎羧見到象鞍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④只回答一個半句:還有呢?還因為什么?)正是因為這象鞍與它一同
經歷了戰斗的洗禮,所以在它見到象摩挲著,如果去掉這兩個詞表達的情感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出示大屏幕)自己讀一讀,誰來說?是啊,我們從這些重點詞當中真切地體會到了嘎羧對象鞍的懷念,這是一頭戰象積淀在心中深沉的情感啊,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這種體會
練讀這段話,在讀的時候要注意變顏色的詞和加點的詞。
4、我們接著來匯報:(板書P)久久凝望(板書):站在這它曾經浴血奮戰過的戰場,嘎羧仿佛能看到什么?它一定是看到了當年那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又一幕。就這一段還從哪里感受得到?親了又親(板書):它為什么會對這塊礁石親了又親?這塊礁石一定是深深印在它腦海之中的。吼叫(板書):文章不止一處寫了嘎羧的吼叫,找一找還有哪些地方也寫了吼叫?(出示大屏幕)想想前兩次嘎羧都在叫什么?(學生答:第一次。第二次。)兩次感情一樣嗎?那此時此刻站在江灘的卵石上又會吼叫什么呢?(學生答)孩子們,它僅僅是一頭戰象嗎?是的,它是一位讓人飲汨贊頌的英雄,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來讀一讀這一段!“它站在!
5、還有哪些地方也讓你感受到了?(板書P)自埋過渡:它就這樣一直挖著挖著,一直到東方吐白,我和波農丁才走到坑邊查看,我們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出示大屏幕)此時嘎羧再次凝望著天空它會想些什么呢?有誰能如此坦然地面對死亡?有誰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就讓我們再看嘎羧一眼:土坑約......
6、(板書P)引讀:它死了。它沒有。孩子你怎么理解這句話?它忘不了那片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忘不了那些曾經并肩戰斗的戰友,我們也似乎漸漸讀懂了嘎羧的心,那就讓我們用朗讀的形式祝福它吧:它死了。是的,這便是一頭戰象的忠誠與善良,孩子們讓我們最后送嘎羧:它死了......
四、積累拓展:
正是這頭戰象感動了作者,此時也感動了你,感動了我,感動了大家,假如你現在就站在“百象!鼻澳銜䦟λf上一句什么呢?
五、總結
我想如果嘎羧聽到你們的贊揚和祝福一定會安息的!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引導學生質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中,通過品讀重點詞句、感情朗讀、想象說寫話等語言實踐活動,體會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懷。
3.體會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讀課文中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語句,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
教學準備: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背景課件)
1.激情導入。(播放視頻)
2.嘎羧是這場戰斗中唯一幸存的戰象,也是最后一頭戰象。(板書課題)
3.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23課的.課題,齊讀。P121
二、速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這篇課文很長,有20xx來字,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嘎羧臨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2.討論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歷程當中做了哪幾件事?
相機板書:披掛象鞍 重回戰場 挖掘墓坑
3.引導學生用“先……然后……最后……”這一句式將嘎羧臨死之前做的三件事連起來說清楚。
4.小結:我們在學習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辦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抓事件)
三、引導質疑
1.課文主要寫了最后一頭戰象嘎羧之死,同時在課文的11自然段也介紹了一般大象的死,請你再次默讀課文11自然段,比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樣?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區別。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時的特點。我們再來看看嘎羧臨死之前做的這些不同尋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樣的疑問?
4.引導學生質疑,梳理問題,明確學習方向。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引導學生研讀第十四自然段,探討嘎羧為什么要重回戰場。
1.找出描寫嘎羧重回戰場的句段讀一讀,用“—”標出描寫嘎羧神態動作的語句,體會它內心的想法,并寫在旁邊。
2.學生自讀體會,劃記詞句,做批注。
3.討論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凝望”“親了又親”“吼叫”等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想象,體會嘎羧的內心,并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懷。
4.小結: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先找出記敘這個事例的相關句段,然后劃記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詞語,并抓住這些詞語細細品味,體會嘎羧內心的想法,從而感悟到它真摯的情感,解決了我們心中的疑問。
(二)分組自學“披掛象鞍”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組,交待自學要求。
2.學生自學。
3.小組交流,共同研討
(三)討論交流“披掛象鞍”部分的讀書感受。
1.引導學生重點品讀:
(1)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引導學生抓住“摩挲”“淚光閃閃”等詞語體會嘎羧內心的情感。
。2)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引導學生感受嘎羧“英武豪邁”的形象,理解嘎羧臨死之前披掛象鞍的原因。
2.深入探究:從你們的朗讀中,我知道你們走進了嘎羧的心,它臨死前要披掛上象鞍是因為什么?
3.小結:同學們,文中的嘎羧不會說話,作者通過描寫它的動作神態來表現它內心的情感。我們如果能抓住這些事例,品味當中的細節描寫,并及時地把自己的想法在書中寫一寫,就能體會到它內心的情感,讀懂它的心。
(四)討論交流“挖掘墓坑”部分讀書感受,理解嘎羧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1.學生交流讀書感受,重點品讀:
(1)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
從“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引導學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艱難。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嘎羧內心的情感。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8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
嘎羧,抗日戰爭后唯一幸存的戰象,26載的歲月催它年邁,知道自己大限已近,它重披象鞍,告別村寨,來到昔日戰場憑吊,又來到戰友們的百象冢,自掘墳墓,莊嚴地將自己埋葬。課文以嘎羧的行動為線索,語言細膩傳神,場面生動感人,語言通俗易懂,結構層次清晰,是沈石溪動物小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教學目標
1、能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情節,理清文章的脈絡。
2、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3、抓重點情節開展學習活動,感悟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通過對嘎羧神態、動作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實現長文短教。
三、教學重點
學會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主要情節,體會重點語段,感受嘎羧的情懷。
四、教學難點
1、抓情節,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感受戰象嘎羧的情懷,體會作者通過對嘎羧神態、動作的描寫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五、課前準備
1、教師:白板課件。
2、學生:做好預習,了解戰象。
六、教學流程
。ㄒ唬┎轮i引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嗎?那我們就來猜一猜吧!
(用白板的橡皮擦功能,擦出大象圖片:先擦出腳,再擦出耳朵、鼻子。)
2、大象給你的印象是怎么樣的呢?
3、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和象有關的文章:出示課題并齊讀題。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歡的猜謎方式引出大象圖片,說說對大象的最初印象,再引入課題,自然、有趣,并為學文做了鋪墊!
。ǘz查字詞,了解戰象
1、出示詞語:日寇、撲喇喇、摩挲
斑斑血跡
浴血搏殺
渾身是血
強調:寇的字形,字義,讓學生上臺書寫;血的兩種讀音。
2、什么叫戰象呢?(在戰場上作戰的大象)課文在第幾自然段寫到了戰象,它是如何殺敵的?(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句子中的哪兩個詞寫出了戰象的`氣勢?(“排山倒!、“勢不可擋”。)這兩個詞都是用來形容力量強大、聲勢浩大的。讀出這氣勢來!
3、觀看視頻(1943年,打洛江畔的戰爭動畫),感受戰爭的慘烈。
4、再次感受“排山倒海”、“勢不可擋”這兩個詞,朗讀這個句子。
5、找一找課文中描寫戰斗的句子,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抓住難寫的生字、難讀的字音進行練習,把學生的基礎打扎實。緊“排山倒海”、“勢不可擋”這兩個形容力量強大、聲勢浩大的詞,感受戰象的勇猛,讓學生初步感知戰象。】
。ㄈ┱w感知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1、就是在這樣激烈的戰斗中,戰象們破城門、踏敵軍,浴血奮戰,勇猛無敵。最后,死傷無數,只幸存了這么一頭戰象,此時,你想稱這頭戰象為——英雄(板書)
2、26年后的今天,這位英雄垂垂老矣,即將離世,我們可以說英雄——垂暮(板書)
3、嘎羧這位戰斗英雄自知生命大限將至,它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做了哪幾件事?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
4、交流、概括。重披象鞍:
預設:嘎羧拿象鞍是為了什么?
嘎羧原來披過象鞍嗎?一個“重”字,就把26年前和26年后的事聯系起來了。再回戰場:
預設:你為什么要用“再”字?莊嚴歸去
預設:嘎羧挖掘墳墓是為了干什么?為了把自己——
5、如果把這四個片段串聯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誰來說一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6、這篇課文是一篇小說,篇幅很長,我們抓住課文的幾個重要情節進行概括后,再進行串聯,這是概括長篇文章主要內容的一個好方法。
【設計意圖:根據文本特點,快速默讀課文,抓主要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習得概括長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四)學習重點語句,走進嘎羧內心
1、這篇課文中的嘎羧具有人類怎樣的情感呢?請同學們認真默讀6至23自然段,畫出最能體現嘎羧具有人類一樣情感的句子,做上批注。
2、聚焦語句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哪些詞觸動了你的心靈?①嘎羧和象鞍分別多久了? 26年再一次相見,文中用到了一個詞語那就是——久別重逢。
嘎羧的這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什么樣啊?課文在第幾自然段向我們作了介紹?(第九自然段。)讓我們和嘎羧一起來看看這位老朋友吧。
從彈洞、斑斑血跡中嘎羧看到了什么?又聞到了什么呢?想象著這樣的情景,這段話該怎樣讀呢?
、跍I光閃閃——這寫出了嘎羧再次見到它的象鞍時心情如何?(這是久別的激動,這更是對曾經歲月的懷念)這個詞是對嘎羧的什么描寫?(心理)
③久久摩挲——這是對嘎羧的什么描寫?這個動作是怎樣的?誰來做一做?一般人們只有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會做久久摩挲這個動作?可以看出嘎羧對象鞍充滿了——(留戀與喜愛。)
【設計意圖:以讀代講,讀出畫面,讀出情感,體會寫法,這是教學的重難點!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倌,是什么樣的望?嘎羧似乎望到了什么?②觀看視頻:為什么嘎羧對龜形礁石親了又親?
吼叫聲就是嘎羧的心聲,它想說什么?③對比讀:“嘎羧躺在地上拒絕進食??朝你看一眼??”
“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嗄羧已經50多歲了,脖子歪得厲害,嘴永遠閉不攏,整天滴滴嗒嗒地淌著唾液······本來就很稀疏的象毛幾乎都掉光了,皮膚皺得就像脫水的絲瓜!
④配樂朗讀。
【設計意圖:想象畫面,營造情境,品味細節,感悟戰象形象,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
。ㄎ澹┛偨Y升華
1、課文中像這樣感人至深的句子還有很多,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嘎羧,走進它的情感世界,走進它的內心世界。
2、課后閱讀沈石溪的《最后一頭戰象》,及其它動物小說。
【設計意圖:課內外結合,讓學生走出課堂之后繼續學習語文,在生活中融入語文!
七、板書設計
最后一頭戰象
英雄垂暮
重披象鞍
再回戰場
動作
莊嚴歸去
神態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最后一頭戰象》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作者以時間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掛象鞍”“重回戰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的片斷,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記敘了嘎羧生命歷程當中最后的輝煌和莊嚴,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嘎羧的高尚情懷。
根據單元訓練目標和課文篇幅較長的特點,指導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生閱讀中提出的問題,重點抓住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詞語和有感情的朗讀來品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揣摩作者是怎樣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引導學生質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中,通過品讀重點詞句、感情朗讀、想象說寫話等語言實踐活動,體會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懷。
3、體會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讀課文中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語句,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看到過大象打仗的.場面嗎?那我們就來讀讀這段話。(課件出示文字)
2、生讀:西雙版納曾經有過威風凜凜的象兵……勢不可當。
3、同學們,就是這群英勇的戰象在一次打擊日寇、保家衛園的戰斗中,不幸全部中彈倒下。人們在埋葬它們時,救活了一頭負傷的戰象,它就是咱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板書:嘎羧)讓我們一起叫叫它的名字──生齊讀“嘎羧”。它就是──生齊讀課題“最后一頭戰象”。
4、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主要寫的是戰象最后的時光。講它的哪幾個方面呢?板書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二、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嘎羧,走近最后一頭戰象。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就用橫線畫下來。
2、生默讀。
3、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閱讀發現。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片段一: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1)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2)是什么讓嘎羧安靜下來?象鞍是戰象的身份象征。哪些詞語最能表達嘎羧對象鞍的深厚感情,請把它圈下來。
“摩挲著”。
“摩挲”是什么意思?(撫摸)
“摩挲”讓你感受到什么?(嘎羧和象鞍關系非常深厚,是戰友)
你想,誰會去和一個陌生人撫摸呢?請你帶著這份體會,有感情地讀一讀。
生讀句子。還從哪兒能感受到嘎羧對象鞍的深情?
“淚光閃閃”
為什么見到象鞍眼淚汪汪?看到象鞍,它會想起什么?(想起了在戰場上拼搏的那段歲月,也就讓它想起了跟自己并肩作戰的戰友已經死去了)
象鞍上記載著嘎羧輝煌的過去,記載著它辛酸的往事。(出示:“象鞍上留著彈洞,……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保┥R讀句子。
象鞍上這斑斑的血跡,累累的彈洞,記載著嘎羧輝煌的過去,勾起了它辛酸的回憶。所以嘎羧見了象鞍──生接讀:“一下子安靜下來……老朋友!边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受到嘎羧對象鞍的深情?
“久別重逢”“老朋友”
久別重逢,多少年?(26年)
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但嘎羧沒有忘記自己是一頭戰象,一直牢記著它身份的象征──象鞍。象鞍僅僅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嗎?還是什么樣的老朋友?(并肩作戰同生共死……)
26年了,我們經常說酒越陳越香,朋友是越老越好。讓我們帶著這份體會,讀一讀這個句子。(生齊讀句子)
讓我們繼續交流閱讀發現,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動?
片段二: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1)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找出描寫嘎羧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透過這些語句體會它內心的想法。
(2)生自由朗讀、批注。
。3)誰能把你的閱讀感受與大家交流交流。
“久久凝望”
嘎羧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它想起了什么呢?
生交流:想起了戰友、敵人、戰斗場面……
能不能讀出這種“久久凝望”的感覺?(指名讀)
“親了又親”
這塊礁石對嘎羧有著什么特殊的含義?為什么會“親了又親”?
無論哪種理解我們都能感受到嘎羧的深深懷念之情。
懷著這種深深的懷念,女同學一起讀讀這段話
“震耳欲聾的吼叫”
嘎羧想通過吼叫,表達什么呢?
生交流:深情呼喚戰友、訴說對戰友的懷念、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
這一聲吼,真是蕩氣回腸。男同學一起讀讀這段話。
。3)26年前的那場戰斗,讓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讓它成為──最后一頭戰象。26年中,他無時無刻不在懷念著過去,思念著它的戰友。這樣的深情,它能向誰訴說嗎?(不能)因為它是──最后一頭戰象。
。4)所以,重回戰場,緬懷往事,睹物思人,它怎能不激動!同學們,讓我們齊聲讀這一段。
讓你感動的語句還有嗎?
片段三:我和波農丁耐心地等到東方吐白……它和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1)哪些細節感動了你?(生交流)
。2)凝望天空,它在想什么?它想說什么?(生展開想象)
。3)“風簫簫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嘎羧帶著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之情,帶著對戰友的深深的懷念之情,跋山涉水,趕往百象冢。在戰友們長眠的地方,它耗盡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為自己挖掘一個墓坑。請同學們齊聲讀讀這兩段話。
三、總結全文,升華主旨:
1、讀得真好。同學們,怪不得連飼養員波農丁都說──(課件出示句子:“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還記得那么牢!保┥R讀句子。
2、它還牢記著什么?(生交流)
3、它記得,什么都記得,它始終記著自己是一頭戰象!坝⑿鄞鼓,壯心不已”,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這些句子。(課件出示幾組句子。配樂)
二十六年過去了,嘎羧顯得很老邁,可他一直牢記著它身份的象征,牢記著它出生入死經歷的象鞍。讀──生齊讀句子:“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整整26年了,嘎羧始終記得自己是一頭英勇的戰象,記得自己浴血搏殺的地方──生齊讀句子:“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跳出水面。”
戰場才是歸宿,戰友才是最親密的伙伴。最后一頭戰象──嘎羧,終于和伙伴們躺在了一起──生齊讀句子:“它死了!稍诹艘黄稹!
4、讀著這感人肺腑的文字,想著這令人心酸的畫面,你還覺得嘎羧僅僅是一頭戰象嗎?
5、所以,本文的作者沈石溪先生說(課件出示句子):“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折射的是人類的情感。其目的是想引發人類更多的思考!
6、最后,我們以一首詩來紀念最后一頭戰象,并向這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繼續快速閱讀課文,品讀課文“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后三個精彩片段。
2、體會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嘎羧的高尚情懷。
3、感受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學習品細節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相關語句,走進戰象內心世界,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輝煌與莊嚴,感受戰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嘎羧對戰友的忠誠和博大的胸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詩文導入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首為一位特殊的英雄而作的小詩,大家齊讀。英雄暮年近黃泉 ,重披戰甲 憶當年 ,憑吊故地念戰友 ,莊嚴歸去共長眠。
2、讀著詩中這一幕幕感人的壯舉,一個響亮的名字涌上心頭,這位特殊的英雄就是——嘎羧,它就是------最后一頭戰象(齊讀課題)
3、上節課我們領略了最后一頭戰象嘎羧的風采,嘎羧得到人們的救護,起死回生,二十多年過去,嘎羧已成為垂暮英雄。在它生命的最后時刻,給我們留下了哪三個感人的片段?(相機板書)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指導品讀“重披戰甲”
1、這是一篇動物小說,它的作者沈石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的情感。那么,文中的嘎羧又有著怎樣的情感,課文又是怎么表現它的情感的呢?接下來,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首先,我們來看“重披戰甲”這部分課文。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的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嘎羧對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用波浪形畫下來,讀一讀,并寫寫體會。(學生默讀、批畫、寫體會)
2、你是從哪句話體會到嘎羧對象鞍的深深情感的?先讀句子,再說體會。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1)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引導學生抓住“摩挲”“淚光閃閃”“久別重逢”等詞語體會嘎羧內心的情感。
(2)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引導學生感受嘎羧“英武豪邁”的形象,理解嘎羧臨死之前披掛象鞍的原因。
師:象鞍破舊,卻仍然凝重華貴;噶羧年邁,卻仍然英勇豪邁!二十六個春秋,彈指一揮間,而今,戰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積滿灰塵的象鞍上卻記載著凝重的歷史,記載著噶羧的英勇;紛亂不再,年輕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讓我們再深情地讀這兩句話。
5、小結:二十六年過去了,嘎羧就快死了,但它沒有忘記自己是一頭英勇的戰象,它沒有忘記自己輝煌的過去。作者就是通過這些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嘎羧的內心情感。而我們只要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邊讀邊想象,就讀懂了嘎羧的心,這就是品細節的讀書方法(板書)。
(二)合作研讀“憑吊戰場”
嘎羧披上象鞍,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村民,來到打落江畔,佇立江灘,回想起許多的往事。接下來請同學們用這種品細節的方法,自己試著學習“憑吊戰場”這部分的描寫。
1、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找出描寫嘎羧動作和神態的語句,用“——”畫出來。
(2)展開想象,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a、嘎羧“久久凝望”,可能會看到什么?
b、嘎羧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它會想些什么?
c、嘎羧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想說什么?
(3)除了這句,你還想讀哪句?讀出你的體會。
2、學生交流匯報
3、齊讀這一段
4、教師補白描繪,激情引讀
你們的朗讀深深打動了老師,我也想象了當時那動人的情景,F在,請同學們和老師合作讀這一段,你們讀課文,老師讀補充部分 。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威武雄壯的戰象馱著抗日戰士,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看到了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抗日將士和英勇的戰象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這礁石,也許是噶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口歐──口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嘎羧是在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是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
師:是的,二十六年前那場戰斗,讓它失去了所有的同伴成了------最后一頭戰象;它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它的戰友,它又能向誰述說呢?因為它是------最后一頭戰象。
(三)誦讀“莊嚴歸去”
嘎羧離開了戰場,帶著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之情,跋山涉水來到百象冢,在戰友們長眠的地方,它耗盡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為自己挖掘了一個墓坑。清大家默讀20—23自然段,哪個細節深深感動了你?畫下來,多讀讀,說說體會。
1、學生交流讀書感受,重點品讀:
(1)品“挖”
這部分內容中出現最多的是哪個字?(挖)出現了幾次怎樣的挖?
嘎羧堅持不懈地挖著,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你從這些“挖”中體會到了什么?
師小結:我們想說的太多太多。文中反復出現了一個關鍵詞“挖”,從嘎羧的“一直挖”、“繼續挖”、到“埋頭挖”,通過一個“挖”字寫出了嘎羧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墳墓,莊嚴地把自己掩埋。這些描寫更加體現了這位垂暮的戰象對戰友的忠誠和重情重義。它沒有忘記,他是一頭戰象,就是死,也要和戰友們死在一起!
(2)交流第22自然段,畫出噶羧死后形象的語句。
(3)品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詞,引導學生體會它內心的想法,并進行寫話訓練。
嘎羧想說: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啊!不能忘記英勇獻身的革命先輩呀!或人類不要再有戰爭,那該多好哇!所有的生靈都在期盼世界和平!
我想對嘎羧說:噶羧,請你放心地走吧,我們將永遠記住你們這些抗日英雄的,人類再也不會有戰爭了!
2、最后一頭戰象懷著深深的愛,從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生命的歸宿?梢哉f,它是一個英雄,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將是。在它的生命軌跡中,它忘不了與人們依依惜別的深情,而戰場上一幕幕更讓它難以忘懷, 終于,它如愿以償地和戰友們長眠在一起。
三、小結,拓展
1、教師小結
此時此刻,嘎羧在你眼里還僅僅只是一頭戰象嗎?它在你眼中是怎樣的形象?請你用一個詞概括。
2、師生齊讀:是的,它是一頭善良、忠誠、英勇、懷舊的戰象。它是一位重情重義的英雄,讓我們永遠銘記著嘎羧,永遠銘記這——最后一頭戰象。
四、作業超市
1、小練筆:嘎羧告別村賽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并寫下來。
2、可以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3、推薦課外閱讀:如果說,最后一頭戰象呈現給我們的是深沉的愛和對于生命價值的深深思考的話,那么,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又將給予我們怎樣的震撼呢?有條件的同學課外可以仔細讀一讀,可以將你的點滴感受記錄下來。
課外閱讀《斑羚飛渡》、《再給狐貍騙一次》、《雪豹悲歌》《狼王夢》等
板書:
23 最后一頭戰象
品細節
重披戰甲 懷舊
動作 善良
憑吊戰場 英勇
神態 忠誠
莊嚴歸去 重情重義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2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突出嘎羧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1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突出嘎羧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這是什么呢?生:象戰象師:恩是一頭戰象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你想用哪個詞語呢?生:高大威猛
師: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你看到了它的高大威猛。出示戰象的資料;戰象是在古代戰爭史上,曾遇過特種部隊——象軍,它在戰爭中發揮類似現代武器坦克的作用。你們看到戰象的作用大嗎?是呀!戰象能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勇猛無敵,我們上節知道,在一次戰爭中百名長相與敵人浴血奮戰時,基本上都犧牲了,只留下了一頭受傷的戰象,我們稱之為最后一頭戰象板書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生齊讀課題讀完課題后,你有疑問嗎?我們都知道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你能看透這雙眼睛嗎?生:這是一頭怎樣的戰象呢?這頭戰象最后怎么樣了呢?這頭戰象在即將去世時做了哪些事情呢?
你們真棒!能提出這么多問題,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這是一頭善良忠誠懷舊英勇的戰象。在即將去世時做了幾件事。哪個同學來回答呢?
指名生回答。師板書:重披象鞍告別村名重回戰場與戰友相伴長眠
師:記得真牢!是呀做了四件事,這幾件事觸動你心靈最深的是哪件事情呢?
二交流體會心靈同鳴
師:我們知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會有所思所感所想,看著你們迫不及待地想讀,那就拿出書讀;在讀時老師提幾點要求:首先要快速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其次讀到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好好讀一讀俗話說: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拿出筆在空白處寫上批注。尤其是觸動你心靈的句子。開始吧!
師:在你們的臉上老師看到了你們心中的那份答案了,我們來交流吧!師:舉起了手,你就成功了一半。你回答了就成功了,指名生回答;
生:讓我感動的是沖披象鞍,師;你能把句子讀出來嗎?生:讀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師:這個句子讓你感受很深。你能說說你感受到什么了嗎?生:我體會到了嘎羧當時心很憂傷。師:你從哪幾個詞語看出來的呢?能找出來嗎?生:呼來呼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師:說的真好!你們用紅筆畫出來,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呢?全班齊讀。師:誰能說一說呢?引導學生:這些都是對嘎羧動作神情的描寫。你們看到了它在想念自己的朋友嘛?是怎樣的朋友呢?生:(并肩作戰的朋友)是呀!看到這樣的朋友,淚光閃閃,因為戰友都去世了,只留下了自己,當它看到自己的朋友時,它的內心平靜嗎?是呀!極不平靜呀!你們能用朗讀來感受它的內心嗎?誰來讀讀呢?其他生評價。
師:他們讀得多好呀!你們想來讀嗎?全班來讀讀好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的內心,感受它對過去輝煌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師:是呀!他重新披上了象鞍,雖然過了二十六年,象鞍仍顯出”凝重華貴“出示句子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讀一讀,讀完后,你讀懂了什么呢?
師:(二十六年彈指一揮間,而今戰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積滿灰塵的象鞍上記載著凝重的歷史,記載真嘎羧的英勇,紛亂不再,年輕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胸懷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此時老師的心中充滿著深沉與感動,你們和老師的心情一樣嗎?能帶著深沉的心情讀一讀嗎?男生讀一讀!讀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嘎羧英勇作戰的場景。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嘎羧誰救起來的呢?它要做事嗎?生:不用它整天優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閑逛,到東家來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從這些事情中,你知道了什么呢?生:(村子人對他的愛護有加)師:把它當作家人看待,當聽到嘎羧要去世的消息后,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了整個村子,村里人的第一反應是:它們是怎么做的呢?生:泣不成聲,讀句子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捧著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邊,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師:聽你們讀完后。老師有疑問了。為什么嘎羧要繞著寨子走三圈呢?生:嘎羧對人們的感激師:你們真會讀書呀!能把那種感激之情用你們的朗讀讀出來嗎?指名生讀,師:看到嘎羧即將離去,村名們泣不成聲,此時我們最想知道的是:嘎羧去哪里了呢?他做了什么呢?你們知道嗎?生: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口歐]——[口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師:出示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吹搅恕吹搅恕缓,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也許是——也許是——假如你是一位攝影師你想把相機定格在哪一幕呢?
生:同桌之間討論想象。讀一讀師:是呀!它可能看到了二十六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子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
師:同學們,嘎羧他想起了戰場的一幕幕。所以過了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此時它想起了想起了昔日的戰友,也許它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也許在告訴戰友,自己也將來陪伴他們了……也許……它是那樣的深情。你們能把那種感情用你們的朗讀讀出來嗎?生:讀一讀,師: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師:當我看到嘎羧自掘墳墓時,我的心更沉重了。我們看到20—23自然段。配上音樂把他讀一讀!好嗎?讀后哪一個字觸動了你呢?生:"挖"師:是呀!它不辭辛苦地為自己挖墳墓,可以看出面對死亡嘎羧仍然是那樣的坦然,這是多么善良與忠誠的戰象呀!板書:善良忠誠在最后的旅程中,嘎羧還在用它的眼神在訴說著什么呢?生:想象嘎羧“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的眼睛在訴說什么呢?(它在告訴我們歷史不能忘懷嗎?它在期盼和平嗎?師:想象得真好!最后嘎羧將自己埋在戰友旁,有戰友長眠,這難道不就是英雄氣概嗎?板書:英雄氣概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師:一幕幕的情景重臨眼前,嘎羧走了,但它死亡戰象魂還在,此時此刻,老師給戰象寫了一首詩你們想聽嗎?
戰象魂
——至最后一頭戰象
看,身披象鞍
聽,打羅江畔
浴血搏殺,吼聲震耳
英武豪邁,激越悲壯
這就是——最后一頭戰象
莊嚴不改
這就是——最后一頭戰象
師:同學們,你們想讀嗎?全班齊讀。向戰象致敬。
四作業布置
1拿出作業本翻到23課,做小練筆
2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給家人同學朋友聽
3推薦《第七條獵狗》《再被狐貍騙一次》《義犬復仇》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并通過入情入境地品讀,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作者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懷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寫作背景。
。、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呢?(生自由發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這么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能幫助人們戰斗嗎?這樣的大象叫戰象(板書:戰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象(補充完課題:最后一頭戰象)。
。、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
。础⒃僮x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么嗎?
。ㄈ纾簽槭裁粗挥凶詈笠活^戰象?最后一頭戰象怎么來的?最后一頭戰象怎么樣了?寫了最后一頭戰象的哪些事情?)
同學們剛才很會思考,提出了這些很有價值的問題,現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學生閱讀后解決簡單的問題。
。场⒅该f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那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
。ㄈ纾涸⊙珰ⅰ⑵怀陕暋卖葹槭裁床话釚|西,整天優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自己閱讀感悟后,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匯報自主合作。
四、布置作業
。、繼續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板書設計〗
。玻场⒆詈笠活^戰象
英雄垂暮
重披戰甲
憑吊戰場
莊嚴歸去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問題,并一起解決了問題。學到這兒,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A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二、研讀重點語句,感悟課文
。薄⑽闹心男┱Z句的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注一注。
(學生自由研讀,教師巡視,了解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小組交流,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集體交流:
⑴從哪些語句感悟到嘎羧“懷舊”“善良”?
生讀相應句子匯報: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奮,兩只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嘔嘔地輕吼著,象蹄急促地踏著地面,鼻尖指向堆放雜物的閣樓!
(從“嘔嘔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戰象看到象鞍時的急切心情。)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從“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涌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村子走了三圈!
。◤倪@里感受到戰象也已經對村寨和村寨的人們產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沒有忘記村寨的人們對它的救助,對它的無微不至的關懷。)
“它站在江邊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薄八戎鴩W嘩流淌的江水──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ā熬镁媚笨闯鏊欢ㄓ挚吹搅硕昵绑@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親了又親”的礁石,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從這些都感受到戰象對戰斗過的地方的留戀,同時也是對救它的人們的感謝,也是對死去的戰象的深深的懷念。)
⑵匯報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語句。
“象鞍上留著彈孔,似乎還有斑斑血跡──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從這里可以體會到當時戰斗的慘烈,戰象對戰斗記憶猶新,披掛上象鞍有一種無比自豪的感情。通過對象鞍和嘎羧的簡練描繪,深情地贊頌了嘎羧的英雄形象與氣概)
為什么戰象見到戰斗過的象鞍那么激動?為什么戰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么英武豪邁?
(可聯系前面的威風凜凜,逐漸衰老和現在進行對比理解,教師的誘導,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戰象對戰斗對戰友的無比懷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給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
(從“泣不成聲”“系紗巾”“綁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們對戰象已經有了難以割舍的情感,人們不能忘記戰象在戰斗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人們對戰象的將要死去表達了極度的悲傷。順勢再鞏固側面描寫。)
、菑哪男┑胤接指惺艿竭@頭戰象的“忠誠”?
生匯報“戰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戰斗的戰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內容重點體會: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往下沉。”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
“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备卖饶炜諘胄┦裁?
、日n文里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三、拓展
。、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頌嘎羧,贊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寫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寫下你最誠摯的贊頌吧。(學生練筆,集體交流。)
。、這篇課文與我們剛剛學習過的《老人與海鷗》一課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從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和課文都有具體的描寫兩方面進行比較,再次體驗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推薦作品:
像這樣寫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故事的文章還有很多,課下可以再看看《第七條獵狗》、《再被狐貍騙一次》、《義犬復仇》。
。、小練筆:
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并寫下來。
四、練習復述課文
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進行有詳有略的講述,如,“再見象鞍”“憑吊戰場”“葬在百象!比幘涂梢栽敿汓c,其他部分可以說得簡要些。
【板書設計】
。玻、最后一頭戰象
善良忠誠英勇堅強
【課后反思】
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在教學時我能把握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高段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已養成,本課課文較長,教學易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直奔重點語句進行學習,避免逐字逐句的講解。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讓學生感悟到具體、生動的描寫,讓學生感悟到具體、生動的描寫是本文一個重要的表達特點。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最后一頭戰象》。
二、文本解讀
《最后一頭戰象》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憑吊戰場,最后在“百象!迸耘匍_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課文以時間為序,組織了“英雄垂暮──重披戰甲──重回戰場──莊嚴辭世”四個材料,再現了戰象嘎羧生命最后的輝煌與莊嚴,以飽含深情的筆觸歌頌了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文中對嘎羧動作、神態的描寫細致入微,將嘎羧的靈性刻畫得淋漓盡致。課文的表達有何特色呢?
(一)英雄垂暮,奄奄一息
“在搬運戰象的尸體時,人們發現一頭渾身是血的公象還在喘息,就把它運回寨子,治好傷養了起來。村民們從不叫它搬運東西,它整天優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閑逛,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比藗儾蛔尭卖劝釚|西,是因為它在戰場上英勇負傷,是一位戰斗英雄。村民疼惜嘎羧,讓它的日子過得清閑,優哉游哉。從“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看出,嘎羧與村民的關系親密!岸嗄赀^去,嘎羧五十多歲了。它顯得很衰老,整天臥在樹陰下打瞌睡。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絕進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搖晃好一陣,它才會艱難地睜開眼睛,朝你看一眼。波農丁對我說:‘太陽要落山了,火塘要熄滅了,嘎羧要走黃泉路啦。’”透過嘎羧的狀態和波農丁的話可以知道,嘎羧已經奄奄一息了,生命快走到盡頭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二)重披象鞍,英武豪邁
課文以深情的筆觸描寫了嘎羧重披戰甲的情景,再現了嘎羧英武豪邁的氣概。焦躁不安的吼聲──“嘎羧用鼻尖鉤住,像丟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繼續焦躁不安地仰頭吼叫!笔鞘裁促F重的東西令這頭垂暮的戰象念念不忘,魂不守舍,焦躁不安?嘎羧為什么發出焦躁不安地吼叫?它在呼喚什么?期盼什么?久別重逢的老友──“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弊髡邔Ω卖葎幼、神情的描寫,細膩生動,清晰地表達出一頭英勇的戰象積淀在心中的深沉感情!昂艉舸等ァ薄熬镁玫亍薄澳﹃薄皽I光閃閃”等詞語,讓讀者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涌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英武豪邁的氣概──“象鞍上留著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著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血液的奇特氣味;象鞍的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坐墊,四周鑲著一圈銀鈴,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象鞍破舊,仍然凝重華貴;嘎羧年邁,仍然英武豪邁!二十六個春秋,彈指一揮間,而今,戰火不再,血腥不再,但象鞍上記載著凝重的歷史,記載著嘎羧的英勇;紛亂不再,年輕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這是在深情地贊頌嘎羧英勇頑強的形象與氣概。
(三)憑吊戰場,百感交集
“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边@段話描寫了嘎羧將辭世時憑吊戰場的神態、行動和吼聲,表現出嘎羧不僅僅是一頭普通的大象,更是一位激情豪邁、浴血搏殺的勇士!一個“久久凝望”的神態,仿佛活現出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本鬼子鬼哭狼嚎,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的慘狀;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紛紛中彈并跌倒在江里。一個“親了又親”的舉動,這里也許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就是曾經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透過“震耳欲聾的吼叫”看出,嘎羧也許在呼喚戰友的靈魂,在訴說對戰友的懷念,在告訴戰友它即將來陪伴它們……“驚得”魚兒“跳出水面”,足見嘎羧的“吼聲激越悲壯”,驚天動地,氣壯山河,讓人肅然起敬!這細膩深情、獨具風采的神態和舉動,展現出嘎羧就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飲淚歌頌的英雄!
(四)莊嚴歸去,情深義重
課文抓住動作、神態,描寫了嘎羧莊嚴地歸去了,和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躺在了一起。掘墓,體力不濟──“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在地上挖掘起來。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嘎羧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于挖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淺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繼續挖,用鼻子卷著土塊拋出坑;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蓖高^一連串的動作我們可以看出,嘎羧的衰老和體力不濟,它不停地挖啊、拋啊,足見它鍥而不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更表明嘎羧的虔誠,對同伴的深切緬懷和無限忠誠。辭世,坦然無畏──“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嘎羧靜靜地為自己挖掘了墓地,靜靜地躺在那里。面對死亡,嘎羧很坦然,因為它如此完美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那“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的眼睛,似乎在告訴人們:歷史不能忘懷,世界期盼和平……“它死了。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备卖茸吡,但它忘不了這片曾經灑過熱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這是一頭善良、忠誠的戰象!它雖然是一頭象,卻具有高尚的情懷,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深深思索!
三、教學重難點
緊扣重點語段,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既感受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又體悟作者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來塑造嘎羧的形象。
四、教學設計
(一)聚焦重點片段,走進嘎羧內心
1.聚焦“重披象鞍”,重溫輝煌。
。1)快速瀏覽課文五至十一自然段。
自學建議:
A.勾畫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體悟嘎羧的內心世界,寫寫批注。
B.體會作者描寫嘎羧的方法以及這樣描寫的好處。
(2)學生交流匯報。
(3)研讀重點片段。
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師:嘎羧和象鞍一別就是二十六年,二十六年里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朝思暮想,所以嘎羧見了象鞍──生接讀:“一下子安靜下來……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摩挲”是一個怎樣的動作?在什么情況下會對一個事物久久地“摩挲”?讓嘎羧如此珍愛,念念不忘的老朋友是什么樣的?請讀讀第九自然段。
象鞍上留著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著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血液的奇特氣味;象鞍的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坐墊,四周鑲著一圈銀鈴,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師:老朋友就在眼前,二十六年后“久別重逢”,嘎羧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呢?張開想象的翅膀,再讀讀第九自然段。
“摩挲”著老朋友,嘎羧心潮澎湃,浮想聯翩,如果你就是嘎羧,此時你會想起什么,你想對自己的老朋友象鞍說些什么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摩挲”著老朋友象鞍上的________,聞著_________,我想起了________,淚光閃閃中,我對老朋友象鞍說:“__________!
指導朗讀:“摩挲”著依然凝重華貴的象鞍,嘎羧想起了曾經英武豪邁的年輕的自己;“摩挲”著象鞍,嘎羧內心涌動的是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眷戀與無限回味。
師:彌留之際還要重披象鞍,重溫輝煌,這是一頭普通的大象嗎?它就是一頭──戰象,它是一個戰士,一個忠誠于自己的戰士呀!
體會寫法:嘎羧不會說話,它在用什么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呢?作者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吹去”“摩挲”是動作描寫,“淚光閃閃”是神態描寫,這樣細致的動作、神態描寫,讓我們體會到了嘎羧內心的豐富情感。)
嘎羧忘不了它的老朋友,更忘不了他那輝煌的戰斗歲月,帶著這樣情感,這段話又該怎樣讀呢?請看課件1。
【設計意圖】聚焦重點語句,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內涵,展開想象,走進嘎羧內心世界,體悟表達技巧。
2.聚焦“再回戰場”,緬懷往事。
。1)快速瀏覽課文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自學建議:
A.勾畫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體悟嘎羧的內心世界,動筆做批注。
B.體會作者描寫嘎羧的方法以及這樣描寫的好處。
。2)學生交流匯報。
(3)研讀重點片段。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師:要想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需要不斷地追問!八驹诮瓰┑穆咽,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往事如煙,我們不禁想問:它望到了什么呢?(望見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士兵騎象殺敵,戰象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一大群戰象排山倒海般地撲向敵人,勢不可當。鬼子鬼哭狼嚎,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的慘狀。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紛紛中彈并跌倒在江里。)
嘎羧走上龜形礁石,為什么“親了又親”呢?(這里也許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就是曾經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
戰場是戰士大顯身手的地方!再回戰場,江水依舊,礁石依舊,可是物是人非,親人何在?戰友何在?嘎羧昂起頭來“吼叫”,大家想想:嘎羧可能想說什么?
請同學們敞開心扉,放飛想象,任選一句說一說。
在吼聲中,嘎羧在深情地呼喚:“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吼聲中,嘎羧在動情地訴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吼聲中,嘎羧在莊嚴地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嘎羧也許在呼喚戰友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對戰友的懷念,它即將來陪伴它們,也許在宣告早已把鬼子趕走了,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嘎羧把自己的豪情,自己的思念,心中的千言萬語,都融進了這震耳欲聾的吼叫之中──此時的嘎羧百感交集。
師:吼叫之后,嘎羧的身體竟然──學生接讀:“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師:品讀這句話,此時的嘎羧是一頭怎樣的戰象?(英姿颯爽、英武豪邁、精神抖擻)
師:此時的嘎羧,已經完全不同于原來的模樣,原文中是這樣寫的──大家讀一讀。
它已經五十多歲了,脖子歪得厲害,象嘴永遠閉不攏,整天滴滴答答地淌著唾;一條前腿也沒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來躓躓顛顛;本來就很稀疏的象毛幾乎都掉光了,皮膚皺得就像脫水的絲瓜。
師:此時的嘎羧也已經完全不同于兩天前的樣子,原文中還這樣寫道──大家讀一讀。
嘎羧拒絕進食,躺在地上,要揪住它的鼻子搖晃好一陣,它才會艱難地睜開眼睛,朝你看一眼。
師:從這兩段文字中,大家讀出嘎羧已是一頭怎樣的老象?(一頭拒絕進食,萎靡不振,即將辭世的老象。)
師:就是這樣一頭萎靡不振,即將辭世的老象,“再回戰場”后卻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呢?學生讀“它身體膨脹起來……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這哪里是一頭垂死的老象,分明是一頭( )的戰象!(英武豪邁、精神抖擻)
這哪里是一頭戰象,分明是一個( )的戰士!(英姿勃發、英勇殺敵)
師: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嘎羧重回戰場,緬懷往事,讓我們把這位英勇豪邁的英雄牢記在心里吧。ㄅ錁防首x全段)
體會寫法:作者描寫了嘎羧的什么呢?有什么作用?(抓住嘎羧的動作、神態、叫聲進行生動地描寫,感受到了嘎羧真摯的情感,使讀者的內心也跟著跌宕起伏,這就是細節的魅力!)
【設計意圖】聚焦重點語句,抓住關鍵詞語去體會內涵,想象畫面,品味細節,感悟嘎羧的形象。
3.聚焦“莊嚴歸去”,陪伴戰友。
。1)帶著思考、帶著情感讀第二十至二十三自然段。
。2)交流心得:你的心情怎樣?為什么?
(3)研讀重點語段。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在地上挖掘起來。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嘎羧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于挖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淺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繼續挖,用鼻子卷著土塊拋出坑;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師:“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嘎羧帶著對這片土地深深地眷戀,帶著對戰友深深地懷念,跋山涉水,趕往百象冢,在戰友長眠的地方,它耗盡全部力量,為自己挖掘墓坑。嘎羧在怎樣地挖?請大家深情地讀一讀,想一想。
土坑約有三米深,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讀一讀,想一想:有誰能如此坦然地面對死亡?有誰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默默地為自己挖掘墓地,靜靜地躺在那里,它在告訴我們呢?(也許是不能忘記歷史,期盼和平。)
大象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每群象都有一個象冢,在死神降臨前的半個月左右,它們會獨自走到遙遠而神秘的象冢里去。可是,嘎羧卻沒有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它死了。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此時此刻,嘎羧在你眼里,僅僅是一頭戰象嗎?更是一位什么?(忠誠善良的戰士,勇敢無畏的戰士,情深義重的戰士,忠誠于戰場、忠誠于戰友的英雄!)
品讀結尾,體會表達特點。(深沉的情感蘊含在平靜的敘述中,而平靜的敘述帶給我們更深沉的思考,這正是作者匠心獨運的地方。
【設計意圖】聚焦重點語句,品味細節,感悟嘎羧的情深義重。
(二)整體回味課文,總結表達方法
師:請大家想一想作者安排材料有怎樣的順序?塑造嘎羧的形象采用了怎樣的手法?
1.在安排材料上,以時間為序,扣住四個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戰甲──重回戰場──莊嚴辭世,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輝煌與莊嚴記敘下來。
2.在表達手法上,通過對嘎羧神態、動作、叫聲的細膩描寫,讓我們讀懂了嘎羧的內心世界,它是一頭善良、忠誠的戰象,再現了當年英武豪邁、浴血搏殺的英姿,讓我們無比崇敬它,永遠銘記它──最后一頭戰象,英雄嘎羧。
【設計意圖】回歸整體,總結課文細致描寫嘎羧神態、動作、叫聲的表達特色,對塑造嘎羧形象的重要作用。
(三)注重以寫促讀,強化語言運用
1.聚焦“……它什么也沒有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這一鏡頭,想一想: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一定動人心魄,當年立下赫赫戰功的戰象如今即將辭世,寨子里的人會怎么說、怎么做呢?嘎羧的心里又會怎么想呢?動筆寫話。
2.聚焦“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這一鏡頭,張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面對著埋葬著八十多位戰友的‘百象冢’,這頭戰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它想說些什么?然后動筆寫話。
通過想象練筆,旨在以寫促讀,以寫促思,學生的情感將得以升華,表達能力將得以提高,人文性、工具性同上共舞,相得益彰。
【設計意圖】緊扣文本留白,設計想象練筆,旨在以寫促讀,以寫促思,升華情感,強化語言運用。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14
一、教材分析:
《最后一頭戰象》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以時間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的片斷,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記敘了嘎羧生命歷程當中最后的輝煌和莊嚴,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嘎羧的高尚情懷。
根據單元訓練目標和課文篇幅較長的特點,引導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生閱讀中提出的問題,重點抓住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詞語和有感情的朗讀來品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揣摩作者是怎樣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2.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并能以小標題形式進行分段概括。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感悟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三、教學重難點:
1.訓練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
2.通過品讀課文中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語句,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
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
四、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
點名回答____________(《與象共舞》)
2.結合以前學的課文,誰能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事情呢?
點名回答____________ (表演節目、馱運東西、按摩、洗車......)
3.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這么多的事情,
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關于大象的另一篇文______________
(板書:最后一頭戰象)
4.齊讀課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篇文章是誰寫的嗎?
__________ (板書:沈石溪)
PPT: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
沈石溪作品:《圣火》、《第七條獵狗》、
《只獵雕的遭遇》、《斑羚飛渡》
T:非常好,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的沈石溪,他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那說明他在寫動物小說這個方面非常有成就,是這個領域的_______(大王)。
T: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他的.文章_______________(最后一頭戰象)
T:課題是最后一頭戰象,那什么樣的大象叫戰象呢?誰愿意來說說?
預設:S:能幫助人們戰斗的大象就是戰象。
T:老師也收集了一些關于戰象的小知識。請看大屏幕。
PPT:戰象:在古代戰爭史上,曾經有過特種部隊——象軍,它在戰爭中發揮著類似現代武器坦克的作用。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沖鋒陷陣,勇猛無敵,它能破城門、毀營壘、折武器、踏敵軍、陷敵陣,常給敵方造成極大的傷害。
T:同學們,看了這個小知識,你們覺得戰象歷不厲害?
預設:S:厲害~
T:那同學們讀了課題,你對這個課題有什么疑問嗎?
誰來說說你心中的疑問?
預設:S:為什么只有最后一頭戰象?最后一頭戰象怎么來的?
最后一頭戰象怎么樣了?寫了最后一頭戰象的哪些事情?
T:哦~讀了課題同學們心中就產生了那么多的疑問,你們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我們這篇課文都講了些什么?
T:好,現在就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快速地朗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把語句讀通順,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了哪幾件事?聽清要求了嗎?好,開始朗讀課文。
S: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
二.朗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快速朗讀全文
2、小組合作正音、識字(師巡回指導)
T:都讀完了嗎?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課的生字新詞。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PPT:累積字詞: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
三.再次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T:剛剛我們讀了課文,我們知道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最后一頭戰象_________(嘎羧)那你能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幾件事?給你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事?
預設:S:嘎羧與鄉親們告別......
T:那我們一起來歸納一下
PPT:哦~讀了課文我們明白了,原來嘎羧曾經經歷了一場非常殘酷的戰斗,幸運的是它____________(存活下來了)。存活下來的戰象受到了人們的________(尊敬與愛護),寨子里的人們待它像___________(家人和朋友一樣),但它最終還是沒能逃脫___________(死神的將臨)。嘎羧在知道自己生命大限將至的時候,它首先___________(重披象鞍)(做披象鞍動作,對披上了自己的象鞍)然后它和村民們_________(告別)來到了曾經的戰場打洛江畔_________(憑吊戰場、重回戰場),最后它把自己埋葬在自己戰友的身邊________(莊嚴歸去、與戰友長眠)
T:非常好,從歸納中我們知道了課文可以分成兩個大部分,前一部分描寫的是戰后被救的嘎羧與村民們__________(和諧相處)直到死神______(降臨),第二部分描寫的是嘎羧在知道自己生命大限將至的時候做的幾件事情,F在呢,我們就來給課文列列小標題,一件事一個小標題,現在老師先來示范一下,嘎羧在知道自己生命大限將至的時候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把自己埋葬在自己戰友的身邊________(莊嚴歸去、與戰友長眠)。那嘎羧做的其它幾件事情就請同學們動動腦筋,來歸納。和周圍的同學可以討論一下。
S:同學討論
板書:
英雄垂暮
重披戰甲
憑吊戰場
莊嚴歸去
T:那你能根據小標題給課文分分段嗎?
T:好,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
預設:S:1~4為一自然段/5~11為一自然段/12~16為一自然段/17~23為一自然段
T:恩,有不同意見嗎?
T:同學們,嘎羧可是一頭戰象啊,我們看到它做的這些事情之嗎后,你們是不是感覺到特別驚訝,而其中的一些事又讓你特別感動?現在請同學們自己默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哪些描寫讓你特別感動,邊讀邊畫,開始。
S:同學邊讀邊畫......
T:好,同學們都讀出感動了嗎?和自己周圍的同學交流交流,看看,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讀出你心中的那份感動,開始。
T:誰愿意來讀讀讓你感動的段落、句子?
S:......
T:通過這些感動的段落,你能說說你心目中的最后一頭戰象——嘎羧的形象嗎?
用句型:這是一頭_________________的戰象。
預設:S:戰功顯赫、渾身是傷、英武豪邁、威風凜凜、為國捐軀、為保衛國家而犧牲......
T:是啊,這是一頭曾經歷過戰火的洗禮,經歷過生死的考驗,有著勇猛殺敵、戰功赫赫的輝煌與榮光,有著英勇負傷,失去戰友的痛傷和哀傷的戰象。正是因為它是這樣一頭戰象,所以村民們從不___________(叫它搬運東西),還要由波農丁_______(飼養)渡過了自由自在的________晚年歲月。那我們可以把第一部分歸納為_________(英雄垂暮)(板書)。
T:同學們,嘎羧雖然老了,但是它沒有忘記自己是一頭戰象,戰爭不在了,但是嘎羧作為一名戰士的雄心仍在啊,多么感人哪,嘎羧肯定還有很多地方讓同學們感動那么我們下一節課繼續來交流。
四.作業設計:
課堂練習本《最后一頭戰象》
五.板書設計:
23、最后一頭戰象———嘎羧
英雄垂暮
重披戰甲
憑吊戰場
莊嚴歸去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15
教學理念:
情是辭的載體,在激情洋溢的課堂中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帶給自己的沖擊,在情感體驗中內化對語言的理解。
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浴血搏殺”等詞語。
2、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并能初步理清文章框架,用自己的話闡述大概意思。
3、在語言理解與感悟的過程中得到情感的啟迪,并能付諸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內心的感動。
4、揣摩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得到人文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感悟對嘎羧的細致刻畫,并從中讀到它的內心世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內心的震撼,得到人文的啟迪與熏陶。
難點:通過快速的朗讀理清文章框架并加以說明;從語言文字的描寫中體會到嘎羧的內心世界。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已經初步了解了《最后一頭戰象》這篇課文。知道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戰象嘎羧在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取回了自己的象鞍,重披戰甲來到了曾經和戰友們戰斗過的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最后在安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個坑,把自己莊嚴掩埋的動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陪嘎羧一起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
二、精讀感悟
(一)走近垂暮的戰象——嘎羧
1、體會嘎羧的垂老。
師:嘎羧五十多歲了,它老了!那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絕進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搖晃好一陣,它才會艱難地睜開眼睛,朝你看一眼。
出示,請生一起讀。
師:它“艱難地睜開眼睛,朝你看一眼”,你看到了嘎羧怎樣的眼睛?
預設:疲憊的眼睛、無力的眼睛、渾濁的眼睛……
師:帶上你的情感再來讀。
齊讀。
2、體會波農丁的不舍。
師:看著它的眼睛,我們知道嘎羧——
師:可波農丁是怎么說的?指名若干同學讀。
出示
師:你從他的話中體會到什么了?
連起來讀這個語段。
(二)走近懷舊的戰象——嘎羧
過渡:曾經的英雄嘎羧要走黃泉路了,波農丁知道,我們知道,嘎羧它自己也知道,真可謂:英雄垂暮近黃泉(板書),于是它要在臨死之前取回它的象鞍。
1、師:讓我們讀讀嘎羧取回象鞍的這一部分,找到嘎羧見到象鞍時的神情舉止。
指名讀,出示,齊讀。
2、師: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這是一副怎樣的象鞍哪?
指名讀,出示,齊讀。
3、師:嘎羧的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久久地摩挲著,它聞到了象鞍上有一股混合著皮革、硝煙、戰塵和鮮血的奇特的氣味,它的思緒隨著這氣味飄回到了過去,過去的點點滴滴再一次在它的腦海里浮現。它想到了什么?
生答。
4、師:看著眼前的象鞍,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座墊,四周鑲著一圈銀鈴,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嘎羧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他想起了當年的自己,他是一頭怎樣的戰象?
生答。
師: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而現如今卻是——英雄垂暮近黃泉,好不凄涼。
師:這就是自己熟悉的老朋友啊,這就是自己久別的老朋友啊,來讓我們走進嘎羧的內心,來讀這句話。
5、師:26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
26個春秋過去,嘎羧已經垂老,可當它披掛上象鞍,卻——
怪不得早晨,嘎羧突然——,原來——
6、師:這象鞍就是嘎羧當年的戰甲!這戰甲勾起了嘎羧多少的回憶呀!
板書:重披戰甲憶當年。
7、師:此時在你面前的嘎羧還是一頭普通的大象嗎?你覺得它像——懷舊的老戰士。
三、走近激情的戰象——嘎羧
過渡:披掛上象鞍,它就要離開人們去象冢了。人們泣不成聲,在一片唏噓聲中,嘎羧開始上路。它來到了——打洛江畔。
1、師:在打洛江畔,你又看到嘎羧怎樣的神情舉止?
指名讀
2、師: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它久久凝望著,這是它當年和戰友誓死拼殺的戰場,此時它眼中還是平靜的,清波蕩漾的江面嗎?它分明看到了什么?
生答。
3、請生讀: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師:這震耳欲聾的吼叫,分明是它的——聲聲哭泣、聲聲控訴、聲聲呼喚!
嘎羧來到戰場故地緬懷戰友,心中是把把的辛酸淚呀!
板書:故地緬懷辛酸淚
4、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象眼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師:它身體膨脹起來,似乎覺得——
它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仿佛要——
它一雙象眼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好像正面對著——
師:是呀!它現在真的就好像回到了當年曾經浴血搏殺的戰場了!
5、師:此時你眼中的嘎羧還是一頭普普通通的大象嗎?它是一位——激情豪邁的戰士!
請生齊讀后一句。
四、走近忠誠的戰象——嘎羧
過渡:太陽升到了檳榔樹梢,嘎羧離開了打洛江,在一塊平緩的向陽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又停了下來。
1、師:它怎么停下來了?
師:面對著“百象!,面對著埋葬著八十多位戰友的“百象冢”,它在想什么?它想說什么?把它寫下來好嗎?音樂播放。
請生讀自己所寫。
2、師:“戰友啊戰友,我來了!”于是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
請生接下去讀。
3、師:嘎羧的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它似乎看到了什么?
生答。
4、師:是呀!它在安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掘墓與他們共埋,而它的靈魂已與戰友們齊歸青天了!板書:掘墓共埋付青天
5、師:它死了。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師:它幾乎忘了祖宗留下的象冢,忘了自己是一頭普普通通的大象,它只記得自己是——戰象,它永遠都屬于它所在的團體,即使是死也要——和戰友們死在一起。
師:而它在我們心里也不再是一頭普普通通的大象,而是——勇敢的戰士!深情的戰士!忠誠的戰士!善良的戰士!情深意重的戰士……
6、師:我們不能以什么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就讓我們以這首小詩來表達我們對它的深深懷念吧!
請生讀板書。
板書設計:
最后一頭大象
英雄垂暮近黃泉
重披戰甲憶當年
故地緬懷辛酸淚
掘墓共埋付青天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06-26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06-11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11-23
小學《最后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07-04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熱)01-22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優秀02-28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設計(推薦)04-16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實錄07-01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07-03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