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規則》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麗的規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麗的規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澳”,讀讀記記“憂心忡忡、成千上萬、炫耀、耀武揚威、依然、密密麻麻、失衡”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美麗的規則”的含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體會“美麗的規則”的含義。
教學難點:
認識嚴格遵守規則的意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澳大利亞企鵝島等資料。
2、了解汽車在公路上行駛的有關交通規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1、導語:國家的法律是一種規則,社會公德是一種規則,學校的規章制度也是一種規則,通過遵守這些規則,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才能有序、正常地進行。今天,我們繼續圍繞規則這一個話題,來學習本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
2、板書課題:美麗的.規則,學生齊讀。
3、引導質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呢?
⑴文中的“規則”指的是什么?
⑵為什么說這規則是美麗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勾畫并自學出生字詞語,標注自然段序號,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2、學生獨立自學,再進行小組交流。
3、自學反饋,教師指導。
⑴認識生字“澳”,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認識澳大利亞、墨爾奉的菲律普島。
⑵理解以下詞語。
憂心忡忡:忡忡,憂愁的樣子。憂愁的心情。
炫耀:夸耀。
耀武揚威;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失衡:失去平衡。
⑶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記敘了“我們”乘車從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出發,趕往南端的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路上看到的景象,贊頌了人們自學遵守行車規則的美德。)
⑷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寫“我們”乘車去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美景。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寫“我們”在路上看到的車輛行車“失衡“的圖景。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寫“我”的感受。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自讀課文,邊讀邊悟
⑴“我們”在趕往澳大利亞南端的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美景的路上為什么擔心會堵車?
⑵在離企鵝島還有六十多公里的時候,對面出現了什么情況?后來“我們”看到了什么場景?
⑶為什么說“它留給我的印象,甚至要比后來我們看到的可愛的小企鵝還要深刻?”
⑷讀完課文,你有什么感想?
2、讀后交流。
四、合作探究,揭示題義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與課題相對應的句子。
2、指名反饋,齊讀句子:“因為我從那條流淌的車燈之河中,看到了規則之美、人性之美。”
3、體會句中的含義。
⑴“那條流淌的車燈之河”指的是摩托車賽散場后,從對面開來的成千上萬的車輛。這里作者運用丁比喻的修辭手法,再次說明了對面駛來的車輛之多,并且正緩緩有序地前進。
⑵討論:為什么作者說他從那條流淌的車燈之河中,看到了規則之美、人性之美?
看到“規則之美”是因為:正是有了規則的存在,才出現了車流行進時井然有序的和諧美好的情景;看到“人性之美”是因為:正是由于人們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維護交通秩序,這條車燈之河才能得以順暢流淌。
4、這里的“規則之美、人性之美”不僅指最美麗的這種“失衡”的圖景,也指創造這種美景的人們自學遵守規則的道德美。既點明了文章的主題,也照應了文章題目。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五、課堂小結
這是一條只有兩車道的路,一條車道上行駛著成千上萬輛車,另一條車道上卻只有一輛車,這里沒有警察,沒有監視器,有的只是車道中間的一條白線,然而,在那擁擠的車流中,沒有一輛車越過中線,所有的車輛都在順暢地行駛,是規則創造了這井然有序、和諧美好的景觀。而規則,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自覺遵守,去用心維護的。
六、作業設計
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句。
《美麗的規則》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記述了“我們”乘車從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出發,趕往南端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路上看到的景象。贊頌了人們自覺遵守行車規則的美德。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中,讀,是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也是學生必具的語文能力。教學中,從讀入手,以讀,貫穿本文教學的始終,體現讀中悟、讀中想、讀中感的設計理念,同時借助相關的課外資源,體會作者行文中運用的表達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課后鼓勵閱讀,及時組織練筆。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美麗的規則”的含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2、幫助學生認識1個生字“澳”,讀讀記記“憂心忡忡、成千上萬、炫耀、耀武揚威、依然、密密麻麻、失衡”等詞語。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體會“美麗規則的含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嚴格遵守規則的意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美麗的規則”的含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2、幫助學生認識1個生字“澳”,讀讀記記“憂心忡忡、成千上萬、炫耀、耀武揚威、依然、密密麻麻、失衡”等詞語。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體會“美麗規則的含義”。
教學難點:
一、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看見過馬路上堵車嗎?說說你們看到的情景。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找找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以小組的形式,學習交流生字和新詞。
3、教師檢測生字和詞語。
●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并組詞。
●出示詞語卡片,學生認讀并借助工具書理解。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
1、讀課文,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注意讓學生傾聽,讀后有評價)。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組織交流。
四、置留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寫詞語。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美麗的規則”的含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2、幫助學生認識1個生字“澳”,讀讀記記“憂心忡忡、成千上萬、炫耀、耀武揚威、依然、密密麻麻、失衡”等詞語。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體會“美麗規則的含義”。
教學難點:
一、 導入
1.直接導入,板書課題。
2.回憶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主學習,交流感悟
1、自主讀課文,邊讀邊想:
(1)“我們”在趕往澳大利亞南端的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美景的路上為什么擔心會堵車?
(2)在離企鵝島還有六十多公里的時候,對面出現了什么情況?后來“我們”看到了什么場景?
(3)為什么說“它留給我的印象,甚至要比后來我們看到的可愛的小企鵝還要深刻?”
(4)讀完課文,你有什么感想?
2、匯報交流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老師指導學生交流,體會人物的'情感與認識,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1)了解“我們”乘車去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美景,首先介紹了時間、地點,又點明了事件。
(2)理解“失衡”的美麗的圖畫,“我”受到的一種美的感動。
(3)體會作者“我”的感受,“規則之美、人性之美”。既點明了文章的主題,也照應了文章題目,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3、學生談感想
【以學生自學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的感悟和體驗,不要求統一的說法,只要學生有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隨機的點撥引導。】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美麗的規則的含義”。找一找我們身邊的“美麗的規則”。
2、請同學們從《海瑞罵殿》、《秉公執法報私恩》、《魏征直諫》中任選一篇閱讀,并說說讀后的體會。
板書設計:
9、美麗的規則
美景--失衡--規則之美 人性之美
《美麗的規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澳”,讀讀記記“憂心忡忡、成千上萬、炫耀、耀武揚威、依然、密密麻麻、失衡”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美麗的規則”的含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體會“美麗的規則”的含義。
教學難點:認識嚴格遵守規則的意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創設情境,質疑導入課題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想和大家玩個“腦子急轉彎”的游戲,游戲的規則是老師讀完題目后說“開始”才能舉手回答(先用課件出示腦筋急轉彎題目,讓學生回答后再出示答案)
2、小結:剛才有的同學急于回答老師的問題而忘記我提的規則,雖然答對了但很遺憾沒有得分!國家的法律是一種規則,社會公德是一種規則,學校的規章制度也是一種規則,通過遵守這些規則,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才能有序、正常地進行。今天,我們繼續圍繞“規則”這一個話題,來學習第二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
3、板書課題:美麗的規則,學生齊讀。
4、引導質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呢?
(1)文中的“規則”指的是什么?板書:是何規則?
(2)為什么說這規則是美麗的?板書:為何美麗?
(3)這篇課文給我們什么啟示?板書:有何啟示?
二、檢查預習
(課件出示生字“澳”)認識生字“澳”,并交流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
2、(出示圖片)認識并簡單介紹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菲律普島。
3、(出示詞語)理解詞語意思,能加以運用,并積累部分詞語。
(1)理解詞語的`意思
憂心忡忡:忡忡,憂愁的樣子。憂愁的心情。
炫耀:夸耀。
耀武揚威:炫耀武力,威風。
失衡:失去平衡。
觀察這幾個詞語,說說其中的某個詞有什么特點,你能舉出類似的詞嗎?(學生能說出描寫心情、神態或ABCC式的詞都行)你能用其中的一個詞說一句話嗎?
(3)把自己最喜歡的詞寫在采集本上。
4、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記敘了“我們”乘車從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出發,趕往南端的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路上看到的景象,贊頌了澳大利亞的人們自覺遵守行車規則的美德。)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完成教師導學一(課件出示問題和方法)
(1)“我們”在趕往澳大利亞南端的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美景的路上為什么擔心會堵車?
(2)在離企鵝島還有六十多公里的時候,對面出現了什么情況?后來“我們”看到了什么場景?
方法: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5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答案。
《美麗的規則》教學設計4
(1)指名回答,讀第二自然段。
(2)指導朗讀,抓住“短短的”“遺憾”體會出能看企鵝歸巢的時間短和“我們”的擔心,再指名讀,然后出示第二自然段齊讀。
3、交流匯報問題(2)(指名讀——抓住“終于”“耀武揚威”指導朗讀——男女生比賽讀)
4、完成小練筆(出示課件:認真默讀第三自然段,試想象車上的乘客看到一眼望不到頭的車輛時,表情會怎樣?試為其中的一位“年輕人”設計幾句神態描寫。)
(1)學生在小練筆上寫。
(2)指名匯報。
(3)教師出示有關神態描寫的句子。(比如神態描寫:“他的眉頭緊皺著,眼睛睜得很大,時不時地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車輛。”)
5、完成教師導學二(出示問題,并提出學習方法)
為什么看起來毫無美感的“失衡”之景作者卻說是他平生見過的最美麗的景觀之一?
方法:學生自由輕聲讀6——8自然段,讀后交流,并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
(2)學生交流匯報。
(3)指導朗讀。(課件出示第六自然段課文內容)
師:輕聲朗讀第六自然段,說說讀后的感受。
師:請你們用驚訝的語氣讀一讀,老師在讀這段課文時,會在文章的前面加上“呀”“啊”這些語氣詞來表達自己的驚訝之情!請同學們試著讀一讀!
6、請同學們再想一想,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家是非常罕見的,或者說在我們身邊是非常少見的。
師:.下面我給大家出示一副我們國家堵車的畫面(出示課件),請你用一個詞形容。(毫無秩序、一片混亂、混亂無章等)
師:這是澳大利亞公路上的一幅畫面(出示畫面),請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眼前的這種景觀?(井井有條、井然有序)
(3)(課件出示齊讀有關句子)要知道,這里是荒涼的澳大利亞最南端,沒有警察,也沒有監視器,有的只是車道中間的一道白線,一道看起來似乎毫無約束力的白線。(板書:白線——風景)
(4)出示6.7自然段讀(男女生賽讀)
(5)讓我們把目光注意到這個“聰明人”請大家想想“聰明人”指的是怎樣的人。(指耍小聰明的人、違規越線的人)
四、合作探究,揭示題義
為什么說“它留給我的印象,甚至要比后來我們看到的可愛的小企鵝還要深刻?”
1.完成教師導學三(出示課件)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與課題相對應的句子。
2.出示美麗的小企鵝圖片
3.指名反饋,齊讀句子:“因為我從那條流淌的車燈之河中,看到了規則之美、人性之美。”
4.體會句中的含義。
(1)“那條流淌的車燈之河”指的是摩托車賽散場后,從對面開來的成千上萬的車輛。這里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再次說明了對面駛來的車輛之多,并且正緩緩有序地前進。
(2)討論:為什么作者說他從那條流淌的車燈之河中,看到了規則之美、人性之美?
教師小結:看到“規則之美”是因為:正是有了規則的存在,才出現了車流行進時井然有序的和諧美好的情景;看到“人性之美”是因為:正是由于人們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維護交通秩序,這條車燈之河才能得以順暢流淌。
5.這里的“規則之美、人性之美”不僅指最美麗的這種“失衡”的圖景,也指創造這種美景的`人們自學遵守規則的道德美。既點明了文章的主題,也照應了文章題目。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板書:人性)
6.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7、課堂小結
這是一條只有兩車道的路,一條車道上行駛著成千上萬輛車,另一條車道上卻只有一輛車,這里沒有警察,沒有監視器,有的只是車道中間的一條白線,然而,在那擁擠的車流中,沒有一輛車越過中線,所有的車輛都在順暢地行駛,是規則創造了這井然有序、和諧美好的景觀。而規則,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自覺遵守,去用心維護的。
五、課堂內外
1、完成教師導學四(出示課件:說說生活中你還從那些場景體會到了規則之美?)
2、談談學習了本課后有哪些啟示?
3、了解遵守交通規則的公益廣告(出示相關公益廣告讀)
六、課堂延伸(出示課件:從課外書籍中搜集“沒有規則、不成方圓”的實例。)板書設計:
美麗的規則是何規則?
↑
人性為何美麗?
↑
白線——風景有何啟示?
《美麗的規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美麗的規則”的含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2、幫助學生認識一個生字“澳”,讀讀記記:“憂心忡忡、成千上萬、炫耀、耀武揚威、依然、密密麻麻、失衡”等詞語。
教學重點:
讓學生讀懂課文,體會“美麗的規則”的含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嚴格遵守規則的意義,提高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教師導語: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是想和你玩個“腦子急轉彎”的游戲,最先舉手的小隊并答對了的可以加上10分,游戲規則是:必須在我念完題目后舉手回答,準備好了嗎?(課件出示題目)。
小結:有的同學急于回答老師的問題而忘記我提的規則,雖然答對了但很遺憾!同學們,國家的法律是一種規則,社會公德是一種規則,學校的規章制度也是一種規則,只有遵守這些規則,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才能有秩序地進行。今天,我們圍繞規則這個話題繼續學習本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
2、出示課題并質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文中的規則指什么?為什么說這規則是美麗的?)
3、教師小結,導入
規則只是一項項的條文,本無魅力可言,文中這“美麗的規則”到底指什么?它又美在何處?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認真讀讀課文,相信會有所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反饋交流。
1、檢查字、詞,投影出示生字詞語,齊讀,指名讀。
ào澳憂心忡忡成千上萬炫耀耀武揚威依然密密麻麻失衡2、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指名回答。
(課文講了“我們”從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出發,趕往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路上看到的景象。)板書:墨爾本菲律普島
三、自主探究,學習課文
出示自學提綱;
1、前往菲律普島的途中,“我們”最擔心的事情是什么?心情怎樣?為什么?
2、“我們”在途中實際看到了什么場景?有什么感受?
3、你怎樣理解文中的“規則之美,人性之美”?
學生按要求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指名回答,反饋、交流。
1、a.我們最擔心的事情是會堵車,所以憂心忡忡。
b.理解“憂心忡忡”。
c.我們擔心是因為這條路只有兩條車道,擔心摩托車賽散場后,往墨爾本方向開的成千上萬輛車將造成堵塞,使“我們”錯過觀看企鵝歸巢的時間。d.理解“成千上萬”,體會車賽散場后,對面開來的車輛之多。
2、 a.“我們”在途中實際看到了雙方的車子行駛順暢。板書:墨爾本“我們” →行駛順暢菲律普島無一越線←無數車輛、摩托車b.出示句子“然而,出乎我們意料的是,我們雙方的車子卻依然行駛得非常順暢。”
c.我們意料中的是:對面行駛的車輛將爭先恐后往前擠,看到“我們”的車道上只有一輛車,肯定會越過中線,占用我們的車道,從而造成堵車。“我們”在途中實際看到了雙方的車子行駛順暢。可是事實與想象的截然不同,所以說出乎意料。
d.我們看到這種場景時有什么感受?(非常感動)。出示相關句子,品讀。 “雖然眼前這種“失衡”的圖景絲毫沒有美感而言,可是我卻漸漸地受到了一種
美的感動。”聯系上下文,理解“失衡”的圖景指什么?(這是一條左右極不“平衡”的車道,一邊是光光的道路,一邊是密密麻麻的車子。)
議一議:這種“失衡”的`圖景既然沒有美感而言,為什么“我”卻說受到一種感動呢?學生齊讀第七自然段,認真思考反饋。理解句子:沒有一個“聰明人”試圖去破壞這樣的秩序。聰明人指什么?這里為什么要加引號?為什么“我”卻說受到一種感動呢?(了解人們是在什么情況下遵守交通規則,維持交通秩序的。品讀“這里是荒涼的澳大利亞最南端,沒有警察,也沒有監視器,有的只有車道中間的一道白線,一道看起來似乎毫無約束力的白線。”)
課件出示馬路上堵車的情形,和眼前的圖景進行對比,體會人們自覺遵守規則的道德美。
3、通過學習,讓我們了解了作者從那條流淌的車燈之河中,看到規則之美、人性之美。這里的“規則之美”、“人性之美”不僅指最美麗的這種“失衡”的圖景,也指創造這種美景的人們自覺遵守規則的道德美。
板書:規則之美,人性之美教師適時點撥,揭示課題的含義。
(規則本身沒有美感可言,但由于有了規則的存在,有了人們遵守規則的自覺行為,才擁有和諧有序的美好景觀。)
四、拓展交流
1、結合生活現實說說你看到哪些??丑惡的規則”?
(例如交通規則、校規、社會秩序、法律法規等。)
2、進行思想教育。
同學們,剛才我們感受到了規則創造的井然有序、和諧美好的景觀,而這規則,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自覺遵守,去用心維護的,所以,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要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維護規則的好習慣,為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而努力。五、布置作業
結合生活實際寫寫學習課文后的收獲。
【《美麗的規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美麗的規則》教學設計02-16
我要守規則教學設計12-12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07-11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設計08-03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06-22
美麗的丹頂鶴的教學設計06-25
《美麗的彩虹》教學設計11-06
《美麗的小路》的教學設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