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生物選修三復習知識點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看到知識點,都是先收藏再說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生物選修三復習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三生物選修三復習知識點1
①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
a.哺乳動物發情排卵后,不論是否妊娠,在一段時間內同種動物的供、受體XX器官的生理變化是相同的,這為胚胎移入受體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環境
b.早期胚胎在一定時間內處于游離狀態,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c.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上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為胚胎在受體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d.供體胚胎可與受體子宮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組織聯系,但移入受體的供體胚胎的遺傳特性,在孕育過程中不受任何影響。
②胚胎移植的實質是生產胚胎的供體和孕育胚胎的受體共同繁殖后代的過程。
③胚胎移植的'優勢是可以充分發揮雌性優良個體的繁殖潛力。
④胚胎移植過程中兩次使用激素的目的是:第一次,對供體、受體進行同期發情處理,注射孕激素;第二次,對供體母牛做超數排卵處理,注射促性腺激素。
⑤胚胎移植過程產下的犢牛性狀取決于供體牛
⑥不同動物其胚胎移植的時間不同,例如:牛、羊一般要培養到桑椹胚或囊胚階段才能進行移植,小鼠等可在更早的階段移植。
高三生物選修三復習知識點2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調節作用具有兩重性,一般,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濃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適生長素濃度為標準)。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為:根、芽、莖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和抑制作用與生長素的濃度、植物器官的種類、細胞的年齡有關。
頂端優勢是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使近頂端的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從而抑制了該部位側芽的生長。
高三生物選修三復習知識點3
1、DNA重組技術:實現這一精確的操作過程至少需要三種工具,即準確切割DNA的“分子手術刀”——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限制酶)、將DNAXX再連接起來的“分子縫合針”——DNA連接酶、將體外重組好的DNA導入受體細胞的“運輸工具”——運載體。
2、限制酶:主要從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兩種。
3、DNA連接酶:根據酶的來源不同分為兩類:E.coliDNA連接酶、T4DNA連接酶。二者都是將雙連DNAXX“縫合”起來,恢復被限制酶切開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
4、常用的運載體:質粒、噬菌體的衍生物、動植物病毒。質粒是一種*露的、結構簡單、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并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雙鏈環狀DNA分子。
5、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驟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6、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實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其目的是:是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穩定存在并且可以遺傳給下一代并表達和發揮作用。其組成是: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鑒定受體細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便于篩選)。
7、受體細胞有植物、動物、微生物之分。
8、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是否可以維持和表達其遺傳特性,只有通過檢測與鑒定才能知道。這是基因工程的第四步工作。
9、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農桿菌轉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槍法。
10、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的方法:顯微注射技術。
11、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用CaCl2處理,增大細胞壁的通透性。
12、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體細胞的基因組中,是否轉錄出mRNA的方法:DNA分子雜交技術(用目的基因做探針,如果顯示出雜交帶則成功)。
13、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的方法:抗原——抗體雜交。
14、除了分子檢測外,有時還需要進行個體水平的鑒定,方法是:抗蟲或抗病的接種實驗。
15、目的基因的獲取:從已有物種中直接分離,也可以人工合成。
16、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編碼蛋白質的結構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調控作用的因子。
17、PCR是聚合酶鏈式反應的縮寫,是一種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XX的核酸合成技術。其原理是:DNA雙連復制的原理。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據這一序列合成引物(兩種)。過程是:高溫變性、低溫復性、中溫延伸。
18、植物基因工程碩果累累:抗蟲轉基因植物,抗病轉基因植物,抗逆轉基因植物,利用轉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質。
19、動物基因工程前景廣闊:用于提高動物的生長速度,用于改善畜產品的品質,用轉基因動物生產藥物,用轉基因動物做器官移植的供體,基因工程藥品異軍突起。
20、基因治療:是把正常基因導入病人體內,使該基因的表達產物發揮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是治療遺傳病的的手段。其中效果比較可靠的是體外基因治療。
21、基因工程在原則上只能生產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蛋白質工程是指以蛋白質的結構規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有的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需求。
22、蛋白質工程的基本途徑:從預期的蛋白質功能出發→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出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23、具有某種生物全部遺傳信息的任何一個細胞,都具有發育成完整生物體的潛能,也就是說,每個生物細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點。
24、植物細胞工程: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基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25、細胞脫分化:就是讓已經分化的細胞,經過誘導后,失去其特有的結構和功能而轉變成未分化細胞的過程。創傷和外源激素可以使外植體細胞的合成代謝加強,不斷XX增殖形成愈傷組織。
26、植物組織培養就是在無菌和人工控制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培養在人工配制的培養基上,給與適宜的培養條件,誘導其產生愈傷組織、叢芽,最終形成完整植株。
27、植物體細胞雜交就是將不同種的植物體細胞,在一定條件下融合成雜交細胞,并把雜交細胞培養成新的植物體的技術。
28、植物細胞工程的實際應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徑(微繁、作物脫毒、制造人工種子)、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單倍體育種、體細胞誘變育種等)、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人參細胞發酵罐生產人參皂苷)。
29、動物細胞工程常用的技術手段有:動物細胞培養(基礎)、動物細胞融合、動物細胞核移植、生產單克隆抗體等。
30、動物細胞培養就是從動物機體中取出相關的組織,將它分散成單個細胞(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然后,放在適宜的培養基中,讓這些細胞生長和增殖。
高三生物選修三復習知識點4
體溫調節、水鹽調節和血糖調節
人體所需水的主要來源是飲水和食物,人體水分排出的最主要途徑是腎臟。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重吸收。是由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垂體后葉釋放的
胰島素通過促進葡萄糖進入肝臟、肌肉、脂肪等組織細胞,并且在這些細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轉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夠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血糖調節的方式是神經-體液調節
血糖含量升高時,胰島素分泌增多,促進葡萄糖進入肝臟、肌肉、脂肪等組織細胞,并且在這些細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者轉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夠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時,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進肝糖元分解,促進非糖類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高三生物選修三復習知識點5
單克隆抗體
(1)抗體:一個淋巴細胞只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從血清中分離出的抗體產量低、純度低、特異性差。
(2)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
兩次篩選:第一次篩選出雜交瘤細胞,第二次篩選出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3)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既能大量繁殖,又能產生專一的抗體。
(4)單克隆抗體的優點: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備。
(5)在腹腔內增殖的優點:不需要特定的培養基,不需要嚴格的外界條件。
(6)篩選的時候用:特定的選擇性培養基進行篩選。
高三生物選修三復習知識點6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叫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2)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兩個方面。
(3)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是指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因此具有抵抗力穩定性。
(5)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與生態系統組成成分多少和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有關。
(6)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指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后恢復到原狀的能力。
(7)對于一個生態系統來說,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的強弱是一般呈相反的關系。
(8)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對生態系統干擾的'程度,對生態系統的利用應該適度,不應超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另一方面,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實施相應的物質、能量投入,保證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
【高三生物選修三復習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三選修微生物知識點07-03
高三生物選修三知識點07-03
高三生物選修一知識點07-03
生物選修三知識點總結02-03
高二生物復習知識點總結選修03-28
高三生物復習知識點07-03
[優]生物選修三知識點總結6篇03-13
生物高三知識點06-02
高三生物復習知識點精選【5篇】06-26
高三生物復習知識點(8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