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冬至的作文【共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冬至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冬至的作文1
腹大薄臉皮,圓扁分南北,白白香郁秀,冬至最宜食。又:巧巧兩邊,翠耳肚圓,蠶白微胖,垂滴欲涎。再又:裊裊霧煙飯碗,飄飄渺渺入鼻,珍珠玉脂粉黛,鮮滑光亮誘人。
節日的喜慶,尊貴的客人,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必不可少,它表達的是人們之間深厚的感情和節日的莊重,不用華麗的言語,餃子就可以說明一切了。
餃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而冬至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既是冬天里的集結號,也是冬天將要結束,春天即將來臨的前哨。冬至是寒冷的警鐘,或者戶外就是冰天雪地,此時此刻,一家人常常足不出戶,大家就圍坐在火爐旁一起吃著香嫩可口的餃子,品味著收獲的滋味,享受著勞動的果實,談論著過去的得失,暢想著未來的希望,演繹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親情和幸福。千百年來的習慣,冬至吃餃子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風俗了。
既然冬至已來,那么年關也就快要到了。在餃子的身上似乎蘊含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人們從那軟滑鮮美的餃子中已經聞嗅到了春節的氣息。清晨的太陽冉冉升起,天空也變得越來越亮堂起來,但看那路上行人的漸漸稠密,似乎大家都是吃了餃子后的精神。大街小巷的次地熱鬧,好像情緒的被點燃,人們原來低落的心情好像被春風吹過了一樣,一下就都高漲起來了。顯然,冬至帶給人們的不只是寒冷,更多的則是溫暖和希望。
將近一年的`奔波勞作,久積的壓抑和失落需要調整和再平衡,意得志滿的膨脹欲望也需要冷靜,不管逆境的挫折抑或是春風得意的趾高氣揚,一切都已經或者即將成為了過去。歲月的流逝,浮沉的迷幻,沖鋒的舊傷和疲憊的心靈也該停下來休息和對過去有一個交代了。冬至是一個節點,冬至是一個驛站,冬至又好像是那恰逢其時的斷喝。歇息不是停止,駐足不是不前,把心情重新整理,把能量重新積聚,經驗總結和計劃打算務必要周全和做到胸有成竹,啊!冬至的意義仿佛一切都包含在了那咸香咸香的餃子中了。
餃子內在的營養可不是沽名釣譽的瞎吹和自我表現,充饑和驅寒的色香味的內質不言而喻,至于說那關于扁扁圓圓的圍觀和雜談,事物總是兩面,又有誰能夠把握得了十全十美?假真和真假其實也就是一步之遠,又有誰能夠說清楚一萬遍假和一萬遍真它們之間的的界限?人們的道德品行都是在生活中的錘煉,真情真心的流露,又是誰能夠裝得了和騙得了呀!從來也沒有虛偽的真,造作的掩飾只不過是無知的表現。哦!我看懂了豬鼻子插蔥的裝像和四不像,原來生活的真實就是簡單中的自然,一切的故弄玄虛和挖空心思都是白費心機了。
拿了票的滿火車里去對號入座,到頭了座位上卻是一位抱著孩子哺乳的年輕媽媽,抑或是一位古稀大爺或奶奶,我體會得到他們的警覺和緊張,如此的面對,我沒有攆他們起來的勇氣,盡管我急忙解釋著僅僅只是確認一下座位,但他們仍然是起身離去了。這又怎么說?是我不肯讓嗎?不是!是他們不敢坐嗎?大概和也許又有什么意思?沒有座位的艱難和被人攆起的尷尬,心碎了的別人的大聲吆喝,主動讓座的真假不能夠被理解,看破了人情的冷暖,原來他們是再也經受不了一點的冷言了。
雜耍和賣藝的沿街的清唱,抑或是襤褸衣裳的乞討,假煙假酒假和尚的不能令人接受,省怕好心被人利用的困惑,助人為樂的善良被束之于袖內,面對他人困境危難之時的冷漠,那么,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還有什么的溫暖和意義?不是太陽,就做蠟燭吧!放出自己的光,哪怕是心靈被受傷了,即便是流血染紅彩霞了,總也比黑暗的冰冷要有價值吧?“謝謝你!謝謝你!耽誤了你的一點時間真不好意思!”“祝福你呀!——大福大貴!升官發財!菩薩保佑!”“謝謝你!謝謝你!你真是一個好人啊!”這都是我舉手之勞或者是一元錢的愛心換來的贊嘆。舉手之勞的簡單,一元錢又能夠幫了別人什么?但它卻成就了自己的一片慈心。值了!值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又何必去懷疑他人的真假呢?唉——,怕照亮了惡人就不發光的思想也該收場了。
冬至的餃子在碗里冒著熱氣,孤寡老人‘相大媽’的病床前,醫生護士的圍了個滿圓,‘相大媽’身上干凈的衣裳和頭發,笑臉布滿的鄒文里的喜悅,顯然,這是‘相大媽’最為開心和幸福的一天了。看過這個微信視頻的人無不為之的溫馨而感動,大家爭相地給‘相大媽’喂飯,冬至的餃子,‘相大媽’的‘兒女’可真多啊!‘相大媽’的‘兒女’可真孝順啊!由不住地伸手點贊:“太溫暖感動了,你們可真有大愛呀!”得到的回復:“宣傳!宣傳!而已!而已!做做樣子,給別人看!”對方的謙虛我也知道:“做件好事,有時簡單,有時也難,做不做好事的困惑和怕別人風涼話的無奈,一切似乎又都失去了原本的初心了!”想到這里,對方的回復也就可以理解了。
慈善!慈善!捐!捐!捐!捐!‘羅一笑’走了,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年冬至的餃子,是否也會留下爭吵的一片……?
關于冬至的作文2
冬至已至,在這個最冷的時節,兒子還會記得他六歲時那場雪嗎?
——小引
我靜靜的看著被歲月斑駁已是不堪的木門,想著懷里剛摔傷胳膊的兒子,還有沒有長出稻穗的秧苗,心中甚是擔憂。妻子撫摸著兒子疼得發抖的兒子對我說,不管前面的路有多么的泥濘,這里始終是你的家。我點了點頭,用衣服更加裹緊兒子。我不想兒妻承受太多,但他們依然承受著。我沒有選擇生活的能力,只能這樣默默的被生活選擇著。
列車一路北上,肆意的在隧道里穿梭,帶著時光和黑暗的蕭瑟吹進人的腦海,家鄉的風景一次次被拉長的光影覆蓋。我抱著兒子靜靜的靠著窗口,時而還能看見自己的影像出現在玻璃上,我看著玻璃中頹廢的自己,用著已長出很長的胡須輕輕的蹭著兒子的臉。這個只有六歲的孩子承受的太多,我現在還記得扶起兒子時那根從他胳膊穿出的白骨,上面的血絲刺傷了我已經被淚抹殺的瞳孔。
二
醫生告訴我兒子的胳膊骨折兩個地方,斷裂的骨頭直接穿過了肌膚,情況緊急,必須要盡快做完手術。在兒子躺在手術臺的時候,已是夏末時節,醫院的白色墻壁讓我想起家里快要變黃的稻穗,家里的一切是否安好,妻子還那么年輕,那些農活不是她一個人可以承擔的。
恍惚中我從窗口看到六歲的兒子安靜的睡在手術臺上,小手還沒有從麻醉劑中輕松下來,依然緊緊的攥著。我的心猛地被抽了一下,窗口已被一張藍色的簾子所覆蓋,我靜靜的蹲在墻角,看著外面漸次灰暗的天空,突然就覺得兒子要與世隔絕。我撕扯這自己的頭發,是呀,我沒有做好一個當父親的職責,也沒有讓兒妻過上好日子的能力,命運賦予我的我會去承受,我希望上輩子或這輩子所犯下的錯誤我自己去償還,不要加在兒子身上。
我不知道那四個小時是怎樣渡過的,當兒子被醫生推出來時,我看到兒子那蒼白的臉和一個護士拿著一個裝滿我兒子的血和肉的盤子時,我失色痛苦,他才六歲呀,為什么要承受這些?
三
手術完成后,在最后調養的半年中,我一直靜靜的坐在兒子旁邊,由于我沒有足夠的錢讓兒子在手術后有很好的營養補給,兒子的身體很虛弱,但也只能這樣帶兒子回家,回家至少有兒子想要吃的米飯吧。我小心的抱起兒子,在回家之前決定帶兒子出去走走。轉眼外面的景色好像步入垂暮之年,馬路旁邊的燈光照著兒子幼小的臉,發覺兒子瘦了好多,我把兒子背在背上,對兒子說,手還疼不?兒子沒有回答,他已爬在我的肩頭安靜的睡著了。夜幕中突然飄起了雪花,才發覺已經到了冬至。
我記得兒子六歲時的那場雪淹沒了我的腳印,兒子的胳膊的繃帶和雪一樣蒼白。街邊的霓虹燈透過飄落的雪依稀反射在已在我肩頭熟睡的兒子嫩稚的臉上,我突然想起了家里的小桔燈,想著兒子在燈光下認真寫字的樣子,像斑斕的煙火劃破了年關寂寥的天空……
這是我擬用父親的`口吻寫的一段文字,我沒有父親為生計奔波的感受,只是用自己兒時的記憶拼湊的一些斷句。童年時父親陪著我渡過我人生最疼的時光,疼過之后我一路叛逆,知道現在才讀懂父親眼神的含義。
一
我分不清父親的職業是農民還是工人,因為我的學業父親每次要去很遠的地方去打工。但我每次在學校要求要填父親的職業時,我總會認認真真在潔白的紙上寫著:務農。因為我記得兒時總會搭著搖搖晃晃的樓梯爬上木樓,遙看著在田里認真撫摸著稻穗的父親。我那時候總是會問,爸爸,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吃上米飯呀?父親總是會笑著對我說,快了,還有幾個月稻穗就會變黃,到時候叫你媽做香噴噴的米飯給你吃。我便開心的點點頭,一直期待著那香噴噴的米飯。但那一年,我還是沒有吃上那香噴噴的米飯,在一次下木樓的時候,不小心從木梯上摔下來,一根白骨穿透了我的肌膚……
二
當我安靜的躺著手術臺時,我突然發覺是那樣的害怕,我努力的抬起頭,想看看在窗外等我的父親,但被一張藍色的簾子隔住了我的視線。當我靜靜的睡去時,我好像又看見父親在田里開心的拾著金黃的稻穗的樣子……
三
我總是清晰地記得我六歲的記憶,六歲時那充滿消毒水的醫院,六歲時父親寬闊的肩頭,六歲時那潔白的大雪。即使過去了那么多年。記得那場冬至的大雪中,我睜開其實并沒有睡著的眼睛,看著父親兩鬢被雪染白的頭發,悄悄的落下淚來。我記得父親曾對我說,一定要把字寫好,我當時沒有回答,只是在小桔燈下寫著這些關于父親的斷句。我知道我會在某一年的某個冬至把這些所有的斷句都拼湊起來,來回憶兒時父親為我,為這個家庭奔波的時光。
冬至已至,在這個最冷的時節,我卻沒有在父親身邊
關于冬至的作文3
冬至將臨,天總陰沉沉的,一連幾天都很少見到陽光,四周顯得很冷落蕭條,萬木凋敝,受副高壓帶的控制,長江南岸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干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我教過幾年高一地理,對地球自轉與公轉四季更替自然規律更是熟爛于心,冬天在多少人眼里滿目悲涼荒蕪的景色,也很少讀到贊美冬天的詩文。記得李清照有首詩這樣寫道:
小樓寒,夜長幕簾低垂,恨蕭蕭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濤愁眉。
冬天在詞人眼里多么凄涼,從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人因客觀環境影響到心境,不像楊貴妃醉酒后的臉色,也不像孫壽故意做的“愁眉。”
小時候最不愿意過冬天,那時的冬天比現在要冷些,一到冬天就很少出門,整天足不出戶,圍著火盆取暖。坐在火盆邊,前面暖和,后背卻是冰涼的。那個時代不像現在有空調,電取暖,甚至水暖氣。我現在生活的社區利用循環熱水取暖,冬天室內溫度10攝氏度以上,在家中根本不感覺到寒冷,在南方是很少的。前些天去一個朋友家做客,因為沒有取暖設施,坐在朋友家中感覺很陰冷,回到家就感冒了。也許人生活在舒適環境時間長了,一旦走出去就很難適應艱難的環境。
曾經在一個鄉村私立中學教書,現在回想起那個的寒冷冷寂的冬天,心就不寒而栗,那年冬天顯得特別的長,學校沒有什么取暖設施,校長為了多賺錢,不顧師生的身心健康,空大辦公室燒一盤火,學生沒有什么取暖設施。我幾乎每天早自習安排在第一課,每天早上5點多天沒有亮就從剛睡暖和的被窩爬起來,晚自習晚上10點多種才下課,真可以用披星戴月來形容。由于在鄉村沒有城市熱島效應,晚上寢室里陰冷陰冷的,有時冷得睡不著覺。就是在那樣環境中,教師超負荷教學,我從高一地理、初三歷史、初二政治跨學科年級教學,每天像個機械人累得身心疲憊不堪,而學生超負荷上課讀書,在快期末考試發生流行感冒,高二有一個班差不多全病了,而那個校長卻賺了大把的金錢。現代應試教育,加上金錢效應,無情地摧毀了青少年的身心,誰來拯救孩子們!
有一年,我在海南過了一個冬天,海南卻沒有冬天,一年四季,除了夏季,春秋相連。冬天最多時穿一件羊毛衫,整個海南就像個綠色自然的大公園,草木蔥蔥郁郁。海南地處亞熱帶與熱帶交接的氣候帶,冬季受西南季風影響,海風送來溫暖的氣候,在冬天里,在海南感覺不到那種刺骨的寒冷。我在《走進海南三章》中這樣描寫海南的冬天景色:
十二月的海南,氣候開始變得有點像江南晚秋季節,早上起來吃早餐,突然發現每天坐在蓬勃綠蔭樹下,落滿了紫色的花瓣,也不知是什么木本花,一時感到有些凄涼。這是不是海南的秋天來到了,心中莫名其妙傷感起來,是為了滿地花瓣凄切地漂零,還是為了歲月無情地消逝?就像即將枯萎的花瓣,燦爛開過,然后悄然消失了,當眾多目光注視她的鮮艷美麗的.時候,誰又想到紅顏消失后悲涼和冷落。
我在北方也曾經生活了一年,北方冬天冰天雪地,但家中和公用場所都有暖氣設施,只要呆在房屋里就感覺不很寒冷,要是外出,穿得就像北極熊一樣笨拙大衣,而冬天大雪飄紛飛,也是一道絕美風景。
在全球變暖的今天,冬天在江南越來越短,甚至看不到冰天雪地的景色。有資料表明,19世紀以來,由于工業的發展,世界氣溫出現明顯的波動上升的現象,且有加大的趨勢。百年來全球平均氣溫已經上升0.4—0.8。全球變暖會對全球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一是引起海平面上升。二是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變化。盡管全球變暖給局部地區帶來益處,總體來說弊大于利,人類社會為調整經濟結構將付出巨大代價。尤其工業的發展,人們使用冰箱、空調釋放出的氟氯烴化合物上升平流層后,通過化學反應大量消耗臭氧層量,全球變暖已經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重視。
前段時間看過環保節能產品展銷會電視節目,其中高科技取暖燈很有創意,即可以照明,也可以裝飾,同樣可以取暖,用電量只相當一盞40瓦燈泡,但這樣環保節能取暖燈因為材料造價高很難推廣。而人們消費意識近功急利,只看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其實,取暖燈比使用空調取暖費用要少得多,使用一個冬天,購買成本就收回來了,甚至可以節能環保,這樣對社會和個人百益無害,何嘗不去推廣,如果推銷到各大賓館酒店以及家庭,其中不就隱含著巨大商機。
關于冬至的作文4
那一天晚上,當我還在沙發上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的時候。突然從陽臺傳出了爸爸惋惜的驚叫,本性八卦的我頓時從沙發上一躍而起,迅速跑到陽臺邊上。只見爸爸左手提著一個白色的瓷盆,那是我們家用來養一只小烏龜的盤子。右手五指微微彎曲著,像是想抓住什么東西似的。“那只小烏龜掉下去了……原本我站在陽臺邊上,想用瓷盆里的水澆花,那時我用右手抓住那只小烏龜,當我想把它放回盆子里去時,它太滑了,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爸爸輕輕的說。隨后,迎來的是大家的沉默,爸爸的話像是給了我一個晴天霹靂:天啊,那可是我最喜歡的一只小烏龜了,它比我的拳頭小一點,卻很調皮,每天都在那里不知疲倦的爬來爬去。想起這些,我的眼淚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緊接著是媽媽的一番埋怨,埋怨爸爸不該在陽臺邊上給小烏龜換水,埋怨不該把小烏龜抓在手里……可是又怎么樣呢,小烏龜都掉下去了,我躺在沙發上,再也沒有心情去看電視節目。爸爸的嘆息使我更加的難過,爸爸找來了手電筒,還拿了望遠鏡,爬上飄臺往三樓的陽臺上望啊望,我也緊張的跑去幫忙,抓著手電筒往下面照啊照,可這一切都是徒勞的,什么都看不到。倔強的我還是不服,繼續拿著手電筒找,后來我們又從房間的窗子向下望,結果還是和上次一樣。媽媽說,如果我們和小烏龜是有緣的話,肯定能救回來。那天晚上我們大家都睡不著,我也忐忑不安,心里總是七上八下的。也不知道小烏龜怎樣了。
如果是你,你肯定會問,要救小烏龜有這么難嗎?直接去三樓找那戶人家開門,找回來不就行了嗎?可是我們這棟樓的一樓、二樓和三樓的構造和上面的不太一樣,聽說從前是用來做商場的,可是后來又荒廢了。而現在一二三樓的門全用防盜網封起來了,怎么進去呢?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被爸爸媽媽的說話聲吵醒了,我坐了起來,揉了揉惺忪的雙眼。房間的窗戶打開了,爸爸一邊用著望遠鏡向下望,一邊驚喜的說:“小烏龜還活著,他掉到三樓的陽臺邊上了,它正在爬出來呢!。”我興奮極了,接過爸爸的望遠鏡,向下望。真的,小烏龜的尾部插在泥土里,它把脖子伸得老長,兩只手動來動去。不一會兒,便恢復了平衡。也許是因為好奇,小烏龜向三樓陽臺地磚下面的隔熱層爬去,隨著小烏龜一點點的進去,我的心也一揪一揪的,小烏龜慢慢的從我們的'視線消失了。看見小烏龜還活著,我的心像是有一塊大石頭落了地。可是,我們要怎樣下去就小烏龜呢?想到這里,我又開始緊張起來。
中午1點多的時候,我正在吃飯。爸爸特意從單位趕回家,想去救小烏龜。可是從哪進去呢?爸爸告訴我,他今天去上班的時候,順便問了問樓下店鋪的老板,他們都說以前的確有通往3樓的鑰匙,不過后來物業公司再次把3樓賣給了別人,所以他們就上不去了。爸爸的話使我心灰意冷。唉,沒有希望了。當我和爸爸又習慣性地從窗戶向下望去時,看見了五樓的阿姨在陽臺邊上打掃,我就一股腦兒把小烏龜的事告訴了阿姨。阿姨告訴我,在樓下龍騰家具后門的隔壁,有一到樓梯,是通往三樓陽臺的。就有一次偶然看見樓梯外的鐵閘被打開了,便好心把它拉下。從那次以后,就再也沒開過了。也不知道鎖了沒。你們可以去看看呀。爸爸也猛然醒悟了:“是啊,我怎么沒想起來呢?”說罷,便準備出門。我這八卦妹也跟著去了。我們到了鐵閘面前,望了望下面的把手。喲,沒鎖。還真是有緣啊。我和爸爸拉開鐵閘,上了樓梯。喲,都替周圍都是黑黑的蜘蛛網,墜了下來,到處都臟兮兮的。不過為了救小龜,一切都值得了。我們翻過了一個窗臺,終于到達了三樓的陽臺。那里到處都是垃圾,小烏龜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們拿了木棍,把垃圾翻了個遍,還是見不到小烏龜的身影。我們又拿了些仙人掌,捅那個隔熱層,又拿手去掏,可它還是不出來。爸爸有一不小心,踩著了大頭釘,把腳刺破了。沒辦法,我們只好回家去了。我們全身變的臟兮兮的,像黑鬼。
第三天,我又老早的起了床。看見爸爸又急匆匆的開門下去。媽媽告訴我,小烏龜出來啦。我可高興了。只見媽媽興沖沖的指揮下面的爸爸,右面,爬到洗衣粉袋子里去啦,……不一會兒,爸爸上來了。它抓著一只黑咕隆咚臟兮兮的小龜。爸爸立刻到廁所給他清洗。媽媽在一旁對著小烏龜說:“小家伙,你和我們真是有緣啊,哎呀,差點就救不到你啦……我在一旁笑了。洗完后,爸爸給他上碘酒,因為它的龜板裂了。過了幾天,小烏龜又恢復調皮的模樣了。
你有這樣的經歷么?
關于冬至的作文5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一般在公歷12月22日或23日。古代認為陽盛則陰生,陰盛則陽生,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故稱冬至為“一陽佳節”。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關于掃墓淵源,翻閱一些典籍,無論皇室還是民間,極少有關于冬至掃墓的記載。《紅樓夢》第十一回講到,冬至前后賈母特別關心秦氏病情,因為按中醫理論,逢節氣是疾病惡化或好轉的一個關口。另據清代《大興縣志》和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關于冬至的記載,只有“百官進表朝賀、為國大典”的禮制,均無冬至掃墓的風俗。
記者從網上搜索,發現在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已故父母尊長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廟”的就要合族舉行祭祀典禮,稱為“祭冬”。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也就逐漸延伸為掃墓。
據說,按杭州當地風俗,如果是新墓穴,頭三年冬至當日,必須風雨無阻前往祭掃。其它地方的隨當地的風俗而異。
南方大部分漢人的祖先是從北方戰亂時期紛紛南遷的,所以他們比較完整的保留了遠古時期中原大地漢人的優秀傳統;而北方大多流于戰亂和異族的入侵同化,早已被同化成清明這一春耕時節掃墓。福州更是如此,福州人的先祖成份比較復雜,沒有完整的保留早期中原河洛地區(現河南)的此種傳統習俗,加上在后期陸續有不同的北方人士往福州城南遷,這些人本身也無此習俗,和土著的閩越人混居后早已把清明這一古代曾最重大的節日給淡忘了。
先說大多數人自詡為“城里人掃墓”的所謂正統的清明節,清明節從農歷來說,既無定月也無定日,但可以推算,冬至節過了106天就是清明,一般就在陽歷4月5日。清明時期正值中國大多數地區的春季,處于仲春與暮春之交處于仲春與暮春之交,不一定天氣清澈空明,所以不能以此簡單定義清明詞意的來源,而且很多歷史上很多詩歌也有關于“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描述,所以這個節日的天氣是不固定的。同時,清明,是傳統的農耕季節,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基本上是沒有閑暇去放棄農耕播種的好時節,而去祭掃先人的墳墓,去做所謂的“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清明無聊詩句。不過在閩南僑鄉,對于清明節十分重視,是民間傳統的溯源追本節日,其主要活動力掃墓祭祖。一般認為,掃墓起源于秦(或曰先秦已有),但古時掃墓并不一定在清明時節,如隋唐時期,人多是在清明節前一、兩大的寒食節掃墓。后來,寒食掃墓逐漸改在清明,寒食這個節日也就被人們所遺忘了。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南安石井一帶,清明節改在農歷三月初三上己節,俗稱“三月節。”傳說是因鄭成功起兵反清復明,忌“清”字壓在“明”字上頭。但是,泉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謁祖。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葷素五味。入夜,舉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餅菜。泉俗,一年中只有冬節、除夕和清明節要備辦嫩餅菜,寓“包金包銀”之意,旨在祈望家庭興旺發達。大宗望族者,還于是日開宗廟詞堂大門,舉行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的那次祭祖,合稱春冬二祭。所以對于古代漢人清明掃墓的來源比較難于有可靠的論據,倒是不排除其他游牧異族在統治北方后推行此習慣或者當政的官僚貴族等統治階級強行推行而有此。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是冬至日的特征,這個日子適于安身靜體。又有唐朝詩人白居易詠“冬至”詩--“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之句。難免讓人對冬至這一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節氣增添了幾分惆悵的情絲和肅敬的氣息。為何?陽日最短,陰夜最長,方為冬至,這個夜晚最長的日記最適合于先去的故人,最適合來祭奠先人。中國所謂的正為陽,反為陰;日為陽,夜為陰;生為陽,死為陰;其實頗有道理。
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這天,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加上這天是陽氣初萌而冬盡春回的日子,所以稱之為“冬至”。冬節是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這一天,也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的名稱,也叫“長至節”、“賀冬節”、“亞歲”等。稱其“長至”,是基于古人對天象變化的觀察:所謂“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此后的白晝,便一天天延長了。稱其“亞歲”,就是僅次于元旦(即今之春節)。而在我國民間,則更有“冬節大于年”的說法。
以冬至為節日的傳統由來已久。周代以十一月為正,冬至便作為歲首。秦朝沿其制,冬至亦稱過小年。到漢代后,冬至才改為冬節,皇帝于這一天舉行郊祭,官場舉行賀節之儀,謂之“賀冬”,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賀。當時冬至已和夏至、上元節、上已節、社祭等成為較隆重的節日。當時節令很少,冬至自然更加隆重,有吃餛飩、吃湯圓、吃紅豆稀飯等習俗。這個規矩,其后一直沿襲。
【冬至的作文】相關文章:
冬至_關于冬至的作文03-01
冬至的“樂”——關于冬至的作文02-19
冬至作文07-06
冬至的作文07-03
冬至作文02-04
冬至的作文08-07
(精選)冬至的作文07-12
冬至的作文09-14
[精選]冬至的作文07-14
[經典]冬至的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