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們一家一起去拜祭爺爺,我們坐著車,乘著春風到了爺爺的墓地山腳下的公路,公路兩傍種著整齊的樹木,好像是爺爺派出來的隊伍歡迎我們的到來,記得爺爺生前最疼愛我,小的時候爺爺買了很多很多我喜歡的.玩具,每次我想起爺爺時我就憂傷的哭起來。
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爺爺的墓地,我看見爺爺的墓地很臟,我就叫大伯和爸爸一起拿毛巾和清水清洗爺爺的墓地,使爺爺的墓地又煥然一新,然后我們就拿出雞和燒肉,還有爺爺愛吃的東西來拜祭爺爺,還燒了很多冥幣給爺爺在地府里買點好吃的東西,最后就放鞭炮,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了爺爺的墓地,明年的今天我要帶著優異的成績向爺爺匯報。
爺爺。∧銥槊催@么早就離開我們。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朝詩人杜牧是這樣描寫清明的。
清明節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去掃墓。我、爸爸、媽媽和哥哥一起去掃爺爺的墓。爺爺的墓在荔枝林里,爸爸開車要十一、二分鐘才到。到荔枝林得邊邊道路上,爸爸把車停在那里,我們下車走到爺爺的墓前。我們把在爺爺的.墓前雜草除掉,然后放一些“紙錢”上去,還放了一套衣服。里面有手機、項鏈、衣服……。接著,我們點火,把剛剛的東西燒掉。燒完后,我們在墓前拜幾拜,拜完后,爸爸開始放鞭炮。只見紅鞭炮紙四處飛濺,聽到“砰砰砰……”的聲音。到快要結束的時候,在燃燒的鞭炮里飛出一個天使光圈,里面含著鞭炮,過了一會,鞭炮就在空中散落。放好鞭炮,我們就收拾好東西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總能看見許多火紅的杜鵑花,我和媽媽都很喜歡,爸爸就采來許多。于是我們就開心地讓這些美麗的花和我們一起回家了。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3
在春天里一年一次的清明節到了。因為是春天小草綠了,杏花開了,我和媽媽決定去“踏青”。
我和媽媽一起向銀河公園走去,到了銀河公園之后,春天的美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我們一邊漫步一邊欣賞著春意盎然的銀河公園。
這時一股杏花的花香迎面而來,它把我引到了杏花下,我抬頭一看,微風中恰巧一朵杏花飄到了我的'鼻子上面,幾棵樹上開滿了花朵,樹下面的地上,有無數朵杏花,這里成了花的海洋,我把地上的杏花拾起拿在手上一揚,杏花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飛落下來。
一陣春風,又把我吹到了剛吐牙的低灌木叢中,那灌木叢被園丁修剪成各式各樣,有的像小寶塔,有的像長方體,千姿百態。
我又抬頭向遠處望去,天空中飛滿了形態各異的風箏,有的像小熊,我的像蝴蝶,有的像鳳凰……我當然不想落后了,急忙拿出我的老鷹風箏放了起來。
我的風箏飛得高,這是我最快樂的一次踏青。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4
早晨,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新的一天即將開始。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去墳。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媽媽叫醒,去給爺爺奶奶上墳。
媽媽把折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里,爸爸在錢袋上寫了爺爺奶奶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給爺爺奶奶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到了墓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掃墓了。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東西。媽媽拎著紙袋徑直走向爺爺奶奶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燒紙錢用的)。大伯拿著干凈的抹布在爺爺奶奶的墓碑上一遍擦拭著,一邊在說著什么,像是在跟他們敘家常。我看著很不理解,這樣說著他們能聽到嗎?爸爸打著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熏地飛向了他們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媽媽說:“老師說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污染環境!笨伤麄儏s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跟他們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說,爺爺是個很勤快的人……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5
清明節學校放假三天,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芙蓉鎮去給祖先掃墓。
吃了早飯,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拿著買好的清明紙去給祖先掃墓去了。在路上,我問爸爸,清明節為什么要掃墓呀?爸爸告訴我說,清明節是從很早很早以前的秦漢就開始的,為祖先掃墓,是為了紀念死去的親人,希望他們能保佑后代子孫幸?鞓贰
首先,我們來到了老太的.墓前,在墳墓的樹枝上掛上白色的清明紙,然后再在墳前燃燒香紙,等到火滅了我們就離開去另一個地方。我們一共掃了12座墓,雖然我很累很累,但我的心里很高興。
不過,在路上我們看見了很多山上都燃起了大火,那是因為掃墓的人不注意安全。所以,我要提醒所有掃墓的人,掃墓時一定要防止火災,一定要等火完全熄滅以后人才能夠離開。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6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庇质且荒昵迕鞯,我回到老家去掃墓。
我走在山路上,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雜草,草叢中不時冒出滾滾青煙,忽然,一陣風把煙吹來,薰得我眼睛都睜不開,我仔細一看,原來是許多人在墳頭前燒紙錢祭祖。
轉了個彎,我又路過一個墳,墳上都是鮮花。站在山頂,極目望去,鮮花零零落落地點綴在山間,與大多數墳墓上的冥紙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看到了這,我想:清明節祭祖雖然延續了幾千年了,現在我們應該提倡文明祭祀。燒紙錢祭祖,不但有山林著火的危險,冒出的煙還會破壞臭氧層呢,這多不環保,多不文明。∫俏覀兠總人都用鮮花祭祖,那該多好,讓祖先天天生活在花海里中。
雖然,大多數人們還在燒紙錢,不過,這零零落落的鮮花也說明了文明祭祀的.種子正在萌發……
清明節又來了,讓我們用文明方式祭祖吧!用鮮花祭祀來表達我們對祖先的思念,用網上祭祀來表達我們對先烈的緬懷,用清明詩會來表達我們對古人的哀思。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首詩又讓我想起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今天就是清明節,于是爸爸帶我去烈士陵園里掃墓,到了烈士陵園,家長們都讓我們默哀三分鐘。
我們開始掃墓了,我發現這些烈士都是為國家而犧牲的,如果沒有他們獻出寶貴的生命,就沒有現在的幸福與快樂,他們用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他們永遠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愛國家,愛校園,爭做一名好學生。
爸爸又帶我來到了老子廟,發現有很多人在老子廟門前的.廣場上放風箏,這又讓我想起了高鼎寫的一首《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明節不僅是紀念祖先和烈士的節日,還是春游和踏青的好時節。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8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爸矘湓炝郑^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現在隨著時代的不同,祭祀祖先的方式也不同。鮮花代替了紙錢,糖果品代替了食品(如魚、蝦、肉類等熟食),也不再是吃涼食了,寒食這個名字可能也許被遺忘,這樣也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今年政府又取消了燃放眼花爆竹。這樣更加安全文明,我希望這樣的清明節,更希望全社會能積極倡導這樣的一個主流。讓我們過上一個安全而有意義的清明節。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9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也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同時,又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拜法。有些人家會在家里擺上祭品祭拜,也有人家任然保留著習俗,到墓地里去祭拜,而且大多數是老人。
清明節古時又叫三月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聽老爺爺、老奶奶說:“清明節的前后晚上都會下小雨!闭缣拼娙硕拍翆懙模呵迕鲿r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正是對先人悲傷的懷念,同時也寫出了自己的悲愁。
艾餃是我們家鄉紹興的時令小吃,它是翠綠色的,味道清香,同時又帶一點苦味,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艾餃是用艾草、糯米粉、麥粉、白糖和芝麻做成的。它也是清明節許多寒食中的其中一種。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在南方,則多為青團、艾餃和糯米糖藕。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清明。
在一個天氣陰朗的陰天,我聽到了一陣陣響亮的爆竹聲。而且還有許多戶人家,在做清明果。他們把一種綠色草類的東西放進一個很大的石碗里,用一個木頭做的摧子咚咚咚的敲,一人敲,一人把面粉,水,放進去搓。一人敲一人搓,配合的很默契,再把它放進廚房,一個一個的搓。圓,壓扁,把豆腐、肉、筍、豆……。放進去包起來,放進鍋里煮。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掃墓,拿上蠟燭、香、燈籠等一同去。家中夫妻只有一人離世,就一邊掛白一邊掛紅。而且,爸爸他們拿著蠟燭說些什么。
回家時奶奶已經準備好拜太公的'準備,要拿三柱香和燈籠在門口說些什么,然后就在旁邊拜了,桌上有很多好酒好菜,我們有個規定倒酒時不能碰到凳子,孩子不能吃拜過太公的食物,還要燒東西,要是會滿天都是紙,說眀太公很高興,會保佑我們的子子孫孫平安無事。在這天我們大家都要早早的睡覺,不能很晚回家。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掃墓感懷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清明節感懷11-24
清明節感懷詩歌12-14
關于清明節感懷07-03
清明節感懷的作文04-30
清明節感懷作文03-18
關于清明節感懷的作文04-30
清明節感懷作文范文07-03
清明節感懷高三作文07-03
《清明節感懷》作文600字07-01
清明節掃墓心得體會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