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偉人感人的事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跡吧,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我們該怎么擬定事跡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偉人感人的事跡,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偉人感人的事跡1
一個夏日的早晨,天氣晴朗,畫眉在樹上唱著悅耳的歌。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校園里,有一個人正在散步。他邁著緩緩的步伐,在綠茵茵的草坪上踱來踱去。他時而望著廣闊的天空,時而瞧瞧乎坦的操場,時而皺起雙眉……突然,他臉上流露出笑容,情緒豁然開朗,他想出來了,想出了解決蒸汽機的有效辦法。他高興地跑起來,腳步騰空。霎時間,他的身影便出此刻陪伴他多年的操作臺上。他就是蒸汽機的發明家瓦特。
隨著智育的發展,瓦特對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都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產生了好奇和鉆研之心。這為他以后發明蒸汽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瓦特的故鄉——格林諾克的小鎮于上,家家戶戶都是生火燒水做飯。對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有誰留過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廚房里看祖母做飯。灶上坐著一壺開水。開水在沸騰。壺蓋啪啪啪地作響,不停地往上跳動。瓦特觀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這是什么緣故,就問祖母說什么玩藝使壺蓋跳動呢"
祖母回答說:"水開了,就這樣。"
瓦特沒有滿足,又追問:"為什么水開了壺蓋就跳動?是什么東西推動它嗎?"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沒有功夫答對他,便不耐煩地說:"不明白。小孩子刨根問底地問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沒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評,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連續幾天,每當做飯時,他就蹲在火爐旁邊細心地觀察著。起初,壺蓋很安穩,隔了一會兒,水要開了,發出嘩嘩的響聲。摹地,壺里的水蒸汽冒出來,推動壺蓋跳動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壺蓋也不停地跳動著,好象里邊藏著個魔術師,在變戲法似的。瓦特高興了,幾乎叫出聲來,他把壺蓋揭開蓋上,蓋上又揭開,反復驗證。他還把杯子、調羹遮在水蒸汽噴出的地方。瓦特最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這水蒸汽的力量還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興高采烈,歡喜若狂的時候,祖母又開腔了:"你這孩子,不知好歹,水壺有什么好玩的,快給我走開!"瘓牡廝怠
他的祖母過于急躁和主觀了,這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話,險些挫傷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年邁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對瓦特有多么大的啟示!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的物理現象,不正是瓦特發明蒸汽機的認識源泉嗎?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機改成為發動力較大的單動式發動機。之后又經過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機的試制工作。機器上有了聯動裝置,把單式改為旋轉運動,完善的蒸汽機發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機的發明,加之英國當時煤鐵工業發達,所以英國就成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動鐵制"海輪"的國家。十九世紀,開始海上運輸改革,一些國家進入了所謂的"汽船時代"。從此,船只就行駛在茫茫無際的海洋上了。隨之而來,煤礦、工廠、火車也全應用了蒸汽機。體力勞動解放了,經濟發展了。這不能不說是蒸汽機發明的成果。當然也是蒸汽機的發明家瓦特的功勞。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滿著艱苦和斗爭,他走過的道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啊。他在艱苦和坎坷中為人類造了福,為人類前進,開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視學習和實踐。學習,豐富了他的智慧;實踐,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關于偉人感人的事跡2
雷達是一種神奇的電學器具,它由電磁波往返時間,測得阻波物的距離。假如你問雷達是誰發明的?在芬克的雷達機械中說,“雷達的發明,不能專歸于某一位科學家,乃是許多無線電學工程師努力研究,加以調準而成。”在戰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由五百位科學家和工程師致力于雷達的研究。希奇得很,在自然界中,你找得到神為某種動物所豫備的雷達。
在一九四七年一月號的英國奮勉雜志上,有個科學家發表了一篇很搞笑的文本,給我們解釋蝙蝠在黑暗中如何指導自己飛行,不論如何黑暗,如何狹窄的地方,絕不碰壁,這是什么原因?它怎樣明白前面有無障礙呢?關于這事有兩位美國生物學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四○年已經證明,蝙蝠能夠避免碰撞,是藉一種天然雷達,但是是聲波代替電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從蝙蝠口中發出一種頻率極高的聲波,超過人類聽覺范圍以外,二位科學家藉著一種特制的.電力設備,在蝙蝠飛行時,將它所發的高頻率聲波記錄出來。這種聲波碰到墻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礙物的距離遠近,而向適宜方向飛去。蝙蝠傳輸聲波也像雷達一樣,都是相距極短的時間而且極有規則,并且每只蝙蝠,有其固有的頻率,這樣蝙蝠可分清自己的聲音,不至發生擾亂。因這緣故,蝙蝠飛行之時,常是張口,假如你將它口緊閉,它便失去指揮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墻上,無法飛行。這個搞笑的實驗,道破了它的秘密。
關于偉人感人的事跡3
有一次,魯班奉命建造一座宮殿,工程規模浩大,工期卻要求很短,而且干到中途,木料又用完了。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停下來,趕去采木料。魯班也親自起早貪黑地帶領徒弟們一邊上山砍木頭,一邊加緊施工,生怕耽誤了工期。魯班在用斧子砍樹時,覺得又費力,速度又慢,斧子用不了多久就鈍了,還要去磨,能不能造出一種工具來代替斧子呢?這個想法一向縈繞在魯班的心頭。
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木料,山路很陡,他用力抓住兩邊的雜草,吃力地向前行進。當他松開手時,一片茅草葉從他的手指間輕輕滑過,帶來一陣劇痛,他仔細一看,手上留下了一條口子,鮮血正從傷口中滲出。
一片又輕又軟的小草葉,竟能把手指劃破!魯班留意地摘下那片茅草葉,仔細地觀看,發此刻葉子的'邊緣有一排又細又尖的細齒。他試著用葉子在斧柄上拉過,葉子軟軟地歪到一邊了,可還是在斧柄上留下了一條印跡,這給了魯班以啟發。他興奮得轉身就向山下跑,也顧不得身邊的雜草,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回了工地。他找來了一把竹片,把它削薄,又在它的邊緣削刮,在上邊刻出一個個的“牙齒”,用這些齒在木料上來回地拉,果然拉出了一條深深的溝。但只用了幾下,竹片上的齒就被磨平了。
他想,如果用比竹片更堅韌的鐵片來做這些齒,不就能把木頭很輕易地弄斷了嗎!于是魯班拿著這些竹片來找鐵匠,讓鐵匠照著竹片的樣貌打造出幾根帶齒的鐵片來。他又給這些鐵片裝上了木制的柄,于是鋸子就這樣產生了。工匠們用鋸子伐木頭,又快,又省力。魯班和他的徒弟們很快就把木料湊齊,宮殿也如期完工了。
兩千多年過去了,鋸子在工匠們的手中一代代流傳至今,即使是現代化的電鋸,也沒有脫離開魯班發明的鋸子的基本原理。
關于偉人感人的事跡4
詹天佑于1861年3月17日出生在廣東省南海縣,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誰也沒有想過日后他會有怎樣的出息。
少年時代的詹天佑對機器的操控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和村里的伙伴玩鬧時,會用泥巴做出機器的模型來玩。甚至還將家中的自鳴鐘偷出來私自的拆解,來研究鐘表機械的內部結構。詹天佑聰穎早慧,少年時便已經靠聰明才智名揚鄉里,鄰居們都說小詹天佑將來定會有一番大作為。
他生長在中國晚清,那是個政局動蕩的年代,當時的大清帝國已經是日薄西山,帝國主義紛紛入侵。清政府處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不僅要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還要維護大清朝的統治。國內爭端不休,農民起義肆起,清政府還要抽出一部分的勢力鎮壓國內農民起義和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暴漲。于是,清政府采用道光年間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說法,展開了洋務運動。在造槍造炮抵御外敵的同時,清政府大力發展留學教育,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到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學習他們先進的生產技術。
在此背景下,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一個人來到香港,他考人了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詹天佑帶著一顆愛國之心,遠渡重洋去美國讀書。
當時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進行了多次工業改革,完成了資本主義革命’完成了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之后,歐美的經濟國力暴漲,特別是工業基礎,發展速度讓人瞠目結舌。而當時的中國,卻仍處在自給自足的封建農業經濟社會之下。詹天佑在見識到了中國和歐美國家的巨大差異后,心里感慨頗深。同行的留學生對內憂外患中的中國表現出悲觀的心情。只有詹天佑暗下決心,他要努力地學習科技知識,將來報效國家,為國家修建鐵路、建造輪船、巨艦,以此來改變中國落后的現狀。
在美國期間,詹天佑先后就讀于威哈吩小學、弩哈吩中學。1877年,詹天佑以優異的成績在紐海文中學畢業,同年的五月份,詹天佑進入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攻讀鐵路工程。在大學中,詹天佑帶著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刻苦學習。1881年,詹天佑以各科第一名的成績從耶魯大學畢業,完成名為《碼頭起重機的'研究》的論文。當時中國留美的120人中,僅兩人獲得了學位,詹天佑是其中一人。
詹天佑回到了中國,他準備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服務于中國的鐵路修建行業。但是,擁有鐵路工程學位的詹天佑卻受到清廷的冷淡。當時的清朝官員在修建鐵路時一味地相信洋匠師,對咱們中國自己的工程師反而很不相信。于是,朝廷沒有重用詹天佑,而是將他送去了福建的水師學堂。詹天佑成為了旗艦“揚威”號的炮手,這讓詹天佑心情大為失落。
1883年,中法戰爭全面爆發。為了爭奪大清屬國越南的控制權,法國以科學考察的名義,派兵進駐越南。清政府為了維護對越南的主權,也出兵駐守,并下令黑旗軍劉永福帶領部隊抗擊法軍。法軍以此為名,增兵越南,由于清政府一味的避讓妥協,加上越南清兵指揮不一、裝備陳舊和清政府消極防御的思想,清兵一敗再敗,直到退人云南境內。朝廷內部主和派發言,他們決定在上海同法國侵略者進行和談。
在議和期間,法國軍艦駛人中國領海——福建馬尾港。一心避戰求和的清政府對此竟是沒有任何的、或者抵抗的行動。按照當時的國際法律,一國軍艦若沒有獲得對方國家允許,私自在對方國家軍港停靠超過兩艘軍艦,停泊時間超過兩個星期,那么均為自行宣戰,而清政府卻對法國將軍艦開到自己領海的行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偉人感人的事跡】相關文章:
偉人的事跡10-07
偉人的事跡10-22
偉人的事跡作文11-06
中國偉人的事跡05-07
(精華)偉人的事跡08-22
偉人的事跡范文01-23
偉人的事跡(15篇)10-07
偉人事跡的心得02-23
偉人的事跡15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