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古詩15篇【集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的古詩,歡迎大家分享。
冬至的古詩1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邯鄲冬至夜思家》——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白話文注釋:
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節,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燈前,與自己的影子相伴。
想到家中親人今日也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會談論著我這個離家在外的人。
《至節即事》——元代:馬臻
天街曉色瑞煙濃,名紙相傳盡賀冬。
繡幕家家渾不卷,呼盧笑語自從容。
白話文注釋:
到了冬至節,京城中的天色才剛剛拂曉,濃濃喜氣已經彌漫京城了。人們互傳名片道賀節日。
大戶人家的繡幕完全敞開著,都在冬至節的時候,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家家趁著冬至,從容地玩耍著。
冬至詩詞(一):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水調歌頭·冬至》
(宋)汪宗臣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
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
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減字木蘭花·冬至》——宋代:阮閱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
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
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白話文注釋:
早晨云霧散去,在寒冷的陽光照耀下,周圍事物長長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從此以后,白天漸長。
也望這日給長輩“拜冬”,進獻履襪的習俗代代相傳。
冬至以后,天氣轉暖,寒意少。影長漸短,量日影的.紅線也慢慢變短。
從今天開始,夜間秉燭賞游時所攜帶的記時銅漏壺也將減少籌碼。
《冬至》
(宋)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滿江紅·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后、便占新歲,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晝永,使眠熟。
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小歲日對酒吟錢湖州所寄詩》
(唐)白居易
獨酌無多興,閑吟有所思。
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
楊柳初黃日,髭須半白時。
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冬至的古詩2
《壬子冬至日過來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衣冠且從俗,猶有晉風流。
我愛陶貞白,人稱馬少游。
蜂房寒未割,雞柵暖宜修。
不必論三仕,何如號四休。
《壬子冬至日過來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擾擾知何事,人間即夢間。
試從千佛轉,能見幾人閑。
水落元通月,云行不礙山。
長歌和樵者,日暮枹薪還。
《冬至后招于秀才》
日近山紅暖氣新,一陽先入御溝春。
聞閑立馬重來此,沐浴明年稱意身。
《初冬至近村》
南國霜常晚,初冬葉始紅。
曠懷牛屋下,美睡雨聲中。
沮水憶浮馬,幡山思射熊。
何由效唐將,八十下遼東?
冬至飲食
《冬至》
老遇陽生海上村,川云漠漠雨昏昏。
鄰家祭徹初分胙,賀客泥深不到門。
萬卷縱橫忘歲月,百年行止村乾坤。
明朝晴霽猶堪出,南陌東阡共一樽。
《辛酉冬至》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山中冬至》
讀易燒香自閉門,懶於世故苦紛紛。
曉來靜處參生意,春到梅花有幾分。
《冬至》
世間剝復每相乘,此理幾幾喚得譍。
萬木凍僵梅有信,黃河冰合井如蒸。
《太學冬至日同齋朋友先以兄弟敘拜訖遍詣諸齋》
畫閣東爐早,黃簾曉燭遲。
名函僮仆滿,齒拜弟兄疑。
歌酒神仙舫,衣冠宰相碑。
如今窮海上,逆旅話襟期。
《冬至日天慶觀朝拜,云日晴麗,遙想郊禋慶成》
淅淅霜風不滿旗,紫煙黃氣捧朝曦。
五更貫索埋光后,萬里鉤陳放仗時。
留滯周南無舊事,布宣漢德有新詩。
豐年四海皆溫飽,愿把歡心壽玉巵。
冬至詩詞
贊美冬至的著名詩句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代: 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詠廿四氣詩 冬至十一月中》
唐代: 元稹
二氣俱生處,周家正立年。歲星瞻北極,舜日照南天。
拜慶朝金殿,歡娛列綺筵。萬邦歌有道,誰敢動征邊。
《驀山溪(和人冬至韻)》
宋代: 朱敦儒
西江東去,總是傷時淚。北陸日初長,對芳尊、多悲少喜。美人去后,花落幾春風,杯漫洗。人難醉。愁見飛灰細。
梅邊雪外。風味猶相似。迤邐暖乾坤,仗君王、雄風英氣。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劍履。辭黃綺。珍重蕭生意。
《滿江紅(冬至)》
宋代: 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筒吹谷。新陽后、便占新歲,吉云清穆。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清晝永,佳眠熟。門外事,何時足。且團欒同社,笑歌相屬。著意調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吟》
宋代: 邵雍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
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山茶一樹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
宋代: 陸游
東園三日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冬至詩句
《冬至夜懷湘靈》
唐代: 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減字木蘭花·冬至》
宋代: 阮閱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至后》
唐代: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凄涼。
《冬至感懷》
宋代: 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冬至的古詩3
冬至夜懷湘靈
(唐)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注釋:
艷質:指女子艷美的資質,這里指詩人懷念的“湘靈”。
無由:沒有辦法。
寒衾:冰涼的'被子。衾,被子。
親:動詞,親近、接近,這里指挨著身子,接觸肌膚。
譯文:
心中思念多年卻沒辦法相見,棉被冰冷簡直無法挨身。
怎能忍受得了這一年中最長的寒夜,更何況你我都是孤獨失眠的人。
冬至的古詩4
1、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2、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3、獨見青松心,凌霜庇柔蘿。壯日賤若此,留恩意如何。
4、晚來風稍急,冬至日行遲。
5、聞過峴首已冬至,想到匡廬將歲除。
6、人生幾冬至,南北均行役。
7、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8、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9、辜月今朝初一日,正當冬至滿霜月。
10、行過冬至后,凍閉萬物零。
11、去歲冬至日,拜我立我旁。
12、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13、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14、索居共誰語,煮藥作冬至。
15、冬至招搖轉,天寒螮蝀收。
16、冬至陽生春又來,口雖吟詠心中哀。
17、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18、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19、去年冬至堯母城,城頭較射角弓鳴。
20、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21、小臣曾讀三王紀,冬至由來始祭天。
22、異鄉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夢遙。
23、去年冬至投僧寺,今歲陽生宿店家。
24、寒風響枯木,通夕不得臥。
25、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26、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27、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8、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29、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30、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31、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32、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3、晴明冬至,吉無不利。
34、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35、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36、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37、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38、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39、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40、虎宿方冬至,雞人積夜籌。
冬至的古詩5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賞析】
白居易的詩常以語言淺近、平實質樸著稱,其意境也多顯露。這首詩也不例外,它以直率質樸的語言描寫了詩人在邯鄲客店里孤獨過節的情形,抒寫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
冬至的古詩6
1、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望三秦?
2、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3、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4、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
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
不是花時肯獨來。
5、《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6、《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望三秦?
7、《冬至夜喜逢徐七》
【明】高啟
君來同客館,把酒夜相看。
動是經年別,能辭盡夕歡。
雪明窗促曙,陽復座銷寒。
世路今如此,懸知后會難。
8、《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9、《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10、《冬至感懷》
【宋】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11、《滿江紅》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后、便占新歲,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晝永,使眠熟。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12、《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
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
不是花時肯獨來。
13、《冬至留滯舒州有懷歲旦泊舟平江門外》
【宋】曹彥約
舒郡驚冬節,吳門憶歲時。
天寒城閉早,凍合水行遲。
再拜為兄壽,同聲念母慈。
窮年終是客,至日始題詩。
14、《冬至》
【現代】左河水
西北風襲百草衰,
幾番寒起一陽來。
白天最是時光短,
卻見金梅競艷開。
15、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冬至感懷 (宋)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16、小 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17、冬 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18、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19、水調歌頭·冬至
(宋)汪宗臣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
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
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20、江城子·龍陽觀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陰消盡一陽生。暗藏萌。雪花輕。
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
二氣周流無所住,陽數足,化龍升。
歸根復命性靈明。過天庭。入無形。
返復天機,升降月華清。
奪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滿,赴蓬瀛。
21、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22、冬至夜懷湘靈
(唐)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23、小歲日對酒吟錢湖州所寄詩
(唐)白居易
獨酌無多興,閑吟有所思。
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
楊柳初黃日,髭須半白時。
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
24、冬至宿楊梅館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25、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輩下惟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26、朔旦冬至攝職南郊,因書即事年代
(唐)權德輿
大明南至慶天正,朔旦圓丘樂七成。
文軌盡同堯歷象,齋祠忝備漢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滿,金石交音曉奏清。
更有觀臺稱賀處,黃云捧日瑞升平。
27、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
(唐)戎昱
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歲長安逢至日,下階遙想雪霜寒。
夢隨行伍朝天去,身寄窮荒報國難。
北望南郊消息斷,江頭唯有淚闌干。
28、奉酬中書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書省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廟祗嚴祀,齋莊覿上玄。別開金虎觀,不離紫微天。
樹古長楊接,池清太液連。仲山方補袞,文舉自傷年。
風溢銅壺漏,香凝綺閣煙。仍聞白雪唱,流詠滿鹍弦。
29、銅儀
(唐)韋莊
銅儀一夜變葭灰,暖律還吹嶺上梅。
已喜漢宮今再睹,更驚堯歷又重開。
窗中遠岫青如黛,門外長江綠似苔。
誰念閉關張仲蔚,滿庭春雨長蒿萊。
30、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
(唐)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云罷,還齋夜方闌。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干。
31、冬至夜作
(五代)韓偓
中宵忽見動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應枯草綠,九重先覺凍云開。
陰冰莫向河源塞,陽氣今從地底回。
不道慘舒無定分,卻憂蚊響又成雷。
32、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33、冬至日
(宋)蘇轍
佳節蕭條陋巷中,雪穿窗戶有顏風。
出迎過客知非病,歸對先師喜屢空。
34、冬至日
(宋)蘇轍
陰陽升降自相催,齒發誰教老不回。
猶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隴坂經年在,柑摘吳江半月來。
官冷無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潑新醅。
35、冬至
(宋)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冬至的古詩7
《小至》——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左河水
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
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艷開。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冬至》——貴谷子
日照數九冬至天,清霜風高未辭歲。
又是一個平衡日,子線從南向北回。
《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
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
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云罷,還齋夜方闌。
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干。
冬至的古詩8
1、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白居易《冬至夜》
2、冬至襖冠爭蝶舞,夜深弓鋸共龍呤。——聶紺弩《伐木贈懂漢芩》
3、冬至前后,沙飛石走。佛祖潛蹤,寸鐵在手。——釋普濟《偈頌六十五首·其十三》
4、冬至雖云遠,渾疑朔漠中。——李中《臘中作》
5、丹包赤實破蒼顏,冬至都無十日閑。——陳舜俞《書通濟僧壁》
6、小臣曾讀三王紀,冬至由來始祭天。——邊貢《迎鑾曲·郊祀元君百禮先》
7、冬至冰霜俱怨別,春來花鳥若為情。——崔日用《錢唐永昌》
8、冬至一陽來服,三旬增一陽爻。——張伯端《西江月·冬至一陽來服》
9、今日柴門又冬至,野梅花下獨沉吟。——邵亨貞《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
10、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11、冬至子時陽已生,道隨陽長物將萌。——龐籍《記異》
12、冬至陽生,迎春撥雪黃芽好。——馬鈺《萬年春·冬至陽生》
13、人生幾冬至,南北均行役。——黃彥平《元符己卯冬至先君罷興國令宿皇恐灘有詩云倦》
14、晴明冬至,吉無不利。——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晴明冬至》
15、冬至陽生春又來,口雖吟詠心中哀。——文天祥《十一拍》
16、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杜甫《至后》
17、冬至日光白,始知陰氣凝。——孟郊《寒江吟》
18、今日冬至陽始回,客中無賴廢持杯。——陳高《冬日夜夢中得句因續成之》
19、冬至之后江上春,來車去馬秦淮濱。——朱升《賦梅花初月酬汪古義諸公》
20、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杜甫《冬至》
21、故冬至之節,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陽已生于五陰之下矣。——杜瓊《雪屋記》
22、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陸游《辛酉冬至》
23、行過冬至后,凍閉萬物零。——元稹《書異》
24、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許月卿《甥館五首·冬至思吾侄》
25、索居共誰語,煮藥作冬至。——羅公升《冬至》
26、客中冬至夜偏長,寒爐坐擁待晨光。——楊慎《定風波·沾益冬至》
27、建昌冬至益王宮,劍佩趨朝禮半同。——李夢陽《旴江小至》
28、冬至,亞歲,日初長。——尤侗《河傳·其十一·十一》
29、冬至四十六,三陽生此辰。——蘇頌《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冬至四十六》
30、梅花滿樹,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程鉅夫《感皇恩·次韻姚牧庵題歲寒亭·此首下原附牧庵》
31、冬至一陽初動,鼎爐光滿簾幃。——張掄《西江月·冬至一陽初動》
32、虎宿方冬至,雞人積夜籌。相逢一尊酒,共結兩鄉愁。——張登《冬至夜郡齋宴別前華陰盧主簿》
33、風雨凄凄客思涼,況逢冬至在殊方。——劉大夏《南寧遇冬至雨中有感呈同事二王公》
34、獨憐節序逢冬至,不得安棲學閉關。——劉基《冬至日泊舟戈溪》
35、冬至之日無酒錢,醒笑先生高閣眠。——沈周《至日閑居自述》
36、冬至煉朱砂,夏至煉水銀。——白玉蟾《贈潘高士二首·冬至煉朱砂》
37、海角沙場過冬至,未如今日最傷情。——晁說之《冬至日涂中》
38、仲冬冬至后,春從九地回。——張嵲《仲冬冬至后》
39、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蘇軾《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40、冬至初交夜正長,短篷岑寂此何鄉。——潘希曾《至后一日枕上作》
41、小春才過,冬至相催。光陰駒過隙,須鬢雪成堆。——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小春才過》
42、閉戶了冬至,日長添數珠。——陳與義《冬至二首·少年多意氣》
43、去年冬至攸城雨,今歲宜城曉日輝。——顧璘《宜城冬至》
44、茅齋寄在少城隈,冬至陽生春又來。——黃佐《至后諸郎中子興過草堂尋梅登玄覽臺循城墻而歸集杜句以紀其事》
45、晚來風稍急,冬至日行遲。——孟浩然《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
46、冬至陽生才兩日,欣逢伯氏紱麟辰。——宋無名氏《鷓鴣天·冬至陽生才兩日》
47、臘前冬至後,報春意、動南坡。——宋無名氏《木蘭花慢·臘前冬至後》
48、曉云舒瑞。——阮閱《減字木蘭花·冬至》
49、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白居易《冬至宿楊梅館》
50、冬至招搖轉,天寒螮蝀收。——高適《奉酬睢陽李太守》
51、冬至陽來復,草木潛滋萌。——趙孟頫《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其二十三·十一月》
52、少年挑闥思冬至,老境飄零怯歲闌。——曹伯啟《壬寅日長至兀坐不出寄盧敬齋知州》
53、去年冬至堯母城,城頭較射角弓鳴。——許宗魯《至日偶然走筆》
54、今年冬至毗陵館,凍雨寒云歲華晚。——許宗魯《至日偶然走筆》
55、新陽后、便占新歲,吉云清穆。——范成大《滿江紅·冬至》
56、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蘇軾《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57、冬至甲子夜,一葉開堯蓂。——章粲《絜矩書院示學子》
58、授時歷進當冬至,太史舁官近御前。——張昱《輦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十二》
59、去冬冬至。剛雪霽梅花,山樓殘醉。——毛奇齡《桂枝香·姜桐音芳樹齋留別》
60、去歲冬至日,拜我立我旁。——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61、冬至宵難短,孤眠恨自長。——龍輔《冬至》
62、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轉平實語。——釋普寧《偈頌四十一首·冬至寒食一百五》
63、光陰老盡世間人,冬至寒食一百五。——釋文禮《偈二首·黃鐘才起時》
64、冬至陽春節氣新,孤舟萬里淚盈巾。——孟洋《冬至述懷》
65、異鄉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夢遙。——殷堯藩《冬至酬劉使君》
66、濁酒醒來聞吉語,晴過冬至兆豐穰。——仇遠《重陽見菊占冬晴上熟》
67、春來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楊凝《雪晴》
68、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張耒《冬至后三日三首·水國過冬至》
69、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70、去年至日猶從俗,今年至日曾無肉。——王洋《近冬至祭肉未給因敘其事》
冬至的古詩9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釋:
邯鄲(Hán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冬至: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古代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俗。
驛:驛站,古代的傳遞公文,轉運官物或出差官員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與其相伴。
夜深:猶深夜。
遠行人:離家在外的人,這里指作者自己。
譯文:
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冬至的古詩10
春從天上來·冬至日
元 王丹桂
兔走烏奔。競西沒東生,四序潛分。
亞歲方迎,萬戶千門。歡笑共慶良辰。
暗推移晷運,正南檐、愛日初新。
考豐兇,會銀臺占候,史筆書云。
玄元大哉造化,漸梅蕊飄香,檻竹偷。
和湖州杜員外冬至日白蘋洲見憶
李郢
白蘋亭上一陽生,謝脁新裁錦繡成。
千嶂雪消溪影淥,幾家梅綻海波清。
已知鷗鳥長來狎,可許汀洲獨有名。
多愧龍門重招引,即拋田舍棹舟行。
點絳唇
(宋)趙彥端
一點青陽,早梅初識春風面。
暖回瓊管。斗自東方轉。
白馬青袍,莫作銅駝戀。
看宮線。但長相見。愛日如人愿。
冬至的古詩11
1、《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唐·杜牧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2、《冬至日》
宋·蘇轍
陰陽升降自相催,齒發誰教老不回。
猶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隴坂經年在,柑摘吳江半月來。
官冷無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潑新醅。
3、《冬至》
宋·龍輔
冬至宵雖短,孤眠恨自長。
枕單寒入夢,窗破月窺床。
4、《冬至日鎮江道》
明·張弼
萬戶笙歌長至日,一蓬風雨遠行人。
買魚沽酒俱收市,且自煎茶洗客塵。
5、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6、《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7、《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8、奉酬中書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書省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廟祗嚴祀,齋莊覿上玄。別開金虎觀,不離紫微天。
樹古長楊接,池清太液連。仲山方補袞,文舉自傷年。
風溢銅壺漏,香凝綺閣煙。仍聞白雪唱,流詠滿鹍弦。
9、《至節即事》
元·馬臻
天街曉色瑞煙濃,名紙相傳盡賀冬。
繡幕家家渾不卷,呼盧笑語自從容。
10、《至后》
唐·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凄涼。
11、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輩下惟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12、朔旦冬至攝職南郊,因書即事年代
(唐)權德輿
大明南至慶天正,朔旦圓丘樂七成。
文軌盡同堯歷象,齋祠忝備漢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滿,金石交音曉奏清。
更有觀臺稱賀處,黃云捧日瑞升平。
13、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14、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
(唐)戎昱
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歲長安逢至日,下階遙想雪霜寒。
夢隨行伍朝天去,身寄窮荒報國難。
北望南郊消息斷,江頭唯有淚闌干。
15、冬至夜懷湘靈
(唐)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16、小歲日對酒吟錢湖州所寄詩
(唐)白居易
獨酌無多興,閑吟有所思。
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
楊柳初黃日,髭須半白時。
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
17、冬至宿楊梅館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18、《冬至夜有感值初雪》
清·陳忠平
循環恒有度,陰極復生陽。
新雪玲瓏白,寒枝落寞黃。
吾懷似流水,天道自汪洋。
莫為蹉跎恨,今宵夢最長。
19、《減字木蘭花·冬至》
宋·阮閱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
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
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冬至的古詩12
1、冬至四十六,三陽生此辰。——蘇頌《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冬至四十六》
2、梅花滿樹,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程鉅夫《感皇恩·次韻姚牧庵題歲寒亭·此首下原附牧庵》
3、冬至一陽初動,鼎爐光滿簾幃。——張掄《西江月·冬至一陽初動》
4、虎宿方冬至,雞人積夜籌。相逢一尊酒,共結兩鄉愁。——張登《冬至夜郡齋宴別前華陰盧主簿》
5、風雨凄凄客思涼,況逢冬至在殊方。——劉大夏《南寧遇冬至雨中有感呈同事二王公》
6、獨憐節序逢冬至,不得安棲學閉關。——劉基《冬至日泊舟戈溪》
7、冬至之日無酒錢,醒笑先生高閣眠。——沈周《至日閑居自述》
8、冬至煉朱砂,夏至煉水銀。——白玉蟾《贈潘高士二首·冬至煉朱砂》
9、海角沙場過冬至,未如今日最傷情。——晁說之《冬至日涂中》
10、仲冬冬至后,春從九地回。——張嵲《仲冬冬至后》
11、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蘇軾《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12、冬至初交夜正長,短篷岑寂此何鄉。——潘希曾《至后一日枕上作》
13、小春才過,冬至相催。光陰駒過隙,須鬢雪成堆。——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小春才過》
14、閉戶了冬至,日長添數珠。——陳與義《冬至二首·少年多意氣》
冬至的古詩13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代〕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夜懷湘靈
白居易〔唐代〕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冬至
杜甫〔唐代〕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蘇軾〔宋代〕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冬至留滯舒州有懷歲旦泊舟平江門外
曹彥約〔宋代〕
舒郡驚冬節,吳門憶歲時。
天寒城閉早,凍合水行遲。
再拜為兄壽,同聲念母慈。
窮年終是客,至日始題詩。
小至
杜甫〔唐代〕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至后
杜甫〔唐代〕
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凄涼。
冬至吟
邵雍〔宋代〕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
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冬至宿楊梅館
白居易〔唐代〕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
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杜牧〔唐代〕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詠廿四氣詩冬至十一月中
元稹〔唐代〕
二氣俱生處,周家正立年。歲星瞻北極,舜日照南天。
拜慶朝金殿,歡娛列綺筵。萬邦歌有道,誰敢動征邊。
冬至
朱淑真〔宋代〕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冬至的古詩14
念奴嬌(冬至夜作)
朝代:宋代
仲并
原文:
灰飛山解竹。慶群陰消盡,新陽來復。云物呈祥連瑞靄,煙氣紛紛馥馥。紫陌香衢,朱檐影里,羅綺花成簇。嶺梅驚暖,數枝爭綻寒玉。
有人裊裊盈盈,今朝特地,為我新妝束。嬌倚銀床添繡線,長喜修眉舒綠。不道多情,錦屏羅幌,難得歡生足。誰知今夜,玉壺銀漏催促。
朝代:宋朝|項安世
深知道長屬仁賢,甚愛陽來復舊氈。
鳳歷新灰浮緹室,牛星初度轉青天。
五云嘉氣書周典,七日靈文驗孔編。
忽忽窮愁休悵恨,東風已到玉梅前。
冬至的古詩15
一、杜甫的《至后》
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凄涼。
公元七六二年,杜甫客居在蜀地,他很想念自己的河南家鄉,于是寫下了這首冬至詩。
第一句“冬至至后日初長”,非常精準寫出了冬至的氣候特點:冬至之后,白天逐漸變長而黑夜逐漸變短。
杜甫號稱“詩史”,這句詩就是冬至時令的珍貴史料。
二、皎然的《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
亞歲崇佳宴,華軒照淥波。
渚芳迎氣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時訓,書祥辨政和。
從公惜日短,留賞夜如何。
這是中唐著名“詩僧”皎然和尚的冬至作品,詩的第一句“亞歲崇佳宴”,開門見山點出了冬至的別稱——“亞歲”。
第三句“渚芳迎氣早”,里面的氣,可以理解為“陽氣”。古人認為,從冬至開始,陰氣下降陽氣上升,萬物重新活躍。
第七句“從公惜日短”,是說冬至時候的白天是一年當中最短的,所以要珍惜。
三、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公元八零四年,白居易在異鄉做官。這一年的冬至,他在邯鄲的驛站里孤單度過。
長夜漫漫,獨對孤燈,白居易望著自己的影子,想起了家鄉的親人,心里想:他們應該也在念叨著我吧。
在中國古代,漂在外地的游子,都會盡量在冬至那天回家過節,叫做“年終有所歸宿”。但白居易沒法回去,所以他的這個冬至,過得很心酸。
四、王建的《冬至后招于秀才》
日近山紅暖氣新,一陽先入御溝春。
聞閑立馬重來此,沐浴明年稱意身。
古人有一種觀點:冬至是陰氣逐漸消退、陽氣逐漸旺盛的開始,叫做“一陽初生”,或者“一陽生”。
中唐詩人王建這首詩,就是“一陽初生”的時令特點:冬至過后天氣回暖,靠近皇宮的河流解凍回春。這種景象,還形象反映了冬至三種典型物候中的第三候——“水泉動”。
五、韓偓的《冬至夜作》
中宵忽見動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應枯草綠,九重先覺凍云開。
陰冰莫向河源塞,陽氣今從地底回。
不道慘舒無定分,卻憂蚊響又成雷。
古人將初生蘆葦內壁的薄膜燒成灰,叫做葭灰,放在律管里面的不同位置,用來占卜時令。在某一個節令到來的時候,律管里對應位置的葭灰,就會飛出來。
這相當于古代的時令預報系統。
晚唐詩人韓偓這首詩,就從冬至夜晚的葭灰飛出開始落筆,他寫到了天氣回暖、早梅盛開、枯草變綠、冷云化開、河流解封,這一切都有一個共同原因——“陽氣今從地底回”。
韓偓的思維很跳躍,冬至還沒過、春天還沒來呢,他的思路就跳到了夏天,開始擔心蚊子泛濫的事情了。
六、杜牧的《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遠信初逢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樽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晚唐大詩人杜牧和他弟弟感情很好,這首詩是他在冬至這天寫給弟弟的,表達了自己的親切問候:冬至到了,天氣轉冷了,遠方的老弟你還好嗎?自幼體弱的你要保重身體,記得添衣加被。外面寒風陣陣,大雪將來,老哥我很擔心你啊!
杜牧在詩的第二句里,清晰點出了冬至的又一個別稱——“一陽生”。
七、蘇軾的《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一千多年前的某個冬至,蘇軾獨自游覽了杭州的吉祥寺,寫下了這首詩。
第一句“井底微陽回未回”,是非常典型的冬至特征:一陽初生,若有若無,所以是“微陽”。
“冬至三候水泉動”,但蘇軾判斷不了井底的水到底解凍了沒有,所以他說“井底微陽回未回”。
八、 趙彥端的《點絳唇(冬至)》
一點青陽,早梅初識春風面。暖回瓊管。斗自東方轉。
白馬青袍,莫作銅駝戀。看宮線。但長相見。愛日如人愿。
北宋趙彥端的這首宋詞,是一首冬至應景作品,里面提到了一種冬至天文現象:斗自東方轉。
天上的北斗星環繞北極星旋轉,每轉一周是一年。它的`斗柄冬季指向北方,春季指向東方,所以從冬至開始,斗柄要向東轉動。
九、朱淑真的《冬至》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南宋的朱淑真,號“幽棲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才女,和李清照齊名。這首《冬至》是她的七言律詩。
我們在前面講過,古人用葭灰放在律管的不同位置,來占卜時令。冬至在農歷十一月,對應黃鐘律,所以詩人在第一句說“黃鐘應律”。
第二句“陰伏陽升”,同“一陽生”一樣,都是冬至的典型特征:陰氣消退,陽氣回升。
第三句指出了冬至的又一個名字——“長至日”,意思是全年時間里,冬至這天的夜晚最長。第四句“梅花先趁小寒開”,委婉地告訴我們:冬至之后,下一個節氣是小寒。
朱淑真的這首詩,密集書寫了冬至的各種意象,是一幅濃縮版的冬至風情畫。
十、汪宗臣的《水調歌頭.冬至》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
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
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南宋的汪宗臣在這首宋詞里,同樣寫了律管黃鐘位里吹出了白葭灰,對應冬至的時令。
他還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只有先通上一口關鍵的氣,世界才會萬物復蘇,這口氣,就是冬至開始初生的“陽氣”。
【冬至的古詩】相關文章:
(經典)冬至的古詩01-26
冬至的古詩03-06
冬至的古詩精選06-29
冬至的古詩05-20
冬至的古詩【精選】05-22
有關冬至的經典古詩04-02
有關冬至的古詩03-19
有關冬至古詩03-19
關于冬至的古詩(精選)10-31
關于冬至的古詩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