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有感[精品]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論語》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進入了懷鐵一中,我們一開學就學習了一篇非常有意義的課文:《論語》六則。它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這篇《論語》六則就記錄了六則孔子說的話,他的話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整篇課文是針對兩個內容的。前三則講的是學習方法,后三則則是講學習態度。
第一則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講的是學習并經常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同學從遠方來(與我探討學問),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因此惱恨,不也是君子嗎?這則論語教育了我們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寬容的品質。特別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告訴我們學了知識就要溫習知識,這樣學習一定會好的。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這是我經常說的話。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溫習舊的知識,從中可以學到新的東西,就可憑此當老師了。我們一定要養成預習復習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從中得到新的知識,這樣我們也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則,第三是告訴你正確的學習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過不知道該怎樣學習,千萬不要只知道讀書而不知道思考,這樣就會迷惑不解。也不要只知道空想而不讀書,就會陷入困境。所以我們不能走兩個極端,既要讀書,也要思考,這樣才是對的。
后三則則是講學習態度了,那就要看看我們的學習態度端不端正。端正的態度就是學好的關鍵。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是孔子的弟子對孔子提的一個問題。說明了孔文子學習好又喜歡學習,不以為向比自己成績低的人請教看做恥辱。這種優良的學習態度真值得我學習。
這一則是表現學習態度的精華: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告訴我們,學了知識而不說出來,刻苦鉆研不知道疲倦,教導別人不知道疲倦,這些我哪一點做到了呢!孔子非常謙虛,其實這幾點他都有,但是他還是說他沒有做到,這是多么謙虛呀!
最后一則是大家都知道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訴我們幾個人同行,其中必有做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學習,他們的缺點要加以改正。我們要取長補短,這樣我們才能做得更好。
【讀《論語》有感】相關文章:
《論語》有感04-28
學習《論語》有感06-19
學論語有感04-28
學習《論語》有感04-18
讀論語有感12-16
讀論語有感10-21
讀《論語》有感10-14
(經典)讀《論語》有感08-25
(經典)讀《論語》有感08-26
經典讀《論語》有感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