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舞蹈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舞蹈教案1
教學提示:孩子有了一定的表達情感的.基礎,教師在教舞蹈時要注意把動作和表情統一起來,避免把動作與表情分開的做法。
小司機 歌詞:
小汽車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
嘟嘟嘟嘟嘟嘟嘟,喇叭響,
我是汽車小司機,我是小司機,
我為祖國運輸忙,運輸忙。
舞蹈動作:
1.雙手做握住方向盤狀,左右各兩次。
2.雙手在胸前繞轉。
3.雙手放于嘴前。做吹喇叭狀。
4.雙手叉腰,左右踏步擺動。
5.雙手叉腰,身體左右擺動。
6.原地跑動.
7.雙手向前,伸展交叉。
8.雙手握拳,向上舉起,屈肘。
小司機曲譜、歌詞、舞蹈動作以及動作分解圖。
幼兒舞蹈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踵趾小跑步,并隨音樂合拍地做摘果子和跳踵趾小跑步動作。
2、創編不同方位的摘果子動作,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體驗豐收收獲果實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
貼在地上的蘋果標記(用于幫助幼兒尋找合適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聽音樂進場
秋天到啦!瞧果園里的蘋果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吧!XX小朋友走得很有節奏呢。ń處熢谧叩倪^程中利用發現表揚的方式提示幼兒聽音樂有節奏的入場。)
果園到嘍!我們把小背簍放下來,自己找個位子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學習踵趾小跑步
小朋友,你們發現老師剛才是怎么走進果園的?你來學一學?(如幼兒不知道的話可再跳一遍)。
下面我再來一次,你們看仔細了,我是怎么走進來的。(腳跟腳尖跑跑跑)
誰來試一試?
這個步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們一起踩著有節奏的`腳步去果園里看一看吧!
三、學習摘果子動作
1、示范摘蘋果的動作
果園里的叔叔阿姨忙不過來,邀請我們幫他們一起摘蘋果。他們還教了我摘蘋果的動作,我來摘給你們看。(重點突出要擰一下)
我剛才是怎么摘蘋果的?請你來學一學。
碰到蘋果了要擰一下,這樣蘋果就下來了。
我們一起來摘!罢,放……”
2、展開想象,進行各個方向的摘蘋果練習。
上面的蘋果被我們摘下來了,還有哪里的蘋果我們還沒摘?(上面下面左邊右邊,高的地方我們還可以踮起腳尖采,下面的還會彎下腰去踩呢!)
那邊的蘋果真大呀,我們去那邊摘蘋果吧!
這里有好多蘋果樹,請小朋友找一棵蘋果樹摘蘋果吧!
3、練習踵趾小跑步和摘蘋果。
XX小朋友摘蘋果的動作很有節奏,真好看,(XX小朋友把樹上樹下左邊右邊的蘋果都摘了,真能干!XX小朋友一邊摘臉上還笑瞇瞇的,摘了很多蘋果,很開心吧!……)
小朋友都累了吧,找棵果樹坐下來。
四、整體示范舞蹈,學習、創編結束動作,
1、欣賞舞蹈,學習結束表示豐收喜悅的動作。
看著這么多的蘋果,真實太高興了,老師編了一個《蘋果豐收》的舞蹈,我跳給你們看吧?
我剛才跳了《蘋果豐收》的舞蹈,我最后是怎么跳的?這樣跳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很開心)來,把你們的蘋果也端起來給大家看看,轉個圈,好開心呀!
我們一起來跳《蘋果豐收》的舞蹈吧!
2、創編表示開心的動作。
你會用什么樣的動作表示開心?我們一起學一學他的動作。
我們把他的動作編到《蘋果豐收》的舞蹈里。
誰還會用不一樣的動作表示開心?
我們用他的動作來跳《蘋果豐收》吧。
小朋友想了很多開心的動作,我們再來跳一次,這一次,你可以用你最喜歡的動作表示你的開心。(幼兒自由創編不同的結束動作)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時間不早了,讓我們把蘋果送到倉庫里面去吧。嘀盒∨懿诫x開。)
幼兒舞蹈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幼兒鉆、爬、跨越及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精神。
3.激發幼兒幫助他人的情感。
重點:
發展幼兒身體的各種能力;難點: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準備:
1、場地:梅花樁、隧道、竹梯
2、進口處形象標志:藍貓、哪吒、超人,彩旗三面。
3、自制線路圖,哨子、小豬、小狗、小猴頭飾。
4、音樂:《鐵臂阿童木之歌》、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集合幼兒、熱身運動。
1.小跑步進場(:整隊、介紹隊名、口號(隊訓)
師:隊員們注意聽口令:
。1)跑步走、立停。(教師邊吹哨子邊喊口令)
。2)請隊員們排好隊,準備做運動吧。ㄓ變郝犚魳纷鲰嵚刹伲
。3)向右轉,三排起步走,右轉彎走,到草地上集合:①各小隊整隊(三橫隊)、立正、稍息、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②各隊介紹隊名[一隊:我們的`隊名是藍貓隊、二隊:哪吒隊、三隊:超人隊]。 ③我們的口號是:我們是最棒的! (給自己愛的鼓勵)
二、幼兒拓展訓練活動。
師:今天我們將進行戶外拓展活動,要進行那些訓練呢?
1.觀看路線圖,交代訓練內容及規則。
師:我們一起來看地圖,從圖上看我們要完成哪些任務?(讓幼兒說)應按怎樣的順序進行呢?
教師小結:我們的任務要走過梅花樁、穿越隧道、跨越竹梯、最后到達山頂,(交代每個環節的注意點)返回時從旁邊走回來,玩的過程要注意安全,你們聽明白了嗎?
2.幼兒自由分散練習,教師關注幼兒活動情況。
師:現在請隊員們自由練習。
集合幼兒,提問:剛才練習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根據幼兒提出的問題,進行實地直觀演示講解。難點:走梅花樁)請成功的幼兒介紹經驗,進行示范,教師重點講解:走梅花樁的要領。
3.分隊游戲,分享成功經驗。(投放標志)
過渡:隊員們還有困難嗎?
。1)集合幼兒整隊,請各小隊注意:這次游戲分三隊進行,一隊:藍貓隊、二隊:哪吒隊、三隊:超人隊,一個接一個按秩序進行。在這個過程中,你們應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到達終點后就大聲歡呼一下,表揚一下自己,也可以給后面的隊員加油,明白嗎?請各隊在自己位置上準備,準備好了嗎?(吹口哨)
(2)集合幼兒(吹口哨):這次你成功了沒有?(給自己愛的鼓勵)
4.創設情景,體驗愛的情感。
過渡:剛才接到命令,小豬、小狗、小猴寶寶在山頂上迷路了,現在需要我們拓展隊員的幫助,你們愿意嗎?
交代:一隊負責找小豬、二隊負責找小狗、三隊負責找小猴,找到后必須由你們全體8位隊員一起把他們送回來,明白嗎?拯救大行動開始啦。ㄎ覀兂霭l吧。
隊員們找到后在山上高呼:我們找到啦!我們勝利啦!
師:請隊員們護送小動物下山吧!(小動物和隊員們擁抱致謝。
三:總結拓展活動:
師:經過這次拓展活動,小朋友變得更能干懂事,也更團結友愛了,我們是最棒的!
幼兒舞蹈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維吾爾族小朋友之間團結友愛的親密友情。
2、學習維吾爾族舞蹈,感知舞蹈的獨特風格,要求幼兒跳的熱情、奔放、開朗、輕快。
3、學會維吾爾族舞的基本步伐:錯步、跺地拍手、進退步活動準備:場地、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ㄒ唬⿲氩糠郑航處煷骶S吾爾族小帽、敲打著搖鼓進教室,引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ǘ┱归_部分:
1、請幼兒說一說對維吾爾族人民的了解。教師介紹維吾爾族民族的.特色及其舞蹈特色。
2、全體幼兒欣賞音樂《小伙伴,你好》,體會音樂的熱情、歡快,熟悉節奏。
3、教師和幼兒自由表演,教師重點示范舞步,請幼兒創編舞蹈動作,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4、教師示范講解錯步、進退步、跺腳拍手等動作,教師指導,請幼兒間相互糾正動作。
5、隨音樂跳舞,分組反復練習,請幼兒相互指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6、請個別跳的好的幼兒帶領大家一齊練習。
(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講評,幼兒聽音樂跑跳步出教室。
幼兒舞蹈教案5
一、教學目的
經過組合的學習,提高小朋友的肢體表現力,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激發孩子天性中的表演欲望,也增強孩子與家長的親昵感。
二、主要動作與要求
1.大蘋果:雙手掌型對腕放于下顎下方,托住臉頰,好比大蘋果的葉子。寶寶的小臉是紅紅的蘋果,所以特別注意面部表情。
2.“親親我”:在“大蘋果”動作的基礎上,用雙手輕輕拍打臉頰,右左傾頭,同時加屈膝。在“大蘋果”動作的基礎上,上身前傾,左右搖頭,屈膝平腳碎步。
三、教學步驟
1.問題進入
教師首先讓孩子明白親吻是喜愛的表現以及小朋友應當如何表達親吻。充分設置問題啟發孩子,比如:“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媽媽親吻你嗎?你會親吻爸爸媽媽嗎?我們做什么事情是會得到爸爸媽媽的親吻呢?”等等。
2.啟發與想象
讓孩子明白什么是蘋果,圓圓的形狀像什么?問他們蘋果紅紅的樣貌好看嗎?為什么我們會說自我的小臉像蘋果呢。對了,那快把我們漂亮的小臉擺出來給教師看吧,啟發孩子用最燦爛的笑容來舞蹈。
3.音樂進入
讓孩子和你一齊坐在地板上,一齊唱一唱“我的小臉像蘋果”,歌唱時,教師主動做出組合中“我”、“蘋果的.葉子”、“想讓媽媽親吻自我的什么地方”等等動作,讓孩子對組合有感性的認識,也跟隨教師有初步的模仿,便于組合的學習。
4.組合進入
教師在循序漸進中把組合其余的輔助動作,用形象的方式交給孩子。
四、教學提示
1.表演時注意孩子的面部表情,啟發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們用自我的笑臉比作可愛的大蘋果。
2.家長參與的動作可不作為固定動作,目的在于參與,和孩子一齊融入歌的海洋、舞的世界,這有助于對孩子興趣的培養。
五、組合情景描述
圓圓的小臉像什么?像不像寶寶最愛吃的大蘋果。媽媽,媽媽你快來看,快來親親這個“大蘋果”。小朋友們,咱們比比誰的“大蘋果”最漂亮,讓媽媽快來親呀親親我。
幼兒舞蹈教案6
活動目標
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活動準備
《快樂小豬》舞蹈視頻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節奏
1、大家一起來欣賞音樂。
2、跟著音樂雙手打節拍,感受音樂的節奏感。
3、學著跟著音樂試唱歌曲讓幼兒慢慢熟悉歌曲內容。
4、老師一句句的讀歌詞,幼兒也跟著說。
5、欣賞《快樂小豬》舞蹈視頻,激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二、學《快樂小豬》舞蹈
1、教師分幾步講解舞蹈動作,讓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2、教師邊講解邊教幼兒舞蹈動作,指導幼兒舞蹈姿勢要做到位。
3、多次重復舞蹈動作,讓幼兒更好的記住動作。
4、講解舞蹈動作的時候要語言簡便,不要用幼兒聽不懂的專業術語。
5、要用兒化音講話,讓幼兒更加有興趣去學習。
三、小結
1、本節舞蹈課可以增加幼兒的運動量。
2、《快樂小豬》的舞蹈動作鍛煉幼兒全身肢體活動。
預設目標:
1、進一步鞏固墊步、踏點步,學習進退步及托帽手的舞蹈動作。
2、幼兒學習聽音樂自由創編舞蹈,并學習與他人合作創編舞蹈,發展幼兒動作協調性。
3、在舞蹈過程中,體驗舞蹈的樂趣及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熟悉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的四段歌詞。
2、幼兒已掌握墊步、踏點步等新疆舞步,學會新疆舞的一些基本手位。
3、新疆舞蹈視頻一段、錄音機、音樂磁帶、動作圖示、自制新疆小花帽、新疆服裝一套。
活動過程:
一、觀賞新疆舞蹈視頻,回憶新疆舞的特點。
1、觀賞視頻。
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欣賞一段舞蹈,請小朋友仔細看,觀察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2、回憶新疆舞的特點。
師:你們知道這個民族的人最擅長什么?在表演的時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動作呢?
師小結:新疆維吾兒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新疆樂曲的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活潑鮮明,情緒熱烈歡快。他們的舞蹈非常優美,動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同眼神配合,傳情達意。從頭、肩、腰、手臂到腳趾都有動作。昂首、挺胸、直腰是體態的基本特征,以及移頸、翻腕等裝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熱情、豪放、穩重、細膩的新疆舞的風格。
二、復習新疆舞的基本步伐。
我們在中班的時候學習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動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吧。復習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手部動作:翻腕、柔腕、移頸,帶領幼兒跟音樂練習。
三、創編新疆舞“掀起你的蓋頭來”,學習踏點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動作。
1、聆聽樂曲引導幼兒再次感受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歡快、有趣的情調。
師:前幾天我們欣賞了一首歡快、有趣的新疆歌曲,叫什么名字啊?
讓我們再來一起聽一聽!
2、幼兒創編舞蹈動作。
(1)創編掀蓋頭的動作。
師:這首歌曲里講了一個美麗的新疆姑娘;現在,老師就來扮演這個美麗的新疆姑娘,看!我帶來了一塊紅蓋頭,我也蓋在頭上,現在你們能看清楚我的臉嗎?(教師可以將紅蓋頭掀起、放下讓幼兒比較看看哪個看的清楚)
那怎樣才能看清出呢?
你來掀掀看,看清楚了嗎?
想要看清楚把蓋頭掀起來就可以了,那你能不能用舞蹈動作來表現這個掀蓋頭的動作呢?(提示幼兒動作要有好看、有美感)
哦!這個小朋友掀的真好看,我們一起來學學看!(提示幼兒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2)創編看姑娘的動作。
師:看清楚了嗎?你是怎樣看的?
哦!你是這樣看的,真漂亮!還可以怎樣看呢?
小朋友們真厲害,咱們把掀蓋頭和看姑娘的動作連起來表演一下!(邊唱邊跳)
(3)創編贊美姑娘的動作。
師:看到這么美的新疆姑娘,咱們從心底里喜歡和贊美她,那可以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你對美麗姑娘的喜歡和贊美呢?
哦!你是用這個動作來表現的,真不錯!請小朋友看看剛才有個小朋友做的動作象不象這個新疆小姑娘做的動作啊!(出示圖示)
這個動作在新疆舞里的名字叫托帽手,一只手放在臉的斜前方,另一只手放在小花帽的旁邊,手心朝上,托好了小花帽,所以叫托帽手。
師:一起來學學看!教師示范進退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動作,并分解動作教給幼兒。(從腳(進退步)——手(托帽手)——整體)。
好,現在請你們聽著音樂跳舞看哪一個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編的動作和新學的動作和起來一起跳。(教師巡回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每一個動作圖示都要講動作要領,并讓幼兒模仿)手是這樣放的,那腳怎樣做呢?(帶領幼兒反復練習,糾正幼兒的動作,引導幼兒將步伐和手的動作結合起來。)
四、引導幼兒將創編的舞蹈動作進行表演。
師:今天我們自己編了這么多好看的新疆舞動作,這首歌曲有四段,每一段的歌詞都不一樣,那咱們就選出四個動作,每一段用一個動作好嗎?
(1)先用圖上的四個動作跳舞!請小朋友們小眼睛看好了圖片上的動作,聽著音樂來表演一次!
(2)換動作的順序。
師:小朋友們表演的真好!老師把這四個動作換個位置,看看你們能不能表演的和上一次一樣好!
五、嘗試進行合作表演。
師:你們真棒!表演都很出色,咱們來分組表演好不好?
咱們分成5組,每一組選出一個小朋友來扮演美麗的新疆姑娘,其他小朋友用剛才我們想出來的舞蹈動作表演掀蓋頭、看姑娘和贊美姑娘,好不好?(幼兒分組表演)
5組小朋友都表演的不錯!老師在提一點小小的建議:在第二段音樂間奏的時候,擺一個造型。我來拍照,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表演的!能不能做到?(幼兒表演)
六、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朋友們自己編了一個歡快、有趣的新疆舞蹈,你們高興嗎?看!來了這么多客人老師,讓我們也來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跳個歡樂的新疆舞吧!(與客人老師一起隨著歡快的歌聲跳舞。)
幼兒舞蹈教案7
學習目的:
通過組合教育孩子勤刷牙,會刷牙和愛刷牙,講究衛生,爭做好孩子
主要動作與要求:
1、雙頂胯: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胯部向左或向右連續頂出兩次,雙膝放松,配合上身的其他動作。
2、雙撩手:雙手腕主動提起,帶動手臂撩至上位對腕,再由手腕主動壓下收回體側,手臂自然放松,動作連綿不斷。 教學步驟:
1、情景進入
讓孩子想想每一天睡覺前我們都要做什么?有誰明白如何正確的刷牙呢?那為什么要刷牙呢?這天老師教同學們學習一個舞蹈《刷牙了》,聽聽里面的小朋友是怎樣說為什么我們每一天都要刷牙的,而且學會了這個舞蹈大家能夠在每一天晚上刷牙之前都跳給爸爸媽媽看。
2、動作進入
動作進入之前推薦先把歌曲讓孩子聽幾遍,聽懂里面涉及到的事物都有什么。蘋果、小蟲蟲、蝴蝶、還有怎樣和大家說牙是白的、蘋果是甜的、看不見了、怎樣輕輕的刷刷、怎樣樣學蝴蝶飛等等。
3、完成組合
當所有的基礎動作完全熟練了之后,能夠讓孩子們每一天都唱上幾次這首歌,因為歌詞和動作呼應,孩子對歌詞不熟,動作很容易忘記。最后,配合音樂完成組合。
教學提示:
1、組合要讓孩子邊唱邊跳,在記憶時以歌詞為主比較容易。
2、組合結束時,刷牙啦這句話要大聲的喊出來。
3、組合中有大二位前傾九十度的動作,教師在要求孩子的時候,能夠用看誰離自己的小鏡子最近或看誰的牙齒讓老師看的更清楚等話語來引導孩子,使其能夠做到位。
組合情景描述:
白白的牙齒,紅紅的`蘋果。小朋友每一天都要吃過食物刷刷牙啊否則流浪在外的小蟲蟲們就會搬到你的小牙齒里住,把那里當成自己的家了。他們越住越多,越來越大,最后小朋友的小白牙就開始因為住不下那么多的小蟲蟲而十分難過的疼起來了。我不要牙齒疼,不要牙齒疼,爸爸媽媽快來看我的是如何正確的刷牙,如何把小蟲蟲們趕出自己的家吧。
歌詞: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噠嘀噠嘀噠嘀噠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噠嘀噠嘀嘀,刷牙啦。蘋果是甜的,牙齒會疼的,蟲蟲太小了,長大就看不它。牙齒是白的,輕輕的刷刷,張大嘴笑吧,會有蝴蝶飛出來嗎,咿呀咿呀咿呀哦,啦啦啦啦啦,刷牙了。媽媽說,睡覺前不許吃蘋果,為什么小蟲蟲會在牙齒上筑窩,真的嗎?小蟲蟲會是什么顏色,春天時小蟲蟲會變蝴蝶嗎?咿呀咿呀咿呀哦,啦啦啦啦啦,刷牙啦。
。ㄗ⑨專焊柙~中黑字部分為動作重拍節奏)
幼兒舞蹈教案8
活動目的:
1、讓孩子感受民間舞蹈的美,有表現和創編舞蹈動作的興趣。
2、讓幼兒學會歌曲,并能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
3、為孩子們描繪農村的`孩子們在田間拾豆豆時那頑皮、愉快而又樸實的形象,培養幼兒勤勞節約、珍惜勞動成果的品德。
活動準備:
VCD,歌曲碟。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拾豆豆》,教師范唱歌曲。
2、幼兒跟著學唱歌曲,教師結合學習過程解釋歌詞,使幼兒理解歌詞并較快學會。
技能目標:幼兒跟唱歌曲數遍并能用活潑地、天真地、詼諧和地方風格的情緒,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拾豆豆》。
教學目標:通過活潑地、天真地、歡快地音樂形象,使幼兒受到濃烈的鄉土氣息的感染和熱愛勞動,勤勞樸素的思想教育。
學習難點:
1、讓幼兒學會舞蹈,并會在舞蹈過程中變換隊形。
2、發展幼兒的配合及互助協調的能力。
3、教師示范舞蹈動作,讓幼兒在音樂伴奏下跟跳數遍。
4、指導學習變換舞蹈隊形待幼兒熟悉后讓幼兒分組進行表演。
活動自評:
在本次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快樂中得到發展,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認識,體現合作學習、分享學習,讓幼兒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學習了民間舞蹈,在快樂中得到了發展。
幼兒舞蹈教案9
【活動目標】
1、了解毛毛蟲的生長過程。
2、感受音樂優美的旋律,能在音樂中快樂地舞蹈。(重點)
3、嘗試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現毛毛蟲跳舞。(難點)
4、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毛毛蟲的頭飾、葉子、蝴蝶的翅膀。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角色導入(自己是蝴蝶,小朋友們是毛毛蟲)
師:我可愛的寶貝們!來!轉轉我們的小腦袋……展展我們的小胸……伸伸我們的胳膊……踢踢我們的小腿……扭扭我們的腰……最后扭扭我們的小屁股……伸個懶腰!恩,真舒服!(課前熱身)
2、引導幼兒了解生長過程。
師:媽媽把你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你們開心呀嗎?
幼:開心!
師:現在寶貝們都和媽媽長得不一樣。那只小蟲蟲可以告訴我這是為什么呢?
幼:因為我們還沒長大呢……
師:那寶寶們怎么才能長大呢?
幼:各抒己見
3、出示成長圖片,幫助幼兒了解。
師:請小蟲蟲們仔細看,你們到底是怎樣長大的?
4、教師小結:卵→蠶→(小、中、大)→蛹→蛾→卵
二、欣賞音樂。
1、師:咦?是什么聲音?
2、幼兒欣賞。
師:寶寶們,覺得剛才這段音樂聽起來怎么樣?你能聽出什么?
幼:開心,快樂……/像一個故事。
師:原來寶寶們的感受這么多!那我們再來聽一次音樂。這次啊,媽媽要和著音樂給你們講個故事。
師:當你們還是卵的時候,你們使勁地搖晃自己的身體,可就是動不了。于是你們累了,便香香地睡了一覺……當你們睜開眼睛的`時候,發現自己能動了,你們變成了一條條很小很小的毛毛蟲……你們想快快長大,和媽媽一樣。所以拼命地吃葉子……慢慢地,長啊長……長啊長……終于,你們長大了!你們長大了,便好開心!扭扭圓圓的身體跳起了舞……跳累了,你們就又要睡一覺……為了安全,你們便鉆進了繭里,變成了蛹……過了一段時間,當你們千辛萬苦再鉆出繭的時候,你們的身體兩邊已經長出了翅膀,變成了會飛的蝴蝶……于是,你們又開心的起舞了……
3、第三次傾聽音樂,幼兒根據教師的引導,初步根據音樂創編動作。
三、師幼創編動作。
1、幼兒創編動作并示范。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創編并示范。
3、教師根據幼兒創編的動作進行提煉,加入一些難度不太大的基本功,穿成小組合。最后示范,再逐一分解教授給幼兒。
4、集體練習。
四、集體表演。
五、結束活動:
師:森林里要召開文藝晚會了,獅子大王見寶寶們這么棒,便邀請我們去參加演出,你們愿意去嗎?
幼:愿意!
師:那好!我們現在出發吧!
六、活動延伸:
回家跳給爸爸媽媽等好愛好愛我們的人……
幼兒舞蹈教案10
一、舞蹈作用:
舞蹈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它與音樂、詩歌、美術結合在一起,對表達人們的情感,豐富人們的生活,陶冶人們的情趣,凈化人們的.心靈,健強人們的體魄等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課堂舞蹈更有天真、單純、活潑、夸張的特點,更有助于學生陶冶高尚情操,造就美的體形以及模仿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培養。舞蹈特長班對培養學生的舞蹈特長和專業水平更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
二、教學內容:
學習內容有:舞蹈基本功、民族舞蹈、舞蹈小組合、基礎訓練、動作編排由簡到繁,運動負荷由小到大。對學生頭、頸、肩、背、腰、手、腿、腳等,依次進行規范化訓練,增強身體各部位的軟度、力度及靈活性和動作協調性。
三、教學目標:
使個人舞蹈基本素質良好,基本動作純熟,使集體舞蹈協調規范,動作流暢;參加大型活動,訓練有素,組織有方,能在期末托管班匯報演出中一展豐彩。
四、時間安排:
每星期一至星期五課外活動,星期六和星期日下午。
五、舞蹈房裝備:
1)教室的墻以淺色的天藍色為主色,窗簾和墻顏色一致。
2)窗子兩邊分別設立形體的把桿。
3)教室的前面全部安裝鏡子。
4)空調、DVD電視機設備等。
5)地面以木地板上面鋪地毯(淡灰色)。
6)教學需要資料(一些教學的舞蹈碟片和欣賞)。
7)教師舞蹈衣服鞋一套。
8)吸塵器一臺。
幼兒舞蹈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來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節奏型。
3、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節奏的樂趣,培養幼兒反應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十六宮格、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教具各一樣、日歷簿一個,磁鐵若干、小棍棒、音樂磁帶、錄音機、鈴鼓、口哨、水果卡片、水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兔子舞》將幼兒帶入場:
1、請幼兒歌唱《小天使之歌》,問幼兒是否喜歡音樂?
講述音樂來源于生活,也是美的體現!
2、介紹節奏,告訴幼兒節奏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例如:拍手、拍黑板、踩地板、口哨、鈴鼓所打出的節奏、媽媽炒菜的聲音及洗衣服的節奏。
二、出示十六宮格:
1、介紹十六宮格,讓幼兒猜猜十六宮格是用來干什么?
2、出示水果卡片,讓幼兒將水果卡片放入十六宮格中,然后讓幼兒在裝有磁鐵的格子里拍一下手,并給只有一個水果卡片的格子的取名,邊拍邊念。音樂起——
3、從十六宮格里拿出部份磁鐵,問幼兒沒有磁鐵的格子里要不要拍手?然后給沒有磁鐵的格子取名。再請幼兒隨音樂邊拍過念。
4、請幼兒給水果卡片找朋友,再給有兩個磁鐵的格子取名,然后請小朋友跟著音樂邊拍邊念。
5、問幼兒一個磁鐵、二個磁鐵、沒有磁鐵的格子各叫什么名字?
三、教師小結、出示日歷。
告訴幼兒一個水果、兩個水果及沒有水果的名字有兩個,出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并向幼兒介紹。再作出總結。
四、游戲《節奏舞蹈》
輕音樂開始后,請家長同幼兒一起在場中自由舞動,并引導幼兒踩著節奏跳舞。
音樂起——
五、播放《兔子舞》,帶領幼兒及家長離開課室并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舞蹈教案12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感受音樂活潑快樂的旋律。
2、能夠比較準確地按照音樂節拍和好朋友結伴舞蹈。
3、體驗跳雙圈集體舞的快樂。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活動準備:
1、《哈哈笑》音樂CD(盒帶)
活動過程:
一、師幼討論,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你和小伙伴在一起玩是什么樣的心情?
二、幼兒欣賞音樂,熟悉樂曲旋律,感受樂曲歡快的特點。
1、幼兒欣賞音樂,教師提問:聽了這首音樂你有什么感受?心情是什么樣子的?
2、再次欣賞音樂,啟發幼兒隨音樂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自由表現高興的.樣子。
3、重點引導幼兒練習哈哈笑動作(曲臂,雙手食指指自己的臉頰,張大嘴巴邊唱邊點頭)和跑跳步的動作:(幼兒雙手叉腰,跟在教師身后做跑跳步練習)
三、組織幼兒和好朋友結伴舞蹈,體驗合作舞蹈的快樂。
1、教師完整師范舞蹈,請幼兒欣賞。
2、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面對面站好,隨音樂一起舞蹈。四、幼兒站成雙圈,隨音樂表演舞蹈。
引導幼兒每跳完一次,交換一個舞伴,體驗和好朋友一起舞蹈的快樂。
活動延伸:
活動區提供音樂伴奏及裝飾物品供幼兒繼續舞蹈表演。
幼兒舞蹈教案13
教學對象:3.5—6歲兒童
授課舞目:一級舞目---小熊舞(兒童舞蹈)
一、教學目標:
1、 模仿小熊的動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等突出小熊憨態可掬的形象。
2、 圍繞突出小熊的特點而展開的訓練。以此激發小朋友們對小動物形象進行模仿學習的興趣。
3、 訓練孩子上身的含、沖、靠、腆這四個動勢,以及點指、聳肩、擴指、跪地爬等動作。通過這些動作訓練讓孩子們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基本動勢。
二、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師生互動法、講授法、練習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 關鍵動作:.盤腿做含展動作時,上身要經過直立狀態(切不可摳胸、縮脖子)。
2、 要強調五個手指用力張開。聳肩時重拍向上,去找耳朵。
3、表現小熊剛剛睡醒時的`狀態,捉蜜蜂時的調皮和吃飽后的滿足。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首先將舞目的背景進行闡述,再讓小朋友們了解這個舞蹈的動律,掌握好基本動律以后讓小朋友們想象剛睡醒的樣子(打哈欠、揉眼睛等)、還有吃飽后拍拍小肚子,最后讓小朋友想象小熊的形象并把它加入到舞蹈中。也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將動作串聯起來。例如:寒冷的冬天過去,春天來了,一只剛剛經過冬眠的小熊在樹洞中慢慢性來咯額。伸出洞來感受一下溫暖的陽光,忽然覺得空了一個冬天的肚子餓了,就鉆出洞來尋找一下有什么好吃的吧。這時它看到了三只小蜜蜂,有蜜蜂,當然就有蜂蜜啦!小熊高興極了!幾只可愛的小熊爬著聚攏到一起,伸出小熊掌不停地撈起蜜蜂,放到嘴里舔一舔,真甜啊,吃的好高興啊!
2、 按音樂分段教、練:
前 奏
1-8 四人一橫排,體對一點,盤腿坐地,右手撐頭成睡覺狀,左手扶膝蓋。
1-6伸懶腰,表現冬眠后出醒的小熊。
7-8上身立直,雙手扶膝蓋。
第一遍音樂
1-4上身前腆,目視一點。
5-8身還原。
1-4上身含胸,目視腹部。
5-8身還原。
重復1-8動作。
1-4右手點指,左手扶膝,依次對8.1.2點點指指出(眼隨手動),第四拍保持舞姿。
5-8右手經上弧線還原到8點(眼隨手動)。
1-2雙手擴指、右起交替拍膝蓋三次,第三次右手拍膝左手擴指。第二拍保持舞姿,身體隨動,目視一點。
3-4做1-2反面動作。最后一拍右手扶膝,身體不動。
5-8左右傾身,聳肩兩次。
第二遍音樂
1-6跪地爬成圓圈。
7-8盤腿坐,旁按手。
1-4左手扶地,身向后靠,右手擴指手心向上抬起,第三拍折腕(眼隨手動)。
5-6上身向前沖同時曲臂舔手心,做舔蜂窩狀。
7-8身向后靠,右手手心向外經上弧線落下。
1-8做反面動作。
1-8重復1-8拍動作,雙手一起做。
1-2身前傾,雙手交替碎拍地,第二拍抬起右手擴指(眼隨手動)。
3-4做1-2反面動作。
5-8保持舞姿,雙手扶膝蓋,右左傾身聳肩兩次。
五、教學總結:
這個小舞蹈主要訓練了上身的含,腆,沖,靠這四個動勢,以及點指,聳肩,擴指,跪地爬的動作,通過這些訓練讓孩子們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基本動勢。
六、布置作業:
跟音樂練習《小熊舞》。
幼兒舞蹈教案14
第一節:教學目的
主要以培養3—6歲幼兒認識,學校舞蹈為目的,是中國幼兒舞蹈訓練課堂必須具備的舞蹈專業只是和技能。課堂訓練內容已參考北京舞蹈許愿中國舞幼兒考級教程,再經過自己的選擇,創編組合而成的一套芭蕾基本功和舞蹈韻律強的音樂歌舞小組合的`課堂教程。
第二節:教學任務
經過一套綜合練習,使幼兒逐漸識別音樂的節拍,并能按照音樂節奏跳舞,把握基本舞蹈元素動作,能夠準確的完成。慢慢地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增強他們身體機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他們身體靈活性,活躍性及心靈的愉悅感。陶冶自身的藝術感受力,并為有一部分幼兒對舞蹈產生的濃厚興趣,為將來投身舞蹈事業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節:教學內容
1)課前熱身游戲
2)芭蕾舞基本功訓練
3)音樂舞蹈小組和共6個,這是教學的重點。
組合練習分為:頭部練習,腿部練習,腰部練習,波浪手,擺臂
第四節:教學步驟
1)第一至第三課教授:a芭蕾基本功,地面練習為,前壓腿,旁壓腿,豎叉,橫跨舞蹈組和地面:腰部訓練,站立:頭部訓練
2)第四至第六課教授:a芭蕾基本功,地面練習為:前壓腿,旁壓腿,躺身后壓腿,舞蹈組合地面訓練:腿部訓練,站立:蹦跳步
3)第七至第九課教授:a芭蕾基訓,已復習1—6課內容,提高動作的準確度和規范性
4)第十至第十三課教授:
a。組織一個芭蕾基訓基本功組合
b。把小朋友分組,輪流表演基本功組合
c。通過每一堂游戲的循序漸進,排列隊行并加添幼兒生活情趣的小舞蹈。
幼兒舞蹈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音樂,聽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響效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時不與他人相撞,并喜歡向別人學習。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二、活動準備:
音樂素材、太陽牌,烏云牌,雨滴牌。
三、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小雨滴》
“寶寶們好,我是雨滴姐姐,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2、導入
(1)、出示“太陽牌”:這是誰?太陽公公掛在天空中,天氣好不好?忽然,一陣風吹過來,呼……哎呀,誰來啦?(出示烏云牌)大烏云飄來了,天要怎樣了?天空下起雨來了。(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樣落到地上來的?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么聲音?(下小雨的聲音)聽,嘩啦啦,嘩啦啦,這是什么聲音?(下大雨的聲音)
。3)、雨滴姐姐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聽聽到底是什么聲音?(放錄音:大雨的聲音,小雨的聲音)你剛才聽到了什么聲音?(再次放錄音,進行分段欣賞)
(4)、那雨滴是怎樣跳著舞落下來的呢?(請幼兒自由跳)這個寶寶跳地真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多請幾名幼兒上來表演)
3、音樂表演寶寶們,現在,我們來聽著雨聲來跳舞嘍!聽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聲音就做輕輕下雨的動作,聽到嘩啦啦下大雨的聲音就做大雨點嘩啦啦落下來的動作。
四、活動反思:
《快樂的舞蹈》就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活動帶有很大的樂趣,一節課完成孩子們意猶未盡的討論這是我的動作這是誰誰的動作,而且他們會持續很長時間不會忘記這個舞蹈。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還能夠為他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因而孩子們的身心得到了極大地快樂。
【幼兒舞蹈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舞蹈教案07-13
幼兒舞蹈的教案11-20
幼兒舞蹈教案10-13
幼兒舞蹈教案【經典】05-21
【經典】幼兒舞蹈教案05-22
幼兒舞蹈教案【推薦】11-15
幼兒舞蹈教案【薦】11-15
【熱】幼兒舞蹈教案11-15
【推薦】幼兒舞蹈教案11-15
【薦】幼兒舞蹈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