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分析7》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分析7》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七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
一、教學內容
1、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2、周長的概念,測量圖形的周長;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3、解決問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結合實例使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3、能根據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通過多種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三、編排特點
1、注重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一方面,在一年級時,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本單元,重點是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認識圖形的特征,教材分三個層次編排。另一方面,讓學生在經歷了一般圖形周長的探索過程之后,進一步研究長、正方形的周長。
2、注重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呈現了一些規則和不規則的實物和圖形:樹葉、三角尺、數學課本、鐘面等實物圖和五角星、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從任意圖形(包括不規則圖形)入手,使學生體會到周長是一個一般概念,避免學生產生只有長方形、正方形、圓等規則圖形才能求周長的思維定勢。然后,通過讓學生探索一般圖形周長的求法,使學生經歷周長求法的知識形成過程,認識到周長是可以測量的,同時感受“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方法。
3、關注所學知識的及時應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方面,在學習了長、正方形周長公式后,在練習中安排了大量來自于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利用周長公式解決。通過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廣泛應用,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發展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四、具體編排
(一)四邊形和長、正方形的認識
1、例1(認識四邊形)
(1)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發現四邊形的特征:有四條直的邊和四個角。應用分類的思想。通過此題,學生對小學階段出現的各種特殊四邊形乃至一般四邊形都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在以后的學習中將逐一認識。
(2)注意通過對比、辨析加深對四邊形內涵的認識并豐富學生對四邊形外延的認識。
2、例2(認識長、正方形)
讓學生通過親手動手量一量,折一折,發現并嘗試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揭示長方形的長、寬及正方形的邊長等概念,為學習長、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做準備。教學時,可進一步讓學生比較一下長、正方形的異同,加深認識。
(二)周長
1、例1(概念)
(1)給出一組實物和一組幾何圖形有不規則的、有規則的。但這些實物和幾何圖形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封閉圖形。
(2)用描述性的語言來陳述周長的含義。
(3)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測量不同物體和圖形的周長,有的是拿繩子把物體圍一圈,再量繩子的長度,有的是分別測量物體的各條邊的長度,再相加。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體會周長概念的本質,為求長、正方形的周長做準備。經歷探索測量周長的過程,體會“化曲為直”的方法。
2、例2(長、正方形的周長)
(1)體現了思維的不同水平。
(2)注重算法的多樣化,加深概念理解。注意方法優化,總結周長公式。
(三)解決問題
1、例5(問題解決)
一般地,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越接近,其周長越短。
2、“做一做”
讓學生探索“給12盒保鮮膜捆膠帶怎樣最省”的實際問題,需要轉化為“將12個邊長5厘米的正方形拼組后的圖形周長最短”的數學問題。進一步發現規律,同時培養學生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建議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材選擇了許多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作為教學素材,如測量樹葉、數學書、鐘面等的周長,量頭圍、胸圍、腰圍,給正方形桌布縫花邊,給多盒保鮮膜捆膠帶怎樣最省等。教學時,要充分發揮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視野從課堂拓寬到生活的空間,并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從現實世界中發現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
2、注重數學實踐活動,突出幾何探究過程
幾何初步知識,無論是線、面、體的特征還是圖形特征、性質,對于小學生來講,都比較抽象。教材采用了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等,從而獲得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進而形成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3、了解教材編排特點,恰當把握教學要求
不同學段有不同要求,對畫長、正方形的要求也不同,在本冊主要是在方格紙和點子圖上描畫;到四年級學習了平行和垂直以后,則要求學生用直尺和三角尺來畫。
例如,本單元對四邊形、周長等都沒有下嚴格意義上的定義。四邊形沒有給出定義;周長,只要學生能結合具體的物體或圖形說明周長的含義即可。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恰當把握教學要求,防止任意拔高要求,或者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概念、公式等。
【三年級上冊《教材分析7》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分析5》數學教案06-03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分析4》數學教案06-03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分析6》數學教案06-03
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12-16
三年級語文上冊園地八的教材分析范文07-03
zhchsh教材分析07-05
gkh教材分析07-05
《園地》的教材分析07-03
挑山工教材分析07-01
生物教材分析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