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5篇
在現在社會,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制度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
一、采購的顧客用品用具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規定要求.采購物品應做好記錄,便于溯源.
二、采購的一次性衛生用品、消毒品、化妝品等物品中文標識應規范,并附有衛生許可證、檢驗報告等必要的.證明文件<復印件〉.
三、采購的用品用具入庫前應進行驗收,出入庫時應登記. 衛生設施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一、衛生設施設備的使用要堅持”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實行維修和保養相結合的原則.
二、衛生設施設備要有專人負責管理、保養和維修工作,定期檢查設備、設施的運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領導.
三、要保持衛生設施、設備的衛生清潔,設施設備使用、保養、維修、更換,應做好詳實的記錄.
公共場所衛生自查制度
一、制定嚴格的崗位責任制,衛生管理制度健全,區域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
二、成立檢查考核領導小組,制訂檢查計劃,明確檢查時間、檢查項目及考核標準.
三、每月至少有一次全面的檢查記錄并有相應處理結果.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2
公共場所從業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必須領取“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后方能上崗工作。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測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上述疾病衛生管理標準按《實施細則》第六條的規定執行。
3、旅店業、餐廳、咖啡廳、酒吧、茶座、娛樂場所、公共浴室、理發店、
美容店、游泳場(館)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包括臨時工實習生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其余場所從業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梢蓚魅静』颊唠S時進行健康檢查,明確診斷,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繼續上崗工作。
4、公共場所內經營食品的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按《食品衛生法》有關規定進行。
5、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衛生知識培訓,學習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基本衛生知識和基本衛生操作技能等。
6、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后還應每兩年進行一次衛生知識復訓。
7、健康檢查項目按衛生部頒發的有關預防性體檢管理辦法進行,“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均由有資質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發給,“兩證”均不得涂改、轉讓、倒賣、偽造。
8、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必須講究個人衛生,必須熟悉并嚴格執行本崗位的各項衛生操作規程和有關衛生要求
9、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必須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應有連續二年應檢與應培訓人員、已檢與已培訓人員和已領健康證、培訓證人員名單;應有衛生監督部門通知的不合格人員名單及其去向記錄。
10、公共場所從業人員體檢率應達98%以上,培訓率應達95%以上,患病調離率應達100%,但上崗工作者持兩證率應達100%.
空調就餐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1、空調就餐場所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和“食品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兩“衛生許可證”均須懸掛在該場所的顯眼處,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延續手續。逾期不辦理,原“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設施和用品用具必須符合GB16153-1996《飯館(餐廳)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復訓。
6、空調場所應有新風供應,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
7、衛生間應有有效的獨立的排氣裝置,間內應保持清潔衛生。設立座廁者必須使用一次性座廁墊紙。
8、所有冰粒機都必須安裝帶消毒的濾水器,以保證冰粒達到衛生要求。
9、空調就餐場所內設有禁止吸煙區,并有明顯的禁煙標志。
10、供客人用的面巾必須經嚴格的清洗和消毒。必須一客一換一消毒,一次性紙巾必須是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使用的合格產品。
11、室內應保持清潔衛生,室內不能擺設活的三鳥,蛇、禽畜等動物,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潔。
12、食品、食具等應符合《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
旅店業衛生管理制度
1、旅店業經營單位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大堂顯眼處。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逾期3個月未復核,原“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設施及用品用具必須符合GB9663-1996《旅店業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應協助、支持和接受衛生監督部門的監督、監測。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復訓。
6、二次供水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20xx),二次供水蓄水池應有衛生防護措施,蓄水池內壁材料應符合衛生要求,蓄水池應定期進行清洗消毒,一年不少于兩次。
7、凡設空調裝置的旅業必須有新風供給,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衛生間應有有效的自然通風管井或獨立機械排氣裝置。
8、必須設有專用布草間和專用雜物間,布草間內應設有帶門專用布草柜,布草應分類存放。
9、公共用具必須設有專用洗消間和洗消設施,并有明顯標志。公用杯具、毛巾、浴盆、臉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須嚴格按照一洗二過三消毒的程序進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
10、被套、枕套(巾)、床單等臥具必須一客一換一消毒,長住旅客的床上臥具一周一換,平時見臟即換。
11、客房內沒有衛生間的旅業,應設公共浴室,客房內每個床位要配備不同標記的臉盆和腳盆。
12、客房內供客人用的各類食品必須符合《食品衛生法》規定。
理發美容店衛生管理制度
1、理發美容店經營單位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店內顯眼處,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逾期3個月未復核,原“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設施和用品用具必須符合GB9666-1996《理發店、美容店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應協助、支持和接受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監測。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復訓。
6、空調場所應有新風供應,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
7、必須備有供患頭癬等皮膚病的顧客專用的理發用具,用后及時消毒。專用具必須單獨存放,并能正常使用。
8、應有齊全的、有明顯標志的消毒設施和消毒制度,配備足夠數量供消毒周轉用的理發工具、用具和毛巾。毛巾須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
9、理發用毛巾應與燙發染發用毛巾分開,干凈毛巾應存放在帶門的`專用存放柜內。
10、剃須應使用一次性剃須球或一次性剃須刀片。理發工具應使用理發工具消毒箱進行消毒。
11、室內禁止吸煙,并有明顯的禁煙標志。
12、理發、燙發、染發、美容用的化學制劑、化妝品應符合《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和GB7916-87《化妝品衛生標準》的有關規定。
13、醫學美容按醫療機構管理,生活美容店不得開設醫學美容項目。
商場、書店衛生管理制度
1、商場、書店經營單位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肮矆鏊l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顯眼內。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逾期3個月未復核,原“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和衛生設施必須符合GB9670-1996《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應協助、支持和接受衛生監督部門的監督、監測。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復訓。
6、空調場所應有新風供給,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
7、場內禁止吸煙并有明顯的禁煙標志。
8、大型商場應設顧客休息室或休息區,設污洗間和清潔工具存放間。
9、出售食品、藥品、化妝品的柜臺應設在清潔的地方,商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法規的要求,并分類放置。
10、所有場所應保持場內環境清潔。
11、衛生間內應保持清潔衛生,應有有效的排氣裝置。設座廁者必須使用一次性座廁墊紙。
文化娛樂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1、文化娛樂場所經營單位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顯眼處。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逾期3個月未復核,原“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設施及用品用具必須符合GB9664-1996《文化娛樂場所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應協助、支持和接受衛生監督部門的監督、監測。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復訓。
6、凡設空調裝置的場所必須有新風供給。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衛生間應有有效的自然通風管井或獨立機械排氣裝置。
7、公共用具必須設有專用洗消間和洗消設施,并有明顯標志。杯具、眼鏡等每客用后必須嚴格按照一洗二過三消毒的程序進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
8、場內禁止吸煙,并應有明顯的禁煙標志。影劇院、音樂廳、卡拉ok歌舞廳應設吸煙室,并配備排風裝置和空氣清新裝置。
9、公共衛生間設座廁者必須使用一次性座廁墊紙�?ɡ璒K場所應使用話筒消毒網。
10、場所內所有冰粒機都必須安裝帶消毒的濾水器,以保證冰粒達到衛生要求。
公共浴室衛生管理制度
1、公共浴室經營單位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服務總臺顯眼處,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逾期3個月未復核,原“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衛生設施及用品用具必須符合GB9665-1996《公共浴室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應協助、支持和接受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監測。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復訓。
6、空調場所必須有布局合理的通風、排風設施,新風供給應達到衛生要求30m3/人、h。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
7、衛生間應有有效的自然通風管井或獨立機械排氣裝置。間內應保持清潔衛生,設座廁者必須是使用一次性座廁墊紙。
8、必須設有專用拖鞋洗消間和專用杯具洗消間,洗消設施應有明顯標志,杯具、毛巾、衣物、拖鞋等每客用后必須嚴格按照一洗二過三消毒的程序進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應設有一次性紙內褲供應。
9、更衣室、浴室、按摩室如需使用毛巾,需設帶門布草柜,布草類不得露空存放。
10、必須設有專用布草間和雜物間,布草間內應設有帶門專用布草柜,布草應分類存放。臟布草應有回收室或柜,不得隨意堆放,嚴禁與干凈布草和其它物品混放。
11、浴池水水質應達到游泳池水質衛生要求,池水游離性余氯量應保持在0.3-0.5mg/1,必須備有余氯檢測設施和檢測記錄。必須配備專兼職水質凈化、消毒員。
12、禁止患有性病和各種傳染性皮膚病的顧客入內,并有明顯標志。
13、所使用的化妝品及消毒用品必須符合相關衛生要求。
體育場館衛生管理制度
1、體育場館經營單位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場內顯眼處,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逾期3個月未復核,原“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和衛生設施必須符合GB9668-1996《體育館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應協助、支持和接受衛生監督部門的監督、監測。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定期進行復檢和復訓。
6、室(場)內禁止吸煙,并有禁煙標志。
7、有空調的室內場館應有新風供應,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
8、衛生間應有有效的獨立機械排氣裝置。間內應保持清潔衛生,設座廁者必須使用一次性座廁墊紙。
游泳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1、游泳場所經營單位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場內顯眼處。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逾期3個月未復核,原“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和衛生設施必須符合GB9667-1996《游泳場所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應協助、支持和接受衛生監督部門的監督、監測。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復訓。
6、泳客應持健康證入場,患性病、傷寒、痢疾、肝炎、肺結核、傳染性皮膚病、重癥沙眼、急性結膜炎、中耳炎、精神病和酗酒者嚴禁入場游泳。
7、室內泳場應有新風供應,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
8、更衣室、淋浴室和衛生間必須保持清潔衛生,排水暢通,設置有效的獨立的排氣裝置。衛生間設座廁者必須使用一次性座廁墊紙。
9、應有消毒設施和消毒制度。泳池水游離余氯應保持在0.3-0.5mg/1,必須備有余氯檢測設施和有檢測記錄。必須配備專兼職水質凈化、消毒員。
10、在泳池入口處,必須分別設有強制性淋浴池和浸腳池。浸腳池寬度與走道相同,長度不少于2米,深度不低于20厘米,游離余氯保持在5-10mg/1,須4小時更換一次。
11、禁止出租游泳衣、褲。
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衛生管理制度
1、經營單位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肮矆鏊l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館內顯眼處。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逾期3個月未復核,原“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和衛生設施必須符合GB9669-1996《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應協助、支持和接受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監測。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復訓。
6、空調場所應有新風供應,新風入口應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應定期清洗或更換。
7、室內禁止吸煙,并有明顯的禁煙標志。
8、應保持室內環境清潔和安靜。
9、衛生間內應保持清潔衛生,應有有效的排氣裝置。設座廁者必須是使用一次性座廁墊紙。醫院候診室衛生管理制度
1、醫院候診室必須領取“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門診部顯眼處。并按國家規定定期到衛生監督部門復核。逾期3個月未復核,原“衛生許可證”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開業。
3、候診室的衛生條件和衛生設施必須符合GB9671-1996《醫院候診室衛生標準》的要求。
4、應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應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應協助、支持和接受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監測。
5、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并按國家規定進行復檢和復訓。
6、室內禁止吸煙,并有明顯的禁煙標志。
7、應采用濕式清掃,每天不少于兩次。
8、應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傳染病流行期間應加強消毒。
9、不得在候診室內診治病人或出售商品和食物。
10、應保持室內環境清潔。
11、衛生間內應保持清潔衛生,每日清洗消毒,不能有積水、積垢,應有有效的排氣裝置。設座廁者必須是使用一次性座廁墊紙。
公共場所空調系統衛生管理制度
1、凡設有空調的各類公共場所必須加強空調衛生管理工作,并設專人負責。
2、各類空調場所必須有足夠的新風供應,新風量不得低于20m3/人.h,新風口必須設在室外并遠離污染源,新風口應定期清洗。
3、空調系統的各處過濾器的濾網必須定期清洗,不得積塵,保持干凈完整,清洗的頻次視濾網的清潔狀況而定。
4、回風口、出風口、排氣口等處應定期清洗,保持干凈,不得積塵,保持完整不破損。出風口四周不應有黑煙跡。
5、風機房內應保持干凈整潔,無雜物,不能作倉庫用或其他用途用。風機房內不得積水。
6、設立空調系統清洗記錄簿和檢查記錄簿,記錄每次清洗及檢查的情況。
7、各類空調場所必須重視排氣,采用機械排氣的,排氣扇及入風口應保持清潔干凈,不積塵,排氣扇應能正常運轉。
8、采用集中式空調的單位,必須加強冷卻塔衛生管理,應每半年更換冷卻水一次。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3
理發、美容用具消毒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
為加強本單位公共用品清洗消毒的衛生管理,保證消毒質量,防止疾病傳播,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設施及藥物準備
1、消毒柜或臭氧消毒柜:用于理發用刀、剪、梳子等的消毒;
2、蒸汽消毒柜或含氯消毒制劑:用于毛巾、面巾等的消毒;
3、醫用戊二醛消毒藥:用搪瓷或不銹鋼滅菌缸浸泡消毒痤瘡針、眉夾等美容工具。
二、操作程序
1、消毒順序:消毒前洗凈→消毒→保潔
2、消毒方法:
(1)理發工具消毒:將理發工具放入紫外線或臭氧消毒柜內消毒,消毒時間為20分鐘2剪刀應打平放,雙面消毒。
(2)毛巾消毒:用蒸汽消毒柜熱力消毒,80℃蒸10分鐘以上或用100-500mg/L含氯制劑浸泡15分鐘以上�;蚴褂靡淮涡韵久�。
(3)痤瘡針、眉夾美容工具:用2%戊二醛在搪瓷或不銹鋼滅菌缸內浸泡30分鐘,2%戊二醛14天更換一次。
(4)美容用盆:用1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鐘消毒或使用一次性衛生塑料袋。
(5)美容師手部:洗凈后用酒精擦拭或用1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分鐘。
3.保潔:
(1)采用高溫消毒:消毒后的工具應干爽清潔,可直接放入保潔柜內。
(2)采用藥物消毒:消毒后的工具應放置10至15分鐘后才放入保潔柜內。
(3)消毒柜兼作保潔柜:消毒后可直接留置柜中,但該柜的容量應不少于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凡新置入的工具應消毒后使用。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4
1、宿舍要制定輪流值日表,宿舍內保持衛生、整潔、通風、被褥、床鋪整齊,有紗門紗窗,并有衛生人員負責宿舍的衛生清理與監督,夏季有防蠅措施,冬季有防寒措施。
2、宿舍內應抹水泥地面或鋪貼瓷磚,配置單人床或上下雙人床,禁止職工睡通鋪,在施工的建筑物內嚴禁安排工人住宿,宿舍內不得超員,人均住宿面積不得低于2.5平方米,宿舍住宿人員應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日常用品要放置整齊有序。
3、宿舍內墻面應刷白,并保持室內整潔,不得在墻面亂涂亂畫,不得在室內隨意拉接電線,不得在宿舍使用未經許可的電器,不得破壞公用設施,嚴禁隨地涂痰,大小便。
4、宿舍內必須配備保溫瓶、碗筷柜,被褥要疊放整齊,衣物、鞋襪、臉盆、餐具、茶杯及工具等個人物品要放置整齊有序。
5、應創造條件,設置工人文化娛樂室、淋浴間及更衣室等公共設施。
6、嚴禁在宿舍內參與賭博活動,嚴禁男女混住,按時息燈睡覺,不影響他人的'休息。住宿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為了進一步推進宿舍文明建設,維持宿舍整潔,經濟學院XX級團總支學生會現決定規范衛生檢查制度,以保證衛生評比工作有效進行。具體制度如下:
1、衛生評比工作作為年級生勞部常規工作,必須每周進行,不可疏漏;
2、衛生評比工作于每周三下午一點半開始進行,檢查人員由年級生勞部部長、副部以及各班生勞委員輪流組成,每次六人,分兩批到男女宿舍評比;
3、衛生評比前,每間宿舍需要打掃好衛生,保持室外室內的整潔,宿舍內不得出現各種高功率電器,否則檢查人員將予以登記并上報,宿舍成員應當禮貌待人;
4、衛生評比時每間需至少有一名同學在宿舍,方便檢查人員進行衛生檢查;
5、當天得出衛生評比結果,將衛生評比結果于次日公布到年級宣傳欄,每月生勞部需向年級主席團統一匯報本月衛生評比結果,主席團需審閱衛生評比表;
6、每月評選出男女生宿舍各一個冠軍,經主席團審核,獎勵十元以內的物品。
7、年級生勞部進行衛生檢查,接受主席團和同學們的監督,完善衛生檢查制度。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5
為認真貫徹落實《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規范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與衛生培訓,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九條、第十條的有關規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包括臨時工、試用工)上崗前必須經過健康體檢,取得健康合格證方可上崗工作。
二、從業人員應具備相關的衛生法規和基本衛生知識。新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應取得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
三、建立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組織機構,定期(每年)組織從業人員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衛生檢測機構進行體檢。
四、建立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的檔案。從業人員必須持健康證上崗。
五、對健康體檢中發現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它有礙公共場所衛生疾病的患者應及時調離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崗位,治愈后方可恢復原工作。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6
一、衛生管理人員應每天進行衛生檢查。
二、各部門每周進行一次衛生檢查。
三、單位負責人每月組織一次衛生檢查。
四、各類檢查應有檢查記錄。
五、發現嚴重問題應有改進及獎懲記錄。
六、檢查公共場所各種設施、設備,損壞應及時維修并有記錄,確保正常運轉和使用。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7
一、管理:
1、在園長領導下,保健教師每天定時深入廚房檢查指導食品衛生和營養工作。
2、嚴格執行各項衛生制度。
3、非有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廚房。
4、幼兒園的活動場地、房屋、大型玩具、體育器材等一定要符合安全要求,不能存在安全隱患,做到定期檢查并作好《安全檢查記錄》。
5、教師要嚴格按一日生活作息與要求來組織幼兒活動,并能做到活動有序,注意穩定幼兒的情緒,以免幼兒情緒浮躁,造成不安全因素。
6、教師要切實作好晨午檢工作,嚴禁幼兒把危險物品帶到園內。教師要隨時關注幼兒情況。
7、戶外活動時,每班必須有兩位教師負責,活動前要認真檢查活動場地及幼兒服裝是否安全。活動要安排有序,不允許幼兒單獨玩大型玩具,所有幼兒的舉動要在教師的視線內�;顒忧昂蠹皶r清點幼兒人數。
8、幼兒園衛生保健設施要完備,活動室及室內物品能做到安全、衛生、天天消毒,避免流行性的`傳染病的發生
9、幼兒園應通過各種形式向幼兒進行交通、防火、防溺等安全教育,告訴幼兒不玩火、電線、插座等,并教給幼兒一些自我保護方法,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10、為預防幼兒中毒,有毒物品要保管好,不放在班上,消毒液放在幼兒摸不到的地方。幼兒吃的藥品必須由教師妥善保管,服用時要仔細核對姓名。
11、幼兒園要把好門衛關,入園、離園時要有值班教師守侯;戶外活動時要關好大門,時刻注意不讓幼兒單獨離開幼兒園。
二、環境衛生工作:
1、廚房內部布局合理,生進熟出一條龍,泔腳缸加蓋,及時清理。
2、主副食品庫通風,物品擺放整齊,各種原料缸加蓋有標記,糧食要下墊離墻,米面、調味品等庫存不超過30天,有防蠅和除害措施。
3、廚房、飯廳內外環境整潔、灶面、操作臺、幼兒飯桌椅做到落手清,每天小掃,每周大掃。
三、食品衛生工作:
1、生熟食品嚴格驗收和記錄,餐餐菜肴留樣48小時,不得給幼兒食用霉變、蟲蛀、油蠔、發餿和過期的食物。
2、食品現購現燒現吃,不給幼兒吃隔夜飯菜及外買熟食。
3、餐具、飲水用具無油跡,無積水,專人消毒,消毒方法正確。
4、生、熟器具嚴格分開,有明顯區別標志。
5、熟食間衛生要求。
(1)熟食間專用,專人負責,進入熟食間必須“三白”,專衣、專鞋專用,非熟食間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
(2)燒好的飯菜、湯、點心等,消毒過的餐具要及時放進熟食間存放。生食、雜物、私人用品及未消毒的餐具不得放入熟食間。
(3)熟食間備有專用水斗,清潔用具,消毒桶(盆)抹布及消毒液,使用前和工作結束要進行消毒清潔工作,不得出現采樣陽性。
(4)熟食間發放餐具、熟食前,工作人員要用肥皂流動水洗凈雙手,不得用手直接抓取食物,發放餐具飯菜點心等做到盛器上加蓋或加罩,并及時關好熟食間門窗。
(5)熟食間臺、板、柜等每天二次用消毒液揩擦,每日工作結束后用紫外線消毒(記錄)。
6、冰箱要專人負責,定期清洗,霜薄氣足,冰箱內食品分類存放,表明存放日期,做到先進先出,存放食品不得超過15天。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8
美容美發場所經營單位和個人需防止危害健康事故的發生,如發生健康危害事故啟動緊急應急預案。加強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報告和疫情報告。做好突發危害事件的報告,最大限度的控制健康危害事故的發生,經營單位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是事故報告的責任人,其他人員也有義務報告。
一、報告范圍
1、微小氣候或空氣質量不符合衛生標準所致的`虛脫休克;
2、生活飲水遭受污染或飲水污染所致的介水傳染性疾病流行或中毒;
3、公共用具、用水和衛生設計遭受污染所致傳染性疾病、皮膚病;
4、意外事故導致的一氧化碳、氨氣、氯氣、消毒殺蟲劑等中毒。
二、發生死亡或同時發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時,事故報告責任人要在發生事故2小時之內,電話報告工布江達縣衛生局(0894—5412884)和工布江達縣疾病控制中心(0894—5412165)發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不明原因的疾病時,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9
一、負責人(業主)職責
1對本單位衛生工作全面負責,建立健全衛生制度和衛生檔案,配有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自覺接受衛生監督,按規定辦理《衛生許可證》;2帶領衛生管理組織對崗位衛生責任制執行情況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考核、檢查評比,獎懲;3對衛生設施增添、更新以及重大衛生事件作出決策。
二、衛生管理人員職責:
1、負責日常衛生管理工作的實施和具體指導,參加對崗位衛生責任制執行情況的定期與不定期的考核、檢查評比;
2、完成負責人(業主)交辦的其他衛生工作。
三、衛生人員職責:
1、保持內外環境整潔,無積塵、無蛛網、地面無痰跡和污物,無衛生死角,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等措施,垃圾、廢棄物放入加蓋的密封容器。
2、氣候、空氣質量、噪聲、通氣、顧客用具和衛生設施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場內嚴禁吸煙,須有明顯的“禁止吸煙”標志,設吸煙室(處),吸煙室(處)外不設煙灰缸。
3、經營符合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化妝品及顧客一次性衛生用品,設有消毒專間,配備消毒柜、清洗水池,公用茶具、毛巾做到一客一消毒,床上用具做到一客一換,長住旅客做到每周一換,理發美容用的毛巾與燙發、染發的毛巾分開使用,供應水果拼盤的應設置符合衛生要求的水果制作間。
4、燙發、染發場所應設有機械通風裝置,影劇院每場次間隔不少于30分鐘,歌舞廳營業時間嚴禁使用紫外線燈、滑石粉及有害健康煙霧劑。
5、從業人員須經衛生知識培訓合格、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保持經常性個人衛生,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澡理發,穿戴整潔工作衣帽。進行面部美容、理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0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經營場所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更好地履行衛生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保障公眾身體健康,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本經營場所傳染病防治組織機構(具體名單、聯系電話及分工)明確組織分工和職責。
二、積極開展預防傳染病的'衛生安全健康教育,積極配合衛生部門開展傳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種傳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礙公共場所衛生的疾病對人體的危害。
三、按要求設置公共場所衛生設施設備,并定期檢查維護,確保正常使用。
四、加強對公共場所衛生和飲用水衛生的管理。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定期清洗消毒,公共用品用具按要求更換、清洗、消毒,定期進行公共場所衛生檢測和生活飲用水水質檢測,確保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要求。
五、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督促患有有礙公共場所衛生疾病的人員調離相關崗位;
六、建立疫情報告制度,發現疫情要及時逐級報告,并做好疫情報告登記。疫情報告順序為:顧客或從業人員—部門負責人—衛生管理機構(衛生管理人員)—企業第一責任人(法人或負責人)—衛生行政部門。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
七、對發生疫情的場所應做到及時消毒,其他場所隔周用有效消毒藥劑進行消毒。
八、發現顧客患有傳染病,立即進行隔離,配合衛生部門進行妥善處理。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1
為更好地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加強本單位的自身管理,不斷進步本單位的衛生程度,保護廣闊公眾身體安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衛生容許證、從業人員安康證、培訓合格證必須齊全有效,衛生容許證及公共場所衛生信譽等級牌要懸掛在醒目處。
二、要保持環境整潔、美觀,地面無污垢和垃圾。
三、必須設有消毒間和消毒設施,所設容器要標記明顯。
四、被套、枕套(巾)、床單等臥具要一客一換,常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換,用后必須清洗和消毒。
五、公用茶具應每日清洗消毒。茶具外表必須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陀每诒⒉璞疽匆韵鲁绦虿僮骱蛡溆茫�
1、物理消毒
紅外線消毒:將洗滌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溫度保持攝氏100度,消毒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
2、化學消毒
對不宜蒸、煮的口杯、茶杯、酒杯可在洗凈后用化學消毒(程序:除殘渣→熱堿水浸泡洗刷→化學消毒→清水沖)
(1)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平安、無害,必須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消費的.產品。
�。�2)消毒液濃度、消毒時間必須嚴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說明進展。
3、口杯、茶杯的保潔
經消毒的口杯、茶杯應有專門的保潔柜,存放整齊防止與其它雜物混放,防止重復污染,并對保潔柜定期進展清洗消毒。
六、顧客用棉織品要在符合要求的消毒效勞機構或自備洗滌消毒間內清洗消毒。消毒后的產品要放在保潔柜內。撤換下的顧客用棉織品要按規定的程序分類清理回收,且不能污染清潔物品。
七、客房內衛生間的洗漱池、浴盆應每日清洗消毒。無衛生間的客房,每個床位應裝備有不同標記的臉盆和腳盆各一個。臉盆、腳盆和拖鞋要做到一客一換,用后必須清洗和消毒。
八、公共衛生間要做到每日清掃、消毒,并保持無積水,無蚊蠅,無異味,無水垢、污垢。
九、經營場所的公共衛生間要做到每日清掃、消毒、并保持無積水、無蚊蠅、無異味。
十、經營場所要有防蠅、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設施,并經常檢查設施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維修。
十一、店內自備水源和二次供水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二次供水蓄水池要符合輸水管材衛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十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要到達《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標準》要求。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2
一、按范要求設置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消毒間,有專用清洗池、消毒設施及保潔設施,并保證能正常運轉。
二、指定專人按操作規范對公共用品用具進行清洗、消毒和保潔工作。
三、清洗消毒間應有明顯標志,環境整潔,通風換氣良好,無積水積物,無雜物存放。
四、供顧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應嚴格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供顧客使用的公共用品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五、清洗消毒應按規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消毒設備(消毒柜)應運轉正常。
六、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及公共用品,應當完好無損,必須做好消毒記錄,保證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清洗飲具的清潔工具應專用,防止交叉污染。
八、清洗消毒后的各類用品用具應達到有關衛生標準的規定并保潔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應當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規定。補充杯具、食具應注意手部衛生,防止污染。
九、保潔時間較長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須再次進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十、保潔柜應定期清洗消毒,建立出入登記制度,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雜物。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3
本著對客戶創造更好的衛生環境,虛心接收衛生局的監督,特制定一下衛生管理制度
一、總則
營業場所廳面衛生必須實行 三清潔 制度,即班前小清潔、班中清潔和班后大清潔,另外分區域負責區清潔,每周大清理,每天小檢查,每月大檢查,每月一次大掃除,每月一次大清洗。
二、每日下班后衛生清潔
1、 清洗地毯、沙發等軟家具的.灰塵。
2、 硬地面的打掃和濕拖。
3、 清理茶幾、收銀臺、咨詢臺、窗玻璃、燈具、花燈、墻面、天花板、電視機、音響掛。
4、 鐘、毛巾、燈光照明設備、飲水機、器械設備、按摩床、等營業場所的所有設施的灰塵。
5、 對各類毛巾、拖鞋、足療室要進行每日消毒、毛巾更換為一次性、茶杯均為一次性。
6、 使營業場所所有擺設干凈、明亮、無污垢、無水跡、無破損、整潔美觀,室內空氣
7、 隨時保持清新、干燥、無異味。
8、 做好滅蚊、滅蟑螂、滅老鼠的工作,定期噴灑藥物。
9、 如有冰箱,每日徹底清理和整理,對即將過期的用品果茶要按規定撤換。
10、 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工作服、工作鞋、襪子等。
11、 一般物品消毒可用酒精、新潔爾滅百分之十浸泡20分鐘。此外,還應掌握紫外線燈光、消毒柜的的使用方法,掌握清掃的順序、抹擦的要求,清掃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如何使房間始終保持清潔,怎樣使用和保養電器設備等。
三、衛生大掃除的安排
每天一次營業區域衛生清理包括用品、用具、產品設備的加水。
清理地板、按摩床、浴足沙發、茶幾、玻璃,各種毛巾分開洗曬、收、消毒,垃圾每天倒。 每星期一一次大掃除,包括空調風扇頁、吊頂、床罩、沙發套、床柜、窗簾、床底、沙發。
每月一次樓外清理包括門面外、窗外走廊、電線、煤氣管、水管等。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4
1、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領取“健康證明”和 “衛生知識培訓證明”后方能上崗工作。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3、旅店業、餐廳、咖啡廳、酒吧、茶座、娛樂場所、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游泳場(館)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其余場所從業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4、公共場所內經營食品的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按《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進行。
5、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衛生知識培訓,學習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基本衛生知識和基本衛生操作技能等,熟悉并嚴格執行本崗位的各項衛生操作規程和有關衛生要求。
6、公共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后每兩年進行一次衛生知識復訓。
7、健康檢查項目按衛生部“預防性體檢管理辦法”進行,“健康證明”均不得涂改、轉讓、倒賣、偽造。
8、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必須講究個人衛生。
9、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有連續二年應檢與應培訓人員、已檢與已培訓人員和已領健康證、培訓證人員名單;有衛生監督部門通知的不合格人員名單及其去向記錄。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5
賓館、旅店業衛生制度
為更好地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加強本單位的自身管理,不斷提高本單位的衛生水平,保護廣大公眾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培訓合格證必須齊全有效,衛生許可證及公共場所衛生信譽等級牌要懸掛在醒目處。
二、要保持環境整潔、美觀,地面無污垢和垃圾。
三、必須設有消毒間和消毒設施,所設容器要標記明顯。
四、被套、枕套(巾)、床單等臥具要一客一換,常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換,用后必須清洗和消毒。
五、公用茶具應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必須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陀每诒�、茶杯消毒要按以下程序操作和備用:
1、物理消毒
紅外線消毒:將洗滌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溫度保持攝氏100度,消毒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
2、化學消毒
對不宜蒸、煮的口杯、茶杯、酒杯可在洗凈后用化學消毒(程序:除殘渣→熱堿水浸泡洗刷→化學消毒→清水沖)
(1)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當對人體安全、無害,必須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生產的產品。
(2)消毒液濃度、消毒時間必須嚴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說明進行。
3、口杯、茶杯的保潔
經消毒的口杯、茶杯應有專門的保潔柜,存放整齊避免與其它雜物混放,防止重復污染,并對保潔柜定期進行清洗消毒。
六、顧客用棉織品要在符合要求的消毒服務機構或自備洗滌消毒間內清洗消毒。消毒后的產品要放在保潔柜內。撤換下的顧客用棉織品要按規定的`程序分類清理回收,且不能污染清潔物品。
七、客房內衛生間的洗漱池、浴盆應每日清洗消毒。無衛生間的客房,每個床位應配備有不同標記的臉盆和腳盆各一個。臉盆、腳盆和拖鞋要做到一客一換,用后必須清洗和消毒。
八、公共衛生間要做到每日清掃、消毒,并保持無積水,無蚊蠅,無異味,無水垢、污垢。
九、經營場所的公共衛生間要做到每日清掃、消毒、并保持無積水、無蚊蠅、無異味。
十、經營場所要有防蠅、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設施,并經常檢查設施使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維修。
十一、店內自備水源和二次供水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二次供水蓄水池要符合輸水管材衛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十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要達到《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要求。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06-13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2-23
公共場所衛生的管理制度04-17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06-13
公共場所衛生的管理制度05-29
【薦】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2-18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精】12-16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推薦】12-15
【熱門】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2-17
【精】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