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假培訓體會
教師暑假培訓體會1
8月4日,我有幸參加了暑期培訓,今天有多位老師及專家對教材作了分析及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又是充實的一天,很久沒有這樣聆聽教學一線的名師的培訓了,對我來說又是一次提升自我大好機會。下面就這一問題如何務實備課,談個人幾點體會。
首先,深挖教材。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需要在課前對教材有全面、深度、系統的解讀。首先,讀大綱。理清教材中各個內容領域的編排線索,善于將某一知識點放置于這一單元、這一學段甚至整個知識體系中來審視,這樣,才能進一步明確該知識點在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即這一知識點是在怎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怎樣為后面知識的學習作準備的。
其次,讀教材。要把握好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讀教參中的教材分析、教學建議,包括教材的每一個信息,每一句提示語,每一個練習,把握好教材設計的意圖。但也不要被它所提供的學習材料所束縛,而應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材內容,合理調整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
第三,做好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就是教師合作備課,它的好處人人皆知。所以,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師要有合作精神,有關專家還總結出了教師相互合作的七大益處:心理支持、產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減少工作負擔、增強動機、支持變革。集體備課是教學質量得以保證的重要基礎。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必須強化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群策群力,集百家所長,成一家之言。集體備課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這已經成了共識。集體備課可以增進教師間的了解;形成一種濃厚的學術氣氛;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總之,備課不是為了教師的教,而是為了學生自主地學,體現課堂教學活動學生主體地位,使數學教學適應每個學生,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教師暑假培訓體會2
8月1日至4日,參加了為期四天的數學教師暑假培訓,由衷感謝教科院領導為我們搭建了一個這么好的提高學習的平臺。時間過得真快,學習時間即將結束了,我的腦海浮現了那鮮活的一幕幕:我懷著幾許期望,幾分憧憬來到xx雙語學校。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在這里的每一天,我們都能聆聽一場場風格迥異卻同樣流光溢彩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每位專家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斗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接受著心靈的洗禮。他們的理念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把“思想的鑰匙”,開啟了我們禁錮的心窗。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在學習的每一天,我勤做筆記,多看書,像海綿般汲取營養,讓理論的學習,充實自己的大腦,為我的課堂教學積蓄力量。我們感受到學習的辛苦,做報告的老師更是不易,那種一種無私的奉獻。我們每天早上不到7:00從家里出發,8:00到達禮堂,一直到中午12:00多回家,但做報告的名師付出更多,我們有什么理由抱怨?
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還是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的問題,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獲的,也有所感悟:
1、作為數學老師應該根據個人的特點、學生的個性塑造并保持自我豐滿的教學個性,以求得課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高,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自主的發展。
2、數學教師平時工作要認真觀察,及時反思,要善于從工作細節中發現問題。其實名師都是從普通教師中脫穎而出的,只不過他多了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一個善于及時總結反思的大腦。
3、磨課是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上課是教師工作最重要的方面,它決定了教師工作效率的高低,怎么才能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
快樂而充實的時光總是很短暫。帶著幾分留戀,幾分回味,幾分收獲,我反思著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此次培訓并不是學習的終結,而是今后不斷學習提升的開始。
教師暑假培訓體會3
在這兩天的學習中,我們聆聽了庫流超、肖紅茹、倪志鵬、任亞娜、黃雅輝等老師作的報告,從他們的經歷中,我真正的體會到什么才是教師的師德。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新課程改革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1、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當我的學員就業于各個名企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有欣慰也有焦慮,欣慰的是我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欣慰之余,我不斷的思考如何讓更多的學員都能進入名企。
2、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把自己擺在和學生的平等位置上,做學生的好朋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我們對學員付出了無盡的愛,但是怎么樣才是真正的愛學員呢?近來一些媒體批評某些教師是“自卑制造者”。那些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點,不夸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盯著學生的缺點,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對于學生的優點則視而不見,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愛因斯坦在小的時候被人懷疑為低能兒,是在他父母的鼓勵下,才有了后來的成就。作為一個教師,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學員的希望和信心,這才是他們成功的保證。
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范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4、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練”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大家都知道軟件知識的更新是日新月異的,老師不能將所有的知識都教會學員,但是老師教會的是學員的思想,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5、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于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后于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經常有個問題縈繞在耳邊:我還能做些什么來挽救我的學生,我想答案就是:用心去對待每個學生,只要你用心了,就會有很多的收獲和奇跡等待你。
教師暑假培訓體會4
暑假一天的學習我的收獲很多,感慨萬千,我把我的體會分類整理一下,記錄下來,以備自省,自查。
先說一下上午的評課我從兩方面說一下我的感受。
1.聽了幾位名師的評課,我感覺到我與他們的差距,感覺到了學習是多么的重要。我們的學習總是固步自封,像是一潭死水,知識陳舊,觀念落后,思路受到了限制。聽了幾位老師的評課我覺得豁然開朗,思路打開了,使我的視野變得開闊,思路哦變得清晰,感謝他們。
2.我還有一個更深的體會,年輕人已經跟上時代的步伐,用現代的知識理論來武裝自己,有一個老師利用暑假的機會從網上購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我希望我們的領導給我們配備這樣的教育書籍,以便我們的知識得到更新。
下午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我有一下的體會。
下午主要是通三四年級的教材,我的感受很深。特別是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更深刻。以前教書,不去想整個課程的分類,而是向流水一樣交完就算了,從來沒有想過給知識分類,當然這也有得與去年新修訂的數學課程標準,改變了過去的分類,使我們今天得教學思路哦清晰。我有得
與杜平老師的解讀三四年級的課本。他按照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將每一冊教科書的知識加以整理分類,是我們清楚的看到了整本書的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數,便于記憶和把握教材的實質,我覺得受益匪淺。
【教師暑假培訓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暑假培訓的體會06-25
教師暑假培訓體會03-09
暑假教師培訓學習體會07-03
教師暑假培訓體會18篇03-10
暑假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6-22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體會07-03
暑假培訓教師心得體會05-09
教師暑假培訓心得體會06-14
暑假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