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位偉人的事跡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位偉人的事跡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轟”,隨著一聲爆炸聲響起,羅布泊上空一團蘑菇云正冉冉升起,此時的中國正為了一件事舉國歡慶——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而這令人振奮的原子彈的每一個部件都造于一個人之手——兩彈元勛鄧稼先!
“鄧稼先被授予兩彈元勛時已經去世13年了。”這句話所賦予的深刻含義不說自明,作為我國中科院院士的他竟然如此的默默無聞,甚至連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當老百姓知道鄧稼先這個人時,她剛剛被授予兩彈元勛稱號。在鄧稼先活著的62年里,他總共指揮了大大小小近20次核試驗,而在這些有關核試驗的一切文件里面能看到鄧稼先名字的只有協議上實驗的總負責人署名。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我們常常說做好事不留名,而鄧稼先真正做到了這一點。
除了默默奉獻,鄧稼先的堅持也是原子彈的重要材料之一。赫魯曉夫上臺以后,中蘇關系急劇惡化,蘇聯的所有專家都撤走了,而造原子彈所用的數據還是遠遠不夠。美國算出原子彈的所有數據用了六年,蘇聯用了八年,而中國的科學家們在茫茫戈壁上用算盤打了兩年,打出了原子彈的所有數據。而只有這么簡單嗎?不是,比這個要復雜的多。在蘇聯專家撤走后,甚至連怎么計算都沒有說,鄧稼先通過整夜的思考和艱苦的學習才終于把目光鎖定在了正確的學科上,起碼明確了方向,而明確這個方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都要歸功于鄧稼先的堅持不懈和永不放棄。
在近20次實驗中,難免會有失敗的案例,而有一次,一顆原子彈掉了下來,卻沒爆炸。在眾人驚慌失措的時候,鄧稼先站了出來,并毅然決然地走了進去。至于理由,他就只說了一句話:“我是總指揮。”本來就被核輻射臨幸的他在這次走進核輻射高危區后徹底不行了,大量的核輻射造成了一個不可挽回的結果——直腸癌晚期!至此,60多歲的鄧稼先徹底住進了病房,再也沒有出來過,在他住院的這近一年以來,還完成了一份建議書。1968年7月29日,這個對中國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大師,不幸長眠于北京。
鄧稼先,在他生前沒人知道這個人,這個造出了原子彈,這個孤身一人走進了實驗失敗現場,這個在直腸癌晚期還一心只想著工作的人。但在今天,在中國上空一團團升起的蘑菇云中,我們能看到這位老人欣慰的微笑。讓我們為大師致敬!
【一位偉人的事跡的作文】相關文章:
偉人的事跡10-07
偉人的事跡10-22
偉人的事跡作文11-06
偉人事跡作文02-01
中國偉人的事跡05-07
(精華)偉人的事跡08-22
偉人的事跡范文01-23
偉人的名人事跡作文11-06
偉人的事跡(15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