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閱讀書籍的心得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閱讀書籍的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生閱讀書籍的心得1
'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里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里去了?!'……'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鉆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于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么會那么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中學生閱讀書籍的心得2
那是一段渾塵的感情。那苞邈的光,怎能溫暖兩顆“單純”的心?如果他們互相給予時間來解釋,至少她不會用一顆與怨悔的心去回憶以往和他一路走來的完美;可如果他們彼此給予機會,爭取那么微弱的顫抖的可能,又怎樣能留下發人深省的“兩極”的感情呢?
茶花女,一個看似活在當時法國高層社會,其實淪陷在最底層的名妓。為了自我心愛的人及那個人的家人的名聲,她忍著傷痛,獨自一人承受著傷痛,離開了那個讓她決定回到生活的人,已再次將自我淪陷來拒絕她愛的人!最終,她在怨悔之中死去。明白她的尸體已經腐爛,那個男主人公才明白。看著那具以往萬人矚目的`身體,如今已變得猙獰不堪,男子為自我的行為留下了悔恨的眼淚!他為她造了一個墳墓,用她最喜歡的茶花布置而成。這座象征他們感情升華的墳墓。我想,她在天堂必須不再孤單!天堂與人間,要怎樣來感受彼此的愛?這樣的“兩極”感情,我們是羨慕,還是憐惜?
合上那本《茶花女》,我的心被封面上那個名字刺痛了。在那種社會中,兩個相愛的人最終走到“一齊”,卻發現原先的那份愛已經化為“兩極”!偉大的感情最終只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彼此以為分離是成全彼此的幸福的唯一途徑。到最終發現,原先是讓彼此受傷到無法自拔的錯誤選擇……我承認我很欽佩茶花女那種愿自我受傷,也不愿毀了他未來的想法,可你讓我如何欣賞那種將彼此傷得淋漓透徹的行為?如果她有反抗社會的勇氣;如果他有為了彼此而抗爭到底的決心;如果她有鼓勵他向上的選擇……她們,最終還是會這樣悲慘分離嗎?
現實社會為適齡男女供給了自由愛戀的機會。可是,或許正因為這種成全來得太容易,“我們”已經忘了如何去珍惜,還有多少人會向他們那樣,為感情而變得偉大,為彼此懂得舍棄?我不支持那種用傷害彼此為代價去成全對方的未來的感情,可我又不得不為那種行為肅然起敬!這種矛盾的想法,又怎樣會是我一個人的感受呢?一個人,能夠忍著傷痛而無私放棄,難道不是很難嗎?
珍惜吧!未來,我們必然會有這種經歷。請不要忘了,那份“兩極”的感情的神圣美麗!
【中學生閱讀書籍的心得】相關文章:
書籍閱讀心得11-13
閱讀經典書籍的心得11-18
書籍閱讀心得(15篇)11-13
書籍閱讀心得15篇11-13
【熱】閱讀經典書籍的心得12-27
閱讀經典書籍的心得集錦12-17
【精】閱讀經典書籍的心得12-27
閱讀經典書籍的心得集合12-17
中學生如何閱讀書籍的閱讀題及答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