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冬至的簡報15篇[優]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簡報,簡報不是一種文章的體裁。因為一份簡報,可能只登一篇文章,也可能登幾篇文章。我們該怎么擬定簡報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冬至的簡報,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的簡報1
為了讓敬老院的老人們度過一個愉快祥和的冬至,12月20日,睢縣中心敬老院組織義工開展“冬至包餃子 情暖敬老院”活動,大家聚在一起拉家常、包餃子、演節目,安靜的敬老院一下子熱鬧起來。
活動中,大家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整個包餃子過程,歡聲笑語,充滿溫情。一片片餃子皮,一塊塊餃子餡兒,就在老人和義工們的巧手中,一排排獨具個性的餃子,很快成為大家的美餐。
“今天冬至,還吃餃子了,比在家里還幸福溫暖,非常高興。”呂秀花高興地說。
為活躍大家的文化生活,老人們自編自演的舞蹈《編花籃》、《腰鼓》贏得了老人們的陣陣掌聲,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掌聲和歡笑聲回蕩在敬老院,給老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溫暖和快樂。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為了讓我們睢縣中心敬老院里的老年人過一個愉快祥和的冬至,我們院里組織老年人和工作人員一起包餃子、過冬至,還安排了豐富的娛樂節目。雖然外面天氣寒冷,但我們住進敬老院里,溫暖如春,老年人個個精神洋溢。我也借此機會祝全縣的老年人們冬至快樂,幸福安康。”院長田慧說。
此次活動,讓敬老院的老人們在寒冷冬日里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情,弘揚了愛老敬老的社會美德,使大家在志愿活動中感受到了動手的樂趣、奉獻的溫暖。義工們紛紛表示,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關愛老人是我們的責任,希望以后多開展義工活動,積極傳遞正能量。
冬至的簡報2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12月21日中恒物業開展了情暖冬至送餃子活動,走訪慰問小區81名空巢、高齡、獨居老人,給他們送上節日的.問候,帶去了社區的溫暖和關心,老人們十分激動,餃子雖小,情誼滿滿,讓老人在冬至的節日氛圍里更感溫暖。
中恒物業始終堅持過好傳統節日,增強居民對傳統文化的歸屬感,不斷提升社區正能量文化,促進社區融合,營造鄰里和睦互助的幸福社區。
冬至的簡報3
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民間自古以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習俗。12月20日下午,黃河路街道豐澤社區聯合創琦志愿服務中心開展“濃濃餃子香,暖暖冬至情”冬至包餃子主題活動,讓全體工作人員感受冬日溫暖的同時,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品味民俗節日。
“切菜、拌餡、備調料……”活動現場儼然成了“歡樂大廚房”,大家忙得不亦樂乎,沒過一會兒就準備齊了。隨著一聲令下,冬至包餃子活動正式開始,參與包餃子的志愿者們分工協作,個個動作嫻熟,一手拿起餃子皮,一手填餡,雙手合攏一捏,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就成型了,一雙雙靈巧的手把濃濃的冬至情通通包進了圓鼓鼓的餃子里。
活動最后,社區工作人員攜手參加活動的'志愿者來到轄區年齡偏大、行動不便的居民和殘疾人家中,為他們送去熱騰騰的餃子,親切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把關懷和溫暖傳遞到了他們身邊。 獨居老人孫景蘭激動地說:“要不是你們,我都忘了冬至這回事兒了。非常感謝你們,每年過年過節都惦記著我們,讓我們感受到了關懷與溫暖”。
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讓轄區內的居民群眾、殘疾人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與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幸福和溫暖。下一步,豐澤社區將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營造和諧、溫暖、幸福的社區大家庭。
冬至的簡報4
12月21日迎來“冬至”節氣!這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漫漫長夜后,便可靜待春風。
早上9:00開門迎客之后,大堂經理逐一為大堂客戶送上了熱氣騰騰的姜茶,讓客戶在這寒冷的'天氣中也能倍感溫暖。緊接著就應該是理財沙龍的時間了,但是由于天氣不佳,所邀約的12名中高端客戶無法同一時間到店,隨即把理財沙龍改成逐一為客戶進行資產檢視。搭配著“微財聚富財智人生”保險沙龍課件,傳達著“資產需要功能性長短期限錯配”的健康理念。最后,客戶經理為每一位邀約到店的客戶送上湯圓,表達節日的祝福。
冬至的簡報5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中國農歷中的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在冬至之日,糧食學院師生與食堂工作人員一起在南校區食堂一樓開展了以“凜凜冬至送溫暖,熱熱鬧鬧迎新年”為主題的冬至包餃子活動。
活動現場,在食堂工作人員指導下,老師和同學們認真學習制作餃子餡和包餃子的方法——拌餡、和面、切段、摁皮、搟皮、包餡、捏花邊……窗外寒意襲人,屋內卻是熱鬧非凡、歡聲笑語,師生同樂的暖意沁人心脾。
同學們在包餃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創造力,制作出了形狀各異,花樣繁多,各具特色的餃子,有敦實厚重的,有別致精巧的,還有四不像的,看著一籠籠別出心裁但都裹滿愛意的餃子,看著一張張掛滿面粉但都笑容燦爛的面容,吃著香溢滿口的餃子,別樣的冬天喜慶連連。
本次冬至包餃子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節日的`溫暖,更讓他們親身體驗了中華傳統節日的內涵,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聯系,更好地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更讓學生們體會到了糧食學院大家庭的溫暖。
今年的活動已是第二屆,糧食學院以體驗中華傳統節日,弘揚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為載體,不斷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冬至的簡報6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為了秉承中華民族優良節日傳統,豐富轄區職工的群眾文化生活,促進職工與工會之間關系的提升。讓廣大職工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佳節,市中區總工會樂山小區聯合工會攜手樂山社區天工日間照料中心舉辦冬至包水餃活動。
一大早大家齊聚一堂,退休老職工發揮帶頭作用,切餡、和面、搟皮。 年輕的職工拿籠屜、壓髻子,相互協作手里嫻熟忙活著的同時,三言兩語的聊著家常,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增進了新老職工間的聯系、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了讓每一個人都吃上自己心儀的水餃餡,我們總共準備了韭菜肉、芹菜肉和和胡蘿卜素三種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皮薄餡美的水餃很快端上了桌。
大家圍坐在一起享用勞動成果時。工會還在惦念著因身體原因無法來到現場的退休老黨員職工。工會社工端著熱騰騰的水餃送到獨居的退休職工家里,老人接過水餃紛紛表示感謝工會“娘家人”的.關懷,雖然已經離開奮斗半生的陣地,可是沒有被工會遺忘沒有被組織遺忘。
冬至已至,春期有歸,冬至市藏在餃子里的團圓。此次活動不僅給轄區在職職工、獨居退休職工送去了工會大家庭的溫暖和心靈的慰藉,也增進了職工與工會的感情,弘揚了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讓大家感受到了來自工會這個大家庭的冬日溫暖。
冬至的簡報7
冬至,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了解傳統習俗,感受祖國文化的魅力,在牛年冬至即將來臨之際,近日,我校組織二年級部分師生及家長在瞻岱社區活動室,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情暖冬至,童心向上”主題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在瞻岱社區老師聲情并茂的敘述中拉開帷幕。
“孩子們,冬至節是在什么時候?冬至節人們又會做些什么呢?”同學們都充滿好奇,瞪大雙眼,認真傾聽社區老師講述有關冬至的故事,了解冬至節的`由來。接著,社區老師通過ppt出示兒歌《冬至到》,邀請同學和家長們參與互動游戲,回答兒歌中有關冬至的來歷和風俗知識。同學和家長們在愉快的游戲中增進了親子關系,豐富了傳統文化知識。
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節吃水餃寓意著團圓。為讓同學們能深入了解冬至的習俗,瞻岱社區老師精心準備了彩泥和制作工具,讓同學和家長們自己動手制作餃子,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
搓圓、壓扁、包餡、捏形……彩泥在同學和家長們的巧手制作中變成了一個個精致的小餃子,有紅的、黃的、白的、綠的……五顏六色,可愛極了。還有的同學別出心裁地在水餃上做了裝飾,創意十足。同學們大方地展示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洋溢著歡度節日的喜悅。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情暖冬至,童心向上”的主題親子活動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了。這次活動是我校“為民辦實事,培養新時代好少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它不僅增進了同學們對祖國、對勞動的熱愛,更增強了同學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引領同學們自覺成長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冬至的簡報8
冬至陽來復,草木漸滋萌。“冬至”來臨之際,項目食堂號召大家一起包餃子慶祝節日,大家下班后積極參與,分工合作,齊心協力,一個個獨具個性的餃子很快擺滿了一盤又一盤,形狀各異的餃子惹得大家歡笑不止。
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從鍋中撈出,濃濃的香味使大家心里格外感到格外溫暖,讓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溫馨,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冬至的簡報9
“太感謝你們了,現在街道社區的服務真是太好了”,家住天嘉家園小區6號樓的獨居老人楊琴說道。 12月21日,中街街道辦事處負責人深入南河道社區天嘉家園聯眾樂享互助站,組織社區開展了“冬至送水餃溫情暖人心”活動,走訪慰問小區部分獨居老年人,給他們送上了節日的祝福。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21日上午,互助站聯系服務企業—平涼福家老年公寓,為天嘉家園小區的部分獨居老人準備了20份手工水餃,辦事處負責人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和老年人關愛互助隊成員,將剛剛包好的餃子精心分裝,分別送到老年人的家中。在老人家中,辦事處主要負責人親切詢問了老年人生活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和子女照料情況。
當把餃子送到老人面前時,老人們十分激動,餃子雖小,但情誼滿滿,讓他們在冬至的節日氛圍里更感溫暖。老人們表示,餃子象征家庭的溫暖,社區開展此次活動,拉近了與居民之間的距離,讓大家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今年來,社區依靠互助站累計為小區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和“代買”服務21次63人。此次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也為創建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區增添了一份美麗的色彩。
冬至的簡報10
冬至時節"吃餃子、吃湯圓”是中國許多地方的傳統習俗。12月21日,經開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多彩童心,溫暖冬至”主題教育活動。
——主題學習,快樂成長。升國旗時,中二班的田靖語小朋友在國旗下演講了《過冬至,吃餃子》。幼兒通過觀看相關視頻故事,了解冬至的由來;通過視頻里生動的講解,幼兒知道了冬至這天南北過冬至習俗的差異,還知道了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小班組的幼兒進行了涂色耳套、餃子,泥工包餃子的手工,學習了手指游戲《包餃子》的活動,讓幼兒感受了冬至的快樂。
中班組的幼兒學習了冬至舞蹈《冬至大如年》和手指律動《冬至到》,讓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大班組的幼兒制作了手工《美味餃子》,學習了手指律動《數九歌》,讓幼兒了解中國節氣的文化。
——家園共育,暖心分享。本次活動安排了家庭實踐活動,家長和幼兒共同在家中包餃子和講述冬至有關故事,進行了快樂的分享,發揮了家園合作效能。
——繽紛水餃美味午餐。孩子們和老師們一起動手包餃子,其樂融融過冬至,體會勞動的快樂,分享的快樂!你瞧,我們多棒!午餐時間到啦,香噴噴的餃子上桌嘍!自己包的水餃就是香!
冬至,是民族的智慧結晶。通過這次活動,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引導孩子們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讓文化滋養和傳承的種子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生根發芽。
冬至幼兒園活動簡報9
冬至是北半球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以求冬季平平安安。
為了讓幼兒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20xx年12月21日上午,灞橋街道中心幼兒園開展了冬至包餃子活動,并邀請了部分家長參與活動。
活動前班級教師利用圖片、視頻、教學活動等形式讓幼兒了解“冬至”的來歷和意義,并通過視頻或圖片欣賞包餃子的過程,再為幼兒做示范。
廚房阿姨們為我們準備了彩色面團,綠色面團是用孩子們在向陽農場里種的菠菜制作的喲。
班級老師在活動過程中通過班級群給家長分享了活動實況。家長為老師和幼兒們點贊!感謝灞橋街道中心幼兒園的家長們,對我們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以及對老師的理解。你們的肯定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我園通過本次包餃子活動,讓幼兒了解餃子的文化,產生包餃子的興趣,體驗勞動的快樂。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培養了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餃子的香味里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洋溢著滿滿的溫馨和團圓的意味。中國的孩子是幸福的,作為一個灞橋街道中心幼兒園的孩子,也是快樂和滿足的!
冬至的簡報11
冬至前夕,為傳遞社區大家庭的溫暖,20xx年12月18日上午,順義區光明街道辦事處東興一社區開展“冬至情鄰里心和諧鄰里話家常”主題活動。
居委會工作人員和獨居老人們一起包餃子、做湯圓,孩子們也學得有模有樣。五彩繽紛的餃子惹人喜愛,圓圓的湯圓更象征了幸福團圓。獨居老人和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甜美的笑容。
大家品嘗著熱騰騰的餃子和湯圓,邊吃邊拉家常,濃濃鄰里情隨著餃子的陣陣香味彌漫在空氣中。活動的開展讓老年人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幸福滋味,使溫馨和睦的鄰里關系在冬至日燃起了一股股暖意,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牢記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冬至的簡報12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活躍職工文化生活,12月21日上午,建行朔州分行食堂里,后勤師傅和部分員工擼起衣袖、干勁十足、熱火朝天,她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切磋手藝。冬至這一天,建行朔州分行開展了“迎冬至包餃子”活動,員工在歡快祥和的氛圍中共度佳節。
中午,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一盤盤精美別致的餃子呈現在廣大員工面前,大家圍坐在一起,一片歡聲笑語,食堂里充滿著溫馨的氛圍。
員工們紛紛表示,這是他們過得最快樂的一次冬至,和同事們一起吃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味道太贊了。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員工感受到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更感受到建設銀行這個大家庭的溫情,同時還增進了員工之間的交流。
冬至的簡報13
20xx年12月21日,由城東區殘疾人聯合會主辦仆邦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歡慶過冬至”主題聯誼活動在王家莊福莊小區殘疾人托養站拉開序幕。此次活動旨在讓殘疾人感受到更多的社會關愛,提高其參與社會生活的信心。
聯誼活動在樂器表演《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拉開了序幕,獨奏、聯奏等豐富多彩的節目接連上演,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天氣雖然寒冷,卻抵擋不住大家歡度傳統佳節的熱情。表演結束后,所有人員都大顯身手,洗菜、切菜、拌餡、和面,將一張張餃子皮包成各種形狀的餃子,現場歡聲笑語不斷。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出鍋擺上桌后,大家圍成一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歡快的場面暖意濃濃、情誼融融。
此次活動以我們傳統節日“冬至”為契機,增強了殘健人士互助合作的意識,加深了彼此間的感情,大家一起起包餃子、吃餃子,為殘疾同胞們送上了冬至的祝福。
冬至的簡報14
俗話說“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弘揚傳統文化,讓廣大員工一同感受節日氣氛,體會企業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營造和諧的生活氛圍,中核五院公司工會于12月21日上午,在職工餐廳舉辦“情暖冬至 喜迎新年”活動,來自各單位的30余名職工踴躍參加了本次活動。
一大早,公司的食堂里就熱鬧了起來,大家分成各個小組,開始了手中的餃子“創作”,有的用料十足,包出的餃子個大肚兒圓,彰顯出北方的大氣與豪爽;有的大小均勻,包出南方的餃子精致美觀。最后呈現出“元寶”、“月牙”等各式各樣的餃子。職工們開心地交流,認真地操作,時而探討心得,時而過招切磋,忙活的熱火朝天。
經過幾個小時奮斗,各種形狀的.餃子裝滿了一個個蒸盤。午餐時間,熱騰騰的餃子新鮮出鍋了,大家吃著熱騰騰的餃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濃濃暖意隨著餃子的陣陣香味彌漫在空氣中。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今日冬至,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來年,順順利利,圓圓滿滿。冬至活動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結束,大家不僅體會到了冬至到來的節日氣氛,更有家的溫暖,同時也在相互的合作中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冬至的簡報15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為了感受傳統節日魅力,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大家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和團結,12月17日,河南省駐馬店市實驗幼兒園三個園區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了冬至主題教育活動,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歡度這個中國特色的節日。
首先進行的是“文化冬至”展示活動,活動中,各班組織開展了與“冬至”相關的活動,各班老師以課件、圖片等直觀展示的.方式,帶著全班孩子一起走進了趣味盎然的冬至節:深入淺出地向孩子介紹了“冬至”的由來和各地習俗,了解了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的簡單常識。參與交流的孩子興致勃勃的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冬至的節氣、名稱來源、各地習俗、民間故事、詩歌諺語等相關知識,把冬至節的文化內涵展現得淋漓盡致,讓大家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隨后開展的“幸福冬至”活動中,早就急不可耐的同學們,在有序分工后,紛紛以組為單位,立即捋起袖子,洗凈小手,在老師的協助下投入到熱鬧無比的包餃子環節。隨著大家的努力,一個個奇形怪狀的餃子出來了,有圓的、有扁的、有長的……,雖然千奇百怪,但大家都樂在其中,歡笑不斷。
在“精彩冬至”環節中,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出鍋后,當大家最后一起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時,不僅感受到開心快樂,懂得協助合作,還學到了知識,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與魅力,也讓大家更加緊緊的團結在集體中,一同維護、分享它的和諧與幸福。此外,還有班級通過畫餃子、畫湯圓活動,讓孩子們解了“冬至”的來歷,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激發了他們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節氣“冬至”的濃厚興趣。
通過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進一步體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更好地教育孩子要傳承、發揚祖國的民俗文化,讓中華傳統文化從小根植于幼兒的內心。同時也是對“拒絕洋節,從小做起”的另一種強有力的實踐。
【冬至的簡】相關文章:
《簡·愛》讀書筆記02-12
簡·愛的讀書筆記09-26
經典課文《春》的教學簡案07-05
簡·愛讀書筆記11-27
簡式熱狗的做法步驟07-17
《愛的教育》讀后簡想07-04
《簡·愛》讀書筆記03-23
課文《麋鹿》課堂簡錄07-04
冬至簡介:冬至的含義07-05
冬至_關于冬至的作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