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老師觀后感
在觀賞了后,心中感慨萬千,不禁為作品所深深折服,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每個觀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想法。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美老師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最美老師觀后感1
觀看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晚會視頻,那些平凡卻又偉大的教師們的感人事跡讓我內心深受震撼,使我接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那些令人尊敬的教師們的人生經歷,在這個光榮稱號的背后,他們都飽嘗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辛酸,卻贏得了學生的獨特的愛。
“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以他們為榜樣,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努力工作,甘做基礎中的基礎,爭做基礎中的塔尖。用大愛譜寫自己的人生,才活的有價值,到老時才不會因碌碌無為而悔恨終生。
身兼多職、成年堅守在高原的宋玉剛、用溫暖融化冷漠、用愛消除隔閡的鄧麗、在孤獨、等待、忍耐中堅守教育的徐德光、將一塊塊璞玉在風雨中打磨成型的肖山、在貧瘠的山村為孩子們耕耘出一片沃土的劉效忠等十位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展示了最美鄉村教師平凡真實的生活和高尚的內心世界。
力甫夏的老師,老師穿著民族著裝,和藹親切。老師講述了他美麗動人的精彩故事,拿出一個不同尋常的小本子,上面記錄了600多個孩子的姓名,老師還說:“從每一個孩子零周歲開始,他翻山越嶺,來回要走上10來天,到每一個孩子家里,把他登記下來,等孩子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他就去一個個的領出來,每當他拉著孩子的手要離開孩子家時,孩子的父母都哭著喊著,難舍難分的,為了孩子學文化,走出大山,走向全世界,老師用他無私的愛,默默無聞的奉獻……大屏幕上還出現了老師帶孩子在路上艱難的行走,老師關心每一個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們,給孩子們分餅子吃的鏡頭。
當我們還在為學生素質不高而抱怨的時候,當我們在工作疲憊喊累的時候,我們應該時刻警醒自己,在世界的另外一個角落,還有這樣一處惡劣的工作環境存在,這樣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發生,還有這樣一群奉獻自我的人存在。
當鄧麗秀氣的臉龐對著可愛的學生,哭著說:“你們一定要記得鄧老師說的話,走出大山!”的時候,當安和利用音樂去開啟學生心靈的時候,當郭普全用并不完全標準的普通話一字一句地教學生念書的時候,一個個強烈的聲音在內心深處迸發,匯成一股強大的氣流。
我向你們致敬!我會走起來,一步步,向你們走去,越走越近!
就像主持人白巖松所說的那樣:“永遠不要為青春發愁,永遠相信青春,青春才如此的美!”衷心祝愿蠟燭精神永遠閃亮發光!
最美老師觀后感2
林業局高度重視我局的教育事業,結合央視電臺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這個節目,集中學習,在我校教師中掀起了向“最美教師”學習的熱潮。通過學習,我深深地被“最美教師”的義舉所打動,最美鄉村教師孫影——綻放在山區的城市花朵;最美鄉村教師達芳——牧工們把孩子交給我們,我沒有責任不教好他們;最美鄉村教師任影——不放棄就有希望再苦我也能忍受;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百個孩子的最美“媽媽”看著,看著,不禁使我淚潸潸了,使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沖擊,從而心中油然一種信念,要具有“最美教師”強烈的責任感和愛心。我認為,“最美教師”的義舉正是對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崇高品質和心系學生、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他們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廣大教師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
第一是熱愛工作、高度負責。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她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干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第二是關愛學生、心底無私。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可以沒有大師,沒有大樓,但絕不能沒有大愛的堅韌的信念和價值。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實實的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各項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第三是無私奉獻、團結互助。最美教師,美在團隊。正是因為學校的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譜寫了這曲感人的贊歌。向她們學習,就要增強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強化團隊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強化工作的合力,為林區的教育崛起貢獻智慧和力量。
我決心以那些“最美教師”為榜樣,自覺肩負起培養和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責任,奮發有為,開拓進取,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跡。
最美老師觀后感3
每年暑假剛開學不久,學校都會組織老師到媒體教室觀看每一年度的鄉村最美教師。這是張校長一直要求和倡導的。讓我們教師觀看的目的和意義可想而知,那就是讓我們想那些熒幕上呈現的鄉村最美教師去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為了學校的教育、社會的教育。
我感動于二十七歲的女大學生鄧麗放棄高薪職位,參加了省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分配學校時,鄧麗堅持選擇了素有“恩施的青藏高原”、“屋脊小學”之稱的鶴峰縣中營鄉高原小學。還感動于廣東籍的一位歸國華僑廖樂年老先生,十二年如一日,傾資于廖氏祠堂辦英語培訓班,傾心于故里的教育事業,感動于仲咸平老師,每天來回二十公里山路,十五年來騎壞了八輛自行車,落下了一身病。她對孩子承諾,哪怕天上下刀子、下釘子,也會到學校為他們上課。感動于……
雖然鄉村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但是那里有田園般的風光、詩意般的生活。美好的風景里更蘊含著最美的鄉村教師。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在一個地方;或把青春最美好的記憶留給了鄉村。他們用一生默默的付出,用一生的愛,用一生的無私奉獻使鄉村變得更美麗。有了最美鄉村教師讓身處大山里的孩子有了夢想,有了最美鄉村教師大山里孩子的夢想插上了翅膀,有了鄉村最美教師祖國燦爛的'文明得以傳承。
那些最美的鄉村老師,也許他們一生只做一件事,看上去他們物質上是清貧的,但是他們精神上卻是富有的,他們桃李滿天下,他們無愧為最美的稱號。也正是這些最美的鄉村教師所從事的鄉村教育決定了中國鄉村教育的品質,中國鄉村教育的成功,就是中國教育的成功。而眼下的鄉村教育,應該以學生為本,以鄉土為根,培養有鄉土感情的、有生活技能的鄉村人才。
身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敬佩、感動的同時,更多的是反思。反思自己的付出。我有著比他們優越的環境,卻做不到他們的最好;我有比他們優秀的孩子,卻沒有他們的身體力行。真的非常感謝那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讓我重拾起了心中的美好,重燃教育的熱情。
最美老師觀后感4
今天再次看完《尋找最美鄉村教師》之后,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我的內心被強烈震撼了,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執著堅守、甘于奉獻的感人事跡讓我慚愧。想想自己也是一位人民教師,可是與最美鄉村教師比起來我不配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在看短片令我最深刻的就是馬復興老師,馬復興老師在出生四個月時摔到火坑里燒毀了雙手,這個沒有雙手的老師卻是全校師生最佩服的人。因為他穿針走線、書寫繪畫、樣樣都行。沒有了雙手,為了能夠和健全的老師一樣站在講臺上教書育人,馬老師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馬復興常說的一句話“我能行”,他從不輕易請求別人的幫助,他是生活中的強者。他用自己克服身體殘障自立自強的切身經歷感染了孩子們,讓孩子們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他用自己克服重重苦難的親身經歷教育孩子,以其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人格告訴孩子們怎樣成為生命的強者。怎樣去克服人生的苦難。苦難給了馬復興太多的打擊,卻成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每一篇教案、每一黨課,他從不投機取巧,漂亮、完整的板書、繪畫伴隨著那雙帶血的殘臂在黑板上飛舞,他的樂觀自信、他的堅韌頑強、他的一絲不茍時刻震撼孩子們的心靈。馬老師一腔深情 、一雙巧臂為孩子們樹起了人生標桿,他是孩子們心中最美的老師。
“馬背上的校長” 徐德光所在的扇子林小學地處貴州原始森林的.大山深處海拔在1500米以上。為了孩子們上學少走點路、少些危險僅憑一把鐮刀披荊斬棘徐老師硬是用雙手打開了一條山路。一日又一日一天又一天徐老師和自己的老伙計白馬將水泥沙子一點點運上山一點點鋪就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之路。馬背上的徐老師雙手因為長時間握鐮刀割草砍樹殘廢了徐老師的白馬因為一次雨天護送學生回家滾落山崖,樹枝扎傷了一只眼睛幾近失明……這一人一馬依舊走在山路上。
還有阿力甫夏、吳金成等老師,我記住了他們,記住了他們陽光般的笑臉、動人的事跡。
這群可愛的可敬的鄉村教師,他們強大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都很好地詮釋了教師的真正意義。我們常提教育,常常討論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看了他們,我才真正明白教育就是身體力行,就是言傳身教。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們,什么是人世間的大愛,什么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畫面中的最美鄉村教師,一個個樸實、感人,這無疑是對我們一場靈魂的洗禮,最美鄉村教師,他們用執著的博愛、書寫了人間真愛,印證了平凡中的平凡。“最美鄉村教師”我向您們致敬!
最美老師觀后感5
今天是2017年9月10日,是我們老師自己的節日,每年的教師節幾乎都習慣了,除了常規事務性工作,其他變得沒有新意。今年由于環境的變化,終于有閑暇片刻的寧靜,于是沏上一杯暖暖的綠茶,靜靜端坐在電視機前,投入地觀看了2017尋找最美教師頒獎晚會。
看到頒獎教師中感人的視頻短片,眼淚幾近模糊,故事中的老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在平凡中譜寫著愛的頌歌。當看到特崗教師代表在山村成家立業,決定一輩子駐守在大山的時候,內心激蕩起的波瀾許久未能平復。讓特崗教師堅守在山村初衷不改的動力來自于那個感人的故事。上課前老師即將邁進教室,突然間感到腳下在晃動,再看看房子也晃起來,當時老師很恐慌,但看到孩子們更加害怕慌亂的神情,老師對著教室大喊一聲:“不怕,同學們,有老師在,我們一個一個離開教室!”當最后兩個孩子安全撤離時,兩個孩子的手緊緊地死拉著老師的手,這才讓老師醒過來,孩子們那句話,便成為他們夫妻倆一生在大山奉獻的動力:“老師,你為什么不走?要走一起走!”誰說山里的孩子沒有教養,沒有情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正是那份真摯、那份樸實、那份信任,才讓師生的心在危難關頭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今天過教師節,我意外收到了一條祝福的短信,這個孩子是我原先執教班里的小女孩, 她的'短信就只有一句話,怕我手機沒有她的聯系人,還在短信末尾注上了名字,“祝付老師節日快樂,學生***”。同樣是今天,唐小進入的第七天,班里我與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忙于整理壁報、板報,午飯時一堆學生擠在講臺上,佳怡迷惑地向我問道:“老師,你講的課很有趣,好玩,你明年還教我們嗎?”另一個學生直接說:“老師,你能教我們到五年級嗎?”面對孩子們天真的問題,我笑而未語,但心里卻幸福的很。想想這進入唐小的七天里究竟發生了什么?一開始時孩子們的羞怯,僅七天,孩子們便像小鳥似的,歡呼雀躍地圍在你身邊,嘰嘰喳喳地說說心里話,這是什么力量在創造著這個奇跡?我想應當是“不棄不離,溫暖信任”所創造的吧!
最美老師觀后感6
9月10日學校組織我們班全體教師觀看20xxCCTV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觀看《最美鄉村教師》的過程中我一直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幾乎是含著眼淚看完的。“最美鄉村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鼓舞了我。在我抱怨學生素質不高的時候,在我工作疲憊喊累的時候,在不遠的另外一個角落,還有這樣惡劣的工作環境,還有這樣感人至深的故事,還有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人。比起他們,我覺得自己工作在這樣的鄉村已經很幸福了。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形象,而對于鄉村教師而言,這種光輝更加閃亮,更彌足珍貴!燃燒自己的能量點亮了學生的夢想,陪著學生成長,他們的確是最美的鄉村教師。我相信所有的人都被這些最美的鄉村教師感動著,最美的背后是無私的付出,最美的背后是時刻為他人著想。那些最美教師事跡的感人之處在于,他們心中都有那份對孩子的真摯而深切的愛,有愛的支撐才會有最美的情感,最美的事跡。 最美鄉村教師都有美好的理想,那就是用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守護鄉村教育的基石。據稱,中國農村中小學生有6600多萬人,這么多學生需要優秀的教師,需要優秀的教育,鄉村最美教師從事的是最平凡卻又非常偉大的堅守工作,傳播文明,開啟民智,使鄉村教育薪火相傳。
最令我感動的是那群年輕的特崗教師,鄉村的風光雖然美,但很多地方的教學條件卻無法與自然風景相比,條件很差,教學硬件奇缺,師資奇缺,面對困難,特崗教師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堅守,與學生相依相伴,呵護學生成長,克服了重重困難,把青春獻給了鄉村,獻給了一群淳樸天真的孩子,放棄自己繁華都市的生活,放下自己在家仍是寶貝的身份,遠離自己的'親人,正是他們的奉獻才使一些鄉村的教學質量,師資力量得到極大改善,一批批學生才得以從大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特崗教師教師懷著對教育的無比忠誠,對學生的無比疼愛,他們已然成了學生的哥哥、姐姐,他們最牽掛的是學生,學生最依戀的是他們,為了共同的夢想,師生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師生一起戰勝了困難,戰勝了孤獨、寂寞,迎來了燦爛的明天。 因為心中有愛,有信念,他們甘受清貧、病痛而無怨無悔。歲月常在,文化長青,但愿特崗教師們好人一生平安,但愿所有的孩子們都能享受到公平、充裕的教育,背起知識的行囊走得更遠。
最美老師觀后感7
在踏上教師這個崗位之前,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是向往的,因為是老師把我們從懵懂的世界里帶到一個充滿著知識的世界里,是老師讓我們從一張白紙成為祖國和社會的棟梁之才,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老師們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教育事業,他們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于是我追隨內心的召喚走上了這個令我向往已久的三尺講臺,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而在前不久看到的“尋找最美教師”頒獎晚會上,最美教師的事跡又讓我對“教師”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中有的是學界泰斗,卻仍奮斗在教學的第一線;有的是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還有的老師用自己的努力,打開學生內心的窗戶。雖然他們的事跡各有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我感動于他們的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老師們都用自己的行動訴說著他們對教育的熱愛和堅守,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們用淡泊名利、執著堅守、甘于奉獻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個偉大的教師形象。
我感動于他們對學生最真誠的愛。讓學生感受到五彩斑斕的世界。正是懷有對孩子們無私的真誠的愛,他們才能在這個崗位上做出不凡的成績。
我感動于他們不斷學習,努力進取的精神。作為老師,除了教育學生,自己更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我們的教育活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學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人們這樣評價老師,而最美教師則用自身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辛勤耕耘的身影,看到了他們在艱苦的教學環境中的`堅守,看到了他們對美好教育理想的追求。他們是蕓蕓眾生中最平凡的存在,但他們又是最堅實的脊梁,他們在平凡中書寫著偉大,他們用這份偉大震撼著我們的內心。
最美教師的事跡讓人感動,也讓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肅然起敬,在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奉獻,學到了堅持,更學得到了對學生的無私的愛。在以后的教師生涯中,我將以此為準則,把他們作為自己的榜樣,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為培養下一代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美老師觀后感8
看了“吉林好人和最美教師”頒獎典禮,滿滿的感動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最美教師”的感人事跡讓我為之震撼,幾度是潸然淚下。
郭小英老師來自農安縣前崗鄉最偏遠的村小—永德小學。從農安縣城到前崗鄉,再到永德小學,先要乘坐40多分鐘的公交車,再騎電動自行車顛簸12里的土路。1999年的秋天,剛畢業的郭曉英和所有年輕人一樣,對工作充滿激情,她教的這個班,有父親亡故的、有母親瘋的、有打架不管不顧的、有偷偷拿家里錢花的……面對鄉親們教育觀念的落后、面對孩子基礎知識的薄弱,她急切的想改變這一切。她總是找機會走進家長,和他們促膝談心,常常深入學生中間,做他們可以信賴的朋友;閑暇時就搬個凳子,坐在村頭的`老樹下輔導孩子們做功課;秋天農忙的時候,她干脆就把幾個沒人照顧的孩子帶回家里,給他們吃玉米土豆,陪他們玩耍。20xx年初郭曉英結婚到外地,距離學校70多里路。丈夫瞞著她給他調轉了工作關系,家長給她打電話說:“別走了,郭老師,如果你走了,孩子們就遭罪了!”最終,她決定繼續留在這里。17年時間,在她所教的歷屆學生中,有考入大學的,有去當兵的……學生進步,家長認可對她來說,就是最大的榮譽。
今年50歲的崔正梅,1992年退休后經營一家飯店,漸漸有了一定積蓄。1996年3月,通化市乙道江區勞動局為安置特困戶和下崗職工,創辦綜合服務大隊。但經營不善,開辦幾個月就欠職工工資千萬多元。此時,崔正梅想;“我這個人能張羅,懂些經營之道,把他們組織起來,掙點生活費總還是可以的。”于是她挑起了經理這份重擔。因為客戶經常拖欠服務費,她就拿自己的存款來墊付職工的工資。1998年5月的一天,她把最后的5萬元拿到銀行抵押貸款給職工工資。崔正梅每年都要堅持兩次訪貧扶困,挑選家庭困難得職工給予救濟。
活著,就是要體現自己的價值;鄉村教師們的堅守,照亮了農村孩子們的求學之路,也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心靈之路。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最美老師觀后感9
顧德風老師系xx市第八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已經在教育這片凈土上辛勤耕耘了xx年。xx年來,顧老師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把愛的陽光灑向教育事業,灑向自己的學生。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無私奉獻……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用平凡而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
作為一名富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上顧老師認真備課、認真上課,開動腦筋、鉆研業務,虛心向同行請教;及時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對學生嚴而有度,與同學們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同學們都認為顧老師是值得依賴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又是親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長者。因為有了愛和喜歡,同學們總是喜歡上顧老師的課。顧老師所帶班的學生成績一直名列年級前茅;她所輔導的學生在各項活動中都有突出的表現,為學校、班級爭得了榮譽,她深得家長和孩子們的愛戴!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顧老師長期滿負荷工作,既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又擔任一個班的語文教學任務。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顧老師經常出現頭暈、胃痙攣現象。但從未請過一天假,顧老師總是以大局為重,從不耽誤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忍著病痛站在講臺上用最飽滿的精神為學生上課。
無論是在教學崗位,還是班主任的崗位上,顧老師對工作總是滿腔熱情、一絲不茍。在工作中她團結同志,虛心向她人學習,認真落實學校部署安排的各項工作。同時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在處理和解決問題時總是換位思考,替別人想的多。正因為如此,她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認可。
多年以來,顧老師一直擔任畢業班班主任工作和語文學科教學工作,她所帶的班級年年被學校評為優秀班級,語文成績也一直數一數二。在區教研室抽考中,獲得了區級第二名的好成績。她本人多次被評為優秀輔導老師p師德標兵,在成績面前,顧老師沒有懈怠,更沒有驕傲,她仍然保持著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愛班里的每一個孩子,上好每一節課,帶好每一屆學生。
xx年的風風雨雨在平凡的忙碌中過去了,愛無價,情永恒,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學生的發展,顧老師愿意用自己的愛、自己的情,永遠在教育路上跋涉著、耕耘著、探索著、追求著……
最美老師觀后感10
11月28日,我校組織觀看了“20xx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視頻,那一幕幕,讓人動容。
當鄧麗秀氣的臉龐對著可愛的學生,哭著說:“你們一定要記得鄧老師說的話,走出大山!”的時候,當阿里普夏過湍流、翻雪山護送學生回家時,當馬復興用斷殘的雙臂捧著書本給孩子們講讀“胖乎乎的小手”時,我和現場所有的人一樣——眼睛都紅了!
這幾位平凡而又偉大的鄉村教師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心靈的震撼,靈魂的洗滌。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同凡響的故事,他們都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為了大山里的孩子,為了中國的基礎教育,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們甘愿清貧、甘受病痛折磨而無怨無悔。這種信念,這種理想,讓我動容,淚水模糊中,他們的身影愈來愈高大。
和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相比,我們的條件要好得多,我們的付出真的算不上什么;和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相比,我平時所做的一切都顯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在我們抱怨學生素質不高的時候,抱怨工作環境不好的時候,在工作疲憊喊累的時候,我們應該意識到在世界的`另外一個角落,還有這樣一處惡劣的工作環境存在,這樣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發生,還有這樣一群奉獻自我的人存在。
晚會的后半部分,我們基本上是含著眼淚看完的。孩子們的天真純樸,學校環境的艱苦、辦學條件的簡陋,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及付出,用生命對學生的呵護等等,都讓我感動。熱淚盈眶之后,我不能再無動于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許不會有阿力甫夏·依那亞提汗的感動,也許不會有馬復興的堅持,也許不會有鄧麗的奉獻,但是我會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的點點滴滴做起,會從愛學生、愛工作、的普普通通小事做起。
作為一個剛從鄉村教師隊伍中走出來的我,看了最美鄉村教師的視頻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什么是最美?那就是用大愛譜寫自己的人生,活的有價值,這就是最美。用行動堅持,用時間見證,就是最美。
感謝學校組織的這次學習,感謝“最美鄉村教師”,我要向你們致敬!
最美老師觀后感11
今天我們又一次觀看了20xx“最美教師”頒獎典禮,我又一次看到了無數教師在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他們的事跡深深地打動著我!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啟智學校教師申承林,陜西師范大學畢業后來到佛山,朝夕和智障孩子相處,用愛守護折翼天使。申承林老師說:“用愛和專業。點亮特殊孩子的夢!”“愛是對特殊孩子最好的教育”。正是這種理念使申老師牽著孩子的手,用心走進這個特殊的世界!當孩子們給申老師送來那副《荷葉小魚圖》時,我們隔著屏幕都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對老師的那種濃濃的感恩之情!
西藏拉薩市的米瑪潘多,她深知家鄉教育事業還很落后,華東師范大學畢業后,放棄了城市優越的工作環境,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堅守偏遠地區的三尺講臺14年,孩子們從以前親切地稱“潘姐姐”到現在的`“潘媽媽”。她根據藏族孩子的特點和學習基礎,在教學工作中講求方法,把語文課變成“故事課”、“生活課”,因為那里的孩子都是寄宿,她每天都是安排好孩子們休息,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她所帶年級在20xx年考試中上線率100% ,位列拉薩市第一名。
青年教師周賢怡,忍受著身體疾病的折磨,奔波操辦了“移民子女歡樂之家”。“歡樂之家”切實解決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周賢怡常說“多做一點兒,孩子們的生活就會溫暖一些”;“我愿意用青春、熱血與生命,奉獻給我所熱愛的幼兒教育事業”。
78歲高齡的同濟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至今仍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在他看來:培養人才是頭等大事;講課是一項非常神圣的工作。每一節課他總是提前備好課,準時出現在課堂里,跟學生們進行面對面的直接交流。
……
十位優秀教師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演繹著人生教育事業的美麗詩篇,站在三尺講臺上播撒著人間最美麗的種子。
回顧自己20年的從教經歷,辛酸中透著幸福,苦樂中鑄就教育夢!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
今后我將以最美教師為榜樣,知行合一、內外兼修、鉆研業務、修煉師德。做一位無私奉獻的老師,做一位無愧于“人民教師”這個稱號的新時代的園丁!
最美老師觀后感12
11月,我和辦公室同事一起觀看了"最美鄉村教師"。看過之后我留下了感動的淚水,十位教師的堅守令全國人民震撼,從這些鄉村教師的故事中,我們懂得了原來他們只是放下了自己。正是這種放下,讓他們擺脫了個人名利的束縛,而是循著人的基本情感需要出發,自然而然地打通了小愛與大愛、小我與大我之間貌似難以跨越的鴻溝。因而,他們一面給予著愛,一面又受愛的滋養。正是在這愛的給予與滋養中,他們實現了一種自我價值,獲得了愛的溫暖,成就了他們的`"最美"。
最美鄉村教師的堅守,就像一顆顆黑夜中的明燈,給了孩子光明,也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教育是民族發展的基石,這些奉獻終生的鄉村教師是支撐民族教育的脊梁。晚會中出現的嘉賓都是重量級的社會名流,這些淳樸的鄉村教師不但沒有沒有被他們的光環遮住,反而更加令人動容。奧運冠軍林丹說自己經歷過很多次大賽的考驗,但這顆堅強的心卻為教師們的事跡落淚。老藝術家閆肅說自己八十二歲了,看得事情夠多,此刻卻無比的感動。是的,每一個電視機前的人都會有心靈被凈化的感覺。
是啊,同這些艱苦環境中堅守講臺的教師相比,誰的生活不是幸福的呢?我們習慣于往上比、向前看,人就會永遠不知足,看到太多的黑暗面。生活中不缺乏真善美,缺少的是發現,《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能給予所有人"正能量"。我相信,這樣一臺節目播出后,鄉村學校的教育條件會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鄉村教師的工作環境也會得到相應改善,這些最需要投入的事業應該被國家高度重視。我們被這些最美鄉村教師感動,并不一定都要去鄉村教書,應該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在這個看上去浮躁的時代有一顆能沉靜下來的心。如果每一顆心都踏實了,我們這個民族就踏實了。
我也是一名教師,和最美鄉村教師相比,我生活的條件幾乎完美,真的沒有什么可抱怨的。所以,我必須再接再厲,任勞任怨,繼續踏踏實實的工作下去,在教育崗位上貢獻我平淡但不平凡的人生。
最美老師觀后感13
昨晚在網上觀看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晚會》,宋玉剛、鄧麗、徐德光、肖山、于貴勤、劉效忠、馬復興、陳萬霞、吳金成、阿力甫夏等教師美麗善良的心靈和樸實無華的行動深深地震撼了我,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們用淡泊名利、執著堅守、甘于奉獻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個偉大的教師形象。
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無手教師”馬復興,馬復興老師在小的時候掉進火坑,近一半的手臂被燒掉了,這個沒有雙手的老師卻是全校師生的最佩服的老師,也是我最感動的一位老師。對于正常人來說易如反掌的板書,對馬老師卻是巨大的挑戰,一根小小的.粉筆,夾在斷臂之間需要全身的力氣去調整,夾緊了就斷,夾松了就掉,一節課下來,和粉筆一起落下來的是無數的汗滴,學生們讓老師就讀給他們聽就好了,不用板書。但馬老師還是堅持板書,他說,老師就是學生的標桿,這標桿立的多高,學生的目光就能看得多遠,通過自己的操作,也讓學生知道老師是怎么克服困難的,他們遇到比這更大的困難時,應該怎樣去解決。53年的生活中,馬老師就是這樣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從一個生活難以自理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受人尊敬的老師,并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教育著孩子們。
當白巖松問馬老師:“是什么讓你這么棒,無所不能。”馬老師說:“是我的孩子,首先我要讓我自己,讓我強起來,我的學生堅強起來,無論他們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克服下去。”當馬老師說起他媽媽臨終前
給他說了一句話,“我走了,可我永遠也放不下心來。”“媽媽走了,由于社會和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媽媽你放心。”馬老師這話讓我很受感動,相信大家都流下了眼淚。馬老師他沒有雙手,卻在三尺講臺上耕耘了30個春秋,字寫得工整,畫畫得漂亮;他沒有雙手,卻用小小的黑板讓農村的孩子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這樣的馬老師你們能說不美嗎?美在這里有了全新的內涵。
看完了這十位最美鄉村教師的感動事跡,我久久不能平靜,謝謝他們,為我上了這么美好,感人的一課,在我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要向他們學習,付出與堅守,是我的責任。
最美老師觀后感14
今天是第30個教師節,中央電視臺2014年“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深深的吸引了我。2014年獲得“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的教師是:朱敏才孫麗娜夫婦、曾維奮、周麗娜、劉月升、張美麗張秀麗姐妹、張偉、秦開美、陳臘英、王偏初、胡清汝;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隊。
坐在電視機前,聽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對夫妻發揮余熱,把愛播撒給孩子們,一個殘疾教師的堅守,一對姐妹對聾啞孩子的付出,一顆完全撲在了開啟孩子們智慧的心,一個用愛溫暖周圍人們的心,一個個向偏遠貧困地區志愿支援的教師……每一個人,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感動,都讓我流淚。尤其是在看到頒獎現場師生相互擁抱,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為他們祝福。10位獲獎教師的事跡感動了我,特別是朱敏才孫麗娜夫婦,為國家的外交工作做了40年的貢獻,退休后繼續發揮余熱,把愛化作了夕陽的光輝,播撒給孩子們,照亮了孩子們的心靈,到偏遠的貧困地區,住著不足10平米的小屋,在艱苦的條件下,教孩子們英語,為山里的孩子們推開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除了給孩子們灌溉文化知識,他們還非常重視文明禮貌、個人衛生教育。由于條件較差,他們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但是他們表示只要能動,就一直教下去。這是什么樣的精神支撐著他們?這是什么樣的毅力支撐著他們?一個字就是“愛”。他們把青春獻給了祖國的外交事業,他們又把晚年獻給了山里的孩子們,把愛播撒給了他們。他們的話語十分真實、質樸,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地付出,他們的行動是那么的低調,從來沒有被關注、被敬仰,但他們辛勤和汗水會使祖國的花朵更加鮮艷。
在晚會上,我看到了無數的鄉村教師在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他們的事跡深深地打動著我,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奉獻給了祖國教育事業,奉獻給了孩子們實現夢想的事業中,他們的確是我們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好老師。
看了這場感動人心的頒獎晚會,我感到了這些優秀教師的心底語言:那就是“良心”和“愛心”。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要看得起自己的職業,要熱愛自己的職業,要精通自己的職業,我作為一名教研員,在工作中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把對工作的熱情傳遞給基層的教師,強化為基層學校和基層教師服務的意識,認真做好教科研工作,為提高清河區教學質量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最美老師觀后感15
近期看了央視20xx年“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頒獎晚會,看著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聽著那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事跡,加上那不算大聲卻讓人無法忽視的背景音樂聲,我有點哽咽,眼淚一直含在眼里。
我始終記得開場的時候那位男主持人了念了一句“在中國的農村,有6600萬中小學生,教育和他們每一個人的命運有關,因此也和我們共同的未來有關”。農村不比城市繁華,一些落后偏遠的農村各種條件也遠遠落后于城市,有些甚至連基礎設施都是不完善的,但正因如此,愿意來到這些地方的老師才更顯得難能可貴,能堅守下去的、始終不放棄的老師更加可貴及難得。
看完頒獎晚會,我被宋玉剛、鄧麗、徐德光、肖山、馬復興等教師的善良美麗的心靈和樸實無華的行動所震撼,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但他們用淡泊名利、執著堅守、永不放棄、甘于奉獻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偉大教師的形象,也是對最美鄉村教師最好的詮釋。最讓我深受感動的是無手教師馬復興。
馬復興老師在小的時候掉進火坑,近一半的手臂被燒掉了。這個沒有雙手的老師卻是全校師生最佩服的'老師,也是我最感動的老師。在頒獎晚會的視頻里我們可以看到馬老師一節課下來的不懼艱苦和堅持,學生讓他不用板書,老師讀他們聽就好,但是馬老師還是堅持板書。他說,老師就是學生的標桿,這標桿立的多高,學生的目光就能看得多遠,通過自己的操作,也讓學生知道老師是怎么克服困難的,他們遇到比這更困難的時候,應該怎樣去解決。馬老師沒有雙手,卻在講臺上站了三十個春秋,字寫的工整,畫畫的漂亮,他沒有雙手,卻用小小的黑板讓農村的孩子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這樣的馬老師你們能說他不美嗎?不,不能。不止馬老師,還有宋玉剛老師、鄧麗老師等人,他們都是最美的。這個最美不是表面的美,美在這里有了全新的內涵。
看完了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的感動事跡,心緒久久不能平靜,感謝他們,讓我更加堅定未來要從事教師這一行業,也讓我知道,付出與堅守,是我的責任。
【最美老師觀后感】相關文章:
最美老師作文03-07
最美老師作文03-11
最美教師08-12
最美老師作文優秀01-22
老師最美作文02-22
最美教師觀后感11-21
《最美教師》觀后感11-16
最美教師征文07-27
最美教師征文05-19
【經典】最美教師作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