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德育管理制度文化建設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學校德育文化建設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德育文化建設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蘄春四中德育文化建設方案(討論稿)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反映,同時也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為全面推進學校德育文化建設,進一步優化學校育人環境,提升學校文化品位,為我校爭創省級農村品牌高中奠定堅實基礎,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以人為本、德育為首,構建具有四中特色的學校德育文化體系,使學校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樂園,教工成就自我的家園”。
二、總體目標
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文化;培育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形成學校的精神文化;通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形成學校的行為文化;通過創設良好的校園物態環境,形成學校的特有的物質文化;通過修訂、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形成學校的制度文化。
三、遵循原則
1、思想性原則:就是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文化陣地。
2、實踐性原則:學校文化重在建設,重在實踐,積極組織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形式喜聞樂見、學生參與性強、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和歡迎的學校文化活動。
3、整體性原則: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層次性、具體性、全面性等特點,要做到統籌兼顧,全員參與,持之以恒。
4、發展性原則:學校文化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所以要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
5、參與性原則: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要注意發揮學校、班級、學生、家長及社區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活動,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四、主要內容
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學校的組織精神和組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學校的組織文化滲透在組織的一切活動之中,是組織的靈魂。它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組織特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二是組織內部的人際關系;三是組織的物質環境和物質條件中的文化氛圍。具體地從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三方面同時建構我校的德育文化建設。
1、學校精神文化建設
學校精神文化是學校的哲學與靈魂,是學校一切工作和行為的理念導向。根據四中獨特的辦學背景,我們確立了——
辦學宗旨:創造適合師生發展的教育,讓師生享受教育的幸福
辦學方略:依法治校、民主理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名師強校、特色顯校
辦學目標:
——學校發展目標:當德藝雙馨教師,育四有創新人才,建農村品牌高中,辦人民滿意學校
——教師成長目標:學生愛戴、家長喜歡、學校信賴、自我滿意
——學生培養目標:在校是個好學生、在家是個好孩子、在社會是個好公民
校訓:修德勵志惟實求新
校風:團結進取求實創新
教風:博愛樹人精業善導
學風:樂學善思誠信自勵
核心價值觀:
——學校觀:學生幸福成長的樂園,教工成就自我的家園
——管理觀:領導就是服務,管理為了服務
——教育觀: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愛滿天下、教人求真
——教師觀: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學生觀:學生是自己發展的主人
——知識觀:知識不是客觀的東西,而是主體的經驗、解釋和假設
——教學觀:教學就是創設一定環境和支持,促進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
——學習觀:學習就是主動地生成自己的經驗、解釋和假設
2、學校物質文化建設
學校物質文化是學校文化的空間物態形式和必要物質載體。作為向學生滲透教育影響的“隱性課程”,它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我校的物質文化建設要遵循“三性”: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四精”:精心、精巧、精細、精致的原則來建設。依據“總體規劃、分步實施” 的原則,開展“特色”裝點校園行動,努力注入更多“新教育實驗”和“創造教育”的元素,讓校園環境更具視覺沖擊力。
3、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我們“共同的約言”(陶行知語)。它不但能對人的工作方式與工作行為加以規范和約束,而且還有引領和激勵的作用,能發掘、引爆人的發展潛能。以“是否有利于學校發展、是否有利于調動教職工積極性、是否有利于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為原則,大力創新和實施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各項規章制度。
五、學校文化建設的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為了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成立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機構,全面組織領導學校德育文化建設工作。根據目標和任務,明確各處、室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具體分工是:
黨支部:精神文化、宣傳輿論
校長室:校風教風、教師文化
辦公室:制度文化、教師文化
教務處:教風學風、學生文化
政教處:校風班風、主題活動
總務處:物質文化、美化綠化
工會:制度文化、教師形象
(二)精心組織,分步實施
1、創設校園文化氛圍
(1)自然環境的美化
建好勵志廣場及校園文化長廊,繼續做好綠化、美化環境工作,以實用、經濟、美觀為原則,以綠色植物為主,修建主干路面,適當設置人文景點。
加強對綠化工作的目標責任制管理,設專職綠化人員,定期對全校花草、樹木進行修剪養護。
(2)人文環境的優化
努力創建和諧學校。堅持科學決策,實施民主管理,密切干群關系;推進合作共進,融洽同事關系;堅持家訪制度,促進師生交流,改善師生關系,提倡博愛、互助,和睦同學關系。
(3)教育環境的細化
對教室、辦公室、功能室、宿舍的內外設施進行全面檢修或升級,規范物品放置,強化衛生要求,張貼各種制度,懸掛師生作品;修繕、增設宣傳櫥窗、黑板報、公告欄,及時更新內容;設置體現公民道德規范、職業道德要求、素質教育實施、人文精神培養、終身發展需要等內容的名人名言語錄匾牌。
使得學校每一堵墻壁、每一個角落、每一條道路、每一棵樹木、每一個時段
都發揮育人功能,起到調動思維、陶冶情操、激勵意志的作用。
2、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1)藝術活動
我們要充分利用法定假日、傳統節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舉行文藝會演;組織學校學生會、團委、文學社等社團組織定期開展活動;走出校園,參加社會各項公益活動,如到敬老院進行慰問演出,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2)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可增強人的體質,鍛煉的的體魄,鑄造人的意志,培養積極進取意識和合作精神。我校將組織學生運動隊,參加市、縣各項比賽,組織班級籃球、足球、乒乓球對抗賽和拔河比賽;堅持組織學生早上集體跑操,提高課間操質量;開展適合教師隊伍的體育健身活動,定期舉辦球類、棋類、健身等活動。
(3)讀書活動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我校將積極開展讀書活動,努力打造書香校園。班級設置圖書角,學校金權圖書館將定期開放,提倡學生每年讀5-10本名著,讀1-2名人傳記。要求學生讀書與思考相結合,與批判繼承相結合,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組織學生文化社團,努力辦好校刊《山魂》,為學生提供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4)第二課堂
各年級根據各自特點,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3、開展各項專題活動
(1)規范月活動
利用國旗下講話,宣傳櫥窗、橫幅標語、廣播臺、主題班會濃郁宣傳氛圍;以常規管理為抓手,以文明規范為內容,精心組織各種活動。并以此為契機,常抓不懈,達到管理長效化、常態化。培養學生的文明素質,做到儀表端莊、舉止文雅、語言文明、在校園內大興文明之風。
(2)班級文化建設
班主任是班級文化的責任指導員,在學校總體要求的基礎上負責全面指導建設本班文化。
建立適合本班的班級文明公約。
協調任課教師,堅持與時俱進開展主題教育班會。
利用教室各塊專欄開展班務工作。
班主任深入學生生活,積極建設寢室文化,引導學生做好宿舍文化布置。
加強學習交流。
(3)專題文化活動
開展主題周活動:比如衛生周、閱讀周、文明禮貌周、教學交流周、班務評比周等。
法制教育:定期舉辦法制講座、法制圖片展,讓法制觀念在文化活動中深入人心。
安全教育:處處有提示,每周有重點,方式有創新。每個月的第一周定為安全教育周。
4、校風校紀教育
堅持依法治校,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匯編成冊,處室制度布置規范并美化,按章辦事,嚴格管理,力求形成良好的校風校紀。
(1)行政風紀(團結、嚴謹、務實、創新)
目標:堅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的原則,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科學管理,人格育人。更新理念,創新工作。
工作任務:
嚴格工作紀律:建立、完善,執行考勤制度和工作日制度。
規范工作行為:不斷修訂完善本部門工作職責、辦事程序和工作要求,嚴格按工作規范辦事。
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比工作。
研究形勢發展,不斷更新理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2)教師風紀(惟德、惟識、惟勤、惟活)
目標:工作嚴于律已,為人師表,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全校范圍內逐步形成講責任、講質量、講師德、作表率的良好教學工作氛圍和勤于思考、敏于學習、樂于奉獻、敢于創新、志存高遠、關注未來的良好風氣。
工作任務:
建章立制,嚴格管理,規范教學行為。
強化師德教風建設,進一步提高師德水平,繼續深入學習“大別山師魂”汪金權老師,弘揚扎根山區、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
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以科研為先導,以科研促管理,以科研提質量,以科研求發展。
加強對教學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評比。
(3)學生風紀(活潑、樂學、博愛、進取)
目標: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遵守學校紀律、遵守公共道德、維護公共秩序,珍惜學習時間、講究學習方法,杜絕遲到、早退、曠課和不規范行為,在學生中形成“輕松愉快學習、健康快樂成長”好氛圍。
工作任務:
抓好公共道德和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使兩操、課外活動、文明用語等形成良好習慣,強化學生的公共秩序意識和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育學生自我評價的科學方法,讓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鍛造、自我約束、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健康成長。
提高學習效率,增強獲得知識的趣味性和主動性,并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品質、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加強對學生的“五愛”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國防教育、環保教育和科技教育,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集體、關心自然、關心他人、關心自己的良好習慣。
(4)職工風紀:(服務、求新)
目標: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為全校師員工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后勤保障。
工作任務:
開展優質服務活動:服務要規范及時、熱情周到,舉止文明,禮貌待人。
制定獎懲制度,評選文明處室和文明標兵,獎勤罰懶、獎優罰劣。
【學校德育文化建設方案】相關文章:
文化建設方案11-16
文化建設方案11-04
(經典)文化建設方案08-05
班級文化建設方案07-14
【優】文化建設方案07-08
文化建設方案模板04-04
文化建設方案范文04-04
文化建設方案優秀11-16
文化建設方案【熱】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