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告狀的周周幼兒教師教育
愛告狀的周周幼兒教師教育1
“老師,他打我。”“老師,他不讓我看書。”“老師,他拉我衣服。”……相信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孩子的這種告狀行為,我們是經常能碰到的。記得那天,佳豪又跑過來,跟我說:“老師,小旭又打我了。”一聽到這話,我有點生氣,這兩個調皮鬼又開始“大戰”了,每次有點小事,都要到老師這里來告狀。而且次數比較頻繁,幾乎每天都有他們倆的事情。每次事后,多次向他們講道理,但依舊如此。
“愛告狀”在幼兒期是比較明顯,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心理發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愛告狀”既是幼兒期獨立處理問題能力未成熟的表現,也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孩子的“告狀”看起來事小,但若處理不當,會影響幼兒之間、師幼之間的關系,并會對幼兒的性格和品質的形成產生影響,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幼兒告狀行為,在幼兒園中顯得十分重要。教師要巧妙應對孩子愛告狀的行為,應從以下三方面開展工作。
一、細找原因——了解告狀的具體原因
孩子有的是為渲泄緊張情緒而告狀;有的是與伙伴發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告狀;有的是檢舉他人,希望成年人對他的是非判斷作出肯定而告狀;有的孩子告狀是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把孩子愛告狀的原因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原因一:依賴成人的態度來評價自己
在幼兒園,幼兒總是依據教師的態度,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作出評價,因此會出現幼兒對一些不符合教師要求的行為進行告狀,如:“老師,某某打人了。”或對某一行為要求得到老師的評價和裁決而向老師告狀,如:“老師,他把菜倒到桶里了。”其實,他心里不能確定這樣做對不對,而是要通過老師的態度來決定自己的判斷。
原因二:希望能得到別人的關注
有些幼兒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經常會跑到老師那兒告狀:“老師,某某把玩具扔到地上了,我沒有扔。”“老師,某某飯沒吃完,我吃完了。”這些孩子為了讓老師注意自己,“我"沒扔玩具,“我”吃得好,希望受到表揚或獎勵。
原因三:家長的教育觀念不正而導致
現在的家長往往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忽略了幼兒合作、關心他人、相互友愛等品德的培養。由于幼兒是家中的“小太陽”,養成了部分幼兒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等不良行為習慣,缺乏必要的集體生活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差,這就導致了幼兒園中幼兒出現一些行為問題。比如:“老師,某某不把玩具給我玩。”
二、對癥下藥—一巧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其實,告狀不完全是件壞事,它也能側面反映幼兒對行為規則的認識、掌握和道德判斷、道德評價能力的發展。那么如何處理孩子的告狀行為呢?
首先。端正態度——-看起來在意,事實上忽略
不管孩子告狀的原因是什么,此時你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任何簡單敷衍的態度對孩子都是不禮貌、不尊重的。要表現出仔細傾聽的態度,但最好“忽略”孩子告狀的內容。盡量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孩子學會了自己處理的方法,以后就不會動不動就告狀了,而且對他將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也有幫助。
其次,巧用策略——分析原因,區別對待
教師在處理幼兒因糾紛而產生的告狀行為時,必須先了解糾紛的原因,經過調解加以解決,而對那些持強凌弱的幼兒加以批評,對被欺負者給以安慰和保護。
1.求助類的告狀。如“某某打我了”,“某某不把玩具給我玩”。對于這類問題大人不要插手,可啟發孩子自己去和小朋友協商,想辦法解決問題。
2.“檢舉揭發”類告狀。這種行為不宜鼓勵,更不能當著“告狀”孩子的面批評另一個孩子。可以這樣引導告狀的孩子:你知道他打人不對,這很好,那么你看有什么辦法幫助他呢?
3.為自己辯解類的告狀。如“是某某叫我在書上畫的”,這時老師就要分清責任,該教育的絕不忽略。同時要讓本以為告了別人的狀自己就沒事的孩子認識到:把責任推給別人是不對的。
三、多元鍛煉——培養良好的`能力與品質
太喜歡告狀,一方醍孩子不自信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過于自我的表現。老師要在平時生活中讓孩子處理好自信和自我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應開展多科活動,培養幼兒獨立處事的能力和良好的品質,減少幼兒的告狀行為。
多評價——在幼兒看動畫、聽故事等活動中,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評價其中人物的行為,從而豐富幼兒有關是非的感性經驗,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進而減少幼兒的不良行為。
多討論——組織幼兒通過談話、討論等形式,講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幼兒來想辦法解決,從而提高幼兒獨立處理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進而減少幼兒告狀行為。同時還要教給幼兒一些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策略,如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學會謙讓,共同協商等。
多實踐——給幼兒一些實踐的經驗,讓幼兒與教師共同解決一些告狀行為,讓他們在親身感受的基礎上明白告狀的一些不良因素。
總之,幼兒的告狀看來事小,其實跟幼兒的心理發展關系很大。同一個問題,教師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解決方法就會出現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師在處理告狀問題上首先要“以孩子為本”,在不影響孩子性格和品質的基礎上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處理。謹記一句話:孩子是用來培養的,一切以不損孩子的“利益”出發。
★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喜歡告狀
愛告狀的周周幼兒教師教育2
周周愛告狀.吃飯時狀告“××沒吃饅頭”,上課時狀告“××說話了”,午睡時狀告“××沒睡覺”……我想,周周之所以愛告狀.是因為他正處于“自我中心化”的年齡階段,一般都從自身角度思考問題,往往會忽視同伴身上的優點,也看不到自身的缺點。當他向老師告狀時,他就會獲得一種“對方不如自己”的暗示式自我表揚,特別是老師因此而批評對方的時候,他會獲得某種滿足感。
區域活動,周周選擇了美工區,活動結束的時候,周周又跑過來告狀了:“老師,諾諾收拾水彩筆的`速度太慢了,我都收完兩盒了,她一盒還沒整理完。”我說:“不急,我們再給他點時間。”我注意到,諾諾正將彩筆按同色系排列在一起,彩色筆擺放得非常整齊。
活動點評環節,我特意將諾諾整理的彩筆展示給小朋友看:“這是諾諾整理的彩筆,請大家來說一說,諾諾是怎么整理的?”
小朋友們一個個舉手:“諾諾很細心,把彩筆整理得非常整齊!”“諾諾按照顏色規律排列彩筆,所以速度有點慢,但我喜歡諾諾整理的彩筆!”
“是呀,諾諾整理的時候非常認真,有條理,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到諾諾整理的速度慢,而要向諾諾學習,把彩筆整理得整齊有規律!”我一邊表揚諾諾,一邊用眼神看向周周,周周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接著又說:“周周動作麻利,收彩筆速度很快。以后還要像諾諾一樣把彩筆收拾得很整齊。”周周笑了。
我也笑了,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動物比賽的故事:沫蟬很小,卻是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動物;烏鴉樣子很丑、叫聲很難聽,卻是很聰明的動物;老鼠不被人類喜歡,卻有上樹、打洞及涉水等多種本領……每一種動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不能總看到別人的缺點,也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
第二天,周周又選擇了美工區,活動結束的時候,他模仿昨天諾諾的方法將美工區的彩筆一盒一盒整理好,并整齊地擺到了區域櫥里:“老師,我向諾諾學習,把彩筆按顏色整理好了!”周周不再告狀了!
其實,像周周這樣的孩子很多,正是幼兒的這種“自我中心化”的思維特點,使他們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多了一份計較,少了一份寬容。作為教師,一定要注意觀察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引導幼兒在討論中了解同伴身上的優點并學會欣賞同伴,讓孩子們隨時感受到被同伴欣賞以及欣賞同伴的喜悅和幸福。
【愛告狀的周周幼兒教師教育】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隨筆-愛告狀孩子10-11
紀律教育周小結11-26
小班周教育反思12-30
幼兒教師周記12-29
幼兒教師的周總結04-22
幼兒園案例分析愛告狀的小朋友12-14
【精品】幼兒教師周記02-24
安全教育周作文02-20
幼兒教師愛的教育心得01-16
幼兒教師周工作總結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