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林文采的語錄合集46條
每個人的期待都是屬于自己的,別人如果愿意完成你的期待,要心存感恩,如果沒有的話,那只是自然。——林文采以下是關于林文采的語錄46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于自身后天的努力,80%取決于他的父親。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他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你能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爸爸則是塑造孩子對生命的看法,關系到人格的形成。——林文采
2、應對孩子的偏差行為:一、忽略;二、鼓勵強化正向行為。——林文采
3、有位媽媽的問題是,孩子總是反復問媽媽是否愛她。媽媽每次都回答:"我愛你,你這么乖,這么懂事,又愛學習,我怎么會不愛你呢?"孩子還是反復的問。林老師說:"你只要說‘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孩子’就行了。"——林文采
4、人際關系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如果你不愿意改進與人相處的方法,身邊的人發現真相之后都會離開的。是我不愿意改變,還是沒到預備好改變的時候?——林文采
5、以個人感受,我們這代人和父母之間頗多情感需要處理,真的很難以"接納"二字簡單概括。關于對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抱怨,記得林文采老師說過,方法只有兩個,第一、接受老人的方式。第二、你自己來帶。——林文采
6、現代企業管理人與人之間的防備與不信任造成人們心靈枯竭,出現許多負面情緒。管理者可組織"心理滋養"的活動,建立親和感,給員工贊美、認同、肯定,接納他人。畢竟全世界都要"心理滋養"。——林文采
7、所有心理治療最后都是寬恕和愛。"放自己一馬,放別人一馬。"沒有愛就沒有治療。寬恕不是能力,不需要積累,而是一種選擇。小孩子從不記仇,都是很快寬恕。——林文采
8、一個沒有能力愛自己的人,他是沒有辦法愛別人的。——林文采
9、對孩子來說,"溫和而堅持"的媽媽是合適的,溫和指的是態度,堅持指的是要讓孩子明白規則的界限,明白他要為自己負責任。——林文采
10、對孩子真正的鼓勵:鼓勵最重要的一點是不隱含強求繼續良好的表現,例如稱贊孩子做得好,但不說希望以后做得更好和加油,這樣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單純的鼓勵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林文采
11、負面情緒是一種能量,它促使人們去改變,去學習,從而推動成長。但有一些情況,如負面情緒表現過度、出現偏差行為等,需要我們警惕。孩子的情緒問題,根源在家庭,它藏在爸爸、媽媽、孩子組成的三角關系中。——林文采
12、有種愛就是為了更好的離別,那就是:母愛!——林文采《薩提亞》
13、夫妻單單有愛是不能走完一生的,還要彼此接納!學會當我們有沖突的時候,如何處理沖突;學會如何增進友情,把對方作為好朋友對待!——satir model專業課程 林文采
14、孩子獨自玩的時候有一個習慣,他們玩著玩著就會跑到媽媽身邊呆一會,然后又跑去玩了。這是孩子與生俱來對母親的依賴感,他們在母親的身邊待著是為了獲取能量,然而終有一天,孩子必須面臨與父母分離的境地。舍得讓孩子安心地在天空飛翔,并且懂得如何讓孩子理解分離感的父母,才是聰明的父母。——林文采
15、育兒是——爹的精神娘的膽!0—3歲,媽媽的無微照顧能提供給孩子一輩子足夠的安全感;4—6歲,爸爸的贊美鼓勵能給孩子的自我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林文采
16、防衛的方法之一是攻擊,其二是否認。如果對方一直處在防衛的狀態,雙方關系久之就會出現問題。內在的憤怒一直壓抑在心底,不表露出來,久之就會成為抑郁癥。——林文采
17、原生家庭的父母關系,會影響以下三點:一。影響我們的親密關系(配偶關系及親子關系)。二。影響我們的安全感。三。影響我們的責任感(過度責任或沒有責任)。每個學員都畫了原生家庭構造圖:年齡、職業、四個形容詞、關系線。——林文采
18、不要讓孩子變得過于嬌嫩,不要因為家里其他人怎樣對小孩,你就不高興,家里人跟他溝通的方式,將來在外面都會碰到,家庭就是一個真實的小社會,所以不如早點在家里學習一下。——林文采
19、從嬰兒起,人的天性就是要與人連接的,如果沒有連接,內心就是空的,深層的連接就是敞開心扉地溝通,無拘無束,兩情相悅,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孩子就開始關閉心門,不愿再與父母深層連接了呢?——林文采
20、孩子是養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林文采
21、遺棄,是孩子對大的傷害。遺棄,孩子會認為自己一點價值都沒有。沒有自我價值感的人,也不會認為其他生命有價值,這個思想病毒會遺害孩子一生。——林文采
22、對孩子,要溫和而堅持。林文采老師的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而且的確行之有效。孩子做錯任何事情都不要輕易動怒(一旦發火,孩子就會知道你發火的底線,并會不斷挑戰你的底線,不斷嘗試激怒你),只需要告訴他這么做是不對的,告訴你希望他怎么做,并不斷強化鼓勵好的行為。——林文采
23、6—7歲時,孩子需要學習、認知、模范,需要一個能夠學習的人。如果孩子的心理營養缺失,他就會一直處于尋找的狀態,讓人家去肯定他,讓人家去稱贊他。他不能在他那個年齡發揮一個人的很好的生命力。——林文采
24、生命力為何消失?因為我們失敗過、痛苦過。是心理營養(如被尊重、肯定、接納等)未能得到滿足,所有心理營養的背后是愛。如何得到心理營養的滋養?從關系中得到!朋友關系、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心理咨詢師等。薩提亞治療就是用生命滋養生命,用生命改變生命的學問。——林文采
25、在沒有孩子的時候,一個人的世界還是未曾發現美洲的時候。小孩是哥倫布,帶人到新大陸去。那么,就讓我們,每一位學前兒童的父母,以幸福與好奇交織的心情,到我們這塊新大陸來,一起分享和孩子在一起的欣悅與驚喜,忐忑與生氣,哭笑不得與沒大沒小。——林文采
26、孩子希望父親對孩子說:我相信你能照顧自己,如果你有需要,我就在這里,但由你來決定是否需要我的幫助,我也允許你做錯,我相信你能從錯誤中學習。——林文采博士薩提亞親子關系課程
27、在和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你覺得不舒服,而又不敢表達,那就是你的自我價值不足。要做到身心合一的表達自己先要提升自我價值。——林文采《薩提亞》課堂
28、父母在任何時候都是盡他們所能去做。不愛孩子,只有一種情況發生:媽媽連愛自己都不會!媽媽過的都不像人的生活。媽媽不可能給你她沒有的東西。所以我們要自己做決定:自己要不要來學習愛人,要不要學習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林文采《薩提亞模式》課程
29、在孩子性別認同這方面只有父親或者是其他男性重要他人可以做到。——林文采
30、"討好型"、"指責型"是最常見的兩種姿態。而指責型的人通常會找一個討好型的人做伴侶,相反,討好型的人也傾向于選擇指責型的。——林文采博士
31、婚姻關系必須處理的三大差異:原生家庭差異、天生氣質差異和性別差異。原生家庭差異帶來很多生活習慣的差異和價值觀的差異,例如,如何用錢、用時間、如何表達愛、如何處理沖突等。有時我們習以為常的方式對于對方來講非常艱難,理解這些差異的客觀存在。——林文采
32、我們因為相同而聯結,我們因為不同而成長。——林文采
33、請接受今生不完美,請接收今生有遺憾。——林文采
34、父親對孩子的重要性:不需要你花多少時間在孩子身上,要看你是否表達了對孩子的信任和肯定,以及接納孩子的特質,發現孩子的內在資源,愿意提供幫助但不拯救,相信錯誤是成長中要經歷的。——林文采
35、大部分人傾向于選擇對他而言是熟悉而非舒適、正確的應對,尤其在壓力之下。——林文采
36、我很信任你,相信你可以自己處理這些問題;我愿意陪你長大,當你有需要的時候,我也可以幫助你;但是你的事情最終還是由你自己來做決定;如果事實證明你做錯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在錯誤中有所學習。信任、支持、肯定和尊重。——林文采
37、認識到自己也是有優點和缺點的,允許自己犯錯誤,接受這樣的自己并不斷努力完善自己。對自己如是,對孩子如是。——林文采
38、一個家庭里最能夠給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兩大條件:一是家庭中夫妻和諧;二是媽媽情緒的穩定性,而后者更為重要。——林文采
39、因為我慈悲,所以我要更有智慧!——林文采
40、一個女人,要小心和一個被溺愛的男性結婚,你做的所有"好"他認為都是應該的。母親創造了兒子的口味,她更了解兒子的口味,妻子永遠追不上他母親。而且你要時時刻刻肯定這男人(否則他沒有能量面對),時時刻刻為他收拾殘局。——林文采
41、有些人停下來不敢玩!其內在的腳本是:小時候他們玩,父母就會生氣。"我不做小孩,我不要讓父母不開心"這樣的人是沒有童年的,一個沒有童年的母親,是不習慣孩子玩耍的,當看到孩子玩時,她會很不舒服、不習慣,很焦慮。――薩提亞課程
42、我們必須意識到一點:我們必須接受父母也是人,而不是只以他們扮演的角色來要求他們,來與他們相處。——林文采
43、父親是孩子真正的保護神。用一致性語言教會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林文采
44、有安全感的人就是,在別人傾訴時,不打斷,不否定,不批評,不說教,不分析,你只需要靜靜的,感愛對方的感受,偶然點點頭,點頭不代表你肯定對方的想法,只是說明你在認真的聽。因為,他需要只是傾訴,而不是,你教他應該怎樣做!——林文采
45、不要撿別人的情緒垃圾,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一一林文采
46、尊重而不放縱,關懷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導,邀請而不要求。——林文采
【林文采的語錄46條】相關文章:
林文采的語錄35句09-06
林文采的語錄45條09-10
林文采的語錄40條06-30
林文采的語錄44句08-20
林文采的語錄29句08-20
林文采的語錄38條08-21
林文采的語錄37條08-22
林文采的語錄46句08-23
林文采的語錄35條08-19
林文采的語錄47條07-01